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业界人士的“英雄情结”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1](2019)在《俞秀松革命生涯和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曾在党、团的创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及新疆民族统战工作中做出很多贡献。他的革命生涯中有诸多闪光的思想,他是中共党史、团史、中国革命史以及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俞秀松的革命事迹长期被遮蔽,其诸多思想也未能展现应有的光芒。论文在收集、整理和分析俞秀松生平档案资料基础上,以其革命事迹的评述以及思想的研究为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较为系统、全面地叙述其革命生涯经历及主要思想。俞秀松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个人因素。论文在重新梳理俞秀松研究中未被重视的资料基础上,通过考察俞秀松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以及早年求学经历,详细叙述其政治思想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俞秀松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过程中积极工作,参加了诸多革命活动。尤其是他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时,与非共产党组织的坚决斗争,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中的唯一合法地位,对党的创建具有特殊意义。论文在收集俞秀松党、团创建中的新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前苏联解密档案资料,进一步充实了俞秀松在建党初期至留苏之前的革命经历。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工人运动的先行者。他在开展工运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施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动员工人的前提”以及工人运动应建立在“工人自由结合”的基础之上的工运思想。论文在描述俞秀松参加中共早期工人运动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俞秀松参与工人运动的实践及思想,进一步丰富对俞秀松参加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研究。俞秀松在苏联留学期间的经历一直是研究的难点。论文在收集、整理前苏联解密档案的基础上,尝试叙述俞秀松在苏联求学期间与王明等“宗派”集团做斗争的历史过程,将俞秀松“蒙冤”始末尽可能的呈现出来。论文认为俞秀松在苏联的“蒙冤”经历是造成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俞秀松是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统战工作的中共党员之一。俞秀松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期间,坚持“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为内容”的方针,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建设新疆”为目标,以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为组织平台,以解决“民族问题”为重点,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思想。同时,他倡导的注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改善少数民族经济生活、保障少数民族政治权利和信仰自由等思想对于目前党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仍具有借鉴意义。一直以来,关于俞秀松的死因众说纷纭。论文基于俞秀松在新疆的活动资料,结合其在苏联“蒙冤”经历和新疆复杂的政治形势,重点对俞秀松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俞秀松死亡的直接原因在于盛世才与苏联的政治斗争,根本原因在于王明等人的长期诬陷,而苏联克伯格特工王立祥则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张聪[2](2012)在《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来源研究》文中提出反抗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关键词。在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生成过程中,教育反抗成为一种内在的线索。这种反抗的情结始终伴随着毛泽东,以致于毛泽东后来总是关注并致力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本能意义上的反抗也已经从心理走向思想、从为己走向为民、从自发走向自觉、从个体走向群体。因此,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中的反抗因素进行深度考源,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毛泽东有关教育变革的思想,而且有助于深化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认识;不仅有助于重新审视新中国六十年来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历程,而且有助于重新审视我国教育研究中的“毛泽东”因素。本研究以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的生成为基本线索,基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论展现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生成的图景。在不断趋近研究主题的过程中,试图从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生成中找寻其反抗的历史根基,从研究文献中找寻其反抗思想的研究现状,不断凸显“毛泽东早期教育反抗思想来源”问题的重要性。