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28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付鹏[1](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提出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李全平[2](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指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杜丽[3](2020)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厘清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及毒、效特点,搜集历代乌头方剂,构建方药数据库,对炮制、用量、用法、剂型、配伍药物、主治病证等进行数据挖掘,探讨乌头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法梳理中医历代文献方药资料,探讨乌头的毒效特征及影响毒效的相关因素,考辨川、草乌分化应用的由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乌头的增效减毒方法及其与主治病证相关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1.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至少在唐朝后期,已早于宋代本草记述而先于临床应用。2.川、草乌的毒效特点为疏利迅速、开通关腠,大辛大热、祛风逐寒,毒紧性烈、善起沉疴,引经报使、直达病所;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包括剂型、炮制、用法、用量、病证、配伍、体质等。3.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配伍辛味之品以祛邪,诸辛并用,祛风湿邪,辛温同用,祛瘀止痛;配伍辛香之品以行气活血;配伍苦咸寒之品以疗痈疡;配伍息风止痉药以疏风;配伍温里之品以温脏祛寒;配伍有毒药物以毒攻毒。配伍甘味之品以缓毒;配伍益气补脾之品以扶正克毒;配伍酸敛药物以制辛烈;配伍滋阴之品以防伤阴;配伍寒凉药以制热毒。4.川乌最常配伍温里、祛风寒湿、补虚、息风止痉、祛痰、活血化瘀等药物,如肉桂、防风、当归、天麻、天南星、川芎等,主要治疗痹证、中风、痛症、疮疡病类、头痛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虚寒证、风寒湿证、痰瘀互结证、寒凝气滞证等。草乌最常配伍祛风湿、祛痰、活血化瘀、息风止痉、补虚、温里等药物,如羌活、半夏、乳香、天麻、甘草、干姜等,主要治疗疮疡病类、痹证、痛症、骨伤科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风寒湿证、热毒证、风寒冷毒证等。结论:1.乌头毒效一体,其祛风逐寒、温经止痛之效与辛烈温燥之毒,皆源于其味之辛、性之热。2.川乌、草乌二者的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逐寒,通痹止痛,其主要中毒机制为倾损中和、泄人真元、燥热耗阴、损伤胎元,草乌的药力更强、毒性更大,川乌毒性稍缓、兼有温补之功。3.古代乌头多以炮制品入药。川乌、草乌多配伍辛、温,归肝经、脾经的药物。4.性味既是乌头毒、效之源,亦是影响毒效发挥的关键。合理调整乌头剂量,可控毒减毒,结合给药途径、剂型、主治病证、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施药,是保证乌头临床安全用药的有效方法。
李甲民[4](2020)在《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立足中医形神观,以魂强魄弱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医五神辨治方法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中风病患者形、神、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改善情况,探究缺血性中风病形神病变过程,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病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进行预试验,一方面评估试验设计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为正式试验样本量估计提供依据。正式试验中试验对象需经两轮筛选,第一轮根据团队前期研制且经过信效度检验的《“魂”要素评定表》、《“魄”要素评定表》筛选出符合“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第二轮根据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于“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选取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患者各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两组患者再分别分为两组:对照组1(阴虚风动证)60例、试验组1(阴虚风动证)60例、对照组2(气虚血瘀证)60例、试验组2(气虚血瘀证)60例。对照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育阴通络汤治疗、试验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照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治疗、试验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形(NIHSS评分)、神(“魂强魄弱”证候积分)、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和相关安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在受教育程度方面,高学历的人所占比例较大。在职业分布方面,“个体私营、机关干部、科教文卫”人数较多。2.疗效评价(1)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均降低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理状态: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SDS、SAS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魂强魄弱”证候积分: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证候积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神学说指导下的的安魂益魄汤相比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形、神、心理状态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短时间应用安全可靠。
宫颖[5](2017)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文中研究指明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隙内的进行性改变,其主要特点为血循环障碍进行性加重,随之出现神经肌肉的严重缺血的症状,甚至组织坏死,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因为神经肌肉组织缺血缺氧达到一定时间后随即会出现不可逆的坏死及损害。不仅严重影响了肢体功能,甚至可以导致截肢,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需立即切开减压。1994年,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引入后,在外科领域中,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VSD负压引流术的优势: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术后的切口可以有效处理,避免传统减压术后频繁换药,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单纯VSD负压引流术仍然存在改善患肢缺血情况相对缓慢、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大、病程长、住院天数多、患者经济负担重等问题。目的:本研究主要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通过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的方法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疗效,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通过对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分组,分为A常规组、B常规+中药治疗组、C常规+高压氧治疗组、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A常规组:给予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消肿、预防静脉血栓、定期换药以预防切口感染等常规治疗;B常规+中药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口服中药(身痛逐瘀汤)辅助治疗;C常规+高压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高压氧(HBO)辅助治疗;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中药内服与高压氧HBO联合治疗。