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林论文-孔婷婷,刘爱华,张静文

苹果林论文-孔婷婷,刘爱华,张静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苹果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疆野苹果,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林分因子

苹果林论文文献综述

孔婷婷,刘爱华,张静文[1](2019)在《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与林分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的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就海拔、坡度、树高、胸径、枝粗和枝方位等6个因子对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苹果小吉丁虫的虫口密度在海拔1 350~1450 m显着高于1 150~1 250 m和1 250~1350 m,坡度10°~20°显着高于20°~30°,胸径>30 cm的野苹果树显着高于胸径<30 cm。相关分析表明,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与海拔、坡度呈显着负相关,与野苹果树胸径、枝粗呈显着正相关。利用海拔、胸径这2个关键因子与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的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期为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李青华,穆艳,王延平[2](2019)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地苹果林蒸散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米脂为研究区,选取苹果林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苹果林地的蒸腾蒸发耗散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为指导有限水资源条件下苹果产业发展科学布局、优化管理措施及充分挖掘苹果林地的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热扩散茎流计(TDP)、小型蒸发皿测定了组成苹果林地蒸散的果树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运用水量平衡公式计算了冠层截留量,分析了各气象因子与蒸腾速率的关系,并评估了苹果林地的蒸散量,以期正确认识和评价苹果林地生态水文效应.不同生育期的日均蒸腾速率大小依次为果实膨大期>果实着色期>新梢生长及幼果发育期>萌芽开花期,小时尺度下,不同生育期蒸腾速率到达峰值的时间不同.不同天气条件下,晴天状况下树干蒸腾量明显大于阴天,影响苹果林地蒸腾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果实膨大期及果实着色期为果树耗水的主要时期.降水对蒸腾的影响表现出滞后效应.植被蒸腾量、土壤蒸发量、冠层截留量对蒸散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58.9%、26.8%、14.3%.试验期间,降水量大于蒸散量,果园水分收支略有盈余,不同月份土壤水分收支情况不同,应加强萌芽开花期、新梢生长及幼果发育期果园的水分管理.(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林[3](2018)在《伊犁河谷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综合治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苹果属植物重要的起源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起源于我国的苹果属植物野生种就有21个,其中新疆野苹果(塞威士苹果)被许多学者研究证实为现代栽培苹果的直接祖先。新疆野苹果仅分布于天山山脉,新疆伊犁河谷是新疆野生果树种类最多、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和利用价值最有前途的地区。近年来由于苹果小吉丁虫、农田开发、过度放牧(本文来源于《新疆林业》期刊2018年06期)