通过考察湖湘文化中不服从的文化传统、毛泽东早期家庭教育中不屈从的性情、学校教育中的思想反抗以及在“民众联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反抗,系统性地对毛泽东早期教育反抗思想进行回顾、总结与前瞻,更加突出地表明反抗在毛泽东教育思想中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本研究主要由导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七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从分析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时代效应、教育思想的历史本体探寻以及80后的思想担当入手,在明确了本研究“在中国”的研究立场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论基础后,对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逻辑结构进行了阐释,对研究的可能新意与局限进行了申明,并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反抗”以及“来源”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主要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考源的相关前提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不断梳理文献综述中“毛泽东是否有教育思想”、“毛泽东教育思想中的‘早期’”以及“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考源”三个问题,明确本研究的研究问题;通过对大量的毛泽东早期文本进行重估,并对《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以及《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三份重要文献回眸,突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第二章主要从湖湘文化中不服从的传统入手分析其对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的文化要因。在对湖南人的文化性格与不服从的传统分析后,借助王夫之“实践为学”的反抗方式、曾国藩“树人立法”的反抗策略以及谭嗣同“冲决落网”的悲剧式反抗来透视他们对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的影响。第三章主要从家庭教育中不屈从的性情入手分析其对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的家庭因素。在对毛、文两家族的教化中发现了毛泽东早年的思想叛逆,并深入考察毛泽东在家庭教育中“两党”与“统一战线”的生成及其反抗意识的生成。第四章主要从学校教育中的思想反抗入手分析其对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的学校因素。在私塾、学堂和学校的空间转换中,在译着、康德和杜威的他者思想中,在身体、语言和教科书的他者反抗符号中,不断考察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中反抗精神的生成。第五章主要从“民众联合”中的实践反抗入手分析其对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的社团因素。在对毛泽东的“民众联合”思想分析后,考察毛泽东早期对“联合”反抗的基本观点,并着重对新民学会的创建、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深入考察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最终抉择。结语部分主要对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核心问题与思想效应进行宏观审视,试图不断反思反抗因素在毛泽东教育思想中的重要价值、后续影响与持续探索。
杨群[3](2012)在《茅盾小说的原型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型是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茅盾是一位对世界神话广泛涉猎并深入研读的作家,他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加入了许多神话元素。分析茅盾小说中的神话原型,对于我们理解茅盾小说的深层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茅盾的小说进行解读,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综述了茅盾小说中的神话原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较深入的探讨,由此引出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要突破茅盾小说研究原有的惯性思维模式,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重新审视茅盾的作品,开拓一个新的阐释空间。第一章对茅盾小说中的人物原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虹》中的梅女士对应着春之女神原型,《子夜》中的吴荪甫对应着普罗米修斯原型。梅女士是春之女神在特定条件下的置换变形,同时她又是北欧命运女神的化身,她带着希望从四川这个人间地狱逃出来寻求自由,她活在当下,勇敢地追求自由生活。吴荪甫则是普罗米修斯在30年代中国的置换变形,他的失败是英雄的悲剧,是个体与整个时代对抗必败的悲剧。通过这些原型形象的分析再现了以梅女士为代表的战争时期迷茫的知识女性,在矛盾与复杂的心态中艰难成长的过程;叙写了有理想有抱负的民族资本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国家的贫穷、落后、混乱面貌的人生悲剧,从而证明了资产阶级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第二章是意象原型的分析,具体选取在茅盾小说中频频出现的雷雨意象进行分析。雷雨意象在中国文学中的历史源远流长,已经有了自己特定的意义,在茅盾的小说中多次出现,不止简单地充当烘托气氛的角色,更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深深的道德批判意味。第三章对茅盾小说中的神话母题展开分析。“诸神的黄昏”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神话,暗示昏庸无比的统治阶级必然会激起被压迫阶级的反抗,这两种势力最终在决战中双双阵亡,在此种情况下就会再诞生一个新的统治阶级。“诸神的黄昏”母题,用文学的方式暗示了中国的政治现状,传达出作者对统治阶级必将灭亡的信心。“耶稣之死”和“参孙的复仇”反映了国难当头之际,有理想、有信仰的知识分子秉持牺牲自我、向死而生的执着,为国家和民族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的大无畏精神。这些母题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入世情怀。第四章主要讨论神话原型与茅盾的文学创作立场之间的内在联系。此章在前三章原型分析的基础上,联系当下文化研究的一些理念,分析茅盾在创作过程中的种种矛盾的心理,并由此思考文本深层意蕴中传达出的救世情怀,以及当爱国使命感遭到重创时,追求主体——茅盾自我拯救的心路历程。本文认为:茅盾将各种原型融入到小说之中,传达出对革命一定胜利和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信心,在鼓舞人心的同时,也同样具备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借助原型理论,我们可以从茅盾的小说中感受到乱世中的知识分子的“大我”与“小我”间的种种矛盾,更可以体会到这些知识分子的救世情怀。原型理论使茅盾的小说拥有了更广阔的阐释空间。