运用spss19.0分组对比,对常规组、常规+中药组、常规+高压氧组、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对各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情况、血栓发生率、切口感染率、Ⅱ期伤口植皮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常规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80%,发生血栓率3.2%,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52%,可行Ⅱ期伤口植皮术48%;B常规+中药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88%,发生血栓的几率1.6%,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64%,可行Ⅱ期伤口植皮术36%;C常规+高压氧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88%,发生血栓率2.4%,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72%,可行Ⅱ期伤口植皮术28%;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92%,发生血栓率0.8%,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80%,可行Ⅱ期伤口植术20%。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各方面均明显优于A对照组、B常规+中药组、C常规+高压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1.使用中药辅助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组织修复减少切口感染。2.使用高压氧辅助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治疗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率。3.骨筋膜室综合征VSD术后患者使用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具有消除患肢肿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创面修复、减少切口感染的优点。
彭炜[6](2016)在《富硒平菇中硒蛋白的提取及特膳食品的开发》文中提出从十九世纪硒元素被发现以来,已被许多学者已证明硒在自然界机体作为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必需微量元素。由于无机硒对人体毒性较大且难以吸收,以平菇作为富硒的中间载体,通过生物转化法栽种富硒平菇是一种天然有机硒食品。经研究报道,硒在生理机体中,通常以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渗入形成蛋白质,通过硒酶的的形式来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因此如何在食品产业中充分利用富硒平菇中硒蛋白这一植物蛋白资源值得深入探究。目前对蛋白提取工艺大都采用碱法,具有提取效率高、工艺操作简便等优点,但由于碱液对所提蛋白能造成一定的营养价值流失,破坏蛋白架构,其蛋白的商用价值并不是很高。酶法提取蛋白条反应件较为温和,提升了多提蛋白的营养价值,但同时由于其工艺技术尚不成熟,成本过高,并未在生产工业中大规模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富硒平菇中硒蛋白的提取率,对硒蛋白的开发利用与拓宽富硒食品产业链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富硒平菇为原料,主要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与双酶法提取硒蛋白,优化筛选出两种方法的最适工艺条件,并建立对所提硒蛋白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同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所提硒蛋白的功能性质、理化性质、营养价值与热变性温度。最后,利用硒蛋白作为硒补充剂与牛肉干相结合,制作出一种新型特膳食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硒蛋白。本试验首先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超声时间50 min、超声功率160 W为最适超声条件。然后以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碱液浓度、料液比为单因素并做正交试验,结果中方差分析显示:对于其工艺影响显着(P<0.05)的因素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碱液浓度,最终确定超声波辅助碱法最适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5 h,碱液浓度0.090 mol/L,料液比1:25,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蛋白得率为41.13%。采用双酶法提取硒蛋白。首先筛选出最适糖酶与最适蛋白酶分别为纤维酶和碱性蛋白酶,然后以不同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值、加酶量及料液比为单因素进行试验,确定单一糖酶法提取硒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加酶量2%,料液比1:25,pH 5,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55℃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提取率达到了13.72±064%;通过单一蛋白酶法对富硒平菇中硒蛋白进行提取试验,并进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其工艺影响极显着(P<0.01)的因素为pH、料液比、提取温度,最终确定单一蛋白酶法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pH 9.0,加酶量1.5%,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15,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蛋白得率为45.36%。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得到两种单一酶法的最适工艺条件,采用双酶法对富硒平菇中硒蛋白进行提取,蛋白得率达到了51.65%,较之超声波辅助碱法提高了10.5%。并通过3,3-氨基联苯胺(DAB)比色法对所提硒蛋白中硒含量的检测,有机硒含量为100.94 ug/g。对比分析超声波辅助碱法与双酶法所提硒蛋白的热变性温度、营养价值与功能性质。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的硒蛋白热变性温度为63.26℃,酶法提取的硒蛋白热变性温度为64.73℃;酶提蛋白的营养价值要较高于碱提蛋白,两者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52.1与55.1;酶提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及持水性要优于碱提蛋白,而乳化稳定性却低于碱提蛋白。将硒蛋白作为硒补充剂与牛肉干结合制作新型特膳食品。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富硒牛肉干的最佳配方为:以100 g原料牛肉计,硒蛋白添加量28 g、腌制时间24 h、烘烤温度75℃、烘烤时间4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富硒牛肉干风味品质优良,不仅具有普通市售牛肉干营养成分,且硒含量较高,更符合人体营养所需。
