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可持续性

城市设计的可持续性

一、城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飞[1](2021)在《覆土建筑对完善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积极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且随着大量工业化建筑的急剧增加,生态系统被破坏,环境恶化,能源短缺,城市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随之出现,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在此背景下,人们把追求生态环境效益作为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巧妙的利用和顺应自然环境、与大自然密切联系着的覆土建筑逐渐成为推动生态建设的一股中坚力量。覆土建筑从古代的穴居到近代的窑洞,再到当代的公共建筑,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大。因此,覆土建筑在当代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整体脉络是从城市设计入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并阐述覆土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既往研究和范围界定。第二章是研究国外一些成功的覆土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策略,主要从城市“花园”和城市“客厅”两方面来界定环境,对不同环境下建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积极性进行探索。第三章主要分析覆土建筑在国内城市“花园”环境下的空间整合,在这个环境界定下,游客中心类和观览类这两种类型的建筑居多。第四章主要解析覆土建筑在国内城市“客厅”中的空间融合,涵盖了交通、办公、观览、文教、商业等一些基本的建筑类型。第五章则是通过前文对已建成覆土建筑的分析和一些未建成的创造性案例来对覆土建筑在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形态进行展望。最后第六章是对文章的结论和研究展望。文章通过整理当代覆土建筑的实例,对其建筑类型和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分类比较,从而研究当代覆土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建筑与周边的关系以及建筑是如何服务于周边又是如何受周边影响的,最后总结当代覆土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关系,联系特征等。通过对已有覆土建筑的建筑类型的深入研究,从而探索未来的覆土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关系,以及在城市设计中覆土建筑的大面积使用的可能性。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璐露[2](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张琦[3](2021)在《遗产活化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文殊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街区是历朝历代城市进行商业贸易后,逐渐演变形成的场所。随着时间的沉淀,形成的文化遗产价值呈现出不同文化载体形式,是城市中丰富的遗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传承与复兴过程中的价值评价,需要用到城市设计作为重要的抓手,为其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保障。在不改变历史文化街区街巷传统风貌的同时,结合现在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激活街区文化遗产价值,对街区进行活化利用,是城市中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建设的重要课题。从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的背景出发,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综述、遗产活化和城市设计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分析了街区文化遗产的价值,再根据国家拟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相关评价体系和相关学者对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研究基础上,构建遗产活化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基于相关数据的调研,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各层级指标权重。最后,对每一个指标因子进行评分,整合不同指标的等级程度,得出综合价值等级。由于文殊坊目前属于正在修建的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遗产价值评价,所以将规划设计完整的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结合的评价指标论证,对其进行遗产活化视角下的街区遗产价值评价,确定其遗产价值等级和活化程度。根据以上研究,确定遗产活化在宽窄巷子城市设计中体现的要素,提出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之间的策略研究,为文殊坊的遗产活化城市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最后,对文殊坊进行背景和现状分析,制定相应的城市设计目标和功能定位,并以遗产活化为导向,根据提出的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的策略,结合文殊坊特有的文化遗产价值,在文殊坊街区整体保护要素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设计,为今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依据。

张雅妮[4](2020)在《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研究 ——以广州为例》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密集都市区的风热环境变化导致城市热岛、碳排与节能、空气污染、生态环境及卫生健康环境等方面问题不断恶化。结合城市气候学进行人居环境学科相关研究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高密度都市尤其值得关注,其问题复杂性、多样性、矛盾性并存,为人类都市问题求解提供了丰富样本。位于亚热带都市区的广州作为具有形态学和气候学典型性的中国一线都市及粤港澳湾区核心城市,对其风热环境的形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标本价值。目前我国大量性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城市规划管理框架下快速形成,其中缺乏对城市风热环境问题的系统关注,且当前国内外基于风热环境关联城市空间形态的评价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城市尺度或街区尺度,仅关注若干空间形态指标的评价,与当前我国城市设计工作机制有效衔接方面尚有较大的研究空白。本研究针对中尺度的城市空间形态,结合城市气候学等研究方法,以系统性的视角进行基于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的量化研究,为城市设计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风热环境评价指引。首先,研究采用类型—形态分析法(Typo-Morphological Approach)等经典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辨析由城市设计机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模式、广州地域性聚落空间特征等影响下的典型空间形态区域。通过对大量案例展开研究,总结认为临山梳式型、滨水梳式型、斑块型等3种类型为当前广州正在形成的典型城市空间形态。随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进行解析,划定了由“基础层—空间层—活动层”3个层次、4项要素及10项细化要素共同组成的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以通风散热、环境降温、遮阳隔热的原则为目标,紧扣上述3类不同类型的典型空间形态特征,分别归纳了其风热环境关联的机制。其次,论文构建了基于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1)制定对3个层次空间形态要素风热环境关联的综合性分析指标和方法;(2)通过分析工具的选取等程序进行模拟实验方法的设定,创新性地紧扣城市空间形态的结构特点进行模拟选点布置;(3)利用所选取的分析工具ENVI-met软件,对典型空间形态类型案例之一的白云新城地区的多类不同测点开展现场实测和软件模拟校验,采用在夏季日间开展行人空间的风热环境实测,对实测区域进行风热环境模拟,借助人体热舒适指标—生理等效温度(PET)分析风热环境特点,验证软件模拟对于不同空间形态特征的适应性,并设定本次模拟实验的边界条件。