高阿蕊[4](2011)在《战国策派的美学思想初探 ——以陈铨和林同济为代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国策派”是近些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不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从民族国家视角切入,来探讨战国策派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而有关战国策派美学思想的探讨几乎是空白。因此,本论文以战国策派两位核心人物陈铨和林同济为代表,通过对他们的美学思想的勾勒和梳理,来达成对战国策派美学思想的初探。陈铨是战国策派的头号人物,其美学思想一直未受学界重视。事实上,陈铨和中国现代美学大师王国维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王国维和陈铨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两人都曾用德国唯意志论哲学和美学来阐述《红楼梦》,并由此提出他们各自的美学主张。此外,他们两人之间有师生之谊,陈铨直到抗战也从不讳言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对他的影响。不论是陈铨与王国维之间的师承渊源,还是陈铨与王国维的共同视角和理论模式,都彰显出陈铨和美学大师王国维有着割不断的关联。但是,陈铨的意义不仅在于他走了和王国维相同的道路,而且更在于他在继承王国维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对王国维美学理念的超越。虽然陈铨和王国维都认可德国唯意志论,认为意志是人生社会的本质,并且都看到了《红楼梦》中蕴藏着的悲观出世主义,但是王国维更多接受了德国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走向了悲观主义,而抗战时期的陈铨则在接受叔本华意志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走向尼采,并反过来批判叔本华的悲观主义。陈铨既和王国维有着斩不断的关联,又走上了和王国维不同的美学道路,正因为此,陈铨注定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是不容被忽视的。陈铨受尼采的影响,结合抗战时期中国的实际,建立起强力意志论。它以强力为善,以强力为美,由此形成了以强力为标准的善恶观、美学观。这显示出他和王国维不同的美学价值。首先,在天才观上,王国维的天才观多受叔本华影响,这构成了他的悲观主义人生观的一部分;陈铨则受尼采影响,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天才观——英雄崇拜。英雄崇拜是对强力的崇拜,更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崇拜。陈铨发掘和阐述了英雄崇拜中的“惊异美”。其次,在审美精神上,与叔本华、王国维思想中的悲观厌世精神不同,陈铨更多显示出和尼采一样的强力精神,而且他还借用德国的狂飙运动和浮十德精神来丰富自己的强力意志论。和传统中国精神倾向完全不同,陈铨提倡的强力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充满动感和力感的“内心的新精神”,它以真善美为永恒目标,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为核心,呈现出一种新的美学精神。最后,在悲剧观上,陈铨和王国维也大不相同。王国维的悲剧观虽开现代悲剧之先河,但却是“幽美”形态的悲剧,是走出了传统却还没有走到西方的“在路上”的悲剧,而陈铨的悲剧观则完全挣脱了传统“悲情”悲剧的范畴,摆脱了和中国传统精神相合的叔本华的影响,建立了“壮美”——“浪漫”(崇高)悲剧,带给现代中国一种崭新的悲剧观,实现了中国悲剧理论的巨大飞跃。林同济是战国策派的另一位核心人物,他在美学理论上的贡献比陈铨更加显着。他对中国现代美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力本体论哲学和美学。林同济构建的力本体论哲学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其一是从宇宙本体的层面展开。在这个维度上,他主要是从西方哥白尼天文学中总结出西方近代以来一直是哥白尼宇宙观,即宇宙的本体是力:宇宙的运行、变化都依赖于力。林同济呼唤中国也要吸收西方的哥白尼精神,用哥白尼的力的精神来改造中国的文化、文学。其二是从人的本体层面展开。在这个维度上,林同济主要结合自己的中国经验,通过对中国汉字的字源考察和分析,以及他丰富的中西文化素养,提出中西文化之初,人们都是以力为本,以力为美。世界视野和中国经验的完美结合,体现出林同济在构建力本体论哲学和美学时的自觉性。林同济的理论自觉还体现在他用力本体论对中国德感文化的哲学批判。在林同济看来,正是后来逐渐兴盛的儒家文化压制了中国人的力本体观,也妨碍了中国人以力为美的观念的继续发展。为了重新找回中国的以力为美,为了在抗战时期构建新的力本体论美学理念,在分析比较中外古今文化的基础上,林同济首先呼吁“尚力”型人格的出现。林同济所倡导的是西方情哥式人格类型、战国前的大夫士型风格以及尼采的战士式、超人式风格。就美学意义而言,林同济所谈论的这些人格类型或者风格类型,不是像一般论者那样着眼于宽泛的文化层面,而是更看重这些主体人格所带来的美学价值。在林同济看来,艺术创造是人格最好的表现,有什么样的人格类型,在艺术上就会形成相应的风格类型和审美类型。因此,林同济所谓的人格类型、人的风格类型近于美学上的审美主体、艺术创造主体等相关概念。林同济的思路是,只要读者和作家成为尚力型的审美主体和艺术主体,中国美学就自然会出现力本体论的美学理念。在林同济的比较论述中,我们可大致发现,情哥式人格表明西方人和西方艺术推崇情欲的本能力量,爸爸式人格表明中国人和中国艺术更看重伦理道德的价值;大夫士型人格体现出战国前的知识分子和文化艺术更重个性和自我创造力;士大夫型人格则表明战国后的文人和文化艺术体现出柔道和中庸特征;超人式人格和战士人格体现出林同济对新的尚力人格和新的尚力艺术的呼唤。林同济不仅有力本体论的哲学观和美学观,不仅有对崇高的尚力人格和审美主体的呼唤,更重要的是,林同济还为中国美学提供了新的审美范畴,那就是恐怖、狂欢、虔恪。林同济的美学体系由此完整呈现出来。这三个审美范畴的提出,标志着林同济和战国策派在中国美学史上地位的确立。不论是恐怖、狂欢,抑或是虔恪,都带有形而上的哲学意义,都是向生命悲剧的挑战,都是有关人的有限和客体无穷之间矛盾冲突的探讨。这三个审美范畴的提出根源于林同济的力本体论,经由以力为美的审美主体的阐发,达到了对人生悲剧的强力应对和艺术超越的高度。恐怖美体现出有限的主体被无限的客体压倒时所激发出的抗争力:狂欢美体现出有限主体战胜无限客体时藐视一切的创造力;虔恪美体现出有限主体和无限客体经由恐怖、狂欢之后所达到的一种相互交融的至高审美境界。恐怖、狂欢、虔恪三个审美范畴是林同济对中西美学理念的有机融合,既吸取尼采等酒神精神美学理念又对其有所疏离,既吸收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审美观又对其有所批判,体现出林同济以及战国策派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卓越贡献。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陈铨和林同济反复倡导哲学、美学上的独立价值,甚至极力追求形而上的意义,但由于他们现实的政治情怀和急切的民族情怀,使得他们的美学主张不免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卢君[5](2010)在《内蒙古企业文化研究——区域文化与组织文化的互动关系》文中指出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高增长引人注目,成为我国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称之为“内蒙古现象”。目前,内蒙古的产业结构早已摆脱传统农牧型为主的经济结构模式,代之以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供热及燃气)、冶金与建材工业、高新技术、化工和机械装备业为六大优势产业的新型产业结构。一些围绕自治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不断涌现出来,以蒙牛、伊利、小肥羊、鄂尔多斯等一批企业构筑起的新蒙商形象,成为内蒙古优势产业发展的脊梁。伴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企业文化。在惊诧于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开始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内蒙古经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诞生和成长于内蒙古的企业的飞速发展息息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该地区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的成功固然有来自资源、地缘、政策和机遇的优势,但是这中间是否文化要素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受到内蒙古独特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内蒙古企业文化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独具特色的内蒙古企业文化是怎样的?