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教学论文-华伟康

豫剧教学论文-华伟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豫剧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耿玉卿,戏曲艺术

豫剧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华伟康[1](2019)在《耿玉卿的豫剧创作与教学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豫剧作为河南省的代表剧种,在海内外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从20世纪初开始,豫剧就已从河南走向全国,在几代豫剧艺术家的努力下,不仅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流派,而且在豫剧音乐创作方面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的现代作品。在众多为豫剧音乐创作而奋斗的艺术家中,耿玉卿是一位旗帜性的人物。耿玉卿是我国着名戏曲音乐家、教育家,在他长达70年的艺术生涯中,为河南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在豫剧音乐创作和教学方面成就颇丰。(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9年11期)

赵丽琴[2](2019)在《让豫剧走进童心,让演唱更具韵味——以《谁说女子不如男》为例的豫剧课堂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豫剧以优美的旋律、通俗易懂的唱词、特有的音韵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戏曲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校园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本文将通过日常开展豫剧进课堂的教学实践情况,通过对豫剧文化的了解,名家乐段的欣赏,方言的诵读、不同剧种的对比赏析等方式,让豫剧走进学生,切实感受豫剧的独特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0期)

周璐[3](2019)在《基于本土文化——以豫剧宣传为导向的《中国文化翻译》课程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名片,它向世界分享一个国家的繁荣历史、文化成就;语言,是表达沟通的重要载体,它创造文化,保存文化;翻译,是架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桥梁,促进交流,传承文化。说起河南,除了名震八方的少林武术,还有古今兼纳、刚柔并济的豫剧。豫剧是河南的名片,是河南文化发展历史上的阳春白雪,在世界文化交流日渐成熟的今天,借助"一带一路"的大好形势,通过翻译这门艺术,讲好河南故事,把河南豫剧介绍给世界。(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3期)

刘跃飞[4](2019)在《“豫剧进课堂”在初中的教学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豫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第一的地方大戏,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戏曲当中独树一帜。然而近些年随着音乐文化的冲击,传统的豫剧已经淡出了初中学生的视野,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决定实施豫剧进课堂活动。笔者通过豫剧实践教学的研究,希望能把豫剧像常态音乐课教学那样在初中的音乐课堂中去渗透。在对豫剧进课堂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洛阳市实验中学为实践载体,对豫剧进课堂的准备工作、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豫剧进课堂的教学效果展开论述,对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最后对豫剧进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愿景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笔者的实践教学,使豫剧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得以发展与传承,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9)

路颖[5](2018)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豫剧唱腔的借鉴及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豫剧需要演唱者具有扎实的唱功,要求演唱者具有清晰的吐字发音,声音流畅自然。民族声乐的演唱也需要表演者能够唱腔圆润、发音清晰。鉴于豫剧与民族声乐之间的相同点,在民族声乐教学演唱中可以运用豫剧唱腔展开练习。(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8年13期)

王丽[6](2018)在《浅析豫剧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豫剧以全新的形式与高校音乐教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内与课外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音乐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创新高校音乐教学的方式,丰富高校音乐教学的内容,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黑河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郭红霞,王良安[7](2017)在《职校豫剧专业教学中的唱腔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豫剧唱腔流派纷呈,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豫剧唱腔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文章从豫剧唱腔的历史渊源、豫剧唱腔的融汇与发展、豫剧唱腔需要回到民间叁方面,对职校豫剧专业教学中的唱腔教学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成才之路》期刊2017年21期)

危瑛[8](2017)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豫剧唱腔的借鉴及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豫剧是河南省主要剧种之一,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豫剧在发展过程中,汇聚了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这一点,与民族声乐极其相似。民族声乐在发展中吸收了包括豫剧声乐发声和演唱技巧在内的许多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声乐演唱体系。文章就豫剧唱腔对民族声乐的影响及其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民族声乐演唱教学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7年05期)

徐贞[9](2016)在《河南豫剧在高职院校二胡教学中的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胡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实践由来已久,所培养的人才一般趋向于演奏方向。但随着近年来社会需求的变化,对于专业人才的能力和重心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二胡教学需要从演奏向伴奏转变,以适合本地豫剧表演艺术中对于二胡伴奏人才的需求。本文的研究从教学方法与侧重点的转变入手,形成重点关注,希望促进教育形式在一些方面的提升与转变,以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规划能够更具实力。(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6年09期)

王凯歌[10](2015)在《豫剧旦角声腔教学研究——以变声期声音训练、演唱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豫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艺术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为此,河南高校设立了豫剧表演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生源呈现出喜人的局面。笔者从事豫剧学习、演唱、教学已二十年有余,深刻体会到:变声期的科学化声训、演唱将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艺术发展前景,旦角变声期的声音训练、演唱应该作为豫剧教育工作者思考、研究的中心和方向。因为教(本文来源于《戏曲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豫剧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豫剧以优美的旋律、通俗易懂的唱词、特有的音韵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戏曲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校园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本文将通过日常开展豫剧进课堂的教学实践情况,通过对豫剧文化的了解,名家乐段的欣赏,方言的诵读、不同剧种的对比赏析等方式,让豫剧走进学生,切实感受豫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豫剧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华伟康.耿玉卿的豫剧创作与教学贡献[J].中国戏剧.2019

[2].赵丽琴.让豫剧走进童心,让演唱更具韵味——以《谁说女子不如男》为例的豫剧课堂教学研究[J].艺术评鉴.2019

[3].周璐.基于本土文化——以豫剧宣传为导向的《中国文化翻译》课程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2019

[4].刘跃飞.“豫剧进课堂”在初中的教学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路颖.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豫剧唱腔的借鉴及运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8

[6].王丽.浅析豫剧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J].黑河学刊.2018

[7].郭红霞,王良安.职校豫剧专业教学中的唱腔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7

[8].危瑛.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豫剧唱腔的借鉴及运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7

[9].徐贞.河南豫剧在高职院校二胡教学中的创新研究[J].音乐时空.2016

[10].王凯歌.豫剧旦角声腔教学研究——以变声期声音训练、演唱为个案[J].戏曲研究.2015

标签:;  ;  

豫剧教学论文-华伟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