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年轮分析论文-姜明远,张冬有

树木年轮分析论文-姜明远,张冬有

导读:本文包含了树木年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Java,树木年轮,计算机,图像边缘检测

树木年轮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姜明远,张冬有[1](2019)在《基于Java的树木年轮分析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树木年轮的轮数和宽度是进行树轮气候学、树木生长规律及森林生产力测算研究的重要基础,是研究树轮相关科学中的重要数据,在测量树轮数据时偏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各项研究的准确性和精度.针对树轮检测定年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为了树木年轮判读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年轮测定速度的提高,从而基于Java语言设计实现了简单的树木年轮分析系统.旨在借助计算机程序对树木年轮样品的树芯图像进行自动判读,来确定树木年轮轮数、轮宽等数据,以此达成通过简单操作便可以高效、快捷的获取树木年轮数据的目的.最终实现对树木年轮检测的自动化,为研究树轮学等需要树木年轮数据的学科提供支持,提高效率.(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郑蒙涛[2](2019)在《树木年轮的多时间尺度和混沌特性分析及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树木生长属于自然气候系统,自然气候系统极其复杂,深入研究气候系统有助于对大自然机理进一步认知。树木年轮的生长过程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变化。因此,为了探究这个地区的气候行为,本文将1470~1974年的黄帝陵侧柏树木年轮宽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态分解和混沌理论对其进行多时间尺度和混沌特性分析。另外还讨论了树木年轮和太阳黑子活动的相关性,并在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对树木年轮宽度进行了预测。主要工作包括:(1)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混沌理论对树木年轮宽度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和混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树木年轮宽度序列由混沌成分、周期成分和趋势成分组成,具有明显的多时间尺度和混沌特性;在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时,剔除混沌成分与趋势成分不影响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在进行混沌特性分析时,树木年轮宽度比其剔除周期成分与趋势成分后新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更加明显。(2)根据树木年轮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 Transform,HT)的树木年轮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多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分析可得:树木年轮宽度具有2~7a、10.8a,25a的准周期;太阳黑子数具有8.3a、9.9a、11.1a、52.2a和101.2a的准周期。利用方差贡献率比较可得:二者同时期的主周期基本一致,但树木年轮宽度还有其他周期。结果表明:太阳黑子活动是影响树木年轮生长的重要因素,另外树木年轮宽度不仅受太阳黑子活动影响,还受其他外界环境影响。(3)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理论的变分模态分解-VOLTERRA耦合预测模型。在对树木年轮宽度序列混沌识别的基础上,首先用VMD对树木年轮宽度序列进行分解,再对各频率分量进行相空间重构并用3阶VOLTERRA级数自适应模型建模预测,最后对各分量的预测结果相加得到原始序列的最终预测值。结果表明:变分模态分解-VOLTERRA耦合预测模型优于其他对比模型,能有效的提高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西安邮电大学》期刊2019-05-01)

曹英楠,孙英[3](2019)在《基于树木年轮的旱灾逐年趋势变化的建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基于树轮宽度重建气候数据的方法,忽略了早材、晚材树轮宽度的差异,导致数据重建结果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新的基于树木年轮的旱灾逐年趋势变化建模分析方法。在科尔沁沙地采集树木年轮样、收集水文气象资料,建立科尔沁沙地树木标准年轮年表;分析年轮指数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获取不同水文气象因子对树木生长的作用关系,根据该结果采用干旱指数重建科尔沁沙地气候数据,实现科尔沁沙地旱灾逐年趋势变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获取的数据重建结果真实、可靠,采用该方法可知科尔沁沙地过去321年经历了6个潮湿阶段、5个干旱阶段,科尔沁沙地蒙古栎的年轮宽度与当年最低气温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02期)

吴永乐,谭彬,刘巧凤,侯杰,杨斌[4](2019)在《利用树木年轮学分析北京市大气中~(14)C和~(210)Pb的历史活度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能源消费和人民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大气污染问题已日益凸显并受到广泛关注,但对大气中放射性的影响鲜有研究报道。通过对北京市两地树木年轮中~(14)C和~(210)Pb放射性活度测量,分析和研究北京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大气放射性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房山区阎河路紫草坞附近杨树年轮(1977~2015年)的α纤维素中~(14)C活度浓度自1977年起呈逐年下降趋势;年轮中~(210)Pb的活度浓度在1977~1985年期间呈增长趋势,随后呈逐年下降趋势。清华大学西门附近的梧桐树木年轮(1961~2015年)中~(210)Pb活度浓度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无明显变化规律。~(14)C活度浓度降低原因之一就是全球工业化进程中燃烧了大量化石燃料,释放了大量的CO_2气体,稀释了大气中~(14)C活度浓度。房山区树木年轮中~(210)Pb的浓度变化可能由于其附近的化工厂生产引起的。清华大学西门附近无大型化石燃料生产的工厂,能较好地反映当地的大气中~(210)Pb变化。(本文来源于《核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辛波[5](2018)在《基于树木年轮序列分析方法的辽宁东部区域降水重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结合树木年轮序列分析数据,以辽宁东部某区域为例,通过建立树木年轮和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自回归方程,结合该方程对该区域6~9月份的降水进行重构,并结合区域实测降水数据对重构降水数据进行自相关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东部区域树木年轮的宽度指数标准化年表STD值均在1.0附近,差值年表RES中各采样点平均敏感度在0.203~0.315之间,区域树木年轮可用来进行降水重构;经检验各采样点的降水重构值与实测值自相关系数在0.2153~-0.7215之间,均通过a=0.005的显着性变化水平。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历史降水变化重构提供方法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8年04期)

