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机会型创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机会型创业,高校创业教育,建议
机会型创业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冯朝阳,崔代宇[1](2019)在《大学生机会型创业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改善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与"双创"类人才供给密切相关,发展措施仍然不够完善。为缓解大学生机会型创业面临的难题和困境,从创业教育认知、创业课程体系、实践支持平台、实施和考核方式、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等方面提出改善建议,为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经营与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王怡[2](2018)在《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中无形资产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的重要资产主要由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财务资产、实物资产、技术资产等多种资产构成。其中,无形资产是属于一种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高科技新技术,这部分的资产将为企业创造超高的收益,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高校为了提升大学生应用已有的科技成果进行成功创业的成功率,推进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本文主要对无形资产是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作为向市场竞争的优势基础进行探析。根据对无形资产的评估标准以及所注册资本比例的可调性,详细讲述无形资产评估作为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重要部分,同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无形资产评估所要考虑的客观因素。(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16期)
刘伟,雍旻,邓睿[3](2018)在《从生存型创业到机会型创业的跃迁——基于农民创业到农业创业的多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会型创业是我国农民创业者通过农业创业进入正式经济组织进而缓解贫困并最终走向富裕的主要路径。基于此,选取央视《致富经》栏目中6个农民创业实例作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析从农民创业到农业创业的跃迁过程。本文将环境诱因引入Viswanathan等的生存型创业系统,基于Saxton等创业支持行为理论构建由生存型农民创业到机会型农业创业跃迁的动力系统模型,演绎生存型创业到机会型创业的动态跃迁,揭示创业类型的跃迁是创业者在环境诱因的诱发下,突破生存型创业者的"模糊风险厌恶"心理禁锢,借助创业支持体系打破生存型创业系统在封闭的、非正式经济环境中形成的均衡,并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捕获新的商业机会实现机会型创业发展,从而完成由封闭向开放、由非正式向正式经济组织的系统跃迁。该模型还揭示了创业类型的跃迁不仅是单一的个体行为,而且是一种群体行为,即:在实现自身创业跃迁时,农民创业者还对农村创业社区产生自下而上的影响,带动产业相关的农民群体进入正式的经济组织,实现从农民创业到农业创业的跃迁,从而在更大范围内缓解贫困。(本文来源于《中国软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王伊凡[4](2018)在《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个世纪以来,创业教育在美国兴起之后,便在多个国家迅速发展。上世纪末开始,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的话题就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如何切实推动我国的大学生创业蓬勃发展以缓解就业问题,是一个从国家到个人、从社会到学校以及家庭的重要命题,需要各方力量共同配合。其中,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知识和技能支持的重要来源,是影响学生创业意愿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研究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机会型创业为视角,结合前瞻性人格的调节效应,探索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影响机制。文章将探讨机会型创业的内涵、特点及价值,并将机会型创业和高校创业教育相结合,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 22.0对有效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前瞻性人格的调节效应,对研究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以此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存的问题,为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提出新思路,提高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意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部分绪论。拟阐明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构建研究框架,阐述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且通过收集、整理、研究文献资料,界定了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机会型创业及生存型创业的概念,厘清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的差异。对本文参考的创业意向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梳理。第二部分研究变量的选取结合已有的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意向的研究,选择研究变量及模型。从对大学生群体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的角度,拟选择个人背景、前瞻性人格、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向等因素提出假设、构建模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第叁部分为测量问卷信度效度以及验证假设和模型。主要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解释假设和验证模型。并检验前瞻性人格的调节效应。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建议。根据个人背景、前瞻性人格、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向四个方面的假设验证结果和结构方程模型和前瞻性人格的调节效应得出结论,并根据结论对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提出对策。(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佳毅[5](2018)在《农民机会型创业的异质性团队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创业是我国全民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我国农民的创业动机正逐渐从生存型向机会型进行转变。但是,农民创业者大多存在受教育水平低、创业技能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农民创业者自身的能力并不能满足机会型创业对于创业条件的要求,因此农民的机会型创业极需创业团队。以创业团队形式开展农民创业活动,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民创业的成功率及其创业绩效。本研究以农民机会型创业团队为研究主体,主要解决这样叁个方面的问题:(1)机会型创业对创业团队有怎样的需求?(2)农民机会型创业对异质性的创业团队有怎样的需求?(3)农民创业中的创业团队应该具备怎样的异质性特征?农民机会型创业者又该如何组建异质性的创业团队?本研究,首先以蒂蒙斯创业模型和威克姆创业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机会型创业对创业团队的需求,以及农民的机会型创业对异质性创业团队的需求。然后,分析农民机会型创业团队的异质性体现,并探讨农民机会型创业中团队的异质性来源。接着,依据理论分析和农民创业实际的情况,提出农民机会型创业中异质性团队建设的方式与途径。最后,运用一个农民机会型创业的成功案例——紫云祥农庄的创业案例,通过其创业团队的建设路径,说明和佐证论文中提出的理论和异质性团队建设方式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通过经典创业模型对创业团队的解构,明确了创业团队在创业中的重要作用与核心地位。尤其在机会型创业中,机会、资源、环境和学习活动等,都需要创业团队发挥作用。而农民创业者由于创业条件的缺乏,对创业团队的需求则将更甚。而农民的机会型创业中,只有异质性的创业团队才能更好地识别与开发创业机会、获取与管理创业资源、分析与应对创业环境、进行创业学习活动等,促使农民机会型的创业取得成功。第二,农民机会型创业的团队异质性,主要体现为知识异质性和能力异质性。知识异质性是农民创业团队的异质性基础,而能力异质性则是农民创业团队的异质性要求。农民机会型创业团队的异质性来源,包括团队规模扩大化、年龄分布分散化、性别比例合理化、教育背景多元化、工作经验丰富化、以及价值观念差异化。实现异质性来源使得创业团队呈现出知识和能力异质性,从而满足农民机会型对异质性团队的需求。第叁,农民机会型创业中异质性团队的建设有叁个部分。其一,工具型与人际型相结合的创业团队组建逻辑,是奠定农民创业团队整体异质性的基础。其二,社会网络的拓展与网络异质性的塑造等,是扩大农民创业团队异质性成员来源的重要渠道。其叁,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互联网信息的利用,是提高农民创业团队异质性程度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庄晋财,刘佳毅[6](2018)在《异质性视角下农民机会型创业的团队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immons创业模型和Wickham创业模型都强调创业团队的作用,创业团队对农民机会型创业尤为重要。农民机会型创业存在种种弱势,只有异质性的创业团队才能满足其在机会识别与开发、资源获取与管理、环境分析与应对、创业学习等创业活动的需求。农民机会型创业团队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知识异质性和能力异质性两个方面,农民机会型创业过程中,需要通过增加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有效人力资源等路径来获取具有异质性特征的创业团队成员,打造具有异质性的创业团队。(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经济》期刊2018年02期)