接着,基于以上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分析方法、实测数据以及研究工具,首先利用ENVI-met软件对临山梳式型、滨水梳式型、斑块型等3种类型空间形态的9个城市设计案例进行风热环境模拟,分析比对各类型空间形态中不同测点的风、热环境模拟结果;再基于风热环境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空间形态要素解构和详细分析;然后分别采用总体分析校验、分类分析校验以及多层次比较的方法,归纳其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规律,结果发现:(1)针对不同形态类型分别采用空间形态要素与风环境模拟实验分析,结果显示90%案例的分析结果的排名为一致的;(2)临山梳式型的空间形态要素对风速影响差异相对最大,案例平均模拟风速结果分别为0.73 m/s、0.85 m/s、0.9 m/s,不同空间形态方案的之间的风速差值接近25%,且山谷走向与空间形态要素的契合度对模拟实验结果影响较大;(3)3个开放型案例的风环境模拟结果均为最优;(4)自然资源利用、原生冷源、开放空间等3项细化要素是至关重要的,如水网梳式结构的平均人体舒适度(PET)模拟值降至44.54℃,比其他模式的平均最高值低接近1℃;(5)下垫面、遮荫条件等2项细化空间形态要素则对最终人体舒适度(PET)产生关键性作用。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和论述,本文对当前的城市设计评价方法进行了反思,从批判角度探讨现代城市设计体系的方法问题,提出系统利用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研究以优化当前城市设计评价的必要性。最终总结了具有湿热地区特色的3个层次的空间形态要素的指标评价体系,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和风热环境模拟评价等分析方法,结合城市设计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建立多方案比较的城市设计评价方法。该研究方法在常规城市形态研究中融入了可量化的风热环境评价,为城市设计方案比选评价提供了可操作的科学评价方法,为高密度的湿热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和控制提供了新视角。

胡炜[5](2020)在《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环境宜居”理念,绿色建筑的研究不在局限于环境与能源,逐渐向绿色生态城区、低碳城市、绿色校园等方向转变。打造绿色校园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许多大学校园却缺乏气候舒适性设计,关键在于场地设计与布局阶段缺乏绿色设计理念。本文拟通过验证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将“环境宜居”与校园空间、功能等结合,探究了一套空间与微气候关联性的研究方法。在完善大学校园建设过程中,注重室外环境的“风环境舒适性”,成为绿色设计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探究大学校园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一套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与风环境适应性的要素体系及其作用机制,作为计算模型可作为动态调试的基准。提出风环境导向下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体系,作为土地开发强度的确定原则,和规划师与建筑师应对风环境优化的大学校园设计指南。本文重点通过文献研究、GIS数据收集、3D模型绘制、PHOENICS软件模拟和SPSS软件数据后处理,目标对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进行科学分类,明确其特征属性;从舒适区和静风区面积比作为评价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广州大学校园室外空间风环境情况进行评估,并归纳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线性回归关系拟定出风环境导向下的城市设计策略,为设计师提供一系列绿色设计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理论研究,主要论述研究背景、对象、内容、目的及意义,并综述了微气候与风环境、空间形态与微气候、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微气候、以及相关性与线性回归的理论研究现状。这四个“与”的关系也贯穿了全文对于空间与绿色之间的思考,为选题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章为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城市设计对微气候改善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空间形态的关键点。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简单阐述了广州地区大学的发展趋势,针对空间形态特点,提出了10个重要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运用GIS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数据收集和相关参数的函数运算,利用SPSS软件的双变量皮尔森相关系数,明确了不同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相对应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第三章首先论述了广州地区风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风环境舒适性和健康性的基本要求,结合CFD的基本原理,确定了PHOENICS作为本文的风环境模拟软件,完成了42所大学校园案例样本的风环境模拟实验,得到平均风速、舒适区面积比和静风区面积比的相关数据,确定了风环境优选条件。第四章是先将42个案例样本按照不同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类型进行分类,通过风环境优选条件得到推荐类建议。再利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案例样本分别进行数据后处理,得到相应的一元或多元线性回归公式,解读出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相应的优化类设计方法。推荐类建议和优化设计方法是下文制定城市设计策略的前提条件。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标三个国家级绿色设计相关标准,从前期策划、场地设计、建筑布局三个层面构建了19条基于风环境优化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并在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展望。

王敏聪[6](2020)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解决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发展和日益增加的建设活动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城市造成更大的气候风险。与此同时生态系统服务、蓝绿基础设施等相关研究为城市气候韧性提升带来了转机与潜力。自然解决途径这一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当代城市面临各种发展问题时应运而生,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开展相关实践。本文研究了如何将自然解决途径这一新兴方法应用在城市设计中,以解决城市面临的日益增加的气候灾害风险,降低灾害带来的经济环境损失。针对这一研究内容,本文从自然解决途径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中应用的作用机制、策略框架、方法途径3个方面展开研究。在作用机制研究方面,首先,梳理了与气候韧性城市设计、自然解决途径两方面相关的理论;其次,从气候尺度和时长两个角度提出了本文研究的3种气候韧性类型:区域及城市极端气候变化、区域及城市常规气候压力与组团常规气候压力;再其次,梳理了城市设计影响气候的原理和自然解决途径增强城市气候韧性的原理,提出了影响城市气候的4个空间要素:点、线、面、网和气候韧性的多样性、连通性和适应性属性;最后,阐释了针对不同气候韧性类型的自然解决途径作用机制。在探究了作用机制后,对此提出了策略框架。在策略框架研究方面,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实施的案例中提取出自然解决途径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中应用的思路、内容和原则。首先,根据前文的空间要素和气候韧性属性提出了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4种思路:增强结构的多样性和冗余性、增强区域的连通性和模块化、增强廊道的连通性和耐压性以及增强空间单体的多样性和耐压性;其次,探索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与气候相关的自然途径城市设计内容,并详细说明了各层面具体内容和其对气候韧性设计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了包含导向、决策和设计3个层面的气候韧性城市设计原则。在方法途径研究方面,从增强的气候韧性属性出发,选择相应城市空间要素,应用不同自然解决途径手段,提出了针对前文提出的3种气候韧性类型下自然解决途径在城市设计中应用方法和途径。首先,针对极端气候变化本文提出了增强多样性连通性的灾害风险面的保护恢复重建、增强适应性的滨海韧性面的保护与恢复和增强适应性的灰色基础设施线3种应用方法;其次,针对中观常规气候压力提出了增强多样性的城市结构网恢复与重建、增强连通性适应性的生态网重建和增强适应性的城市廊道面恢复与重建3种应用方法;最后,针对微观常规气候压力提出了增强多样性连通性适应性的街道线重建、增强多样性适应性的生态建筑点重建和增强多样性和适应性的下凹式绿地点重建3种应用方法。并针对这三种类型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实施途径。

