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脊髓电刺激论文-Mailis,A,卫琰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论文-Mailis,A,卫琰

导读:本文包含了硬膜外脊髓电刺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循证指南,硬膜外注射,硬膜外腔注射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论文文献综述

Mailis,A,卫琰[1](2016)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介入治疗循证指南:脊髓电刺激、静脉输注、硬膜外注射和神经阻滞》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功能紊乱而造成的。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关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着增多,但是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凭借药物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为了指导临床实践,许多协会与组织均创建了很多评估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标准,此外关于评价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介入治疗的指南过剩。因此,加拿大疼痛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的临床实践指(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陈清阳,徐琦,王熠钊,孟勇[2](2015)在《基于有限元-神经元模型的大鼠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研究证实,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但基本神经机制则需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在建立大鼠ESCS有限元-神经元组合模型的基础上,仿真L2节段单阴极刺激条件下脊髓组织内的电势分布,确定L1到S2节段背根、腹根纤维和不同深度背柱纤维激活阈值的变化规律,分析纤维位置和刺激脉宽对神经纤维激活阈值的影响。仿真结果发现,距电极最近的背根纤维激活阈值最低为0.41 V,浅层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略高为0.47 V,最近腹根纤维的激活阈值最高为0.78 V,减小电极-纤维距离有利于脊髓纤维的选择性激活;不同深度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随刺激脉宽增加而减小,但脉宽过大导致背柱纤维激活阈值的降幅变小,过长的脉宽使得激活阈值的降幅趋缓,合理选择刺激脉宽有利于激活深层背柱纤维,增加脊髓组织的激活区域,提高ESCS对于深层背柱纤维的募集能力。该仿真结果可为动物实验研究中合理选择刺激参数、提高刺激选择性能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陈清阳[3](2015)在《大鼠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pidur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ESCS)通过在脊髓的硬膜外腔植入刺激电极,然后采用一定宽度的刺激脉冲以激活相关的神经纤维,进而达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相关研究表明,ESCS在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抑制和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上具有明显的疗效,但该疗法中基本的神经机制和刺激方案的制定仍需通过动物实验和计算机仿真进行研究和确定。论文根据大鼠脊髓的解剖学结构和尼氏染色图片,构建大鼠脊髓腰骶段的叁维几何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设置脊髓各组织的电导率和模型的边界条件,求解大鼠脊神经的胞外电势分布;根据神经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采用NEURON建立神经元双电缆模型,将大鼠脊神经的胞外电势导入后,计算该神经纤维的激活阈值。论文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单极刺激条件下大鼠脊髓组织内的电场分布,确定不同位置背根、腹根纤维和不同深度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在不同刺激参数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纤维位置和刺激脉宽对神经纤维激活阈值的影响,以及电极极性和脊髓节段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影响。仿真结果发现距电极最近的背根纤维具有最低的激活阈值为0.41 V,电极正下方的浅层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次之为0.47 V,而激活阈值相对最高的神经纤维是腹根纤维为0.78 V;随着刺激脉宽的不断增加,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逐渐减小,且不同深度背柱纤维激活阈值之间的差距也逐渐减小,而其激活阈值减小的幅度却逐渐变小;输出刺激相脉冲的电极触点的位置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始发位置具有明显的影响。采用合适脉宽的刺激脉冲有利于深层背柱纤维的兴奋,增加脊髓组织的激活区域,增强对深层神经纤维的募集能力。该仿真结果可为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中的刺激参数的合理选择和提高阵列电极的靶向性能提供一定的指导。(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5-24)

张雪,徐琦[4](2015)在《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pidur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ESCS)是一种将电极植入脊柱椎管内硬膜外腔,通过脉冲电流直接作用于脊髓神经的中枢神经功能性电刺激方法,最初应用于对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抑制,之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该方法在运动功能恢复及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等方面,现已成为神经接口与康复工程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总结ESCS在疼痛抑制、运动功能恢复中的研究进展,并结合ESCS研究背景,探讨了ESCS作用机制及刺激参数的优化。随后通过简述ESCS在运动功能恢复的应用研究,并结合ESCS刺激系统,提出了研制应用于运动功能的植入式刺激器的重要性,最后对ESCS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期刊2015年01期)

