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淋溶论文-蒋美佳,刘晓林,冯钰梅,李凡,何秀琴

氮素淋溶论文-蒋美佳,刘晓林,冯钰梅,李凡,何秀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氮素淋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肥,保水剂,紫色土,水分入渗

氮素淋溶论文文献综述

蒋美佳,刘晓林,冯钰梅,李凡,何秀琴[1](2019)在《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对紫色土水分入渗及氮素淋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有机肥、保水剂(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吸水树脂SAP和沃特)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对紫色黏土水分入渗及氮素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可有效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控制土壤水分和养分淋失的有效措施。单施有机肥和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均降低了湿润锋运移深度和入渗速率。与对照相比,单施有机肥和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处理的湿润锋运移深度降低了33.33%~46.49%,入渗速率降低了22.73%~31.82%,累计淋溶液体积降低了1.25%~6.78%。施用有机肥有一定增肥保肥能力,但随淋洗次数增加保肥能力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在持续淋溶条件下单施有机肥的硝态氮和全氮累计损失率分别升高了12.00%,17.51%。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可有效减少氮素淋失量,降低氮素淋失率,提高土壤保肥能力。与施用有机肥相比,有机肥配施保水剂硝态氮损失率降低了35.49%~78.46%,全氮损失率降低了35.53%~71.85%,其中有机肥配施PAM处理保水保肥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付晨星,魏占民,王晓宇,张金丁,王富[2](2019)在《PAM与SAP交并施用对旱区坡耕地氮素淋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旱区坡耕地上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在降雨强度40 mm·h~(-1)和历时为3 h的条件下,7种线性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PAM)和新型节水保水材料(SAP)交并施用方式对径流和氮素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不施用PAM和SAP)相比较,施加PAM和SAP有效减少了径流量和氮素淋溶量,减少的地表径流量达93.29%,相应地降低水中总氮淋溶量达25.58%,保水作用SAP强于PAM;同时,减少的土壤侵蚀量达91.85%,相应地降低泥沙中总氮淋溶量达37.96%;由降雨后土壤剖面养分分布可知,0~15 cm深度土壤的含氮量比对照组高50.24%。说明施加PAM和SAP增加了根系层的持水和保肥能力,降低了土壤养分随水的深层渗漏,且保土作用PAM强于SAP。在坡耕地施加PAM和SAP不但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而且能降低土壤氮素的流失,防止肥料对地下水的污染。(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王昂,戴丹超,马旭洲,牟群,于永清[3](2019)在《北方稻蟹共作对水体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稻蟹共作系统水体氮(N)素的淋溶损失,在辽宁省盘锦市开展田间试验。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养蟹为主因素,施N肥为副因素,设置4个处理,即单作稻不施N肥(R0M),稻蟹共作不施N肥(R0C),单作稻施N肥(施N量为160 kg/hm~2,R1M)和稻蟹共作施N肥(160 kg/hm~2, R1C)。结果表明:铵态氮(NH_4~+-N)是田面水中N素存在的主要形态,占田面水中总N(total nitrogen, TN)含量的50.8%;硝态氮(NO_3~--N)是淋溶水N素的主要形态,占TN淋溶量的58.5%。施肥可以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量N(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MBN)含量、田面水N素和淋溶水N素含量(P<0.05)。养蟹稻田的土壤MBN含量较单作稻田提高了17.7%。养蟹可以显着降低淋溶水NO_3~--N含量(P<0.05),但是对田面水N素、淋溶水铵态氮(NH_4~+-N)和可溶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DON)含量影响较小。淋溶水NO_3~--N含量与田面水NO_3~--N含量呈线性正相关(P<0.01),淋溶水DON含量与土壤MBN含量呈线性负相关(P<0.01)。R1M和R1C处理的TN淋溶量分别占当季施肥量的7.6%和6.3%,N淋溶不是肥料中N素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施肥条件下,养蟹降低了15.0%的TN淋溶量(P<0.05),而在不施肥条件下,降低了7.2%的TN淋溶量(P>0.05)。说明稻蟹共作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稻田肥料N素的淋溶损失。(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梁斌,唐玉海,王群艳,李飞,李俊良[4](2019)在《滴灌和施用秸秆降低日光温室番茄地氮素淋溶损失》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年两季设施番茄为对象,利用渗漏池收集渗漏液,研究了设施菜地不同灌溉模式(滴灌、漫灌)和施用有机物料(单施鸡粪M、鸡粪配施玉米秸秆M+C、鸡粪配施小麦秸秆M+W)对土壤矿质态氮、可溶性有机氮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氮素的淋溶损失主要发生于秋冬季,滴灌和漫灌模式下,该季可溶性总氮淋失量占全年淋失量的56.8%和71.1%。漫灌模式下,冬春季和秋冬季可溶性总氮淋失量分别为114.3和281.1kg/hm~2,占单季氮投入量的12.5%和29.3%。