冯帅[7](2014)在《基于化学—生物指纹图谱技术的连翘药材质量评价与品—质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当前国内外中药材系统质量评价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资源分布广、临床用药量大的道地药材连翘为样品,建立连翘的生物指纹图谱、化学指纹图谱。从连翘生物物种遗传物质鉴别和化学成分定性定量鉴别等多方面、多角度评价中药的真伪优劣。综合研究中药材连翘品种和质量的内在关联,建立全新的中药品-质相关系统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以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技术(RAPD)、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等现代生物方法建立连翘的生物指纹图谱(确定品种真伪);以紫外光谱法(UV)、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等现代分析方法建立连翘的化学活性成分指纹图谱(确定质量优劣)。建立正品连翘化学、生物指纹图谱后,通过市售连翘药材及常见伪品金钟花的相应图谱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上述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生物和化学指纹图谱品—质相关的角度,建立中药质量系统评价体系。结果:1、建立了连翘药材四种提取溶剂的紫外光谱图,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连翘药材的紫外谱线组图非常接近,有其共有特征峰,表明其主要成分团在不同产地样品中是相同或类似的。2、建立了以连翘苷为内标参照峰的连翘药材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作为连翘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峰,且共有峰面积均占总峰面积的90%以上。3、进行气-质联用分析,确定了各产地连翘药材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共检测出19个共有峰,且共有峰面积均占总峰面积的90%以上。提出以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p-蒎烯:α-蒎烯:香桧烯=(3.34±0.5):1:(0.8±0.3)的相对含量比例作为鉴定连翘挥发油成分的辅助指纹性指标。4、建立了连翘种子PAGE指纹图谱,得出8条共有带,且带的显色深浅、宽窄、泳动率相似,占总峰面积的80.9%-96.2%。5、RAPD扩增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多态条带比率为61.11%,表明试验的12个产地连翘样品之间RAPD条带多态性高,遗传多样性丰富。6、利用ITS2序列、ITS2二级结构,辅以trnH-psbA区序列,实现了正品连翘及其伪品的快捷鉴别。7、建立了正品连翘化学、生物指纹图谱后,对市售连翘药材及常见伪品金钟花进行了分析鉴别。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了上述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8、药材性状特征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显示,果实色泽、表面斑点的分布情况与连翘的两种主要有效成分确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药材绿褐色、表面斑点密集者的质量明显优于绿色、斑点散生者。建议将连翘药材表面斑点密集度作为重要的性状鉴别指标。结论:本研究较全面系统地开展了中药材连翘的品质相关研究,在连翘产地加工方法筛选、UV、HPLC指纹图谱、连翘挥发油组分及其比例关系、生物指纹图谱、连翘性状特征与指标性成分含量以及连翘蛋白指纹图谱和HPLC、GC化学成分指纹图谱之间的复杂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喜发现和突破。初步建立了连翘药材的多元多息指纹图谱,为连翘的品种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更为准确、有效的系统评价方法和依据。
侯晓[8](2014)在《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Th1/Th2漂移及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总结导师在子宫腺肌病诊治方面的临证经验及科研成果,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观察腺肌病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以及子宫组织中细胞凋亡调控指标的变化,探讨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免疫失衡及细胞凋亡异常的干预机制,为临床有效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将子宫内膜与肌层缝合的外科手术诱导法,复制腺肌病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疾病模型组、活血消瘤方高、中、低剂量组及米非司酮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各10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包括IL-2、IL-4、IL-10及IFN-γ;大鼠子宫形态学观察后,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Livin蛋白和Smac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Livin mRNA和Smac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一:子宫腺肌病模型组大鼠体内IFN-γ/IL-4及IL-2/IL-10的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说明疾病大鼠体内存在着Thl向Th2漂移的病理状态。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Thl类细胞因子IFN-γ及IL-2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大鼠体内IFN-γ/IL-4及IL-2/IL-10均较疾病模型组明显上升,其中高剂量组疗效最佳,治疗后较疾病模型组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实验二: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异位内膜>在位内膜>正常内膜,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或P<0.05)。Smac蛋白表达水平:正常内膜>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或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中Livin蛋白和Smac蛋白的表达呈现明显的负相关(P<0.01)。药物干预后,活血消症方各剂量组及米非司酮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异位内膜中Livin蛋白及Livin mRNA表达,且在下调Livin蛋白的表达方面,高、中剂量及米非司酮组三组间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和米非司酮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5);在降低Livin mRNA方面,高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中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与米非司酮组疗效相当,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1)。活血消症方各剂量组及米非司酮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大鼠子宫内膜中Smac蛋白和Smac mRNA表达。在上调Smac蛋白的表达方面,高、中剂量及米非司酮组三组间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疗效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米非司酮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其中治疗后高、中剂量组及米非司酮组Smac蛋白表达水平较疾病模型组显着提高(P<0.01),而低剂量组与疾病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上调Smac mRNA方面,高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但各治疗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干预后各治疗组Smac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疾病模型组比较均有显着提高(P<0.01)。结论:1.Th1/Th2漂移是导致子宫腺肌病发病的机理之一。2.抑制凋亡因子Livin的过度表达和促凋亡因子Smac的表达抑制状态所致的细胞凋亡能力下降可能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3.活血消症方通过多方向、多靶点及多效性作用机制改善体内的免疫失衡状态,加强免疫监管,防止“免疫逃逸”;并能诱导异位内膜的细胞凋亡,抑制异位病灶存活,控制疾病发展。