纵旻清[7](2020)在《枢纽区域地下空间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其引发的一系列城市问题激化了各大城市的资源供需矛盾,存量发展作为新的发展方向登上历史舞台。在追求地面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同时,合理、有序地利用地下空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城市枢纽地区作为城市门户是城市整体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城市枢纽区地上地下一体化建设是城市资源高效集中的关键一环。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完善枢纽区设施配置、引导其功能复合、实现站城一体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城市设计层面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研究主要穿插在地下空间用地规划与地下建筑这两个规模层级差别较大的领域,没有形成针对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独立研究体系。针对地下空间的城市设计暂无概念、意义的明确界定,在理论研究和具体项目实践方面都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站城一体化为研究视角,以城市枢纽区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城市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控制要素及相应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本文以“背景研究、基础研究、要素研究、策略研究、实践论证”的研究思路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背景研究,对研究对象与范畴、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内容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基础研究,包括对城市区域发展理论、站域空间模型、城市设计管控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对站城一体化、城市枢纽地区、城市设计等概念进行解读,对国内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管控内容、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要求进行了整理总结,并提出了目前枢纽区开发利用的现存问题,同时依据法规政策进行鼓励与制约条件的梳理,为后文要素与策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要素研究,通过城市设计中地下空间部分的管控内容和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要求,确定核心要素的主要类别,并通过对实践案例的设计内容的研究充实各类别要素框架,筛选后梳理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核心管控要素,并对照现有的主要针对地上部分的城市设计编制管控内容进行要素的修正;策略研究为第四部分,首先确定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策略一体化、可持续、价值创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建构方法,并对开发意向、用地规划、公共空间、公共设施、景观环境五大核心要素详细展开设计策略的内容论述;最后为实践论证,将前文的设计策略运用于北京城市副中心0101街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中。

范思琦[8](2020)在《长春总体城市设计多元要素评价耦合及可视化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时代下,由于控规过分强调可操作性、经济效益以及缺乏城市设计工作的引导,使得精细化城市设计在转译为管控言语时造成了海量信息缺失,导致设计目标与实施成果脱节,城市形态无序发展、特色湮灭等系列问题。随着城市设计相关管理办法出台,城市设计地位逐步提升,在当前城市设计数字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将城市设计要素进行有效转译,重塑特色空间形态是亟需研究的议题。自2017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将长春市列为首批城市设计20个试点之一。本文以长春市为例探索总体城市设计要素有效转译以此引导特色空间形态管控具有重大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从理论及实践层面明确了总体城市设计要素评价耦合目标是引导塑造特色空间形态;并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对设计要素评价耦合。其次,通过分析共性及个性要素选取得到长春总体城市设计在地性设计要素基础上,对选取要素进行提炼并以空间廊道及功能体理论构建了长春市城市设计要素框架。再次,在城市设计要素框架基础上,运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对要素量化评价。先经过多轮特尔斐法调查法,筛选得到影响长春总体城市设计的要素,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每个要素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并基于数据分析平台对自然山水格局、城市形态与景观格局、公共空间体系、城市意象格局四方面的单要素评价进行耦合分析,转译为长春市高度形态控制模型。最后,基于GIS可视化途径对刚性要素及美学价值要素进行修正综合分析从而修正长春市高度形态基础模型。本文以期通过多要素评价耦合引导总体城市高度形态控制,对设计要素转译为管控言语提出可行性技术方案,为探索城市设计可视化提供科学路径。

杨梦晨[9](2020)在《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 ——以39、45、46、51、52号街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对古城保护工作愈发重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相继展开,苏州身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之一,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然而当前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日益提高对古城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工作更加关注对城市历史文脉和资源文化内涵的保护。基于此背景,本文着眼于苏州古城当前试行的保护性城市设计工作,以历史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州古城具体街坊设计案例的总结,归纳得出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首先,依据古城保护相关理论及实践,对历史文化资源和保护性城市设计相关概念进行论述,表明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苏州古城地方志、文选、书籍等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特征,并依据苏州古城保护的发展历程及实践措施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预测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应用的趋势。之后,选取古城中具有典型性的39、45、46、51、52号街坊进行研究,通过对街坊历史沿革的文献梳理和实地现状的深入调研,将街坊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类,并分别进行整理,归纳特征及问题。最后,依据笔者亲身参与且已由政府公示的39、45、46、51、52号街坊保护性城市设计项目方案,梳理设计流程及内容,从整体结构、交通组织、城市肌理、景观风貌、公共空间和环境设施六个方面,总结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进而推动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项目的开展,为全国其他古城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昕璐[10](2020)在《触媒理论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触媒元素量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伴随着工业革命快速增长,从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到如今的再城市化,对城市的关注点已经从“增量”转到了城市“存量”,而城市“存量”在当代城市中出现的不适应性,推动了旧城改造相关问题的研究。