昝志,李建民,吴畏,宫圆圆,刘暾[5](2014)在《大鼠硬膜外双电极脊髓电刺激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研究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镇痛作用的机制提供方便、实用和有效的SD大鼠脊髓硬膜外双电极刺激模型。方法:选取250~350 g雄性SD大鼠,结扎其左侧L5脊神经制作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制作的电极置入脊髓背侧硬膜外间隙(T11~T12),电极尾端经皮下隧道从颈后部引出、并固定于皮肤。术后恢复5 d,行脊髓电刺激测试。用电子Von Frey测试仪测量建模前后大鼠后肢的机械性缩足阈值,评估硬膜外双电极刺激对其术侧后肢机械性缩足阈值的影响。SCS测试后第2 d,在大鼠腹腔内注射大麻素1型受体(CB1)的拮抗剂AM251,然后观察AM251对大鼠SCS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大鼠左侧后肢机械性缩足的基础阈值为49.37±6.99 g,L5脊神经结扎及硬膜外电极置入术后机械性缩足的阈值为19.23±5.12 g,行SCS(20 Hz,150~200 mV)30 min后术侧机械性缩足阈值为35.62 g±7.27 g,与给予SCS刺激前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与手术对侧(右侧)相比,机械性缩足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腹腔注射AM251可翻转SCS的镇痛作用(15.00±1.01 g,P<0.01)。结论:硬膜外双电极植入方法取材容易,简单易行,与当前临床普遍应用的电刺激装置极为相似,为进一步研究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机理提供了可靠的模型,并为其他领域脊髓硬膜外电刺激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提供了参考。本文结果还提示内源性大麻素CB1受体可能参与SCS的镇痛机制。(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蔡长华[6](2014)在《硬膜外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表现为难治性顽固性疼痛,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临床多种治疗方法疗效不佳。脊髓电刺激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已有40余年历史,在方法学、患者选择、治疗机制探讨、治疗效果、临床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也提出了较为规范的临床应用建议。近来又报道了脊髓电刺激联合局部软组织内神经电刺激用于治疗慢性疼痛,以及高频脊髓电刺激的临床应用,为慢性疼痛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患者应用现状作一综述。由于脊髓电刺激疗法安全并较少副作用,应提倡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期刊2014年01期)

