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政治论文-吴龙灿

汉代政治论文-吴龙灿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代政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董仲舒,汉代,儒学,经学

汉代政治论文文献综述

吴龙灿[1](2019)在《汉代政治与儒学的互动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政治出于长治久安的需要而尊崇儒学,又在政治制度安排方面客观上促进了儒学的繁荣发展。而儒学对汉代政治乃至中国两千年的政治制度的塑造是非常深刻的,在政治意识形态儒家化、法律儒家化、政治制度儒家化上表现尤为突出。通过汉代政治与儒学的互动,发现政治对儒学的需要有一个显化过程,而儒学在一个拨乱反正时代的繁荣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政治与儒学互动的因素很多,而我们需要抓住的一个关键是,两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废的。儒学复兴的根本措施在于做好政府推动、学者转化和社会落地等叁个方面。(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宋艳萍[2](2019)在《公羊学对汉代政治产生深刻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昏侯墓出土的木简中,有《春秋》简100余枚。它们与《公羊传》关系密切,同时杂入了《谷梁传》的内容,反映了西汉中期经学发展状况。公羊学是研究《公羊传》的学术思想体系,在汉代被称为齐学。其核心思想被何休总结为“叁科九旨”,具体析为张叁世、通叁统、异内外。此(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18)

刘成敏[3](2019)在《汉代“歌诗”的政治律例之义谫论——基于“作为法律的文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特定思想、制度语境中的文学文本实际具有政治律例的功能,即"作为法律的文学",非止于承载法律元素、表达法律主题而已。法律社会学视域中,蕴含政治意涵、以谣谚为形式的汉代"歌诗"即是。在郡县制度与"过秦论"、经学谶纬、术数占候等思想与知识营构的政治文化语境中,"歌诗"实乃秦亡教训、天道法则的一种喻体,已经超越封建时代观风知政之舆论载体的形式意义,被纳入天道构建、历史传统与现实政治诠释的思维模式之中,构成制礼乐、正情性、立人伦等政治治术的内容和辨妖祥、推得失、考天心等政治术数的工具,成为一种具有政治规制功能的特殊律例。(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姜竹青[4](2019)在《中国汉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一词,虽源出现代,但是在古代,由于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和统治社会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始终存在着。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形态,在中国汉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化这种形态存在着。“教化”是古代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具有较强的实践智慧。所谓“教化”,即“以教化民”,“以教道民”之意。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广大民众进行政治态度、政治信念、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方面的教育,通常称之为“教化”。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教化”的朝代,“视教化为大务”,把其作为一种统治之术和治国的策略,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行,巩固了国家政权、调节了社会矛盾、淳正了社会风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虽然汉代教化的思想、内容、方法等等不一定能适应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但是通过对两汉教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梳理,可从汉代教化思想中发现和提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价值的蕴涵,可以为我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历史资源和例范。本文即试图通过研究汉代教化思想,整合汉代教化思想的理论思想,从其内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方式方法等多角度全面细致的研究,构勒出比较完整的汉代教化体系,并从中发现和挖掘汉代教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和借鉴,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局面。本文共包括引言和四章内容:“引言”部分,分析了汉代教化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界定,梳理了学术界关于汉代教化研究的现状,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指出了本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在汉代,教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化既是一种重要的辅政手段,也是一种道德理念教育和社会伦理教育,最终服务于封建统治。两汉教化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对中国汉代教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一章,主要探讨了中国汉代教化的前提性问题及其历史演进。阐述了汉代教化的内涵和特征,追溯了汉代教化的渊源,论述了汉代教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教化的萌芽期、教化从理论走向实践时期、教化实践的僵化期,同时对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进行了分析。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教化的朝代,开教化之先河,树教化之典范,成为古代教化史上的里程碑。汉代教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集政治性、教育性和道德性于一体,是一种具有政治实践和道德实践特征的活动,较之先前更具有系统性和实践性。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中国汉代教化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这一章对汉代教化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概括叙述。汉代教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孝治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教化、政治伦理教化、思想道德教化以及全民教化等。两汉通过全面实施教化,构建传统核心价值观,进行政治认同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统治目的。汉代通过实施教化,使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得到民众的认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话语权,从而实现政治的社会化和封建意识形态的合法化,建立了新型的文化秩序,借以凝聚人心,实现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统一,保证封建王权的合法性和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第叁章,主要探讨中国汉代教化的方法和途径。汉代教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上教下化,正面灌输、身教示范,树立教化榜样、化民成俗、自我修养等方法,同时,推行法律和道德读本等也是教化的有效手段。汉代教化的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叁教合一”整合成教育的合力。第四章,中国汉代教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与借鉴意义。这一章从总体上对中国汉代教化思想进行了“反思”,分析了汉代教化思想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因素,论述了中国汉代教化思想的“选择性继承”与“重释”,重点论述了中国汉代教化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提供资源借鉴与推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视角转换、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战略新视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新的路径选择等。历史的价值不仅在于展示以往的发展轨迹,更在于启示未来的发展走向。虽然两汉时期的教化不能够完全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但其中的思想活力和教育智慧是我们应该汲取和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加强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还应积极开展对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通过批判继承两汉时期的教化思想,可以丰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斯,潘竑历[5](2019)在《汉代上计使者在中央与地方二元政治格局中的特殊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地方上计于中央的具体使命,是由上计使者来完成的。这些人可视为地方派往中央的使者,其在中央与地方二元政治格局中的特殊作用值得重视。上计使者的身份和使命在两汉时期有一定变化。上计使者与地方吏治之间的复杂关系,似乎也反映出汉代行政运作与政治文化中较为阴暗的一面。(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泽宇[6](2019)在《汉代初期政治思想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汉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强盛稳固的朝代,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汉代初期国家从满目疮痍中走出,正在面临着历史的又一大考验。政权的稳固少不了正确的符合历史阶段的实质性指导思想,以治国理念、文化思维、统治政策为主导的强效政治思想便是其政权取得进一步发展所依靠的强而稳固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永祥[7](2018)在《汉代社会政治思想的整合与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社会政治思想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实质是对孔子思想的创造性诠释。从汉初黄老之学的兴起,到董仲舒以今文经学为诠释路径的社会政治思想建构;从两汉之际的谶纬神学迷局,到白虎观会议调和今古文经学诠释路径的社会政治思想重构,汉代社会政治思想的整合与变迁是时代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自我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汉代社会政治思想的变迁过程也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来自于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深处,并凝成一种"集体无意识"形塑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在西方思想文化与现代科技革命的连番冲刷之下,我们如今面临着更严重的传统价值观的失守与民族文化精神的迷失的双重危局。回顾汉代社会政治思想的整合与变迁过程,正是希望能为继承并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精神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参照。(本文来源于《原道》期刊2018年01期)

