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诱发视皮层响应论文-孙明杰

电诱发视皮层响应论文-孙明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诱发视皮层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视神经假体,刺入式电极,刺激参数,电刺激诱发电位(EEP)

电诱发视皮层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杰[1](2008)在《基于刺入式电极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时间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工具,据统计人类从外界获得信息的总量中有70%以上来自视觉。然而,在世界上有视力残疾的人约为1.8亿,其中盲人有4500万;而中国则是全球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500万人。社会上对视觉丧失的人工修复研究有着极高的需求。目前已有许多科学小组致力于人工视觉修复和人工视觉假体的研究与开发,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人工视觉假体根据其刺激电极在视路上植入的位置可以分为视皮层、视网膜、视神经假体。每类假体都是通过一定模式电刺激视觉系统,使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并在视皮层诱发光幻视而形成人工视觉的。因此,研究电刺激视觉系统神经组织在视皮层响应的特性,了解视皮层对于电刺激的响应规律,对设计合适的电刺激参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基于视神经假体视觉修复的刺入式电极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时间特性,为视神经假体视觉修复提供了微电流刺激方面的实验学研究基础。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了实验动物模型,并对实验动物视神经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明确了视神经电极植入的合适位置。二、设计视神经电刺激的电流波形参数,制作刺入式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阵列,并编写了可供实验平台使用的软件。叁、开展大量的眶内段刺入式视神经刺激电生理实验,具体研究改变电刺激的强度、脉宽、频率和波形等刺激参数条件下动物视皮层响应的不同时间特性。四、对视神经刺激位点进行组织学分析检测,评估视神经暴露手术和电刺激对视神经组织的损伤情况。五、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刺激的阈值以及具体的视皮层响应的时间规律信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系统地研究了刺入式电极电刺激视神经诱发视皮层响应的时间响应特性,首次提出了基于视神经视觉假体的电刺激参数参考范围值,为视神经微刺激器和电极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本文结果表明,对于视神经电刺激,采用短脉宽(<0.5ms)、低频率(1-2Hz)、对称幅度负相在先脉冲的电流刺激可以更为有效地诱发视皮层的响应,可以作为以后的视神经电刺激器的刺激参数设计。(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8-06-01)

曹鹏佳[2](2008)在《刺入式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空间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人工视觉假体修复盲人的视觉功能,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我们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刺入式微电极对视神经进行电刺激实现视觉修复的新型视觉假体。本课题在研究了这种视神经假体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刺入式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空间分布特性,并对电诱发视皮层响应的时间分辨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动物模型视觉系统的调查研究,确定微电极的植入位置;第二,电生理实验平台的建立以及刺激和记录电极的制作;第叁,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EEP的基本性质的研究;第四,刺入式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空间分布特性的研究;第五,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时间分辨特性的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的刺激位置和刺激模式可以激发起视皮层不同区域的响应;位于视神经颞侧且平行于视神经轴向的双极刺激模式可以在相对较小的刺激强度下诱发明显的视皮层响应,并且也具有一定的空间选择性,因此可以认为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刺激模式;当一个刺激周期内施加连续两个脉冲刺激时,第一个刺激脉冲对于第二个刺激脉冲诱发响应有抑制,并随着两个刺激脉冲时间间隔减小而抑制作用变强,结果表明刺激间隔应大于30ms第二个脉冲才会诱发视皮层响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次通过实验研究了采用刺入式电极电刺激视神经时,单极刺激模式和双极刺激模式所诱发的皮层响应的空间特性有何差别,为视神经假体的电刺激方案和模式的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8-06-01)

蔡昌思[3](2008)在《刺入式多通道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时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人工视觉假体修复盲人的视觉功能,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其中,用刺入式微电极阵列对视神经进行电刺激实现视觉修复的视神经视觉假体,是我们研究小组提出的一种新的视觉修复手段。本课题研究了这种视觉修复手段的可行性。通过在动物视神经和视觉皮层区域植入自制的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阵列,研究了视神经电刺激诱发的视觉皮层响应的时间及空间特性。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电生理实验平台的建立;(二)记录电极阵列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性能测试;(叁)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EEP)的阈值研究;(四)不同电刺激参数对EEP时间特性的影响;(五)视神经上不同位点电刺激诱发EEP的空间特性研究;(五)用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评估开眶手术不同阶段对视神经的损伤。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包括:(一)建立了动物电生理实验系统及方法;(二)自制多种皮层记录电极阵列,可以有效地记录到电刺激诱发的多点皮层响应;(叁)刺入式视神经电刺激的阈值为20.3±7.5μA,相应电流密度阈值为37.8±13.9μC/cm2,该阈值大大低于用袖套式平面电极刺激视神经的阈值;(四)、电刺激的强度及相位改变均能影响皮层电诱发响应的强度及潜伏期;(五)、视神经上不同位点的电刺激诱发了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性的EEP,平行于视神经轴向的刺激电极对比垂直于轴向的刺激电极对更容易诱发皮层的响应。(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8-03-01)

电诱发视皮层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人工视觉假体修复盲人的视觉功能,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我们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刺入式微电极对视神经进行电刺激实现视觉修复的新型视觉假体。本课题在研究了这种视神经假体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刺入式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空间分布特性,并对电诱发视皮层响应的时间分辨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动物模型视觉系统的调查研究,确定微电极的植入位置;第二,电生理实验平台的建立以及刺激和记录电极的制作;第叁,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EEP的基本性质的研究;第四,刺入式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空间分布特性的研究;第五,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时间分辨特性的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的刺激位置和刺激模式可以激发起视皮层不同区域的响应;位于视神经颞侧且平行于视神经轴向的双极刺激模式可以在相对较小的刺激强度下诱发明显的视皮层响应,并且也具有一定的空间选择性,因此可以认为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刺激模式;当一个刺激周期内施加连续两个脉冲刺激时,第一个刺激脉冲对于第二个刺激脉冲诱发响应有抑制,并随着两个刺激脉冲时间间隔减小而抑制作用变强,结果表明刺激间隔应大于30ms第二个脉冲才会诱发视皮层响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次通过实验研究了采用刺入式电极电刺激视神经时,单极刺激模式和双极刺激模式所诱发的皮层响应的空间特性有何差别,为视神经假体的电刺激方案和模式的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诱发视皮层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孙明杰.基于刺入式电极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时间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2].曹鹏佳.刺入式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空间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3].蔡昌思.刺入式多通道视神经电刺激诱发视皮层响应的时空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标签:;  ;  ;  ;  

电诱发视皮层响应论文-孙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