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辽宁省国有经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辽宁省,国有经济,国有体制,产权
辽宁省国有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赵达[1](2018)在《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经济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形成,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石。可以肯定,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其作用不可或缺。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国有经济因其天然和政府的“政企合一”、“企社合一”关系,使其“一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程,“抓大放小”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有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但并没有扭转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但国有经济根植“人民”的政治前提,决定国有经济改革必须要适应和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深化国有经济改革成为必然。并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优做大做强国有经济”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优化国有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是中国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的重要集聚地域,认识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特征特点,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基于此,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一是,进行国有经济相关理论概述与梳理。主要从国有经济概念与内涵,国有经济功能与作用,以及开展本文研究所涉及西方经济学相关产权理论、自然垄断理论、代理人制度理论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与协调发展理论等和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管理与运营,改革与创新等层面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整理;二是,对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梳理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及演变,从总量规模、盈利效益及就业带动等层面分析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总体特征,进一步从国有经济总量资产、投资及地域等视角分析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叁是,开展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从产权结构、环境条件、市场特征与创新等层面出发构建影响机制认知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进行影响机制实证分析,从而形成较为客观、科学的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影响机制因果关系认知;四是,在前述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特征与问题分析及影响机制实证分析基础上,从国有资本与国有经济结构优化、完善人才与创新培育机制和推进国有经济去行政化管理等层面提出推动和促进辽宁省国有经济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11-01)
李怀,赵颖,苗秀杰[2](2009)在《辽宁省所有制结构调整与非国有经济发展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曾经一度辉煌的辽宁省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一再下降,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排名位次由第4名下降到第8名。从所有制结构角度来看,根源在于非国有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在整个所有制结构中所占比例过低。走出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和创新,实施结构创新、环境创新、路径创新等一系列非国有经济发展创新战略,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力争在数年内达到市场经济原则所要求的所有制结构合理目标。(本文来源于《大连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孙竹林[3](2008)在《辽宁省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辽宁省经济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论文主要是对辽宁省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进行研究,以期服务于辽宁省省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首先依据中央的政策部署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对国有经济内涵、作用和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其次,对辽宁省国有经济结构布局的现状进行描述、数据分析,指出其问题所在,并指出辽宁省政府职能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再次,提出本省改革的整体思路,并结合辽宁省“十一五”规划,着眼于辽宁省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提出其原则取向。最后,根据对辽宁省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和其调整原则,结合国有经济结构本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对策建议,具体指出对辽宁省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进行调整,并提出在调整过程中应有的配套措施。(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期刊2008-01-10)
李天国[4](2006)在《振兴东北与非国有经济:对辽宁省非国有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为国有经济,而近年来,非国有经济蓬勃发展,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有经济。本文通过对1985-2004年的辽宁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相关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非国有经济推动东北经济增长的各因素,通过比较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期刊2006年09期)
张效胜[5](2006)在《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七成来自非国有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辽宁省统计局调查分析显示,2005年,辽宁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有七成来自非国有经济,非国有投资已成为推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5年,辽宁省围绕建设“两大基地、叁大产业”目标,积极调整投资结构,进一步落实民间投资政策,使全省非国有(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报》期刊2006-03-23)
蒋红娟[6](2005)在《辽宁省国有经济产业分布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辽宁省作为国有经济相对集中省份和老工业基地,完成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任务就显得更为艰巨和迫切。本文通过辽宁省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的分析、辽宁省国有经济的行业分析、辽宁省国有经济行业性质分析和辽宁省国有企业规模分析(由于篇幅有限,其内容省略),探讨辽宁省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为辽宁省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辽宁经济》期刊2005年05期)
李怀,陈勇[7](2001)在《优化环境,快速推进辽宁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辽宁省曾经一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省 ,各项经济指标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 ,改革开放后 ,辽宁省在全国各省的排序位置不断下降 ,究其原因 ,主要是非国有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拖了辽宁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 ,辽宁省在21世纪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01年06期)
[8](2001)在《加快推进辽宁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党中央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这是一条极其重要和十分正确的战略方针,是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进展。辽宁作为国有经济相对集中的省份,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本文来源于《宏观经济研究》期刊2001年06期)
宫秀芬[9](1999)在《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步伐——辽宁省市场经济学会第二届二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1999年11月11日,辽宁省市场经济学会在沈阳召开“深入学习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理论研讨会”.辽宁省经济界专家、教授,国有大企业的厂长、经理,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的领导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下述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本文来源于《党政干部学刊》期刊1999年12期)
辽宁省国有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曾经一度辉煌的辽宁省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一再下降,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排名位次由第4名下降到第8名。从所有制结构角度来看,根源在于非国有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在整个所有制结构中所占比例过低。走出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和创新,实施结构创新、环境创新、路径创新等一系列非国有经济发展创新战略,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力争在数年内达到市场经济原则所要求的所有制结构合理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辽宁省国有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1].赵达.辽宁省国有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李怀,赵颖,苗秀杰.辽宁省所有制结构调整与非国有经济发展对策[J].大连大学学报.2009
[3].孙竹林.辽宁省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8
[4].李天国.振兴东北与非国有经济:对辽宁省非国有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
[5].张效胜.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七成来自非国有经济[N].中国信息报.2006
[6].蒋红娟.辽宁省国有经济产业分布存在的问题分析[J].辽宁经济.2005
[7].李怀,陈勇.优化环境,快速推进辽宁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J].管理世界.2001
[8]..加快推进辽宁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J].宏观经济研究.2001
[9].宫秀芬.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步伐——辽宁省市场经济学会第二届二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