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地表破裂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走滑断层,地表破裂带分布,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地震地表破裂带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邓志辉,陈连旺,周庆,冉洪流[1](2019)在《走滑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以1973年炉霍M_S7.6地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后在断层两侧的强变形与破裂带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为系统、定量研究同震地表变形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建立了走滑断层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探讨了断层位错量、断层倾角、错动方式、上覆松散层厚度、沉积层土性等因素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显示:走滑断层同震地表变形表现为以断层为中心的近似对称单峰分布,强地表变形集中在断层两侧各50m宽度范围,地表变形量峰值随位错量增加而增大,破裂带宽度也随位错量增加而增大,但增量逐渐减小,并趋于一个渐近值;断层倾角对地表变形与破裂带宽度影响表现为随倾角减小变形量峰值点向上盘小距离偏移;走滑兼正断位错引起的变形量峰值最大,但地表破裂带宽度最小,走滑兼逆断引起的变形量峰值最小,但地表破裂带宽度最大,直立纯走滑断层的两参量都居中;走滑断层地表变形量峰值随上覆松散层厚度增大而减小,但随厚度减小的速率逐渐变小,松散层厚度从5m增加到20m时,破裂带宽度随厚度增加而缓慢增加,但自厚度大于20m时,破裂带宽度开始随厚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当不同土性覆盖层(粗砂、粉砂、黏土)厚度相同时,地震引起的地表变形量峰值自粗砂、粉砂、黏土逐次增大,当粗砂厚度为60m以上时,3.6m的同震水平位错已不能形成地表破裂,而粉砂的厚度为70m以上,黏土的厚度则为75m以上.(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胡伟华,常想德,伊力亚尔·阿不力孜,张勇,黄帅堂[2](2018)在《1902年8月22日新疆阿图什8×1/4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及西南天山山前活动构造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野外调查表明1902年8月22日新疆阿图什8×1/4级地震发震构造为塔什普什塔—喀拉塔格断裂带,总破裂长度约为103 km,总体呈NEE走向,以南倾逆断层为主,西边界以NNE向左旋走滑断层为主。共分为6段,自西向东包括:喀依代克段以左旋走滑水平运动为主,平均水平位移量6. 4m,最大水平位移量为9. 1 m;色斯克萨依段以左旋走滑水平运动为主,平均水平位移量5. 8 m,最大水平位移量为7. 1 m;塔什普什塔段以高倾角逆冲运动为主,平均垂直位移量为0. 5~3. 0 m,最大垂直位移量为6. 4 m,局部具有左旋走滑水平位移,最大水平位移量为6. 0 m;喀拉塔格段以高倾角逆冲运动为主,平均垂直位移量为4. 0 m,最大垂直位移量8. 0 m;托盖塔格段以高倾角逆冲运动为主,平均垂直位移量为2. 9 m,最大垂直位移量3. 9 m;库如提喀段以缓倾角逆掩运动为主,平均垂直位移量为0. 8 m,最大垂直位移量2. 1 m。西南天山山前活动构造包括塔什普什塔—喀拉塔格逆断层—褶皱带和阿图什逆断层—褶皱带,均为背驼式构造,隶属于帕米尔东北缘扩展构造,主体构造表现为塔里木盆地向南天山山前挤压推覆。喀拉塔格与阿图什这两条南倾的逆断层在深部归根为一条近水平的新近系底部的滑脱层上,属帕米尔前缘最新薄皮构造。在塔什普什塔背斜东段南翼的地震断层沿中新统底部的石膏层出露,震区薄皮构造的滑脱层很可能由该石膏层组成。(本文来源于《内陆地震》期刊2018年04期)
张伟恒,陈杰,李跃华,李志强[3](2018)在《1906年新疆玛纳斯M7.7地震地表破裂带向东是如何终止》一文中研究指出逆断型强震地表破裂带的尾端具有怎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何种因素控制了逆断型强震地表破裂带的终止?地震地表破裂带与其所在的断层相关褶皱存在何种关系?发生在北天山晚新生代前陆冲断带的1906年玛纳斯M7.7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由于其极为清晰的构造、地貌记录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极为难得的一个震例。Avouac et al.(1993)与张培震等(1994)等认为玛纳斯M7.7大地震使得(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1)
吴熙彦,徐锡伟,于贵华,程佳,陈桂华[4](2018)在《国家川滇实验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地震中心(SCEC)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实验的经验,中国地震局于2014年选择在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的川滇地区,启动了川滇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力争将该实验场建成具有实验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地震预报科学实验平台。为搭建和完善实验场区的地震动力学模型,收集实验场区内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化学等基础资料,编制了《川滇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1︰500 000)》。(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8年01期)
