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派论文-王毅

乡村建设派论文-王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乡村建设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建设,土改,黄炎培,梁漱溟

乡村建设派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18)在《建国初期乡村建设派眼中的“乡村建设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初期黄炎培、梁漱溟等乡村建设派代表人物参加了中共组织的土改团,到苏南、四川等地参观了中共领导的土改。通过近距离体验,黄炎培、梁漱溟等认为,给农村带来"蓬蓬勃勃新气象"的土改完成了他们乡村建设所追求的改造人心、团体生活、群众自治等目标,不啻于一场"乡村建设运动",而这场"乡村建设运动"的成功应归因于共产党领导群众开展了阶级斗争。对阶级斗争一贯持保留态度的黄炎培、梁漱溟逐渐改观了自己的看法,向共产党靠拢,甚至主动提出用共产党思想理论改造自己,这为后来他们参加思想改造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理论视野》期刊2018年06期)

孙念超,崔军伟[2](2012)在《20世纪二叁十年代乡村建设派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二叁十年代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派都认识到农民问题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因而都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事实反映出他们没有代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他们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为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期刊2012年12期)

连淑娇[3](2012)在《对乡村建设派思想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从乡村建设派的政治主张及其外界对其的批判着手,论述了乡村运动的不足之处、乡村运动终结的历史原因、乡村建设运动的进步意义。指出乡村建设运动虽然已经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但这场运动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后来者的实践仍有着积极的启示和重要的指导作用,应该好好运用到如今正在展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2年22期)

仪淑丽[4](2008)在《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的社会教育——乡村建设派的社会教育与中央苏区的社会教育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的社会教育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其中,乡村建设派的社会教育与中央苏区的社会教育颇具典型意义,对此作一比较研究,于当今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不乏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曹天忠[5](2006)在《乡村建设派分概念形成史考溯》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建设主要派分的数目,远较已有研究者为多。其概念的得名非自号而是源于他称;形成的路径大体有两条:两极的比较归纳和多元的区别分析。这种概念史的考析,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乡建由初期少数派别独大,到盛时派分纷呈的实际,不仅为相关研究补充新的内容,而且可以为学术史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2006年03期)

邓世勇,朱启臻[6](2004)在《民国乡村建设派思想及其实践对现代农技推广工作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在以晏阳初、梁漱溟、杨开道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的带领下,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大地上掀起一场以改良农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乡村建设运动。其关于农技推广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对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农技推广工作发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今天的农技推广工作和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技推广》期刊2004年01期)

赵世怀[7](1986)在《简论乡村建设派的政治主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各阶级或阶层的代表人物,为了改造社会,寻求出路,建立了许多政派组织,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和施政方案,乡村建设派就是其中之一。乡村建设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梁漱溟先生为代表建立的政治派别,其政治主张,在当时社会中曾起一定的影响,本文试从乡村建设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政治主张及失败的原因,作一粗浅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86年01期)

乡村建设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二叁十年代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派都认识到农民问题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因而都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事实反映出他们没有代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他们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为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村建设派论文参考文献

[1].王毅.建国初期乡村建设派眼中的“乡村建设运动”[J].理论视野.2018

[2].孙念超,崔军伟.20世纪二叁十年代乡村建设派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及其启示[J].农业经济.2012

[3].连淑娇.对乡村建设派思想的再认识[J].学理论.2012

[4].仪淑丽.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的社会教育——乡村建设派的社会教育与中央苏区的社会教育之比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

[5].曹天忠.乡村建设派分概念形成史考溯[J].广东社会科学.2006

[6].邓世勇,朱启臻.民国乡村建设派思想及其实践对现代农技推广工作的启示[J].中国农技推广.2004

[7].赵世怀.简论乡村建设派的政治主张[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

标签:;  ;  ;  ;  

乡村建设派论文-王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