何勇[9](2013)在《颈椎横突孔的CT影像学研究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调查国人横突孔变异的发生率,并通过测量CT上横突孔各径线数据,为颈椎前路手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2012年绍兴县中心医院的门诊和住院100例患者颈椎CT影像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23~78岁,平均53.5岁,根据横突孔内缘与椎体外缘的关系将横突孔分为三种类型:椎体外型(A)、中间型(B)和椎体内型(C),并测量其C3-C6横突孔横径(a)、矢状径(b)、横突孔内缘间距(e)、横突孔内缘与椎体中线距离(d)、横突孔内缘与椎体外缘之间的距离(c)以及横突孔与椎管最短距离(f)6个参数,比较横突孔两侧及各椎体之间有无差别,分析测量的意义。结果:(1)横突孔椎体外型、中间型及椎体内型分别占83.34%、16.37%、0.29%,其中有2个横突孔明显突入椎体。(2)横突孔孔径测量结果显示左侧横径为0.68±0.19cm、失状径为0.56±0.18cm、横突孔内缘与椎体外缘距离为0.14+0.20cm、横突孔内缘与椎体中线距离为1.30±0.28cm、横突孔与椎管最短距离为0.48±0.18cm;右侧横径为0.65±0.17cm、失状径为0.53±0.17cm、横突孔内缘与椎体外缘距离为0.16±0.21cm、横突孔内缘与椎体中线距离为1.28±0.30cm、横突孔与椎管最短距离为0.46±0.18cm;横突孔内缘间距为2.57±0.18cm。其中横突孔内缘与椎体外缘之间的距离有部分椎体由于边缘不清晰无法测量,所测数据较少。(3)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同一椎体双侧横突孔对比矢状径C4左侧>右侧、C5左侧>右侧;同侧椎体横突孔相互比较横径左侧C5<C3,右侧C5<C4、C6<C4,失状径双侧均为C3<C5、C3<C6、C4<C5、C4<C6;横突孔至中线距离、横突孔至椎管最短距离及横突孔内缘间距双侧均为C3<C5<C6、C4<C5<C6,其差别均具有显着性意义结论:(1)除C3、C4之间差别不显着外,C3~C6横突孔间距及横突孔与椎管最短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加。(2)极少数横突孔内缘可能越过椎体外缘至椎体内;;(3)颈椎前路手术过程中术者应仔细做好术前检查,以避免术中的椎动脉损伤,并有助于指导手术。
潘荣华[10](2010)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西医东渐发端于19世纪初,传教士具有首创之功。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初始目标是引领中国人皈依基督福音,但是其结果却造成另一种历史图景:大批传教医生掀起“福音婢女”的神秘面纱,开始把医院作为撒播西医仁爱精神的初始阵地。此后,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医学校、成立西医社团、译述西医书籍和创办西医报刊,这些现代性传播工具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崭新的现代性因素,特别是报刊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采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打破普通人际传播的局限,不仅揭开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将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而且大大提高西医传播的效果。如果说传教士拉开报刊传播西医的序幕,那么,晚清时期,早期的本土西医群体和留日医学生群体创办的启蒙报刊,则打破外国人操控西医传播权的局面,开创国人主动接受和自觉传播西医的历史新篇章。当然,从其规模和影响上看,自办启蒙报刊尚不足以与传教士报刊相抗衡,但客观上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对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祛除教会医学的毒魅,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陈垣,在学生时代就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支持收回医学教育权的运动,善于利用报刊的强大宣传和教育功能,开辟一条独特的医学救国之路,他以“着述医”自称,以卫生报刊为阵地,以医学救国为主线,努力宣传救国、保民、强种思想,使救国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彰显和传播。从历史传承和空间扩散上看,民国时期西医传播事业较之晚清时期有空前发展,这不仅表现为西医报刊总量飞速增长,也表现在西医传播事业的历史进程上。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西医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顿挫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始终弦歌不绝,艰难发展。特别是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总量超过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传播中心也历经数次变迁,先是以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向周围扩散,抗战时期又移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中心多向性扩散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良性生态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报刊传播西医的能力。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艰苦,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疫病严重威胁军民健康。但是革命根据地克服各种困难,因陋就简,广泛利用各种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结合其它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卫生宣教运动。虽然根据地卫生报刊种类少,生存难,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下,胜利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把根据地建设成中国卫生宣教事业的先进地区,为各个时期中国农村的卫生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解放后全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传播主体上看,医校报刊、团体报刊、官办报刊、专科报刊和报纸副刊的纷纷出现,表明多主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组织传播最终成为报刊传播西医的主要形式。首先,医校报刊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和弘扬医学救国精神和职业理念的重要平台。其次,社团与报刊共生是当时中国医界的一道风景线。西医群体、西医社团和西医报刊相辅相成,构成医学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特别是专科报刊,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现代医学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以通俗、简明为特征的报纸副刊纷纷问世,标志着西医传播已经开始由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进行科学教化的等级传播模式。此外,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报刊,在舆论导向、采编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对西医传播事业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多元传播格局下西医传播事业的繁荣,给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文章分别以医校报刊、学术期刊、医团报刊为中心,对西医传播的效果作一宏观考察。首先,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推行学制改革,自办医学院校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传播组织,为西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准备大批后备人才。其次,西医的不断传入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从信息接收转变到体制构建上来——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学术社团和学术报刊的问世为西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与再造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向专深方向发展,也促成西医共同体的壮大。