在2015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在海南调研时,首次提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即“城市双修”)的意见,这对城市转型发展、城市问题治理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旧城改造提出了新的方向,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结合城市触媒理论,可以更好地再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本文以“城市双修”之“城市修补”为背景,以“城市触媒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城市设计中物质与非物质触媒元素的分析,以武汉青山红房子8、9号街坊改造为例,从功能结构、街区风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对街区进行量化分析,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设计中的触媒元素设计提供一定数据支撑,使设计的触媒元素在城市空间中能更好地实现触媒反应,更好地完成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与“修补”。首先对城市设计中的触媒元素进行拆解,以“点、线、面”的物质形态及“历史文化、城市文化、城市意象、社区文化”的非物质形态为基础,在之后的量化中,以功能结构、街区风貌、空间结构为框架,来更充分地量化分析各部分及其相互影响力。其中,功能结构的研究结合典型案例的POI数据及其可视化的分析来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得到相关数据的参考;街区风貌,通过构建街区风貌的内容框架,对相应的内容进行统计与量化分析;空间结构则基于空间句法,以Depthmap软件为手段,对街区的连接值、深度值、视域整合度、集聚系数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综上之结论为设计提供依据,完成武汉青山红房子8、9号街坊改造的城市设计。

二、城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覆土建筑对完善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积极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框架
    1.3 覆土建筑概述
        1.3.1 研究对象的概念
        1.3.2 既往研究概述
        1.3.3 研究对象的范围确定
    1.4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1.4.1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
        1.4.2 城市公共空间分类
    1.5 章节小结
第二章 覆土建筑与国外当代城市公共空间整合策略探析
    2.1 覆土建筑与城市“花园”整合策略探析
        2.1.1 融入城市环境
        2.1.2 共构城市环境
    2.2 覆土建筑与城市“客厅”整合策略探析
        2.2.1 引入城市环境
        2.2.2 衔接城市环境
        2.2.3 冲击城市环境
        2.2.4 重构城市环境
    2.3 章节小结
第三章 覆土建筑在国内当代城市“花园”中的空间探析
    3.1 游客中心类建筑与城市“花园”的空间解析
        3.1.1 契合城市地形
        3.1.2 界面营造表达
        3.1.3 形态模拟地势
    3.2 观览类建筑与城市“花园”的空间解析
        3.2.1 尊重城市景观
        3.2.2 回应自然肌理
        3.2.3 协调人文环境
    3.3 章节小结
第四章 覆土建筑在国内当代城市“客厅”中的空间探析
    4.1 编织城市肌理
        4.1.1 交通类建筑
        4.1.2 办公类建筑
    4.2 衔接城市文脉
        4.2.1 观览类建筑
        4.2.2 文教类建筑
    4.3 联动城市活力
        4.3.1 商业类建筑
        4.3.2 其他类建筑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覆土建筑在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形态探析
    5.1 由点及线
    5.2 由线及面
    5.3 由面及体
    5.4 覆土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
        5.4.1 点——融入城市环境
        5.4.2 线——延续城市肌理
        5.4.3 面——共构城市环境
        5.4.4 体——激发城市活力
    5.5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3.1 心理认知
        2.3.2 社会空间
        2.3.3 历史文脉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遗产活化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文殊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历史文化街区构建困境
        1.1.3 城市设计的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文化遗产
        1.2.2 遗产活化
        1.2.3 历史文化街区
        1.2.4 城市设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理论研究
        2.1.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 遗产活化相关综述
        2.2.1 遗产活化的理论内涵
        2.2.2 遗产活化的研究领域
        2.2.3 遗产活化的内容
    2.3 国内外研究局限
        2.3.1 理论与城市设计衔接的不足
        2.3.2 遗产活化在历史文化街区应用的缺乏
    2.4 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2.4.1 城市设计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运用
        2.4.2 城市设计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意义
    2.5 理论基础
        2.5.1 文化沉积理论
        2.5.2 场所依赖理论
        2.5.3 共生思想
        2.5.4 “图底关系”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3.1 街区文化遗产价值
        3.1.1 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3.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3.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价体系
        3.2.1 历史文化名城评价体系
        3.2.2 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体系
        3.2.3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评价研究
    3.3 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3.3.1 遗产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3.2 遗产活化理念的评价指标
        3.3.3 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构成
        3.3.4 评价指标基本构成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4.1 计算方法
        3.4.2 一级指标因子权重计算
        3.4.3 二级指标因子权重计算
        3.4.4 三级指标因子权重计算
        3.4.5 遗产价值评价指标权重汇总
        3.4.6 评价体系的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研究
    4.1 指标体系与城市设计的联系
        4.1.1 指标分类
        4.1.2 理论联系
    4.2 评价指标论证分析
        4.2.1 选取原则
        4.2.2 现状分析
    4.3 遗产活化在城市设计中的体现
        4.3.1 街区遗产价值活化
        4.3.2 建筑本体功能活化
        4.3.3 参与者体验活化
        4.3.4 街区综合价值统计分析
        4.3.5 遗产活化城市设计策略
    4.4 文殊坊街区遗产活化城市设计方法
        4.4.1 街区空间结构活化
        4.4.2 遗产空间活化
        4.4.3 历史遗产要素保护与活化
        4.4.4 交通系统活化
    4.5 本章小结