通过对内蒙古企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是否可以为区域文化与组织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内蒙古企业文化研究,首先在内蒙古区域文化背景下确定内蒙古企业文化维度的假设,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进行验证。我们将本文的案例研究类型分为三大类:一是描述性案例内研究,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利用访谈和案例研究技术,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蒙牛集团、小肥羊集团、包钢集团等国内外知名的内蒙古典型企业,验证内蒙古企业文化的维度,二是探索性跨案例研究,通过对上述4家典型企业案例的模式匹配,进一步探索区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归纳出内蒙古区域文化和内蒙古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三是解释性研究,分析区域文化和组织文化的作用机理,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区域文化与组织文化的关系模型。本文可以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范畴进行界定,包括文化和企业文化理论、民族文化理论和区域企业文化理论。第三章,内蒙古区域文化研究,也是本文的一个理论创新部分,本章将对内蒙古的区域文化进行一个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包括草原文化、游牧文化、民族文化和西口文化,并将在对以上文化作用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内蒙古区域文化进行概括。第四章,区域文化背景下的内蒙古企业文化研究,共分四节,包括介绍研究假设、研究的前期准备情况、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来源。第五章,研究的第一阶段:案例内研究,包括四节,分别对蒙牛、鄂尔多斯、包钢、小肥羊进行案例的分析。第六章,研究的第二阶段:跨案例研究,包括三节,通过对上述4家企业的案例模式匹配,归纳出内蒙古区域文化和内蒙古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第七章,区域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关系模型,包括三节,理论回顾、组织文化和区域文化的互动和模型的提出。第八章,研究结论,包括三节,本研究的总结、创新、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全面而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了内蒙古区域文化的特征本文认为单一文化概念不能准确地反映内蒙古区域文化的多样本质。具体来讲:内蒙古区域文化应该是植根于草原文化,内部受到蒙古民族文化的作用,外部受到移民文化——西口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在此构成关系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草原文化、蒙古民族文化及西口文化作用下的内蒙古区域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总结:1、受草原文化影响的内蒙古区域文化的主要特征有: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崇尚自然的和谐精神和追求自由的豪放情怀;2、受蒙古民族文化影响的内蒙古区域文化的主要特征有:开拓进取的“乞颜”精神、忠诚守信的价值取向、崇尚英雄的乐观主义;3、受西口文化影响的内蒙古区域文化的主要特征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浓厚的商业文化色彩、勇于开拓的创新文化。二、对内蒙古企业文化的六个维度的假设通过案例内分析进行了验证由于内蒙古企业文化的研究属于新的研究领域,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论文或着述寥若晨星,对于内蒙古企业文化的维度更是没有研究者触及,因此我们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原则,先提出关于内蒙古企业文化的六个维度:生态型、资源型、民族型、英雄型、商业型、创新型,然后对蒙牛、包钢、鄂尔多斯、小肥羊4个样本企业进行了描述性的案例研究。在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既发挥了案例研究的优势,增加实证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还要克服案例研究的局限性,遵循案例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对4个样本企业从企业简介、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特征三个维度进行提炼和总结,最终验证了内蒙古企业文化的六个维度在内蒙古企业中的存在。三、通过跨案例研究分析了内蒙古区域文化和内蒙古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本研究采用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分为两个阶段: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研究,在本文的第五章通过案例内分析对内蒙古企业文化的维度假设进行了验证,在第二个阶段,又将案例两两组合,反复论证,以寻找企业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关系。通过研究发现,一般意义上,区域文化会成为企业文化的源泉,这是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上引申而来的,但是,随着组织力量的强大,组织对区域文化也会产生反作用,也就是组织的主动性开始体现。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它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在其追求经济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对社会文化(区域文化)的影响也是必然的。这个规律在内蒙古企业的案例研究中表现出来了。随着内蒙古企业的成长壮大,这些企业形成了先进的文化,这些文化影响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最终引起了区域文化的变化,企业文化就成为了区域文化的新成长点。当企业的力量进一步强大时,组织开始跨区域发展,使得组织所特有的文化具有了超越地域界限和行政界限的能力,而成为了一种更广泛意义的文化现象。四、总结了区域文化和组织文化的互动关系并建立了模型在内蒙古区域文化和内蒙古企业文化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组织与环境的有关理论,本研究又大胆地提出了三个研究结论:结论1:即使具有优秀区域文化的环境,企业也不一定成功,成功的企业是继承和发扬了区域文化特殊优势的企业。结论2:一般意义上,区域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源泉,随着组织的强大,本文认为组织文化也可能是区域新文化的源泉。结论3、,组织文化具有跨越地域界限和行政权力界限的力量,因而可以随着组织的跨区域成长而成为超越地域或行政约束的更广泛的文化现象。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我们推演出两个关于组织文化和区域文化关系的互动模型。即区域文化和组织文化互动的A-C-B模型和区域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整合度模型分区域的企业文化研究,本身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研究所建构的理论和模型,以及所使用的方法,为后续的组织文化和区域文化研究提供了借鉴。