再次,西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医学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成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政府施为、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是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卫生制度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过程。事实上,西医共同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卫生制度时,非常注意公共卫生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推进,从而指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二、《兰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28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28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
第一节 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
第一节 编撰 |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
五、关于撰者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分集甲乙丙 |
二、细类分析 |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
四、相关问题论述 |
五、种卷分布 |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
三、《旧唐志》的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
第一节 编撰 |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乌头相关文献研究 |
一、乌头名称衍变及川乌、草乌分化考辨 |
二、乌头产地及基原考证 |
(一) 产地考证 |
(二) 基原考证 |
三、乌头之毒 |
(一) 毒性源流 |
(二) 中毒机制 |
(三) 中毒表现 |
(四) 中毒解救 |
(五) 使用禁忌 |
(六) 配伍禁忌 |
(七) 炮制减毒 |
(八) 配伍减毒 |
四、乌头性效 |
(一) 性味归经 |
(二) 功效主治 |
(三) 性效特点 |
五、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 |
(一) 药材品质 |
(二) 用量 |
(三) 用法 |
(四) 剂型 |
(五) 配伍 |
(六) 煎煮时间 |
(七) 病证 |
第二部分 乌头减毒增效用药规律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一) 数据库选择标准 |
(二) 乌头方信息数据库构建 |
三、研究方法 |
(一) 数据挖掘技术 |
(二) 数据标准化处理 |
(三) 统计学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 历代含乌头方剂基本情况分析 |
(二) 给药途径分析 |
(三) 炮制分析 |
(四) 剂型分析 |
(五) 其它毒效相关因素分析 |
(六) 量效关系研究 |
(七) 乌头方配伍规律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乌头毒效的辩证关系 |
(一) 毒效一体 |
(二) 毒效两面性 |
二、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 炮制 |
(二) 剂型 |
(三) 单复方及是否含酒 |
(四) 用量 |
(五) 给药途径 |
(六) 配伍方法 |
三、乌头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
(一) 痹证 |
(二) 痛症 |
(三) 寒痛证 |
(四) 风寒湿证 |
(五) 中风病 |
(六) 疮疡病类 |
(七) 虚寒证 |
(八) 热毒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4)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预试验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结果 |
(五) 研究结论 |
二、正式试验 |
(一) 样本量的估算 |
(二) 研究对象 |
(三) 诊断标准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结果 |
讨论 |
一、试验结果分析 |
(一) 一般资料分析 |
(二) 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
(三) 临床疗效比较 |
二、传统中医辨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概况 |
三、传统中医对于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
四、中医五神辨治缺血性中风的必要性 |
(一) 前期研究基础 |
(二) 中医五神学说简述 |
(三) 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辨治缺血性中风的意义 |
五、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的辨治 |
(一) 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的病因 |
(二) 基于“疾病过程论”的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病机演变 |
(三) 缺血性中风魂强魄弱型的治则治法及方药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五神“魂”、“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5)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察方法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富硒平菇中硒蛋白的提取及特膳食品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元素与健康 |
1.1.1 自然界中的硒元素 |
1.1.2 人体硒的需求量 |
1.1.3 硒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
1.1.4 硒的补充剂与富硒食品的研究现状 |
1.2 富硒平菇的发展状况 |
1.2.1 富硒平菇的简介及开发 |
1.2.2 富硒平菇的栽种 |
1.3 硒蛋白的提取及硒的检测技术 |
1.3.1 硒蛋白的种类 |
1.3.2 硒蛋白提取方法的概述 |
1.3.3 硒含量测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硒蛋白的营养价值与功能特性评价 |
(1)硒蛋白营养价值的评价 |
(2)硒蛋白功能特性的评价 |
1.5 特膳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开发利用 |
1.5.1 特膳食品的简介 |
1.5.2 富硒特膳食品开发的意义 |
1.6 立题的目的及意义 |
1.7 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声波辅助碱法及双酶法提取富硒平菇中硒蛋白及硒含量检测的研究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试验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富硒平菇基础成分测定方法 |
2.2.2 硒蛋白中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
2.2.3 硒蛋白提取得率的计算公式 |
2.2.4 富硒平菇中硒蛋白的提取工艺 |
2.2.4.1 富硒平菇粉的制备 |
2.2.4.2 碱法 |
2.2.4.3 双酶法 |
2.2.5 硒蛋白的粗沉淀 |
2.2.6 硒蛋白中硒含量的检测 |
2.2.6.1 3,3-二氨基联苯胺(DAB)比色法的测定原理 |
2.2.6.2 3,3-二氨基联苯胺(DAB)比色法的测定条件筛选 |
2.2.6.3 硒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6.4 样品硒含量的检测 |
2.2.6.5 稳定性实验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富硒平菇基础成分的分析 |
2.4.2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3 超声波辅助碱法对富硒平菇中硒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
2.4.3.1 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硒蛋白的单因素分析 |
2.4.3.2 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硒蛋白工艺条件的正交优化 |