5 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实践
    5.1 规划设计背景
        5.1.1 街区基本情况
        5.1.2 历史沿革
        5.1.3 街区空间
        5.1.4 街区价值现状
    5.2 城市设计总则
        5.2.1 设计目标
        5.2.2 设计原则
        5.2.3 设计要点
        5.2.4 相关规划及解读
    5.3 文殊坊城市设计实践
        5.3.1 街区整体保护要素控制
        5.3.2 街区空间结构
        5.3.3 开放遗产空间
        5.3.4 道路交通组织
        5.3.5 风貌协调控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研究 ——以广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和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风热环境关联的广州典型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2.1 广州典型空间形态的分析
    2.2 城市空间形态的风热关联研究
    2.3 研究案例选取
    2.4 小结
第三章 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构建
    3.1 城市空间形态的要素分析方法
    3.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方法
    3.3 现场实测与软件校验
    3.4 小结
第四章 临山梳式型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分析
    4.1 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4.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
    4.3 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4.4 总体分析校验
    4.5 分类分析校验
    4.6 小结
第五章 滨水梳式型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分析
    5.1 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5.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
    5.3 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5.4 总体分析校验
    5.5 分类分析校验
    5.6 评价小结
第六章 斑块型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分析
    6.1 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6.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
    6.3 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6.4 总体分析校验
    6.5 分类分析校验
    6.6 小结
第七章 城市空间形态与风热环境的总体关联分析
    7.1 总体分析校验
    7.2 分类分析校验
    7.3 空间形态与风热环境关联的总体规律
    7.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风热环境的城市设计评价方法
    8.1 基于风热环境的城市设计评价优化建议
    8.2 评价构建思维
    8.3 评价指标体系
    8.4 评价方法运用
    8.5 小结
总结
    研究基本结论
    创新与特色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标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微气候与风环境
        1.2.2 空间形态与微气候
        1.2.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微气候
        1.2.4 相关性与线性回归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5.1 论文整体技术路线
        1.5.2 软件应用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空间形态与城市肌理形态参数
    2.1 城市设计中的空间形态
        2.1.1 城市可持续发展
        2.1.2 城市设计中的绿色理念
        2.1.3 城市设计改善微气候
        2.1.4 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构建
    2.2 广州地区大学发展趋势
        2.2.1 研究对象
        2.2.2 广州地区大学总体策划发展趋势
        2.2.3 广州地区大学规划布局发展趋势
        2.2.4 广州地区大学建筑形态发展趋势
    2.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
        2.3.1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的概念
        2.3.2 GIS软件计算参数
        2.3.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对应空间形态
    2.4 相关性
        2.4.1 相关性与皮尔森相关系数
        2.4.2 SPSS软件计算皮尔森相关系数
        2.4.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相关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室外风环境模拟
    3.1 大学校园风环境设计原则
        3.1.1 风环境舒适性
        3.1.2 风环境健康性
    3.2 风环境软件模拟与参数设置
    3.3 风环境评价标准
        3.3.1 常用的室外风环境评价方法
        3.3.2 本文风环境评价标准
    3.4 风环境模拟结果
        3.4.1 静风区面积比和舒适区面积比
        3.4.2 风环境优选条件
    3.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1 线性回归概念
        3.5.2 线性回归的方法与过程
        3.5.3 以风环境评价结果数据为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回归分析的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
    4.1 利用回归分析解答耦合数据结果
        4.1.1 建议类(定性分析)
        4.1.2 优化类(量化分析)
    4.2 用地规模
        4.2.1 用地规模分类
        4.2.2 最优用地规模
        4.2.3 较小规模用地的风环境优化
        4.2.4 较大规模用地的风环境优化
        4.2.5 小结
    4.3 场地形状
        4.3.1 场地形状分类
        4.3.2 最优场地形状
        4.3.3 正方形和组合型场地的风环境优化
        4.3.4 方形场地的风环境优化
        4.3.5 小结
    4.4 场地朝向
        4.4.1 最优场地朝向
        4.4.2 非优选其他朝向的风环境优化
        4.4.3 小结
    4.5 开发强度
        4.5.1 开发强度分类
        4.5.2 最优开发强度
        4.5.3 较低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4.5.4 中等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4.5.5 较高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4.5.6 小结
    4.6 路网关系
        4.6.1 路网关系分类
        4.6.2 最优路网关系
        4.6.3 网格式路网的风环境优化
        4.6.4 环形式路网的风环境优化
        4.6.5 小结
    4.7 布局模式
        4.7.1 布局模式分类
        4.7.2 最优布局模式
        4.7.3 品字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4.7.4 组团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4.7.5 带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4.7.6 小结
    4.8 建筑群组合
        4.8.1 建筑群组合类别
        4.8.2 最优建筑群组合
        4.8.3 小结
    4.9 体育场设置
        4.9.1 最优数量
        4.9.2 最优位置
        4.9.3 最优围合程度
        4.9.4 小结
    4.10 风环境评价导向下的空间形态优选结果
第五章 基于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5.1 风环境导向下的大学校园设计策略基本原则