张波,周梅,赵鹏武,葛鹏,王梓璇[6](2017)在《树木年轮分析方法在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树木生长和立地环境密切相关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树木年轮宽度、密度及稳定同位素等作为反应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指标,已被广大生态学家所重视并应用。文章总结了几种主要的树木年轮分析方法及在气候变化中的应用,着重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树木年轮结构的影响,以及树木年轮分析森林干扰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全球变化中的树木年轮研究的前景做了简要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期刊2017年05期)

海丽其姑·阿不来海提[7](2015)在《阿勒泰地区中部森林中下部林缘树木年轮气候分析与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采自阿勒泰中部地区森林中下部林缘(1354-1970m)5个采点的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及1个采点的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样本,建立树轮宽度年表,分析年表的特征参数及其气候指示意义表明:在6个年表中,拜克托别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的信噪比和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最大、平均敏感度较高、一阶自相关较小,表明该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所包含的气候信息可能最为丰富,其次是大东沟前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依据年表间的互相关系数,合成了由拜克托别和大东沟前2个采点构成的区域年表BKQ以及由拜克托别、大东沟前、二道房南和贾登屿四个采点组成的区域年表BDEJ。分析6个单点年表及2个区域年表对气候的响应发现,拜克托别年表相对于其它5个单点年表及2个区域年表,在重建阿勒泰气象站6-8月降水量方面可能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而区域年表(BDEJ)则在重建阿勒泰气象站4-8月降水日数方面可能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用拜克托别标准化宽度年表较好地重建了阿勒泰中部地区近297a来6-8月的降水量,用区域年表BDEJ重建了阿勒泰中部地区279年来降水日数,经交叉检验证明两个重建方程均是稳定的。通过对阿勒泰中部地区6-8月降水量和阿勒泰中部地区4-8月降水日数重建序列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⑴降水是阿勒泰中部地区森林中下部林缘西伯利亚落叶松和西伯利亚云杉年轮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其中,拜克托别年表与阿勒泰气象站6-8月降水量,区域年表BDEJ与阿勒泰气象站4-8月降水日数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均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⑵经过分析297年来,阿勒泰中东部地区森林中下部林缘6-8月降水大体经历了8个偏湿和8个偏干阶段:其中,1725-1753,1758-1766,1773-1780,1793-1807,1828-1847,1906-1944,1952-1961,1987-2012年为偏湿年,1722-1724,1754-1757,1767-1773,1781-1792,1808-1827,1848-1905,1945-1951,1962-1986为偏干年。持续时间最长的偏湿阶段为1906-1944年,持续39年;持续时间最长的偏干阶段为1848-1905年,持续58年。279年来阿勒泰中部地区中下部林缘4-8月降水日数大体经历了7个偏多和7个偏少阶段:其中,?-1776,1784-1801,1915-1928,1944-1952,1982-2013年为偏多年,1777-1783,1802-1914,1929-1943,1953-1981为偏少年。持续时间最长的偏多阶段为1982-2012,持续31年;持续时间最长的偏干阶段为1802-1914年,持续113年。⑶在1717-2013年的297年间,阿勒泰中部地区森林中下部林缘6-8月降水出现的干旱年份有61个,占20.5%;偏干年份有51个,占17.2%;正常年年份有76个占25.9%;偏湿年份有63个,占21.2%;湿润年份有48个,占16.2%。6-8月的平均降水量达69.5mm,与近59年(1954-2013年)来实测值的平均(61.1 mm)相比偏多了13.89%。最湿润的湿润年份为1744年,6-8月的降水量为107.691mm,比近59年的实测值平均偏多76.3%;最干旱的干旱年份为1881年,6-8月的降水量27.6mm,比近59年的实测值平均偏少54.81%。近279a阿勒泰中部地区森林中下部林缘4-8月降水日数出现的干旱年份有3个,占1.1%;偏干年份有68个,占24.4%;正常年年份有149个占53.4%;偏湿年份有54个,占19.4%;湿润年份有5个,占1.8%。⑷功率谱分析表明,本文重建的阿勒泰中部地区森林中下部林297年来降水序列中包含多个周期。显着水平超过0.10的周期有16.333a,3.843-3.920a和3.111-3.141a.。其中显着水平超过0.05的周期为3.843-3.920a见图。在0.10的显着水平下,本文重建阿勒泰中部地区过去279年降水日数序列中包含3.957a,2.548a和2.513a的周期。其中2.547a的周期超过了0.05的显着性水平⑸阿勒泰中部地区森林中下部林缘6-8月的降水量在1808-1809年发生了由多向少的突变,在1888年前后发生了由少向多的突变。阿勒泰中部地区森林中下部林4-8月的降水日数在1806-1807年发生了由多向少的突变,在1984年前后发生了由少向多的突变。(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7)