2.4.4 双酶法对富硒平菇中硒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
2.4.4.1 单一糖酶法对硒蛋白提取的单因素分析 |
2.4.4.2 单一蛋白酶法对硒蛋白提取的单因素分析 |
2.4.4.3 单一蛋白酶法提取硒蛋白工艺条件的正交优化 |
2.4.4.4 双酶法 |
2.4.5 硒蛋白等电点最适PH确定 |
2.4.6 硒蛋白中硒含量检测技术的研究 |
2.4.6.1 3,3-二氨基联苯胺(DAB)比色法条件筛选的分析 |
2.4.6.2 硒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6.3 样品的测定 |
2.4.6.4 稳定性的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硒平菇中硒蛋白的理化特性与功能性质的测定 |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设备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硒蛋白基本成分的测定 |
3.2.2 硒蛋白热变性的测定 |
3.2.3 硒蛋白氨基酸组成测定及营养价值的评价 |
3.2.4 硒蛋白功能特性的评价 |
3.2.4.1 硒蛋白溶解度的测定 |
3.2.4.2 硒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3.2.4.3 硒蛋白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
3.2.4.4 硒蛋白持水性的测定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硒蛋白基本成分的分析 |
3.4.2 热变性的分析 |
3.4.3 硒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测定及营养价值的分析 |
3.4.4 功能特性的分析 |
3.4.4.1 溶解度的分析 |
3.4.4.2 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分析 |
3.4.4.3 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的分析 |
3.3.4.4 持水性的分析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一种新型特膳食品富硒牛肉干的研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设备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富硒牛肉干的加工工艺 |
4.2.2 富硒牛肉干的感官评定方法 |
4.2.4 硒补充剂种类的筛选 |
4.2.5 富硒牛肉干的配方设计 |
4.2.6 富硒牛肉干营养成分测定 |
4.2.7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硒补充剂种类的分析 |
4.3.2 富硒牛肉干单因素试验结果 |
4.3.2.1 添加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
4.3.2.2 腌制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
4.3.2.3 烘烤温度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
4.3.2.4 烘烤温度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
4.3.3 富硒牛肉干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
4.3.4 基于味觉分析系统对产品风味的检测 |
4.3.4.1 不同工艺条件下产品的味觉雷达图 |
4.3.4.2 不同工艺条件下产品回味和苦味的二维散点图 |
4.3.5 产品质量指标 |
4.3.5.1 感官指标 |
4.3.5.2 营养成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声明 |
(7)基于化学—生物指纹图谱技术的连翘药材质量评价与品—质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质量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连翘的本草考证 |
第三章 连翘的生物学特征 |
第四章 连翘属植物的鉴别 |
第五章 连翘的现代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
第一章 实验药材的常规检测 |
第一节 实验药材的采集、产地加工、性状鉴别 |
1 实验药材采集原则 |
2 实验药材 |
3 产地加工 |
4 性状鉴别 |
5 小结 |
第二节 实验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
1 试剂、仪器与样品 |
2 方法 |
3 小结 |
第三节 实验药材的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 |
1 水分含量测定 |
2 总灰分测定 |
3 65%乙醇浸出物测定 |
4 小结 |
4.1 连翘药材水分的控制 |
4.2 连翘药材总灰分的测定 |
4.3 连翘药材浸出物的测定 |
第四节 实验药材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测定 |
1 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
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1.3 测定法 |
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5 方法学考察 |
1.6 连翘苷含量的测定结果 |
2 连翘酯苷A的含量测定 |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测定法 |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 方法学考察 |
2.6 连翘酯苷A含量的测定结果 |
3 小结 |
3.1 连翘酯苷A含量测定 |
3.2 连翘苷含量测定 |
3.3 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不同产地连翘的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
第一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紫外谱线组法研究 |
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1.1 供试药材 |
1.2 仪器 |
1.3 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提取溶液的制备 |
2.2 光谱条件 |
2.3 方法学考察 |
2.4 样品测定 |
2.5 结果分析 |
3 结果 |
3.1 检测结果 |
3.2 不同产地加工的紫外光谱及光谱数据比较 |
3.3 不同产地同一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峰位比较 |
3.4 不同产地同一提取液的共有吸收峰位的紫外吸收强度比较 |
3.5 聚类分析及相似度评价 |
4 小结 |
4.1 连翘紫外谱线组共有图谱的建立 |
4.2 不同产地连翘共有特征峰紫外吸收强度比较 |
4.3 紫外谱线组法对连翘药材区域性的鉴别 |
第二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 试剂、仪器与样品 |
1.1 试剂、仪器 |
1.2 供试药材 |
2 连翘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2.1 供试品提取溶剂的优选 |
2.2 供试品提取时间的选择 |
2.3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2.4 连翘HPLC色谱条件的确定 |
2.5 对照品实验 |
2.6 方法学考察 |
3 结果 |
3.1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连翘HPLC指纹图谱 |
3.2 连翘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3.3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连翘HPLC指纹图谱的影响研究 |
4 小结 |
4.1 连翘HPLC色谱条件的选择 |
4.2 连翘HPLC指纹图谱分析 |
4.3 不同产地加工方式连翘的HPLC图谱分析 |
第三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 |
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供试药材 |
2 方法 |
2.1 挥发油的提取、分离 |
2.2 GC-MS测定 |
2.3 方法学考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产地连翘的总离子流图 |
3.2 共有峰的识别 |
3.3 连翘挥发油GC-MS特征峰的选择 |
3.4 聚类分析 |
4 小结 |
4.1 不同产地连翘挥发油检出化学成分分析 |
4.2 连翘挥发油指标性成分及其相互比例的分析 |
4.3 聚类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连翘化学指纹图谱对市售连翘药材的鉴别 |
1 实验药材 |
2 市售连翘药材的常规检测 |
2.1 市售连翘药材的薄层鉴别 |