刘博予[8](2018)在《“汉道”与汉代政治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汉道"乃古代典籍中的常见词汇,指汉朝治国治天下之道。汉代史家对"周道"的历史书写深刻地影响了帝国政治,在"汉家法周"的思想下,"汉道"完成了对"周道"的扬弃。"汉道"的核心思想是奉天法古,即通过天人感应与复古改制,为汉帝国政权合法性之建构增加砝码。此外,由于汉帝国有着强盛的国力与发达的文化,"汉道"也成为后世王朝追溯的典范。(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袁延胜[9](2018)在《汉代“强干弱枝”政治思想的当今镜鉴》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汉初年,面对强大的关东六国贵族的宗族势力与政治势力,刘邦采取了迁徙六国大族到关中的措施,削弱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从而达到强本弱末的政治目的。西汉时期,实行徙陵政策,把贵族、高官、地方豪强,都迁徙到陵县,达到强干弱枝、巩固统治的作用。面对广阔的疆域,汉代还实行移民实边的措施,鼓励内地的百姓到边境落户,从而达到巩固边防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8年29期)

梁红霞[10](2018)在《汉代政治神话构建中的孔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为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两汉时期,随着高祖过鲁祭孔、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两千多年来的主流思想文化,奠定了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并逐渐使孔子脱离原始形象,形成了汉代政治神话中的孔子。(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8年09期)

汉代政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昏侯墓出土的木简中,有《春秋》简100余枚。它们与《公羊传》关系密切,同时杂入了《谷梁传》的内容,反映了西汉中期经学发展状况。公羊学是研究《公羊传》的学术思想体系,在汉代被称为齐学。其核心思想被何休总结为“叁科九旨”,具体析为张叁世、通叁统、异内外。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代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1].吴龙灿.汉代政治与儒学的互动及其启示[J].衡水学院学报.2019

[2].宋艳萍.公羊学对汉代政治产生深刻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3].刘成敏.汉代“歌诗”的政治律例之义谫论——基于“作为法律的文学”视角[J].高等教育评论.2019

[4].姜竹青.中国汉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5].李斯,潘竑历.汉代上计使者在中央与地方二元政治格局中的特殊作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王泽宇.汉代初期政治思想新解[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7].张永祥.汉代社会政治思想的整合与变迁[J].原道.2018

[8].刘博予.“汉道”与汉代政治文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袁延胜.汉代“强干弱枝”政治思想的当今镜鉴[J].人民论坛.2018

[10].梁红霞.汉代政治神话构建中的孔子[J].学理论.2018

标签:;  ;  ;  ;  

汉代政治论文-吴龙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