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

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

兴义市木贾街道办活跃小学吕卫新

内容摘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石,”所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非常重要。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相应的学习自由和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教学内容发现问题,进而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自觉探讨,这时的学习已不再是硬性的要求,完全是出于一种对自己求知需要的满足。

一、创设学生预习,督促学生发现问题。

二、以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合来创设喜闻乐见的情境,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三、从学生发现的问题入手,创设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

四、创设展示发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回答问题中学会发现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石,”所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非常重要。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相应的学习自由和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教学内容发现问题,进而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自觉探讨,这时的学习已不再是硬性的要求,完全是出于一种对自己求知需要的满足。学生们会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去理解,勇敢地去尝试,每一个新的发现,新的进展都是学生新的问题发现和产生的催化剂,足以让学生兴奋不已,这种成功情感体验,经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性引导,就会激发出他们头脑中更多的火花,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的去探究,以便验证自己发现问题或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创新。同时,通过教学策略激励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不喜欢提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该怎样提,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的要求等没有掌握。有时即使对某种现象产生疑问,但害怕自己发现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顾虑重重,就选择了沉默。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在学生学习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有的老师认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只要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就能达到目的,实际上这些流于形式的、只求数量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我们教师采取科学多样的教学方式,精心设置问题情景,诱发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一、创设学生预习,督促学生发现问题。

在讲新课前,要要求学生先预习,预习时做好预习笔记,就是把不懂的问题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在教学新课前把学生做的笔记收集起来,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地预设课堂教学。

如:我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两个比为什么会相等呢?为什么通过乘或除能使比的前项和后项互质呢?比的前项和后项不能同时乘或者同时除以“0”呢?……

这些问题恰恰就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见,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全体参与,家长互助的的大情境,让学生参与阅读数学,动手书写,动脑思考之中,使大家惊讶:学生发现的问题的能力并不比老师逊色。

二、以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合来创设喜闻乐见的情境,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发现的,老师便可以把这些问题与自己的教学预设有机地整合,顺水推舟地把学生的质疑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源于学生自身,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探究更有兴致。同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他们逐步感受自己发现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成就感孕育而生。也就是说,不能把学生发现的问题一一展现,而是把学生发现的问题内容巧妙地蕴含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在预习之中发现的问题枯燥、呆板,而且让教学知识被激活,思维被激发,情感被激励,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显示:这是羊村发生的小故事。一天,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三个小伙伴在一起玩,慢羊羊想考考谁聪明。慢羊羊指着不远处的大象和小象问:“一只小象高1米,一只大象高200厘米,小象和大象高度的比是什么?”慢羊羊话音刚落,沸羊羊抢先回答:“1:200。”“不对!100:200,喜羊羊胸有成竹地说。错、错、错!1:2才是正确的,”美羊羊反驳道。三个谁也不服气,吵个不停。到底谁说得对呢?慢羊羊也被弄糊涂了。“对了,听说活跃小学五年级的同学都很聪明,还是让他们帮我判断一下吧!”同学们,你们能帮助慢羊羊吗?

创设的这个片断情境中,巧妙地将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延伸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领域,学生在动态、直观、声色具佳的情境中。此外,本片段中的情境设计既能围绕知识关键点、重点展开,却又点到为止,给学生余味无穷的感觉。更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和急切学习的心理状态而有了这种强烈的诱惑力,学生就自然进入到新知的探究中。

二、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1、发现问题

生:我认为喜羊羊和美羊羊回答的是正确的。因为1米和200厘米单位不统一,我们将1米化成100厘米,这样小象和大象的高度的比就是100:200;我们将200厘米化成2米,小象和大象高度的比就是1:2,所以他们两个说得都对。

师:说得真好。再仔细观察一下100:200和1:2,猜一猜: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100:200和1:2是相等的。

三、从学生发现的问题入手,创设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

发现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根据先前发现的问题创设展开研讨和交流的情境。有意识地把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编排在一个小组中交流研讨。让学生在小组中探讨,要求学生互相提问题,并共同解决。同学之间互相提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同学间提出问题,常常不讲究提问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合作交流探讨,验证发现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们发现的1:2=100:200到底对不对?为什么?然后请代表发言。

生:①1:2=100:200是正确的。我们求出这两个比的比值:1:2=1&pide;2=0.5;

100:200=100&pide;200=0.5.比值相等.我们认为这两个比也相等。②我们也认为1:2=100:200是正确的。我们将比写成除法的形式:1:2=1&pide;2;100:200=100&pide;200。根据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可以判断:100&pide;200=1&pide;2,所以:1:2=100:200。……

四、创设展示发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回答问题中学会发现问题。

展示学生的“杰作”让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学生发现的问题更多,效果更好。学生要有更多的“作品”展示,就必须钻研教材,发现更多的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以防被其他同学的问题难住;而其他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更积极,都想把这位同学难住,看其他同学的反应。这样,学生的顾虑少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思路开了,发现的问题也多了。

3、启发引导,探究规律。

师:同学们刚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经及求比值验证了1:2=100:200,联系这两个性质,想一想:这两个比之间有没有相似的性质和规律?(小组合作讨论,探索规律,然后交流汇报。)

交流汇报中巡视辅导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生:相同的数是不是包括所有的数?我们小组认为相同的数不能包括0,因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同时除以0,就变成了0:0,0成为比的后项了,这与0不能作比的后项相矛盾;若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0,0就做除数了,我们都知道0不能做除数。所以,相同的数不能包括0。

……

师:说得真好!谁能完整、准确地概括这个规律呢?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为数(0除外),比值不变。

师: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问题)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比的基本性质”。谁能举例说明呢?

生:6:7=54:63;81:36=9:4

……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

创设有效的情境,能促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发现问题,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想像,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兴趣,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在自己所发现的问题中进行解决问题,去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而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参与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影响了学生积极探索、自主思考,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达到了促进智力发展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参与发现数学知识规律形成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标签:;  ;  ;  

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