2.2 市售连翘药材的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 |
2.3 市售连翘药材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测定 |
3 市售连翘药材的化学指纹图谱鉴别 |
3.1 市售连翘药材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 |
3.2 市售连翘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 |
3.3 市售连翘药材的GC-MS图谱鉴别 |
第五节 连翘化学指纹图谱对正品连翘和伪品金钟花的鉴别研究 |
1 实验药材 |
2 性状鉴别 |
2.1 植物学特征 |
2.2 药材性状特征 |
3 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测定 |
4 连翘和伪品金钟花的化学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
4.1 金钟花果实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 |
4.2 金钟花果实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 |
4.3 金钟花果实的GC-MS色谱图鉴别 |
第三章 不同产地连翘药材的生物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一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
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供试药材 |
2 实验方法 |
2.1 试剂配制 |
2.2 蛋白质提取方法 |
2.3 蛋白含量测定 |
2.4 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
3 实验结果 |
3.1 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3.2 蛋白电泳结果 |
3.3 蛋白电泳指纹图谱绘制 |
3.4 聚类分析结果 |
4 小结 |
4.1 连翘种子蛋白PAGE电泳分析 |
4.2 聚类分析 |
4.3 连翘蛋白PAGE电泳指纹图谱分析 |
第二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RAPD研究 |
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DNA的提取 |
2.2 PCR反应体系 |
2.3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RAPD扩增结果 |
3.2 RAPD扩增多态性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4 结论 |
4.1 RAPD扩增结果 |
4.2 聚类分析 |
第三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DNA条形码研究 |
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供试品 |
2 试验方法 |
2.1 DNA的提取 |
2.2 PCR扩增 |
2.3 测序 |
2.4 聚类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PCR扩增结果 |
3.2 DNA测序结果 |
4 小结 |
第四节 连翘生物指纹图谱的应用 |
1 实验药材 |
2 连翘与金钟花的生物指纹图谱鉴别 |
2.1 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 |
2.2 RAPD |
2.3 DNA条形码 |
第四章 连翘药材品-质相关研究 |
第一节 连翘药材性状特征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 |
1 不同产地连翘药材的性状聚类分析 |
2 差异性状特征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 |
2.1 不同产地连翘药材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 |
2.2 果实形状、色泽、斑点密集程度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 |
2.3 fisher判别 |
3 小结 |
结语 |
1 连翘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
1.1 连翘紫外谱线组法研究 |
1.2 连翘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
1.3 连翘挥发油GC-MS研究 |
2 连翘生物指纹图谱研究 |
2.1 连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
2.2 连翘RAPD生物指纹图谱 |
2.3 连翘DNA序列分析 |
3 连翘的品-质相关性研究 |
3.1 连翘药材性状特征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附表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8)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Th1/Th2漂移及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背景 |
一、子宫腺肌病与免疫学研究进展 |
(一) 细胞免疫与子宫腺肌病 |
(二) 体液免疫与子宫腺肌病 |
(三) 细胞因子与子宫腺肌病 |
二、子宫腺肌病与细胞凋亡研究现状 |
(一) 细胞凋亡与子宫内膜 |
(二) 各种细胞凋亡相关因子与子宫腺肌病 |
三、古代文献中子宫腺肌病相关论述的研究 |
(一) 古代文献中与子宫腺肌病证候相关的论述 |
(二) 古代文献中与子宫腺肌病病因病机相关的论述 |
(三) 古代文献中与子宫腺肌病治则治法及方药相关的论述 |
(四) 小结 |
导师治疗子宫腺肌病主要学术思想总结 |
一、导师小传 |
二、导师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总结 |
(一) 审病求因,血瘀致病 |
(二) 紧扣治则,治法灵活 |
(三) 主要经验方方药分析 |
三、导师在子宫腺肌病领域主要科研成果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Th1/Th2细胞漂移的影响 |
技术路线图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条件 |
三、实验药品及器械 |
四、实验仪器 |
五、实验方法 |
(一) 大鼠阴道涂片 |
(二) 大鼠子宫腺肌病模型建立 |
(三)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
(四) 实验取材方法 |
(五) 实验检测方法 |
六、数据统计 |
结果 |
一、造模结果 |
(一) 子宫腺肌病大鼠模型建立情况分析 |
(二) 行为学观察 |
(三) 组织形态学观察 |
(四) 各组间子宫重量及子宫系数比较 |
二、各组大鼠血清指标检测情况 |
(一) 各组大鼠血清IFN-γ浓度检测结果 |
(二) 各组大鼠血清IL-4浓度检测结果 |
(三) 各组大鼠血清IFN-γ/IL-4比值 |
(四) 各组大鼠血清IL-2浓度检测结果 |
(五) 各组大鼠血清IL-10浓度检测结果 |
(六) 各组大鼠血清IL-2/IL-10比值 |
讨论 |
一、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的选择 |
(一) 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
(二) 外科手术诱导法建立子宫腺肌病模型的依据 |
(三) 模型复制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
二、子宫腺肌病与Th1/Th2漂移 |
(一) 实验指标的选择以及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 |
(二) 子宫腺肌病大鼠模型体内出现Th1/Th2漂移的机制分析 |
三、活血消症方对模型大鼠体内Th1/Th2的漂移的干预机制分析 |
(一) 活血消症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立论依据 |
(二) 活血消症方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三) 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Th1/Th2漂移的调节作用 |
实验二 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 |
技术路线图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条件 |
三、实验药品及试剂 |
四、实验仪器 |
五、实验取材方法 |
六、实验检测方法 |
(一) 实验光镜切片制备方法 |
(二) 大鼠子宫组织相关指标免疫组化S-P法检测方法 |
(三)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方法 |
七、数据统计 |
结果 |
一、免疫组化结果 |
(一) Livin蛋白在正常内膜、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表达情况 |