李爱国,曾庆[7](2017)在《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转化的机制与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本研究基于认知动机理论与认知差异理论,揭示了创业动机差异、创业认知差异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差异是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分化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了构建引导与扶持、减震与托底、引领与孵化和示范与集聚等四大转化机制,实施创业转型支撑计划、创业质量引领工程和创业继续教育工程等叁条路径,提升生存型创业者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激发其创业动机由生存型向机会型转化,继而实现由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转型发展。(本文来源于《重庆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12期)
王亚运[8](2017)在《基于机会型创业的大学生创业技能提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大学生创业技能为研究对象,以机会型创业为视角,将机会型创业与大学生创业技能提升相结合,探讨创业技能内涵、维度、要素,剖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大学生创业技能发展现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对策,以期开拓创业教育新思路,探索大学生创业技能提升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阐述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晰研究思路,列出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大学生创业技能提升的理论研究,主要对创业教育、机会型创业、创业技能、创业警觉性展开文献研究。通过阅读、梳理期刊文献,明晰了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技能、机会型创业的内涵;辨别了创业技能、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了创业技能的可培养性等问题。第叁部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构建。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本章主要探索寻找各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支撑,进而进行关系假设、模型构建。第四部分研究设计及测量工具。本章围绕设计、预测试、发放、回收统计问卷进行。目的是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研究数据,具体包括:设计创业教育、创业技能、创业警觉性等测试量表;进行预测试;确定正式问卷;发放、统计、录入问卷;最后对所要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五部分研究结果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检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创业警觉对创业教育、创业技能中介作用的关系假设分析,并得出结论。第六部分分析与展望。就第五部分的研究结果,进行成因分析,继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对本论文尚存在的局限与不足予以说明,提出对未来的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李爱国[9](2014)在《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动机的同构性和差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需要动机理论和择业动机理论,突破"生存型创业只受生存动机的驱动,机会型创业只受机会动机驱动"的传统创业动机理论的局限,提出"大学生机会型创业及生存型创业的动机均由生存动机和机会动机共同驱动,两种类型的创业动机在组成上呈现同构性,在结构上存在显着差异性"的研究假设,并构建出6因子创业动机测量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证实了两种类型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同构性及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复旦教育论坛》期刊2014年06期)
黄娉婷[10](2014)在《机会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机会型创业的目的在于通过高质量、主动的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而我国高校机会型创业率低,为提高我国高校机会型创业率,重点在于构建机会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更好地实施创业教育、进一步提高机会型创业质量的关键。因此,科学构建创业教育的显性和隐性课程建设是加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进一步推进机会型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来源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机会型创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企业的重要资产主要由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财务资产、实物资产、技术资产等多种资产构成。其中,无形资产是属于一种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高科技新技术,这部分的资产将为企业创造超高的收益,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高校为了提升大学生应用已有的科技成果进行成功创业的成功率,推进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本文主要对无形资产是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作为向市场竞争的优势基础进行探析。根据对无形资产的评估标准以及所注册资本比例的可调性,详细讲述无形资产评估作为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重要部分,同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无形资产评估所要考虑的客观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会型创业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建,冯朝阳,崔代宇.大学生机会型创业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改善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9
[2].王怡.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中无形资产的评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3].刘伟,雍旻,邓睿.从生存型创业到机会型创业的跃迁——基于农民创业到农业创业的多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8
[4].王伊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5].刘佳毅.农民机会型创业的异质性团队建设研究[D].江苏大学.2018
[6].庄晋财,刘佳毅.异质性视角下农民机会型创业的团队建设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8
[7].李爱国,曾庆.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转化的机制与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17
[8].王亚运.基于机会型创业的大学生创业技能提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
[9].李爱国.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动机的同构性和差异性[J].复旦教育论坛.2014
[10].黄娉婷.机会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