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洲共同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锡吉里亚古城,李光耀,新加坡植物园
亚洲共同体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亚洲价值与东亚(亚洲)共同体:超越西方价值的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之亚洲·话语库The Discourse Database of Classic of Asia尽管东西方的文化理念,价值指向存在着差异,但作为人类文明,东西文化的优秀成果应该是人类共享的。《文明》杂志自创刊以来,就持续关注亚洲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以及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身份认同问题,在历史的细节处认识、理解并面对现实,为亚洲话语的打造赋予鲜明的民族性格与人文素养。(本文来源于《文明》期刊2019年11期)
程朝翔[2](2015)在《无语与言说、个体与社区:西方大屠杀研究的辩证——兼论大屠杀研究对亚洲共同体建设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许多国家,大屠杀研究是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政界的重要话题,涉及文学、哲学、历史、政治、国际关系等多个研究领域,是重要的思想资源。汲取这一丰富的思想资源,有利于反思亚洲地区的历史问题,特别是日本侵华的野蛮罪行及其对于亚洲现实问题的影响,有助于建设和平、和谐的亚洲共同体。本文围绕阿多诺的着名论断"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探讨对于再现的禁令,以及再现的必要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并进而探讨与之有关的各种社区/共同体理论,以分析与大屠杀有关的诸多重要话题,既揭示大屠杀研究本身的重要理论意义,也为亚洲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照。(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蔡恩泽[3](2015)在《亚洲共同体:半是风雨半彩虹》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上提出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他在主旨演讲中,希望迈向命运共同体的亚洲,能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而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完善(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期刊2015-03-31)
张志鹏[4](2014)在《从宗教信仰层面看“亚洲共同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0日上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共同开创亚洲发展新未来》的主旨演讲。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提出了构建亚洲“叁个共同体”的重要论断,即要“坚持共同发展的大方向,结成亚洲利益共同体”;“构建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4-04-18)
田柯[5](2013)在《亚洲共同体组织法律问题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亚洲各国已意识到了区域一体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区域内合作日益紧密,构建一个亚洲区域共同体也越来越引人关注。从国际区域组织的经验来看,一个高效的组织机构体系是推动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践经验,结合亚洲的实际情况,亚洲共同体应从局部领域突破带动整体统一,从松散性合作发展为紧密性联合,并不断完善法律化和司法化建设,提高公平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研究》期刊2013年06期)
王尔德,张维璇[6](2012)在《马凯硕:未来会形成亚洲共同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我认为亚洲已经崛起了。过不了几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印度成为第二,美国则退居第叁。”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马凯硕,印度裔新加坡人,曾在新加坡外交部任职长达33年,被视为亚洲和(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2-04-23)
陈骅[7](2005)在《关于建立“亚洲共同体”的几点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是亚太世纪,在新的世纪里,亚洲地区的崛起将是世界发展格局中 的新亮点。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所以,亚洲的崛起,将是世界的福音;亚洲 的崛起,将对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当然,亚洲的发展本身就是 世界发展的一部分,并且是很大、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太平洋学报》期刊2005年07期)
喻波[8](2005)在《泰冀GMS打造成“亚洲共同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喻波)昨日,泰王国驻昆明总领事馆总领事克西·查派文先生向外界表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正凸显出“双向延伸”,即向次区域以外的其他东盟国家及中国内陆延伸的新特点,滇泰乃至中泰的各领(本文来源于《云南经济日报》期刊2005-03-17)
花井[9](1990)在《通向亚洲共同体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世界贸易的中心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现在世界的经济中心正在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从数字来看,1960年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占34%,苏联占14%。在1/4世纪后的1985年,美国与苏联的上述比重分别降至27%和8%。在同一期间,欧共体的比重从18%升至21%,日本从3%升至10%,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的增幅与日本相似。(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期刊1990年11期)
过永鲁[10](1989)在《亚洲共同体与中国经济特区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可预见的将来的世界形势,似可作这样的判断:第一,你死我活的国际战争已被证明不可能对参战的任何一方带来实质性的利益,以战争来解决国际冲突的时代即将结束;第二,世界上有远见的国家正在致力于发展经济和科技,一场国际经济大战已经开始。在这一大背景下,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集团化趋势,其突出表现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西欧,经过战后40多年的和平发展,将在1992年通过300个欧洲(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1989年02期)
亚洲共同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西方许多国家,大屠杀研究是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政界的重要话题,涉及文学、哲学、历史、政治、国际关系等多个研究领域,是重要的思想资源。汲取这一丰富的思想资源,有利于反思亚洲地区的历史问题,特别是日本侵华的野蛮罪行及其对于亚洲现实问题的影响,有助于建设和平、和谐的亚洲共同体。本文围绕阿多诺的着名论断"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探讨对于再现的禁令,以及再现的必要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并进而探讨与之有关的各种社区/共同体理论,以分析与大屠杀有关的诸多重要话题,既揭示大屠杀研究本身的重要理论意义,也为亚洲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洲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
[1]..亚洲价值与东亚(亚洲)共同体:超越西方价值的观念[J].文明.2019
[2].程朝翔.无语与言说、个体与社区:西方大屠杀研究的辩证——兼论大屠杀研究对亚洲共同体建设的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2015
[3].蔡恩泽.亚洲共同体:半是风雨半彩虹[N].上海证券报.2015
[4].张志鹏.从宗教信仰层面看“亚洲共同体”的构建[N].中国民族报.2014
[5].田柯.亚洲共同体组织法律问题初探[J].国际商务研究.2013
[6].王尔德,张维璇.马凯硕:未来会形成亚洲共同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
[7].陈骅.关于建立“亚洲共同体”的几点看法[J].太平洋学报.2005
[8].喻波.泰冀GMS打造成“亚洲共同体”[N].云南经济日报.2005
[9].花井.通向亚洲共同体之路[J].国际贸易.1990
[10].过永鲁.亚洲共同体与中国经济特区的试验[J].特区经济.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