张晓唯[6](2010)在《大学史上的罗家伦》文中认为自1928年到抗战中期,罗家伦先后担任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之职,为民国大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清华任内大力整顿校务,理清迁延许久的校政体制,对清华格局的奠定不无开拓之功。此后在中央大学校长任上,罗家伦又以深得大学精神的治校理念,领导该校成为当时国内规模宏大、学科最齐全的大学。在罗家伦的主持下,中央大学在抗战初期及时西迁,担当了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坚。揭开被遮蔽的事实,大学史上的罗家伦,不乏令人追怀之处。
毕绪龙[7](2007)在《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回到鲁迅那里去”,一直是鲁迅研究面对一个20世纪中国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和复杂的悖论式存在不断发出的学术吁求。鲁迅研究的历史,伴随着对20世纪中国一系列关键词的历史反思和对鲁迅主体精神的探寻,不断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面目迥异的“鲁迅形象”。这些“鲁迅形象”本身已经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塑造“鲁迅形象”的历史“回到鲁迅那里”去,鲁迅“自我形象”是重要的研究基础和有效途径。从鲁迅“自我形象”出发,探求鲁迅主体自我不断建构、不断消解的过程,有助于我们从动态的历史语境中把握这个复杂的存在。“鲁迅自我形象”是鲁迅文字所呈现的,鲁迅自己所持有的,以自我为对象的信念、观念与印象。“鲁迅自我形象”是鲁迅自己对“学者鲁迅”、“作家鲁迅”、“杂感家鲁迅”这三大社会角色形象自我体认的表征。“鲁迅自我形象”与其社会角色形象之间的巨大差异,凸现地正是鲁迅主体自我不断建构、不断消解、无法完成的过程。本论文借用拉康主体批判理论、现代性理论、形象学理论等分析工具,通过鲁迅自我形象研究,阐释鲁迅主体自我不断建构、不断消解、不断探寻、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本论文共三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考察“精神界战士”鲁迅、“学者鲁迅”、“五四”启蒙者三种鲁迅自我形象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一节,通过对青年鲁迅“复古倾向”、“个”的思想的辨析,通过对鲁迅文化批判的再理解,把握青年鲁迅现代主体自我建构性特征和现代精神醒觉的实践性特征。第二节,通过对“沉默期鲁迅”作为“五四”启蒙者鲁迅的准备性“装置”的质疑,侧重考察“学者鲁迅”与“精神界战士”鲁迅之间的反向关联。论文通过对鲁迅学术志趣形成过程的分析,认为“沉默期鲁迅”是在“精神界战士”鲁迅主体自我压抑下“学者鲁迅”的诞生过程。第三节,分析“作家鲁迅”、“杂感家鲁迅”等其他社会角色形象中鲁迅的“学者素质”,侧重考察了“学者鲁迅”与“五四”启蒙者鲁迅之间的潜在关系。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考察“作家鲁迅”自我形象的建构和消解。第一节,通过对“作家鲁迅”自我形象的反思,考察了鲁迅自我主体与民族文化重建的启蒙主体的“同构”在其文学创作中为自我主体建构带来了的精神危机及其自我消解。第二节,论文通过对鲁迅“名人镜像”的考察,透视鲁迅自我形象遭受误解甚至攻击的现象,进一步分析了鲁迅作为现代知识者的“孤独者”的外部原因。第三节,论文以鲁迅对《阿Q正传》接受的反批评过程为个案,揭示了鲁迅自我形象、文学形象、“他者”鲁迅镜像之间互文的历史。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的建构及其问题。鲁迅杂感文体及其风格的变化是鲁迅自我主体意识不断灵活地对付复杂社会关系,并对此加以象征性处置的符号化记录。第一节通过鲁迅对《热风》、《华盖集》、《坟》等文集编选作品的意图分析以及“两地书”中的鲁迅性格、心理的分析,考察了1925—1927年“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的确认及其徘徊。第二节通过考察“杂感家鲁迅”在“民众”问题思考线路上的主体性变异,分析了鲁迅自我形象建构与“左翼”的关系,认为“左翼鲁迅”是鲁迅自我主体不断建构、不断消解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主体性的体现。同时,考察了鲁迅思想转变走向“左翼”的必然性。第三节通过分析鲁迅翻译苏联“同路人”着作,加入“左联”后对“无产阶级文学革命家”的持续批判,对中产阶级阶层的自我确认等情形,论证了“左翼鲁迅”的不可能。本论文的结语是:“无法完成自我”的鲁迅,不是指鲁迅没有能力完成一个或者几个社会角色形象的塑造,鲁迅作为一位学者、作家和独特的杂感家,其文字均为社会业绩的高度完成。“无法完成自我”的鲁迅也不是指鲁迅没有建构起强烈的主体性自我实体,相反,鲁迅的文字、社会文明批判处处彰显着其突出而鲜明的主体性、个人性。但是,这一主体性、个人性不是以某种鲜明的、成熟之后就恒定下来的理论体系来凸现的,而是在拒绝任何理论派别,或者让所有知识和理论为个己生命、现实人生“服务”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其中包含着若干次个己生命体验及其面对现实人生,对在某一时期所坚持的主体自我的不断消解、不断建构。无法完成主体自我的终极建构,是现代性的必然。在对中、西方文化现实批判的基础上,鲁迅的精神醒觉是现代性的突出表征。而这种现代醒觉始终贯彻在鲁迅从知识分子(文学)/社会变革(革命)/民众(人心)这样的三维关系上把握民族重建、社会变革和“国民性”批判的历史命题之中,从而使鲁迅坚守了现实批判的实践性品格。鲁迅不断地建构自我,但是往往在建构起明确的主体意识之后,社会、人生、现实的变化又屡屡使他不断地解构自我,从而重新建构主体自我。
陈斐[8](2003)在《实业界人士的“英雄情结”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企业家的社会合理化进程加速,中国企业界人士的精神特质正在形成发展之中。“弘扬人就是弘扬人的理性,发展人就是发展人的理性”,需要对这种理性哲学层面作出与时俱进的阐释。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放到社会历史的时代大背景中去,这样不但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关注,同时也成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精神的学术平台。