周慧[7](2012)在《用于行走功能恢复的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的对脊髓任意部位的损伤或者在脊髓椎管内脊神经的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相应病变。脊髓损伤后的行走功能恢复是众多脊髓损伤患者的美好愿望,但目前尚无有效疗法能够恢复脊髓损伤导致的运动及感觉缺陷,许多脊髓损伤患者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下半辈子,这给病人及家庭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近年来,部分临床研究证实对于与行走功能相关的腰骶段脊髓神经元回路依然完好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患者,使用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piduralSpinal Cord Stimulation, ESCS)和减重疗法(Partial Weight Bearing Therapy, PWBT)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促进患者行走功能的改善。但这些临床研究仅对少数SCI患者进行,该疗法中合理的刺激参数(频率、脉宽、强度、位置等)、疗法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还需要通过长期的动物实验进行研究。而目前用于此研究的动物实验用植入式硬膜外脊髓刺激装置尚未见报道,亟待开发。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可以建立起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间的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能帮助患者恢复一定的自主生活能力。而使用头皮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 EEG)信号的BCI,由于具有无创性及信号易提取,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从EEG信号中可以提取出运动意图,此运动意图可以转换成控制命令,控制ESCS的开始或停止,以及控制ESCS的刺激模式。通过将BCI与ESCS相结合,脊髓损伤后瘫痪患者便有可能通过运动想象产生不同的下肢动作,如站立或行走等,这给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种全新的BCI控制ESCS的运功神经重建系统是否可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EEG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算法。本论文不仅对基于EEG的BCI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进行了研究,而且研制了可用于动物实验的植入式ESCS系统,并建立了大鼠ESCS的有限元模型。最后采用研制的植入式ESCS装置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刺激参数对后肢运动功能的作用。主要的工作及结果包括以下方面:(1)研究了基于EEG信号的BCI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采用离散小波变换提取μ节律与β节律附近频带的特征信号,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进行分类;此外,还应用了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方法对EEG信号进行分类,均实现了较高的分类准确率与互信息率。(2)研制了可用于动物实验的植入式ESCS系统,该系统可用于ESCS的行走功能作用研究,由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刺激电极、磁铁、外部控制器、上位机组成。采用固形胶及硅胶的封装方法,使刺激器具有生物兼容性,并能较好抵抗体液的侵蚀。针对大鼠脊髓解剖学结构,设计了具有3触点的镀金柔性电路板电极。封装后的植入式脉冲发生器体积为33mm×24mm×8mm,质量约12.6g,满足了外科植入要求。植入体采用了基于2.4GHz载波频率的体内外无线通讯方案,有效通讯距离可达1米。此外,还结合干簧管,设计了植入体的低功耗工作方案,刺激器平时工作在休眠状态,休眠电流仅40μA。使用单个普通3V纽扣电池时,刺激器能在体内工作2周左右。(3)建立了大鼠脊髓电刺激的场—神经元模型,研究了脉宽对后根、前根、背柱神经纤维激活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脊髓电刺激作用下募集的神经元结构。该模型可用于指导大鼠脊髓电刺激实验。(4)使用研制的植入式ESCS刺激器对大鼠进行脊髓电刺激的实验,研究了不同刺激参数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作用。首先,大鼠脊髓腰骶段为有效刺激节段。然后,对于运动阈下的刺激,大鼠胫骨前肌没有明显EMG响应;而当实施运动阈上刺激时,胫骨前肌的平均EMG峰峰值随着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强。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胫骨前肌的平均EMG峰峰值出现了下降趋势。最后,当刺激脉宽增加时,诱发平均EMG峰峰值逐渐上升。(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2-09-26)

田雪筠[8](2012)在《1例硬膜内型骶神经前根电刺激器治疗脊髓损伤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脊髓损伤(SCI)使损伤平面以下的内脏器官失去高级中枢(大脑和或脊髓)的调节与支配,引起神经性器官功能紊乱,以脊髓终末支配的盆腔器官(膀胱、尿道、直肠、肛门和性器官)功能障碍最为常见。我国唐山大地震(1976年)截瘫患者15 a后的死亡原因调查,49%~66%与尿毒症有关[1]。因此重建脊髓损伤后患者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截瘫患者的生活(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2年27期)