(二) 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Livin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三) Smac蛋白在正常内膜、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表达情况 |
(四) 各组大鼠子宫内膜中Smac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五) 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内膜组织中Livin和Smac表达的相关性 |
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Livin mRNA和Smac mRNA结果 |
(一) 各组大鼠内膜组织中Livin mRNA的表达情况 |
(二) 各组大鼠内膜组织中Smac mRNA的检测结果 |
讨论 |
一、子宫腺肌病与细胞凋亡 |
二、Livin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
三、Smac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
四、Livin与Smac在子宫腺肌病中表达的相关性 |
(一) Smac通过与BIR结构结合抑制Livin抗凋亡作用 |
(二) Livin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促进Smac降解 |
(三) Smac促使Livin自身泛素化 |
五、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参加科研课题 |
详细摘要 |
(9)颈椎横突孔的CT影像学研究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目次 |
一 前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资料 |
2 扫描条件 |
3 资料分类 |
4 测量方法 |
5 统计分析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1 横突孔的解剖特点 |
2 椎动脉的行径及临床意义 |
3 椎动脉损伤的原因 |
4 椎动脉损伤的预防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近代报刊、西医报刊、西医传播和报刊传播西医的研究 |
(二) 相关近代医学史研究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努力的方向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
第一章 传教士开创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之先河(1807-1911年) |
一、动机与路径:西医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 |
(一) 藉医传教: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艰难博弈 |
(二) 传播路径:从医疗空间到舆论空间的多维渗透 |
二、传教士:报刊传播西医之发端 |
(一) 报刊:一种面向中国人的新型传播媒介 |
(二) 西医传播:从综合报刊到专业报刊的嬗变 |
三、近代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国人自办启蒙报刊传播西医之早期动员(1886-1911年) |
一、尹端模:第一份自办医刊的创办者 |
二、青年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以《医学卫生杂志》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为中心 |
(一) 从革命报人到着述医: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 |
(二) "着述医"陈垣的医学着述及其历史影响 |
三、赴日留学:德日西医体系的传入 |
(一) 留学日本:国人留学习医的"终南捷径" |
(二) 日本: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外努力 |
(三) 上海: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内探索 |
四、自办西医启蒙报刊的示范意义 |
第三章 以城市为中心西医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912-1949年) |
一、民国时期西医报刊历史传承的特点 |
(一) 时空分布 |
(二) 阶段性顿挫和持续性发展 |
(三) 地域性分异和网络化扩散 |
二、上海: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确立及其动因 |
(一) 经济繁荣的拉动 |
(二) 西学东渐的推动 |
(三) 西医群体的努力 |
(四) 租界卫生的示范 |
(五) 政府决策的导引 |
三、抗战时期传播中心的西移及其影响 |
(一) 抗战时期传播中心西移的原因 |
(二) 传播中心西移的重要意义 |
(三) 传播中心西移后西医传播内容的拓展 |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的勃兴(1931-1949年) |
一、土地革命时期卫生报刊的萌芽及其防疫宣传 |
(一) 卫生专业报刊的萌芽 |
(二) 综合性报刊的防疫动员 |
二、抗日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发展及其卫生宣教 |
(一) 新四军二、三师的《医务生活》与《先锋医务》 |
(二) 山东军区的《军医杂志》、《山东医务杂志》和《胶东医刊》 |
(三) 陕甘宁边区的《国防卫生》及其它综合性报刊 |
三、解放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拓展 |
(一) 《山东卫生》 |
(二) 《健康报》(复刊) |
(三) 《野战卫生》与《中南卫生》 |
四、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的历史经验 |
(一)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身体力行 |
(二)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跟进 |
(三) 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党报专刊 |
(四) 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
(五) 科学实用,务求实效 |
第五章 多主体传播格局下中国近代医学的走向(1912-1949) |
一、多元主体传播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医校报刊蓬勃发展 |
(二) 社团报刊脱颖而出 |
(三) 专科报刊异军突起 |
(四) 卫生副刊异彩纷呈 |
二、教育传播的国家化与西医群体的成长——以校办报刊为中心 |
(一) 教育体制的转换及其对西医教育的影响 |
(二) 医校报刊的繁荣 |
(三) 医校报刊成为西医群体成长的舞台 |
三、现代医学体制的移植与再造——以专业社团的学术期刊为中心 |
(一) 中华医学会与西医体制的构建 |
(二) 中华护士会与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
(三) 中国生理学会与中国生理学的奠基 |
(四) 中华民国药学会与中国药学的肇兴 |
四、传统卫生模式的颠覆与超越——以民间社团的普通报刊为中心 |
(一) 政府施为与社会参与:现代公共卫生之滥觞 |
(二) 让公众理解传染病:以中国防痨协会和中华麻风救济会为例 |
(三) 妇女与儿童的发现:以节育运动和慈幼运动为例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四、《兰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28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3]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D]. 杜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 李甲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D]. 宫颖.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6]富硒平菇中硒蛋白的提取及特膳食品的开发[D]. 彭炜. 贵州大学, 2016(03)
- [7]基于化学—生物指纹图谱技术的连翘药材质量评价与品—质相关研究[D]. 冯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4)
- [8]活血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Th1/Th2漂移及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研究[D]. 侯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4)
- [9]颈椎横突孔的CT影像学研究及临床意义[D]. 何勇. 浙江大学, 2013(01)
- [10]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 潘荣华. 安徽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