刘宝红[9](2003)在《论知识经济形态下我国企业文化的创新》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即将全面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整个社会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社会生活的不同在于他们的文化模式不同。对于企业而言,经过新技术革命浪潮洗礼,速度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创新成为竞争的永恒主题,这些都表现出知识和文化的力量,使文化在竞争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扩大。今天,企业文化不只是管理理念和方式,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已经渗透到了企业组织、企业行为、企业产品及其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各个领域。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和具有关键意义的手段。 面对我国企业在融入国际市场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环境出发,从我国企业在21世纪初所面临的企业文化创新的要求出发,不仅从理论上探索了企业文化建设及创新的本质特征,而且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探讨企业所面对的各种各样具体问题时,提出了操作性比较强的对策建议。
二、实业界人士的“英雄情结”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业界人士的“英雄情结”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俞秀松革命生涯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
二、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三、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一、新史料的发现 |
二、观点的突破 |
第一章 俞秀松早年经历与政治思想转变 |
第一节 家世及早年求学经历 |
一、家世 |
二、早年求学经历 |
第二节 早年思想转变历程 |
一、小学时期信奉英雄思想 |
二、中学时期转向无政府主义 |
三、五四运动后转向无政府共产主义 |
四、“工读互助”实验失败后抛弃了无政府主义 |
五、在寻求“新知”中接受马克思主义 |
第二章 俞秀松在建党初期的革命活动 |
第一节 参与创建上海党的早期组织 |
一、参加上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
二、与无政府主义组织分裂 |
三、发起成立上海党的早期组织 |
第二节 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
一、关注青年群体组织青年运动 |
二、创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
三、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赴俄参加共产国际会议 |
一、被推举为青年共产国际二大代表 |
二、代表中国共产主义者首次亮相国际舞台 |
三、与非共产党组织代表做斗争 |
第四节 投身国民革命洪流 |
一、加入国民革命军 |
二、参与创建国民党浙江省党部 |
三、参加国民会议运动 |
第三章 俞秀松开展工人运动的实践及思想 |
第一节 “劳工神圣”与劳工觉醒 |
一、外资入侵与上海工人队伍壮大 |
二、“劳工神圣”思潮传入中国 |
第二节 参加工人运动的实践 |
一、深入工厂观察社会 |
二、组织工会 |
三、创办并主编工人期刊 |
第三节 开展工人运动的思想 |
一、施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动员工人的前提 |
二、工人组织应以“自由的结合”为基础 |
第四章 俞秀松留苏与“江浙同乡会”冤案 |
第一节 卷入“党务派”与“教务派”的斗争 |
一、“党务派”与“教务派”的形成 |
二、“党务派”与“教务派”之争 |
第二节 深陷“江浙同乡会”冤案 |
一、被诬陷为“江浙同乡会”的组织者 |
二、共产国际对俞秀松等人的初次审查 |
三、俞秀松等被诬陷人员的抗争 |
四、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与中共代表团的联合调查 |
第五章 俞秀松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实践及思想 |
第一节 受共产国际派遣远赴新疆的原因 |
一、在东方建立反帝统一战线 |
二、红军长征胜利后亟需打通“红色通道” |
三、俞秀松的个人因素 |
第二节 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实践 |
一、被共产国际和苏联内务部派往新疆 |
二、改组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 |
三、规范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组织体系 |
第三节 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思想 |
一、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
二、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依靠力量是干部和人民群众 |
三、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民族问题 |
四、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平等” |
五、尊重各民族文化、宗教与习俗 |
第六章 俞秀松死亡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遭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中共早期创始人 |
第二节 “六人集团”案是导致俞秀松死亡的直接原因 |
第三节 苏联肃反扩大化及王明、康生等人的诬陷是根源 |
第四节 苏联克格勃特工曾秀夫起了直接推动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青年团筹集基金启示》 |
附录二:《高尚德致张太雷、俞秀松的信》 |
附录三:《阮啸仙致俞秀松的信》 |
附录四:《为供给支部局与那利曼诺夫通知谈话的材料》 |
附录五:《中国妇女运动的前途》 |
附录六:《俞秀松执教的新疆省县长训练班同学录(第一期)》 |
(2)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教育反抗:一种“活力”的激起 |
一、 研究缘起 |
(一) “毛泽东”因素与其教育思想效应 |
(二) “回溯性的追认”与教育思想的历史探寻 |
(三) 80 后的思想担当与现代社会中的个体迷茫 |
二、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立场 |
(二) 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 |
(二) “反抗” |
(三) “来源” |
四、 研究的可能新意与局限 第一章 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考源研究的文献基础 |
一、 研究什么:文献综述中的问题趋近 |
(一) 早年毛泽东有“教育思想”么? |
(二) 毛泽东教育思想之“早期” |
(三) 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考源的问题 |
二、 何以研究:文献重估中的划分与回眸 |
(一) 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的文献划分 |
(二) 三份重要文献回眸 第二章 湖湘文化中的不服从传统——从王夫之到谭嗣同 |
一、 湖湘文化溯源与湖南人的文化性格 |
二、 “实践为学”的反抗方式——来自王夫之的影响 |
(一) 毛泽东对于王夫之思想的早期接触 |
(二) “政立民安”而“学校兴” |
(三) “性日成”与“动”的教育倾向 |
(四) 以“行”为反抗之径 |
三、 “树人立法”的反抗策略——来自曾国藩的影响 |
(一) “树人立法”的精神传统与毛泽东的早期接触 |
(二) “克己、恕忍”的修身意识与自我觉醒 |