郭复兴,常天然,林瑒焱,王延平,穆艳[4](2019)在《陕西不同区域苹果林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生产力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WinEPIC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1981—2016年陕西不同区域成龄苹果林的水分生产力影响因子和土壤水分动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陕北丘陵沟壑区、渭北残塬区和关中平原区成龄苹果林年均产量分别为16.94、22.62和25.70 t·hm~(-2),年均蒸散量分别为511.2、614.9和889.88 mm,水分生产力分别为3.81、3.82和3.24 kg·m~(-3).在陕北区和渭北区,林地水分胁迫最严重,年均胁迫天数分别为54.89、28.38 d,关中区的N素胁迫较为剧烈,年均胁迫天数为25.87 d.陕北区和渭北区影响苹果林产量的最大因子是降水量,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74和0.235,但施N量对产量也有较大影响,回归系数分别达0.224和0.232;关中区的最大影响因子为施N量,回归系数为0.335,其次是供水量和施P量,回归系数分别为0.154和0.147.陕北区和渭北区影响苹果林水分生产力的最大因子是降水量,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0.238和0.194;关中区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为施N量和供水量,回归系数分别为0.182和0.178.在模拟期间,陕北区、渭北区和关中区苹果林地的过耗水总量分别为1152.17、1342.95和1372.42 mm,2~15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下降速率分别为63.44、57.08、51.41 mm·a~(-1),深层土壤干层出现时间分别为8、13和17年后,干层稳定至11 m深的时间分别为18、21和26年,干燥化严重.不同区域苹果林的管理重心应参考水分生产力的主导因子确定.(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忠权,董合干[5](2018)在《新疆野苹果林野苹果实生苗空间分布及其生存现状——以新源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野苹果作为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资源,对于维护新疆生物多样性、果树新品种选育以及新疆生态旅游至关重要,其实生苗的现状更是关乎该物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了实生苗分布与海拔以及实生苗与母株距离远近的空间特点,跟踪了当年生实生苗的生存现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实生苗数量先增加后减小呈单峰型变化;绝大多数的实生苗都集中在母株冠幅内部,其中69.6%的实生苗集中在距母株0.5~1.5 cm范围内;现阶段一年生实生苗不仅数量少而且均无法存活到当年秋季,说明自然状况依靠种子萌发的实生苗来更新野苹果种群非常困难。因此,采用人工辅助恢复同时加强对现有植株及生境的保护是新疆野苹果种群恢复的关键。(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王春良[6](2018)在《苹果林下套种思壮赤菇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自治区财政林业新技术及推广项目)项目名称:苹果林下套种思壮赤菇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主持人:王春良项目主管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科学技术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处项目承担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所项目合作单位:宁夏茗秀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示范地点:灵武市新华桥镇项目主要研究与示范内容:1、筛选苹果林下思壮赤菇(大球盖菇)新品种栽培营养料(基质)配方;(本文来源于《宁夏林业》期刊2018年04期)

崔志军,张彦龙,罗朝辉,马怀亮,吕昭智[7](2018)在《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对野苹果林的危害及其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自1995年入侵以来,对新疆天山北坡的野苹果林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但在区域尺度上的危害缺乏系统的评估。选取野苹果林典型分布区——新源县(新源改良场、八连、萨哈)和巩留县(交勒赛、小莫合、大莫合、二乡)进行试验观测,统计样地内每棵野苹果树的受害等级、果实产量、受害枝条的旧羽化孔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新源改良场受害最为严重,交勒赛、二乡和大莫合受害最轻;各调查点间果实产量和苹果小吉丁虫的旧羽化孔密度差异显着;在管理强度高的栽培果园内,苹果小吉丁虫的危害较轻。建议在危害严重区域(如新源)采用人工修剪措施;在适合飞机飞行的区域(如小莫合和大莫合)采用航空防治;在高山区建立围栏保护防治措施(如二乡和八连);在人工容易到达或者适合人工作业的地方,采用生物防治和人工修剪措施(交勒赛和萨哈)。(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罗布次仁,刘洪明[8](2018)在《矮砧栽培技术助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社拉萨6月10日电 ( 罗布次仁 刘洪明) 经国内知名专家团队参与并指导,西藏林芝近1000亩矮砧苹果长势良好,600多亩成功挂果。国内最为先进的苹果种植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爬上”世界屋脊,助力当地主要水果生产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近日,(本文来源于《西藏日报(汉)》期刊2018-06-11)

霍俊明[9](2018)在《在“苹果林”中发现“梨树”——关于何向阳诗集《青衿》》一文中研究指出何向阳的《青衿》是一本推迟了二十多年才从"私人抽屉"里取出来供人翻阅的诗集。其中所收录的诗歌集中于她在14至27岁之间的诗作,这更像是记录了个人情感成长史的特殊"日记"。她在诗歌里设置了很多"门""窗""船"的情境,这无疑是情感吁求与内在变化的对应。对于何向阳而言诗歌的功效就是"荒漠甘泉"。如果把精神成长比喻为一棵树,那么成长的轨迹和变化都是压缩和内化为"年轮"的,正如"那年在五台山,请了一串核桃的,就一直放在匣中。正如一百零八颗小小的凝固的瞬间放在苍白的纸上一样"(《自序》)。这是一个少女头上的蓝色发带,是私人的诗歌秘密。这些诗句是压缩、淬炼和冷却的(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8年04期)