张文涛,江源,王明昌,张凌楠,郭媛媛[8](2015)在《使用MiVnt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树木年轮细胞特征研究的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芦芽山白杄(Picea meyeri)的树轮样本作为对象,尝试使用MiVnt图像分析系统观测树轮细胞特征.建立了包含树轮宽度、细胞数目、细胞大小、最大细胞大小、最小细胞大小、早材细胞数目、晚材细胞数目在内的7个树轮年表.结果表明,树轮宽度、细胞数目和早材细胞数目年表具有较高的气候信息质量.晚材细胞数目年表与其余年表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表明细胞特征可以体现与树轮宽度不同的气候信息.除晚材细胞数目年表外,其余年表均与生长季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体现了土壤干旱对树木生长的限制.晚材细胞数目年表与生长季末期的降水显着负相关,体现了生长季末期气候条件对形成层细胞的影响.本文是研究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关系的有益补充.(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薛倩,杨银科[9](2015)在《图像识别技术在树木年轮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识别技术在树木年轮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实用价值。在了解树轮图像分析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图像处理新技术在树木年轮分析中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研究区域、思路与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最新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结论表明,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取代树轮实验分析中常规的人工操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实验分析的自动化程度、量测的精准度以及工作效率。虽然图像识别技术在树木年轮实验分析中仍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其超强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已经显现。(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01期)

廖振军,陈克龙,胡广婵[10](2014)在《广西南宁市天雹水库区马尾松树木年轮类聚与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亚热带季风区马尾松树轮序列进行T检验、系统类聚分析和因子分析,从中提取影响树木生长的生态环境信息,分析生态因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为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提供科学依据.经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对于亚热带季风区马尾松而言,光湿条件好的立地其生长量较大;阳坡的生长量优于半阴坡;郁闭度小、林份密度小的生长量较大.(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树木年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树木生长属于自然气候系统,自然气候系统极其复杂,深入研究气候系统有助于对大自然机理进一步认知。树木年轮的生长过程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变化。因此,为了探究这个地区的气候行为,本文将1470~1974年的黄帝陵侧柏树木年轮宽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态分解和混沌理论对其进行多时间尺度和混沌特性分析。另外还讨论了树木年轮和太阳黑子活动的相关性,并在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对树木年轮宽度进行了预测。主要工作包括:(1)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混沌理论对树木年轮宽度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和混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树木年轮宽度序列由混沌成分、周期成分和趋势成分组成,具有明显的多时间尺度和混沌特性;在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时,剔除混沌成分与趋势成分不影响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在进行混沌特性分析时,树木年轮宽度比其剔除周期成分与趋势成分后新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更加明显。(2)根据树木年轮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 Transform,HT)的树木年轮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多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分析可得:树木年轮宽度具有2~7a、10.8a,25a的准周期;太阳黑子数具有8.3a、9.9a、11.1a、52.2a和101.2a的准周期。利用方差贡献率比较可得:二者同时期的主周期基本一致,但树木年轮宽度还有其他周期。结果表明:太阳黑子活动是影响树木年轮生长的重要因素,另外树木年轮宽度不仅受太阳黑子活动影响,还受其他外界环境影响。(3)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理论的变分模态分解-VOLTERRA耦合预测模型。在对树木年轮宽度序列混沌识别的基础上,首先用VMD对树木年轮宽度序列进行分解,再对各频率分量进行相空间重构并用3阶VOLTERRA级数自适应模型建模预测,最后对各分量的预测结果相加得到原始序列的最终预测值。结果表明:变分模态分解-VOLTERRA耦合预测模型优于其他对比模型,能有效的提高预测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树木年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姜明远,张冬有.基于Java的树木年轮分析系统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

[2].郑蒙涛.树木年轮的多时间尺度和混沌特性分析及预测研究[D].西安邮电大学.2019

[3].曹英楠,孙英.基于树木年轮的旱灾逐年趋势变化的建模分析[J].灾害学.2019

[4].吴永乐,谭彬,刘巧凤,侯杰,杨斌.利用树木年轮学分析北京市大气中~(14)C和~(210)Pb的历史活度浓度[J].核技术.2019

[5].辛波.基于树木年轮序列分析方法的辽宁东部区域降水重构分析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

[6].张波,周梅,赵鹏武,葛鹏,王梓璇.树木年轮分析方法在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研究中的应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

[7].海丽其姑·阿不来海提.阿勒泰地区中部森林中下部林缘树木年轮气候分析与重建[D].新疆师范大学.2015

[8].张文涛,江源,王明昌,张凌楠,郭媛媛.使用MiVnt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树木年轮细胞特征研究的尝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9].薛倩,杨银科.图像识别技术在树木年轮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

[10].廖振军,陈克龙,胡广婵.广西南宁市天雹水库区马尾松树木年轮类聚与因子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标签:;  ;  ;  ;  

树木年轮分析论文-姜明远,张冬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