四、 “冲决网罗”的悲剧式反抗——来自谭嗣同的影响 |
(一) “仁学”与“破对待” |
(二) “愈阻愈进”与“建设的才” 第三章 家庭教育中的不屈从性情——从家族教化到家庭“两党” |
一、 “韶山风物”中不屈从的性情 |
(一) “韶山风物”中的反抗精神 |
(二) “化民成俗”中的反抗民情 |
二、 家族教化与性情叛逆 |
(一) 毛氏家族中的“尚武”与“体勇” |
(二) 他乡与故乡间的情感交织 |
三、 不屈从的微观视域:家庭“两党”与“统一战线”的生成 |
(一) 反抗的初始:父亲管束与“保卫权利” |
(二) 反抗的理性:母亲形象与“统一战线” |
(三) 反抗的情感:家庭叛逆与“弱者解放” 第四章 学校教育中的思想反抗——从传统私塾到近代学校 |
一、 反抗中的空间:私塾与学校 |
(一) 湖湘文化中的私塾教育 |
(二) 六个私塾间的反抗思想转承 |
(三) 从私塾到学堂的反抗路线 |
(四) “一师是个好学校” |
二、 反抗中的他者:康德与杜威 |
(一) 译着:反抗旧教育但不出国的重要根据 |
(二) 康德:主观道德律与“自我实现” |
(三) 杜威:活动中心课程与“脑体结合” |
三、 反抗中的符号:身体与语言 |
(一) 身体:承接重负的载体 |
(二) 语言:交流不畅的苦恼 第五章 “民众联合”中的实践反抗——从“民众大联合”到新民学会 |
一、 “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
(一) 作为教育生存策略的“联合” |
(二) “民众联合”思想与反抗教育 |
二、 教育社团与毛泽东的“联合”反抗 |
(一) 教育社团的勃兴与局限 |
(二) 毛泽东与教育社团的创建 |
三、 新民学会与社团教化 |
(一) 精神涵养:新民学会创建的前提 |
(二) 社团运作:组织赴法的重要影响 |
(三) 思想转承:马克思主义的最终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毛泽东早期教育简谱 附录 2:新民学会的基本情况 附录 3: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的深化与走向 附录 4:王兴国先生近期观点辑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茅盾小说的原型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原型理论及研究的可行性 |
二、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第一章 茅盾小说中的人物原型 |
第一节 “春之女神”的不懈追求:梅行素的奋斗之路 |
第二节 现代“普罗米修斯”:吴荪甫的悲剧意义 |
第二章 雷雨:茅盾小说的原型意象分析 |
第一节 雷雨:作为一种文化原型 |
第二节 雷雨意象:道德的审判者和见证者 |
第三节 雷雨意象的深层意蕴 |
第三章 神话母题的转换与重造 |
第一节 诸神的黄昏:《神的灭亡》 |
第二节 重压之下的反抗:《耶稣之死》和《参孙的复仇》 |
第四章 原型研究与茅盾的意义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现代体验 |
第二节 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
第三节 理性节制情感:茅盾的矛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战国策派的美学思想初探 ——以陈铨和林同济为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 |
二、对以往研究思路的梳理 |
三、本文的思路和基本内容 |
上编:强力意志的美学思想——陈铨对王国维的继承与超越 |
第一章 《红楼梦》阐释:共同的美学起点和不同的理论走向 |
第一节 王国维和陈铨的《红楼梦》阐释 |
第二节 从叔本华到尼采——陈铨和王国维美学理念的分野 |
结语 |
第二章 强力意志美学的构建 |
第一节 强力意志的哲学基础与道德言说 |
第二节 强力意志支撑下的英雄崇拜与审美惊异 |
第三节 强力意志主导下的审美精神:狂飙运动与浮士德精神 |
第四节 强力意志的审美体现:"浪漫"(崇高)的悲剧观 |
结语 |
下编:力本体论哲学、美学的构建——林同济对中国现代美学的贡献 |
第一章 力本体论的哲学观 |
第一节 力本体论的宇宙观 |
第二节 人本层面的力本体论 |
第三节 对德感文化的哲学批判 |
结语 |
第二章 新的审美主体的呼唤 |
第一节 爸爸式与情哥式——中西审美主体比较 |
第二节 由大夫士型到士大夫型——对刚道审美主体的呼唤 |
第三节 战士式人生观和超人式主体的呼唤 |
结语 |
第三章 恐怖、狂欢、虔恪——林同济新的审美范畴的构建 |
第一节 恐怖——有限主体被无穷客体压倒时激发的抗争力 |
第二节 狂欢——有限主体战胜无穷客体时的创造力 |
第三节 虔恪——有限主体和无穷客体相融合一的审美境界 |
结语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内蒙古企业文化研究——区域文化与组织文化的互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化综述 |
2.1.1 文化的内涵 |
2.1.2 文化的特征 |
2.2 企业文化的概念 |
2.3 国家文化与企业文化 |
2.3.1 文化差异理论 |
2.3.2 国家集群理论 |
2.3.3 价值取向理论 |
2.3.4 文化架构理论 |
2.4 分国别的企业文化研究 |
2.4.1 美日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 |
2.4.2 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 |
2.5 我国分区域企业文化研究的成果 |
2.5.1 商帮文化研究 |
2.5.2 晋、徽、浙、粤、鲁商的文化比较 |
2.5.3 内蒙古及其他区域企业文化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区域文化研究 |
3.1 概念界定 |
3.1.1 区域 |
3.1.2 区域文化 |
3.2 内蒙古区域特征 |
3.3 内蒙古区域文化的归纳 |
3.3.1 草原文化 |
3.3.2 蒙古民族文化 |
3.3.3 小结 |
第四章 区域文化背景下的内蒙古企业文化的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的前期准备 |
4.2.1 研究样本的选取 |
4.2.2 数据收集过程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的数据来源 |
第五章 研究的第一阶段:案例内研究 |
5.1 案例1:蒙牛集团——草原牛、中国牛、世界牛 |
5.1.1 企业简介及发展历程 |
5.1.2 企业文化的特征分析 |
5.2 案例2: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 |
5.2.1 企业简介及发展历程 |
5.2.2 企业文化的特征分析 |
5.3 案例3:包钢——我们是双翼的神马 |
5.3.1 企业简介及发展历程 |
5.3.2 企业文化的特征分析 |
5.4 案例4:小肥羊——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小肥羊 |
5.4.1 企业简介 |
5.4.2 小肥羊发展历程 |
5.4.3 企业文化的特征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的第二阶段:跨案例研究 |
6.1 内蒙古成功的企业善于吸取内蒙古区域文化的优势,并与自身文化整合后形成了内蒙古企业新文化 |
6.1.1 区域文化为内蒙古企业新文化提供了产品优势 |
6.1.2 区域文化为内蒙古企业新文化提供了品牌优势 |
6.1.3 区域文化为内蒙古企业新文化提供战略优势 |
6.2 内蒙古的优秀企业文化成为区域新文化的成长点 |
6.2.1 呼和浩特——中国乳都的打造 |
6.2.2 鄂尔多斯现象 |
6.3 内蒙古成功企业的新文化成为区域新文化传播的载体 |
6.3.1 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小肥羊——全球范围传播“羊文化” |
6.3.2 蒙牛——草原牛、中国牛、世界牛的愿景 |
6.4 案例研究总结 |