李青华,张静,王力,王延平[10](2018)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地苹果林土壤干化及养分变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不同树龄苹果林土壤剖面水分特征及土壤养分演变规律,探明土壤干化引起的养分失衡原因,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苹果林地土壤水分、养分科学管理以及果园合理施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陕北米脂县为研究区,选取不同树龄山地苹果林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7 a、10 a、18a、25 a、30 a和41 a苹果林地0~1 000 cm土层土壤湿度和0~3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析测定了深度范围内土壤干化情况、各养分指标丰缺状况及其随种植年限和土层深度的变异特征及不同树龄苹果林地6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与养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树龄山地苹果林深层土壤均出现严重或强烈干化,0~1 00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随树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再略有增加趋势。该地区不同树龄苹果林0~3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处于极缺状态,全磷、速效磷含量较缺,速效钾含量中等。幼龄期果树土壤水分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相关性显着,而盛果期及衰退期果树土壤水分与各养分含量相关性不显着。建议不同树龄果园除应采取蓄水保墒措施外,尤其应注重有机肥和氮肥投入,适当增施磷肥,可少施或不施钾肥。相较于由干化引起的养分失衡,该地区土壤干化问题更应引起关注。(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苹果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米脂为研究区,选取苹果林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苹果林地的蒸腾蒸发耗散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为指导有限水资源条件下苹果产业发展科学布局、优化管理措施及充分挖掘苹果林地的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热扩散茎流计(TDP)、小型蒸发皿测定了组成苹果林地蒸散的果树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运用水量平衡公式计算了冠层截留量,分析了各气象因子与蒸腾速率的关系,并评估了苹果林地的蒸散量,以期正确认识和评价苹果林地生态水文效应.不同生育期的日均蒸腾速率大小依次为果实膨大期>果实着色期>新梢生长及幼果发育期>萌芽开花期,小时尺度下,不同生育期蒸腾速率到达峰值的时间不同.不同天气条件下,晴天状况下树干蒸腾量明显大于阴天,影响苹果林地蒸腾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果实膨大期及果实着色期为果树耗水的主要时期.降水对蒸腾的影响表现出滞后效应.植被蒸腾量、土壤蒸发量、冠层截留量对蒸散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58.9%、26.8%、14.3%.试验期间,降水量大于蒸散量,果园水分收支略有盈余,不同月份土壤水分收支情况不同,应加强萌芽开花期、新梢生长及幼果发育期果园的水分管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苹果林论文参考文献

[1].孔婷婷,刘爱华,张静文.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与林分因子的关系[J].中国植保导刊.2019

[2].李青华,穆艳,王延平.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地苹果林蒸散特征[J].地球科学.2019

[3].张林.伊犁河谷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综合治理措施[J].新疆林业.2018

[4].郭复兴,常天然,林瑒焱,王延平,穆艳.陕西不同区域苹果林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生产力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19

[5].刘忠权,董合干.新疆野苹果林野苹果实生苗空间分布及其生存现状——以新源县为例[J].新疆农业科技.2018

[6].王春良.苹果林下套种思壮赤菇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J].宁夏林业.2018

[7].崔志军,张彦龙,罗朝辉,马怀亮,吕昭智.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maliMatsumura)对野苹果林的危害及其评估[J].干旱区研究.2018

[8].罗布次仁,刘洪明.矮砧栽培技术助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N].西藏日报(汉).2018

[9].霍俊明.在“苹果林”中发现“梨树”——关于何向阳诗集《青衿》[J].作家.2018

[10].李青华,张静,王力,王延平.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地苹果林土壤干化及养分变异特征[J].土壤学报.2018

标签:;  ;  ;  ;  

苹果林论文-孔婷婷,刘爱华,张静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