刘栋梁,李海兵,孙知明,司家亮,王焕[5](2017)在《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断裂岩岩石磁学研究揭示不同地震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汶川地震使两条断裂同时发生破裂不同性质的地表破裂带,映秀-北川断裂产生了~280 km的走滑兼逆冲地表破裂,灌县-安县断裂产生了~80 km纯逆冲地表破裂。两条地表破裂带出露了大量断裂岩,这些断裂岩成为研究汶川地震断裂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两条地表破裂带出露了大量断裂岩,这些断裂岩成为研究汶川地震断裂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断裂岩岩石磁学能获得地震过程(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专题77:汶川地震研究进展与新认识、专题78:汶川地震研究十年回顾》期刊2017-10-15)
王林[6](2016)在《利用探地雷达探测1833年云南嵩明8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典型段落浅部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意义1833年嵩明8级地震发生在川滇地块东边界小江断裂带的西支,是云南省有史记载以来的最强地震,距今已183年。前人对该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带进行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研究。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是一种新兴的地球物理方法,它利用宽带的电磁波,以脉冲形式来探测地下结构,使得我们能够拓展前人的研究尺度,探测到地下几十米至近百米的地质构造。(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期刊2016-10-15)
刘兴旺,袁道阳,雷中生,邵延秀[7](2016)在《甘肃酒西盆地发现地震地表破裂带》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航、卫片解译和野外实地考察,在位于祁连山—河西走廊西段的酒西盆地白杨河背斜北发现1条较新的地震破裂带遗迹,破裂带长度约5km,呈弧形展布,保存较为完整,在最新的洪积扇面上陡坎高度约0.5~0.7m,在冲沟T1阶地上陡坎高度约1.5m,分析认为其为较新的1次地震活动所致。沿断层陡坎探槽开挖表明,此次破裂带形成于约1500aBP,此前断裂还有过活动。根据该地区历史地震资料考证和研究程度,认为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可能与365年玉门地震、1785年玉门惠回堡地震或1次漏记的历史强地震有关。(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6年03期)
李细光,李冰溯,李志勇,吴教兵,潘黎黎[8](2016)在《广西灵山1936年6级地震地表破裂带新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1936年4月1日广西灵山发生6级地震(灵山地震),为华南沿海地震带内陆地区自有地震记载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目前未见与该地震地表破裂有关的报道和研究。本次在防城-灵山断裂带北东段寨圩断裂高塘—夏塘—六蒙、蕉根坪—合口等地新发现至今依然保留完好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在华南中强震构造区尚属首次。探槽揭露该断裂至少存在3次地震事件,其中两次为古地震事件,最新一次地震事件为灵山6级地震。本次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发现,对灵山地震发震构造的探测及其震级的重新拟定,桂东南乃至南海北缘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深部构造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广西及邻区地震危险性评价、地震监测预报及震害防御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2016年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09-11)
马冀,冯希杰,李高阳,李晓妮,张艺[9](2016)在《1556年华县地震地表破裂带同震垂直位移》一文中研究指出同震位移量作为地震地表破裂带的要素之一,其大小不仅反映了地震的震级,而且也影响到对地震断层滑动速率和大震重现间隔长短的估计。1556年华县8级地震造成了83万多人的死亡和失踪,是鄂尔多斯周缘断陷活动带活跃期造成地震灾害伤亡最严重的1次地震,但长期以来缺少该次地震地表破裂带准确的同震位移量。文中通过对华山山前断裂李家坡剖面和渭南塬前断裂蔡郭村等剖面地貌学、钻探及探槽等古地震研究手段,首次较准确地获得了1556年华县大地震时华山山前断裂带华县李家坡6m同震垂直位移、渭南塬前断裂带赤水蔡郭村7m及瓜底村6m的同震垂直位移。这是由断层两盘同一地层位错量测得到的同震垂直位移量,与以往仅通过地表断层陡坎量测估算的同震位移有一定的差别。(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6年01期)