第七章 区域文化与组织文化的互动 |
7.1 区域文化与组织文化的互动理论 |
7.1.1 组织文化对区域文化的作用的A-C-B 模型 |
7.1.2 企业文化和区域文化的整合度模型 |
7.2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 |
8.1 本文总结 |
8.1.1 总结和归纳了内蒙古区域文化的特征 |
8.1.2 对内蒙古企业文化的六个维度的假设通过案例内分析进行了验证 |
8.1.3 通过跨案例研究分析了内蒙古区域文化和内蒙古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 |
8.1.4 总结了区域文化和组织文化的互动关系并建立了模型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2.1 全面地总结和归纳了内蒙古的区域文化 |
8.2.2 借助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企业文化及其与内蒙古区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
8.2.3 构建了区域文化和组织文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和模型 |
8.3 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8.3.1 研究的局限性 |
8.3.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6)大学史上的罗家伦(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7)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论文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成果概要 |
四、本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第一章 在“精神界战士”和“五四启蒙者”之间的“学者鲁迅” |
第一节 鲁迅的“复古”倾向和文化批判中的现代醒觉 |
第二节 “学者鲁迅”的诞生及其与“精神界战士”形象的反向关联 |
第三节 “学者鲁迅”与“新文化”之间的潜在关系 |
第二章 “作家鲁迅”自我形象的建构与消解 |
第一节 “作家鲁迅”的自我镜像 |
第二节 鲁迅就是周树人:“作家鲁迅”成名镜像 |
第三节 “阿 Q”和“作家鲁迅”自我形象互文的历史 |
第三章 无法完成的自我:“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 |
第一节 1925-1927:“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的确认与徘徊 |
第二节 “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与“左翼鲁迅”形象的内在关系 |
第三节 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主体自我在30 年代的建构及其消解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论知识经济形态下我国企业文化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知识经济的特征 |
1.1.1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
1.1.2 知识资本化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1.2 知识创新与有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
1.2.1 企业差异与知识差异 |
1.2.2 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客观要求 |
1.3 本文总体思路 |
第2章 重新认定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战略作用 |
2.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2.2 企业文化的类型 |
2.3 企业文化的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企业文化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 |
3.1 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 |
3.1.1 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
3.1.2 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 |
3.2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
3.3 我国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 |
3.3.1 我国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 |
3.3.2 我国企业文化认识误区之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企业文化创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4.1 “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的创新 |
4.1.1 企业价值取向变化与人本管理的创新 |
4.1.2 企业文化竞争力在人本管理中的实现 |
4.2 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
4.2.1 企业文化的精神砥柱:企业家 |
4.2.2 企业家的战略思维与企业文化的个性 |
4.2.3 企业家自我升级的要求 |
4.3 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功能 |
4.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特点 |
4.3.2 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独特功能和积极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实业界人士的“英雄情结”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俞秀松革命生涯和思想研究[D]. 陈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来源研究[D]. 张聪.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3]茅盾小说的原型解读[D]. 杨群. 西南大学, 2012(08)
- [4]战国策派的美学思想初探 ——以陈铨和林同济为代表[D]. 高阿蕊. 西南大学, 2011(09)
- [5]内蒙古企业文化研究——区域文化与组织文化的互动关系[D]. 卢君. 中国人民大学, 2010(01)
- [6]大学史上的罗家伦[J]. 张晓唯.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0(00)
- [7]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D]. 毕绪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5)
- [8]实业界人士的“英雄情结”浅析[J]. 陈斐. 云南社会科学, 2003(S1)
- [9]论知识经济形态下我国企业文化的创新[D]. 刘宝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