        5.1.1 设计策略的技术路线流程
        5.1.2 设计策略的风环境优化目标
        5.1.3 设计策略的基本内容范畴
        5.1.4 设计策略的实施者
        5.1.5 设计策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5.2 前期策划
        5.2.1 土地利用低强度开发
        5.2.2 场地用地面积不宜过小
        5.2.3 正方形用地注重建筑单体绿色设计
        5.2.4 方形场地的界面推荐垂直主导风向
    5.3 场地设计
        5.3.1 小用地校园采用较低密度
        5.3.2 大用地校园采用较高密度
        5.3.3 低强度开发校园注重高低错落
        5.3.4 中等强度开发校园多采用之字形组合
        5.3.5 高强度开发校园注重建筑单体绿色设计
        5.3.6 设置室外体育场加大通风效率
        5.3.7 提高室外体育场的公共开放性
    5.4 建筑布局
        5.4.1 不采用网格式路网注重人车分流
        5.4.2 环形式路网采用较低密度
        5.4.3 街区式路网可灵活设计
        5.4.4 注重功能分区
        5.4.5 不采用带型布局
        5.4.6 品字型采用低密度高强度开发
        5.4.7 组团型注重分散式单体设计
        5.4.8 建筑群形态组合方式推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后续研究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42所大学校园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数据表
    附录二 42所大学校园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附录三 42 所大学校园的PHOENICS风环境模拟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解决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给城市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1.1.2 人类活动影响城市气候
        1.1.3 自然解决途径应对气候危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自然解决途径相关研究
        1.3.2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相关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气候韧性的自然解决途径相关理论
        2.1.1 生态系统服务
        2.1.2 生态韧性
        2.1.3 气候区划
    2.2 城市设计的气候韧性类型
        2.2.1 气候类型划分依据
        2.2.2 气候压力城市影响
        2.2.3 气候韧性类型选择
    2.3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及路径
        2.3.1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溯源
        2.3.2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内涵
        2.3.3 自然解决途径手段
        2.3.4 自然解决途径实施案例
    2.4 气候要素、城市设计要素与自然解决途径互动机制
        2.4.1 城市设计要素与城市气候互动关联
        2.4.2 自然解决途径与城市气候互动关联
        2.4.3 自然解决途径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中作用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自然解决途径的气候韧性城市设计方法
    3.1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思路
        3.1.1 结构多样冗余
        3.1.2 区域模块连通
        3.1.3 廊道连通耐压
        3.1.4 空间单体多样耐压
    3.2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内容
        3.2.1 区位与格局
        3.2.2 渗透与连通
        3.2.3 类型与要素
    3.3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原则
        3.3.1 导向层面原则
        3.3.2 决策层面原则
        3.3.3 设计层面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然解决途径的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策略
    4.1 极端气候变化的韧性区域及城市设计策略
        4.1.1 多样连通的灾害风险区域保护更新
        4.1.2 适应的滨海生态面保护恢复
        4.1.3 适应的灰色基础设施线生态化重建
    4.2 常规气候压力的韧性区域及城市设计策略
        4.2.1 多样的城市结构恢复重建
        4.2.2 连通的生态网络重建
        4.2.3 适应的城市廊道恢复重建
    4.3 常规气候压力的韧性组团设计策略
        4.3.1 多样连通的街道空间重建
        4.3.2 多样适应的建筑生态界面重建
        4.3.3 多样适应的下凹式绿地重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其他成果
致谢

(7)枢纽区域地下空间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及范畴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领域
        1.4.2 研究视角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与分析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城市区域发展理论
        2.1.2 站域空间模型
        2.1.3 城市设计管控相关理论
    2.2 相关概念解读
        2.2.1 “站城一体化”
        2.2.2 城市枢纽地区
        2.2.3 城市设计
    2.3 国内地下空间城市设计发展
        2.3.1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发展历程
        2.3.2 国内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管控内容
        2.3.3 地下空间规划内容要求
    2.4 现存问题
        2.4.1 政策法规:亟待综合性、体系化指导
        2.4.2 编制成果:科学性和管控力不足
        2.4.3 内容表达:系统性薄弱与平面化
        2.4.4 开发挑战:高效益与高成本并存
        2.4.5 实施桎梏:公众参与渠道待创新
    2.5 鼓励与制约条件分析
        2.5.1 鼓励条件清单
        2.5.2 制约条件清单
        2.5.3 总结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要素分析与归纳
    3.1 控制要素类别研究
        3.1.1 核心控制要素类别的确定
        3.1.2 案例选取及分析内容
        3.1.3 要素细化及特征研究
    3.2 用地规划分析
        3.2.1 规模容量
        3.2.2 平面布局
        3.2.3 竖向布局
    3.3 公共空间分析
        3.3.1 公共休闲空间
        3.3.2 流线空间
        3.3.3 步行网络
    3.4 公共设施分析
        3.4.1 类别内容
        3.4.2 设施布局
    3.5 控制要素归纳
        3.5.1 控制要素推导逻辑
        3.5.2 核心要素生成过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策略建构
    4.1 基本原则与建构方法
        4.1.1 基本原则
        4.1.2 设计策略建构方法
    4.2 开发意向策略
        4.2.1 预判未来城市变革
        4.2.2 分期分区滚动建设
        4.2.3 政-企-民多方协作
    4.3 用地规划策略
        4.3.1 多维控制规模容量
        4.3.2 依托圈层实现复合
        4.3.3 功能催化竖向联系
    4.4 公共空间策略
        4.4.1 构建立体公共空间网络
        4.4.2 多样流线空间引导人流
        4.4.3 立体步行系统贯穿站城
    4.5 公服设施策略
        4.5.1 围绕枢纽核心集聚
        4.5.2 强调灵活机动布局
        4.5.3 创新多元文化设施
    4.6 景观环境策略
        4.6.1 自然环境提升场所魅力
        4.6.2 节点细部凝聚空间个性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实践:北京副中心0101街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