王熠钊[9](2009)在《硬膜外脊髓电刺激对大鼠下肢步行中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硬膜外脊髓电刺激诱发正常大鼠脊髓反射的特点实验一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电压变化对正常大鼠脊髓反射的影响目的研究正常大鼠麻醉状态下S1脊髓节段不同电压硬膜外脊髓电刺激所诱发的脊髓反射,探讨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电压变化对正常大鼠脊髓反射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10只,麻醉后手术将电极植入S1脊髓节段。分别予400mV、600mV、1200mV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以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大鼠下肢半腱肌肌腹的肌电信号,观察所诱导脊髓反射的特点。结果能引起大鼠下肢肌肉反应的阈值为300mV。叁种电压强度的硬膜外脊髓电刺激能诱导出两种潜伏期成分的脊髓反射,较低的400mV、600mV电压强度可诱发出长潜伏期成分,潜伏期分别为5.27±0.36 ms和5.19±0.67ms;较高的1200mV电压强度可诱发出短潜伏期成分,潜伏期为2.57±0.23ms。结论不同电压的硬膜外脊髓电刺激可诱导出不同来源的脊髓反射。长潜伏期成分可能是兴奋脊髓背根传入神经后引起的单突触反射;短潜伏期成分可能是直接兴奋脊髓内的运动神经元或运动纤维后向下传导引起的肌肉兴奋电反应。实验二硬膜外脊髓电刺激频率变化对正常大鼠脊髓反射的影响目的研究正常大鼠麻醉状态下S1脊髓节段不同频率硬膜外脊髓电刺激所诱发的脊髓反射,探讨硬膜外脊髓电刺激频率变化对正常大鼠脊髓反射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10只,麻醉后手术将电极植入S1脊髓节段。予波宽200μs、电压强度1200mV,频率分别为50Hz、60Hz、80Hz、100Hz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以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大鼠下肢半腱肌肌腹的肌电信号,观察所诱导脊髓反射的特点。结果以50Hz、60Hz、80Hz、100Hz的ESCS刺激大鼠S1脊髓时,可诱发出脊髓反射。4种高频刺激后期均出现了脊髓反射脱落后不规律出现,部分大鼠出现了高频刺激后期脊髓反射完全消失。50Hz频率的ESCS所诱发脊髓反射的潜伏期和波宽分别为4.46±1.07ms和7.33±1.00ms,与另外叁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四种高频ESCS所诱发的不规律出现的脊髓反射,可能是一种单突触反射。高频刺激时脊髓反射的不规律出现可能与高频刺激的抑制作用有关。实验叁硬膜外脊髓电刺激应用于正常大鼠不同脊髓节段所诱发脊髓反射的特点目的观察ESCS分别刺激正常大鼠L2及S1脊髓节段时所诱发的脊髓反射,探讨硬膜外脊髓电刺激应用于正常大鼠不同脊髓节段所诱发脊髓反射的特点。方法以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大鼠下肢胫前肌的EMG信号。将不同电压强度(400mV,600mV,1200mV)所诱发脊髓反射的潜伏期与经颅磁刺激得到的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相比较。将高频ESCS(50Hz、60Hz、80Hz、100Hz)分别应用于大鼠L2及S1脊髓节段,观察高频ESCS对脊髓反射的作用。结果L2脊髓节段电刺激的电压强度的改变并未对其诱发的脊髓反射有明显作用,并且L2脊髓节段电刺激所诱发脊髓反射的潜伏期与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但不同电压强度的S1脊髓节段电刺激所诱发脊髓反射则显示出了不同的潜伏期。结论S1节段较低电压的电刺激时能诱发出一个较长潜伏期的脊髓反射,这个脊髓反射可能是电刺激兴奋了脊髓背根所致;较高电压的电刺激时能诱发出一个较短潜伏期的脊髓反射,这个脊髓反射可能是电刺激直接兴奋了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或是运动神经纤维所致。L2节段较高电压刺激时,并未观察到类似现象,提示这可能与两个节段的结构不同有关。研究中我们记录到脊髓反射的波宽较小,这可能是与我们使用的同心圆记录电极的记录面积更局限有关;提示我们,研究中采用不同的记录电极,脊髓反射的波形可能会有不同。我们应用高频硬膜外电刺激时并未诱发下肢节律性的运动,这可能是因为我们难以给予实验中的麻醉大鼠一定的下肢感觉反馈所致;这提示我们记录清醒大鼠的EMG信号是十分必要的。第二部分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结合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及脊髓灰质前角超微结构的影响目的ESCS联合跑台训练已被证明可以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及脊髓损伤大鼠步行功能的恢复。我们拟研究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结合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大脑运动皮质,以及刺激部位脊髓灰质前角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ESCS联合跑台训练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及脊髓损伤大鼠步行功能的机制。方法:12只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1)脊髓损伤组(spinal cord injury group,SI),(2)脊髓损伤+ESCS组(spinal cordinjury plus ESCS group,SE SE),(3)脊髓损伤+跑台训练组(treadmill training group,TT),(4)脊髓损伤+跑台训练+ESCS组(treadmill training plus ESCS group,TE)。所有大鼠先接受不完全脊髓损伤手术造模。造模手术后4周,SE组和TE组大鼠再接受电极植入手术。电极覆盖范围为L2~S1。电极植入术后4周,SE组大鼠要接受运动阈下的ESCS刺激,第天30分钟。TT组大鼠接受5cm/s的跑台训练,每天30分钟。TE组大鼠则每天同时接受ESCS和跑台训练,训练参数同SE组和TT组。SI组大鼠则不接受ESCS或是跑台训练,作为对照组。以上4组的干预都进行4周。