导读:本文包含了演说词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元功能,演说词翻译,徐志摩
演说词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赵晶[1](2008)在《论徐志摩演说词翻译中语篇元功能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元功能理论角度出发,采取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方法,分析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徐志摩演说词翻译中的实现,以检验元功能理论在演说词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本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简要说明了徐志摩的演说词翻译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体现的元功能,并介绍了他严谨的翻译态度,讲求形式与内容对等的翻译方法及白话文翻译风格。第二章具体分析了概念功能在徐志摩演说词翻译中的实现。六个过程类型在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中的相似性分布,说明徐志摩在其演说词的翻译中基本完成了概念功能的翻译,而源语和目的语在表达习惯、句法特征以及传统美学观念上的差异,解释了徐志摩的演说词翻译中过程类型分布的不一致是在理论允许范围内的合理调整,间接实现了源语文本的概念功能。第叁章详细分析了人际功能在徐志摩的演说词翻译中的实现。通过语气转换,徐志摩在演说词翻译中基本保持了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语气平衡,但由于源语和目的语在语气偏好上有所不同,且目的语行文讲求均衡对仗的审美观,导致了语气与情态在徐志摩演说词翻译中的不完全对应,这种不对应是人际功能在翻译后产生的移位现象,以调整后的语气和情态作为补偿,在目的语读者中得到了实现。第四章详细阐述了语篇功能在徐志摩的演说词翻译中的实现。源语和目的语在衔接手段上的差异,语气标记主位的不对等分布,以及徐志摩采用的白话文语言表达方式等,都影响了语篇功能的总体实现。总而言之,徐志摩的演说词翻译基本实现了源文的元功能。他在翻译演说词的过程中,对源文文本所做的大部分调整都是合理的,可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同时也检验了韩礼德的元功能理论在演说词翻译中可发挥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8-05-04)
杨榕[2](2004)在《从就职演说词翻译看交际语境分析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沿用BasilHatim和IanMason对影响翻译的语境分层和相关定义 ,对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词原文和叁篇汉译文在交际语境层面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和讨论 ,观察交际语境分析在演说词翻译中的意义和作用及译者相应采取的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演说词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沿用BasilHatim和IanMason对影响翻译的语境分层和相关定义 ,对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词原文和叁篇汉译文在交际语境层面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和讨论 ,观察交际语境分析在演说词翻译中的意义和作用及译者相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演说词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晶.论徐志摩演说词翻译中语篇元功能的实现[D].湘潭大学.2008
[2].杨榕.从就职演说词翻译看交际语境分析的意义[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