    5.1 实践背景
        5.1.1 北京城市副中心
        5.1.2 0101街区
        5.1.3 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
    5.2 前期分析
        5.2.1 实践概况
        5.2.2 地下空间规划要求
        5.2.3 地面城市设计方案
    5.3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
        5.3.1 设计理念
        5.3.2 用地规划
        5.3.3 公共空间
        5.3.4 公服设施
        5.3.5 景观环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长春总体城市设计多元要素评价耦合及可视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设计数字化趋势
        1.2.2 快速建设背景下城市形态无序发展乱象
        1.2.3 长春市城市设计试点研究的开展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总体城市设计
        1.4.2 总体城市设计要素
        1.4.3 多元要素评价
        1.4.4 耦合
        1.4.5 可视化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1.5.1 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综述
        1.5.2 城市设计管控实践的研究综述
        1.5.3 城市设计可视化途径的研究综述
        1.5.4 启示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2章 城市设计及其要素评价耦合研究综述
    2.1 城市设计再思考
        2.1.1 总体城市设计应重点塑造风貌特色及三大格局体系
        2.1.2 总体城市设计应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引导风貌特色塑造
        2.1.3 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引导空间形态高品质建设
    2.2 城市设计与空间形态及控规的相互关系
        2.2.1 城市设计发展及内涵解析
        2.2.2 城市设计与空间形态的关系
        2.2.3 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关系
    2.3 城市空间形态理论及设计要素分类
        2.3.1 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
        2.3.2 城市设计要素分类
    2.4 城市高度形态控制方法及要素评价选取分析
        2.4.1 城市高度形态控制方法分析
        2.4.2 多维要素评价选取趋势分析
    2.5 城市设计多元要素评价耦合的目标、原则及内容
        2.5.1 引导塑造特色高度形态控制的耦合目标
        2.5.2 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耦合原则
        2.5.3 总体城市设计要素的评价耦合内容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春总体城市设计多元要素体系构建
    3.1 长春总体城市设计在地性要素选取
        3.1.1 要素选取范围
        3.1.2 共性要素选取
        3.1.3 个性要素选取
    3.2 长春总体城市设计要素框架构建
        3.2.1 构建原则及作用
        3.2.2 要素提炼及组成
        3.2.3 风貌特色确定及要素框架
    3.3 长春总体城市设计要素内容
        3.3.1 自然山水格局要素
        3.3.2 城市形态与景观格局要素
        3.3.3 活力公共空间体系格局要素
        3.3.4 城市意象区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春总体城市设计多元要素评价耦合
    4.1 总体城市设计多元要素评价耦合思路
        4.1.1 评价耦合的作用
        4.1.2 评价耦合的技术路线
    4.2 总体城市设计要素评价耦合分析方法
        4.2.1 多因子评价控制城市形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2.2 要素选择与分析方法介绍
        4.2.3 数据分析平台介绍
    4.3 基于高度形态控制的总体城市设计要素评价耦合
        4.3.1 基于特尔斐法的设计要素选取及评价
        4.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设计要素权重确定
        4.3.3 基于空间分析法的设计要素评价耦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可视化途径的长春高度形态修正研究
    5.1 基于可视化途径修正城市形态的必要性
        5.1.1 城市形态基础模型修正的必要性
        5.1.2 城市形态可视化途径选择
    5.2 基于GIS可视化途径的刚性要素及美学价值形态修正
        5.2.1 基于机场高度的形态修正
        5.2.2 基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态修正
        5.2.3 基于景观视廊的形态修正
    5.3 长春市总体高度形态布局
        5.3.1 修正要素的综合分析
        5.3.2 长春市整体高度形态修正
    5.4 可视化形态修正成果的导控转译探索
        5.4.1 修正模型的普适性及有效性
        5.4.2 城市设计可视化成果转译规范化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春总体城市设计要素遴选调查问卷表1
附录2 长春总体城市设计要素遴选调查问卷表2
附录3 长春总体城市设计要素遴选调查问卷表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9)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 ——以39、45、46、51、52号街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对古城保护工作愈发重视
        1.2.2 人们对城市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
        1.2.3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工作开始试行
    1.3 研究对象
        1.3.1 苏州古城
        1.3.2 历史文化资源
        1.3.3 39、45、46、51、52 号街坊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研究
        2.1.1 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
        2.1.2 历史文化资源的构成
        2.1.3 历史文化资源的特性
    2.2 保护性城市设计相关研究
        2.2.1 保护性城市设计的提出
        2.2.2 保护性城市设计的内涵
        2.2.3 保护性城市设计的作用
    2.3 国内外古城保护相关研究动态
        2.3.1 国外古城保护相关研究
        2.3.2 国内古城保护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古城保护现状及发展
    3.1 苏州古城的现状特征
        3.1.1 历史文化资源整体结构独特
        3.1.2 物质性历史文化资源众多
        3.1.3 非物质性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3.2 苏州古城保护的发展历程
        3.2.1 资源单体保护阶段(1949-1982 年)
        3.2.2 资源重点保护阶段(1982-1986 年)
        3.2.3 古城全面保护阶段(1986-2016 年)
        3.2.4 近期古城保护工作的新进展(2016 年至今)
    3.3 苏州古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3.1 资源分布呈现破碎状态
        3.3.2 建设性破坏现象出现
        3.3.3 部分资源缺少展示途径
        3.3.4 空间场所氛围营造不足
    3.4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的实践探索
        3.4.1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的适用性
        3.4.2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的实践情况
        3.4.3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的内容框架
        3.4.4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趋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古城39、45、46、51、52 号街坊历史文化资源调研
    4.1 街坊的典型性