4周后按电镜标本制作方法取大鼠大脑下肢运动皮质及脊髓前角灰质,以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经过4周的干预后,TT组和TE组大鼠的空地神经行为学评分都增加到了18左右,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SI组和SE组则未见明显的增加。TT、TE组的大脑运动皮质血管直径都显着地较SI组和SE组增大。但TT、TE组间的血管直径无统计学差异,SI、SE组间的血管直径无统计学差异。无论是否接受ESCS或是跑台干预、大脑运动皮质突触和神经元的形态都无明显改变;刺激部位脊髓灰质前角的突触和神经元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ESCS应用时,脊髓腰膨大特定部位的局限电刺激可能对其作用有重要意义。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大脑运动皮质血管直径的增大可能是由于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引起的血管增生,从而增加了运动皮质的血管储备。脊髓灰质前角内突触及神经元形态并未观察到有显着改变,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取材部位为损伤节段以下。ESCS联合跑台训练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可能与刺激部位脊髓及大脑运动皮质神经通路的改变无明显联系,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徐琦,邢科新,王永骥,何际平,刘中伟[10](2008)在《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实验证实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与减重步态疗法(PWBT)相结合,能明显提高患者脊髓损伤康复后的行走能力,对运动能量代谢产生显着影响,但相应的神经与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开发研制一种小型低功耗的先进ESCS刺激仪,为ESCS机理的实验研究提供所需的刺激模式。基于印刷电路板工艺,采用聚酰亚胺对银电极触点进行绝缘封装,改进电极的设计。进行ESCS刺激仪性能的动物实验验证,改变电压幅值、频率和波宽等刺激参数,观察实验猫肌肉的抽搐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小型低功耗ESCS刺激器能提供所需的多通道多模式刺激信号,电池供电和低功耗设计可提供使用安全性,ESCS电极满足柔韧性和生物兼容性要求,可为ESCS和PWBT组合疗法的机理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临床研究证实,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但基本神经机制则需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在建立大鼠ESCS有限元-神经元组合模型的基础上,仿真L2节段单阴极刺激条件下脊髓组织内的电势分布,确定L1到S2节段背根、腹根纤维和不同深度背柱纤维激活阈值的变化规律,分析纤维位置和刺激脉宽对神经纤维激活阈值的影响。仿真结果发现,距电极最近的背根纤维激活阈值最低为0.41 V,浅层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略高为0.47 V,最近腹根纤维的激活阈值最高为0.78 V,减小电极-纤维距离有利于脊髓纤维的选择性激活;不同深度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随刺激脉宽增加而减小,但脉宽过大导致背柱纤维激活阈值的降幅变小,过长的脉宽使得激活阈值的降幅趋缓,合理选择刺激脉宽有利于激活深层背柱纤维,增加脊髓组织的激活区域,提高ESCS对于深层背柱纤维的募集能力。该仿真结果可为动物实验研究中合理选择刺激参数、提高刺激选择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论文参考文献

[1].Mailis,A,卫琰.神经病理性疼痛介入治疗循证指南:脊髓电刺激、静脉输注、硬膜外注射和神经阻滞[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

[2].陈清阳,徐琦,王熠钊,孟勇.基于有限元-神经元模型的大鼠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仿真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5

[3].陈清阳.大鼠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的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4].张雪,徐琦.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的应用研究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5

[5].昝志,李建民,吴畏,宫圆圆,刘暾.大鼠硬膜外双电极脊髓电刺激模型的建立[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4

[6].蔡长华.硬膜外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研究现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4

[7].周慧.用于行走功能恢复的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8].田雪筠.1例硬膜内型骶神经前根电刺激器治疗脊髓损伤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9].王熠钊.硬膜外脊髓电刺激对大鼠下肢步行中枢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9

[10].徐琦,邢科新,王永骥,何际平,刘中伟.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仪的研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

标签:;  ;  ;  ;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论文-Mailis,A,卫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