吴富峣,冉勇康,陈立春,李安[10](2016)在《东天山叁条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及其与两次历史地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查明地表破裂带的展布对确定历史地震震中位置和震级大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东天山地区历史记载有1842年巴里坤附近的7级地震和1914年巴里坤附近的7级地震,发震构造存在争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确认东天山存在3条与这2次历史地震相关的地表破裂带,即碱泉子-洛包泉断裂上的鄯善北塔孜布拉克地表破裂带,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上的雄库尔地表破裂带以及伊吾盆地南缘断裂上的盐池破裂带。综合该地区历史地震文字记录和目前的研究程度分析,认为雄库尔地表破裂带可能与1842年地震相关,而盐池破裂带则与1914年地震相关,塔孜布拉克破裂带可能代表了1次漏记的历史强震。在雄库尔破裂带以东约100km的巴里坤县城南发现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干扰的堆积地层年龄为(3 110±30)a,据此我们不能排除雄库尔地表破裂带延伸至巴里坤县城南一带的可能性。该区域位于文字记载的极震区之内,加之文字记载的1842年地震的影响范围不小于1914年地震,认为1842年地震震级不应小于1914年地震。(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6年01期)
地震地表破裂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野外调查表明1902年8月22日新疆阿图什8×1/4级地震发震构造为塔什普什塔—喀拉塔格断裂带,总破裂长度约为103 km,总体呈NEE走向,以南倾逆断层为主,西边界以NNE向左旋走滑断层为主。共分为6段,自西向东包括:喀依代克段以左旋走滑水平运动为主,平均水平位移量6. 4m,最大水平位移量为9. 1 m;色斯克萨依段以左旋走滑水平运动为主,平均水平位移量5. 8 m,最大水平位移量为7. 1 m;塔什普什塔段以高倾角逆冲运动为主,平均垂直位移量为0. 5~3. 0 m,最大垂直位移量为6. 4 m,局部具有左旋走滑水平位移,最大水平位移量为6. 0 m;喀拉塔格段以高倾角逆冲运动为主,平均垂直位移量为4. 0 m,最大垂直位移量8. 0 m;托盖塔格段以高倾角逆冲运动为主,平均垂直位移量为2. 9 m,最大垂直位移量3. 9 m;库如提喀段以缓倾角逆掩运动为主,平均垂直位移量为0. 8 m,最大垂直位移量2. 1 m。西南天山山前活动构造包括塔什普什塔—喀拉塔格逆断层—褶皱带和阿图什逆断层—褶皱带,均为背驼式构造,隶属于帕米尔东北缘扩展构造,主体构造表现为塔里木盆地向南天山山前挤压推覆。喀拉塔格与阿图什这两条南倾的逆断层在深部归根为一条近水平的新近系底部的滑脱层上,属帕米尔前缘最新薄皮构造。在塔什普什塔背斜东段南翼的地震断层沿中新统底部的石膏层出露,震区薄皮构造的滑脱层很可能由该石膏层组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地表破裂带论文参考文献
[1].李红,邓志辉,陈连旺,周庆,冉洪流.走滑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以1973年炉霍M_S7.6地震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19
[2].胡伟华,常想德,伊力亚尔·阿不力孜,张勇,黄帅堂.1902年8月22日新疆阿图什8×1/4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及西南天山山前活动构造格局[J].内陆地震.2018
[3].张伟恒,陈杰,李跃华,李志强.1906年新疆玛纳斯M7.7地震地表破裂带向东是如何终止[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2018
[4].吴熙彦,徐锡伟,于贵华,程佳,陈桂华.国家川滇实验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编制[J].地震地质.2018
[5].刘栋梁,李海兵,孙知明,司家亮,王焕.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断裂岩岩石磁学研究揭示不同地震机制[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专题77:汶川地震研究进展与新认识、专题78:汶川地震研究十年回顾.2017
[6].王林.利用探地雷达探测1833年云南嵩明8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典型段落浅部构造[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2016
[7].刘兴旺,袁道阳,雷中生,邵延秀.甘肃酒西盆地发现地震地表破裂带[J].地震地质.2016
[8].李细光,李冰溯,李志勇,吴教兵,潘黎黎.广西灵山1936年6级地震地表破裂带新发现[C].2016年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2016
[9].马冀,冯希杰,李高阳,李晓妮,张艺.1556年华县地震地表破裂带同震垂直位移[J].地震地质.2016
[10].吴富峣,冉勇康,陈立春,李安.东天山叁条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及其与两次历史地震的关系[J].地震地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