        4.1.1 资源承载职能全面
        4.1.2 资源历史价值极高
        4.1.3 资源整体结构典型
    4.2 街坊的历史沿革
        4.2.1 春秋时期
        4.2.2 战国至南北朝时期
        4.2.3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
        4.2.4 宋元时期
        4.2.5 明清时期
        4.2.6 民国至今
    4.3 街坊历史文化资源的分类整理
        4.3.1 物质形态
        4.3.2 非物质形态
    4.4 街坊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
        4.4.1 物质形态历史文化资源的问题
        4.4.2 非物质形态历史文化资源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古城39、45、46、51、52 号街坊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
    5.1 目标愿景
        5.1.1 整合历史资源,彰显文化古韵
        5.1.2 调节街巷氛围,改善生活环境
        5.1.3 优化空间界面,延续地域风貌
    5.2 设计原则
        5.2.1 以人为本原则
        5.2.2 整体性原则
        5.2.3 多样性原则
        5.2.4 地域性原则
        5.2.5 延续性原则
    5.3 设计内容
        5.3.1 整体结构方面
        5.3.2 交通组织方面
        5.3.3 城市肌理方面
        5.3.4 景观风貌方面
        5.3.5 公共空间方面
        5.3.6 环境设施方面
    5.4 小结
第六章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总结
    6.1 构建整体结构
        6.1.1 结合聚集性资源构建结构核心
        6.1.2 整合分散性资源构建文化廊道
    6.2 完善交通组织
        6.2.1 依据核心资源位置梳理公共交通
        6.2.2 依据巷内资源分布梳理慢行交通
        6.2.3 依据沿河资源景观梳理水上交通
    6.3 织补城市肌理
        6.3.1 依据传统街巷形态织补整体街巷肌理
        6.3.2 依据传统院落形态修复局部建筑肌理
    6.4 展现景观风貌
        6.4.1 挖掘史料文献塑造文化景观
        6.4.2 运用传统符号更新新旧建筑
        6.4.3 依据标志性资源控制视线通廊
    6.5 营造公共空间
        6.5.1 利用文物古迹打造城市休闲公园
        6.5.2 利用历史建筑赋予街巷文化功能
        6.5.3 利用民俗节庆突出活动广场主题
        6.5.4 利用传统生活要素提升街巷特色
    6.6 规划环境设施
        6.6.1 依据古树名木确定绿化主题
        6.6.2 运用传统元素设计公共设施
        6.6.3 植入文化内容加深小品内涵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7.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触媒理论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触媒元素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的发展与现状
        1.1.2 城市改造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1.1.3 “城市修补”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实践综述
    2.1 城市更新的研究概况
        2.1.1 西方国家相关研究
        2.1.2 国内城市更新概况
    2.2 “城市修补”的相关意见
        2.2.1 总体要求
        2.2.2 基本原则
        2.2.3 主要内容
        2.2.4 “城市修补”的实践综述
    2.3 城市触媒理论的研究概述
        2.3.1 城市触媒理论的概念与内涵
        2.3.2 触媒元素的相关研究
        2.3.3 城市触媒理论的运作机制
        2.3.4 城市触媒理论的应用
    2.4 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
        2.4.1 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及发展
        2.4.2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研究概述
第三章 城市设计中触媒元素的构成分析
    3.1 触媒元素的特性
        3.1.1 触媒元素不损毁旧的城市元素
        3.1.2 触媒元素的置入基于城市的差异性
        3.1.3 触媒元素相对独立
        3.1.4 触媒元素是多元的
        3.1.5 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的启示
    3.2 城市设计中的物质触媒元素
        3.2.1 点要素
        3.2.2 线要素
        3.2.3 面要素
    3.3 城市设计中的非物质触媒元素
        3.3.1 历史文化
        3.3.2 城市文化
        3.3.3 城市意象
        3.3.4 社区文化
第四章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计中的量化分析
    4.1 量化分析的研究思路
    4.2 功能结构的分析研究
        4.2.1 POI数据
        4.2.2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的功能触媒
        4.2.3 改造案例POI数据的分析及空间分布
        4.2.4 小结
    4.3 街区风貌的分析研究
        4.3.1 街区风貌构成分析
        4.3.2 文化背景
        4.3.3 空间布局
        4.3.4 街道及建筑特征
    4.4 空间结构的分析研究
        4.4.1 空间句法的运用
        4.4.2 空间结构量化的相关值
        4.4.3 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4.4.4 调研对数据的修正作用
第五章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计
    5.1 设计思路生成
        5.1.1 线触媒的置入
        5.1.2 点触媒的置入
        5.1.3 触媒元素的立面设计
        5.1.4 功能的置入
    5.2 武汉青山红房子8、9 号街坊改造设计成果
        5.2.1 总平图
        5.2.2 立面天际线
        5.2.3 分析图
        5.2.4 透视图
    5.3 总结与反思
        5.3.1 主要结论
        5.3.2 主要创新点
        5.3.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图表索引
附录

四、城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覆土建筑对完善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积极作用的研究[D]. 王晓飞.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遗产活化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文殊坊为例[D]. 张琦.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4]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研究 ——以广州为例[D]. 张雅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D]. 胡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解决途径研究[D]. 王敏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枢纽区域地下空间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与策略研究[D]. 纵旻清.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8]长春总体城市设计多元要素评价耦合及可视化途径研究[D]. 范思琦.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2)
  • [9]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 ——以39、45、46、51、52号街坊为例[D]. 杨梦晨.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10]触媒理论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触媒元素量化研究[D]. 昕璐.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城市设计的可持续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