与漫灌相比,滴灌使全年番茄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分别显着提高15.6%和21.4%,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量/氮素投入量)显着提高47.5%,同时使全年矿质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淋失量分别降低68.6和47.4 kg/hm~2,降幅分别为33.1%和39.6%。与单施鸡粪相比,鸡粪配施秸秆(玉米或小麦)对番茄产量无影响,但显着降低灌溉水渗漏量和氮素淋溶损失量,使全年灌溉水渗漏损失量平均降低24.3%,全年矿质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淋失量分别平均降低26.6%和33.7%。综上,可溶性有机氮在氮素淋溶损失中不可忽视,滴灌模式通过降低渗漏液中氮的浓度,配施秸秆通过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损失,进而降低可溶性氮的淋溶损失。(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周旋,吴良欢,董春华,贾磊[5](2019)在《氮肥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氮素淋溶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尿素类肥料添加生化抑制剂组合后,在黄泥田土壤中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的淋溶损失规律。采用室内土柱淋溶培养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叁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2-氯-6-(叁氯甲基)吡啶(CP)单独添加及配合施用对尿素和尿素硝铵(300 kg N/hm~2)中氮(N)素在土体中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和尿素硝铵处理淋溶液中NH~+_4-N和NO~-_3-N浓度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出峰时间不一。NH~+_4-N和NO~-_3-N淋失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处理间差异逐渐变大。NBPT处理可以减缓尿素水解,有效抑制NH~+_4-N生成,延缓其出峰时间,减少NH~+_4-N流失;CP处理可以有效抑制NH~+_4-N向NO~-_3-N转化,减少NO~-_3-N流失。与单独添加NBPT和CP处理相比,两者配施对N素淋溶损失有明显的协同抑制效果在黄泥田土壤中,既能减缓尿素水解,保持土壤中较高NH~+_4-N含量,又能降低淋溶液中NO~-_3-N浓度。培养结束时(第72天),UAN处理中NO~-_3-N、NH~+_4-N、矿质态N淋失总量及硝化率较U处理高34.39%、5.32%、31.72%和15.71%。U+NBPT、U+CP和U+NBPT+CP处理较U处理分别显着降低NO~-_3-N淋失总量达15.58%、114.77%和73.45%;UAN+NBPT、UAN+CP和UAN+NBPT+CP处理较UAN处理分别显着降低达15.88%、54.87%和37.46%。不同处理NO~-_3-N淋失总量大小表现为:UAN> UAN+NBPT> U> UAN+NBPT+CP> U+NBPT> UAN+CP> U+NBPT+CP> U+CP> CK。在一定施肥量条件下,NBPT和CP单独施用或配施均可降低黄泥田土壤中NO~-_3-N累积淋失量。对各处理淋溶液中NO~-_3-N淋失量(y)随时间(x)的变化进行拟合,其中以线性方程(y=ax+b)的拟合度较高,且各抑制剂处理a、b值均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认为,在黄泥田土壤中施用CP及其与NBPT配施可以显着降低土壤NO~-_3-N淋溶损失,减少N素淋失风险,提高肥料利用率。(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唐珧,李丽君,张晓明,刘平,白光洁[6](2018)在《尿素与不同添加剂对土壤氮素淋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少设施菜地氮素淋溶损失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方法,研究等量氮素条件下,加入有机肥(O)、双氰胺(UB)和生物炭(UB)较尿素(U)相比对土壤淋溶液及不同土层体积、pH值、电导率、硝态氮及铵态氮浓度和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加尿素相比,添加有机肥和生物炭能显着降低淋溶液体积,降低幅度分别达8.0%,7.26%;各处理对淋溶液pH值均不会产生显着影响,但加入生物炭会显着提高淋溶液的电导率,是尿素处理的4.87倍;加入有机肥、双氰胺(DCD)及生物炭与尿素相比,可明显降低淋溶液中的硝态氮累积量,分别降低18.78%,25.65%,81.54%,降幅大小为生物炭>DCD>有机肥。添加有机肥,DCD及生物炭较尿素相比,有机肥处理可以显着降低淋溶液中的铵态氮含量,降低幅度达67.84%,而DCD及生物炭则增加了铵态氮的累积量,分别上升23.86%,42.88%。各土层中生物炭处理的氮素含量最高,0~20,20~40,40~60 cm分别是尿素处理的2.85倍、6.37倍、1.63倍。以上结果表明,从减少氮素淋失的角度考虑,添加生物炭效果最佳。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考虑利用生物炭减少过量施肥带来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夏红霞,朱启红,李强,王书敏,丁武泉[7](2018)在《典型有机肥氮素淋溶流失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有机肥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研究较少的现状,研究典型有机肥在紫色土中的淋溶流失特征。【方法】本文以牛粪、沼液、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供试有机肥,以化肥(磷酸氢二铵)为对照,对比研究有机肥/化肥中氮素在紫色土中淋溶流失。【结果】(1)牛粪、沼液、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等有机肥在紫色土中也会造成氮素淋溶流失,且在一定条件下沼液、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氮素淋溶流失率超过化肥30%以上,与化肥相比差异显着(P <0. 05);(2)供试肥料在紫色土中氮淋溶流失率与与降雨强度、施肥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且施肥量对氮素淋溶流失的影响大于降雨强度;(3)在模拟淋溶条件下,可溶态氮(TDN)是化肥/有机肥淋溶流失的主要形式,可溶态氮(TDN)流失量占总氮含量的65. 17%~99. 07%,这可能与化肥/有机肥中氮的存在形态有关。【结论】有机肥在紫色土中会造成氮素淋溶流失,在农用过程中要注意合理、适量施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常菲,郜翻身,红梅,武岩,李艳勤[8](2018)在《施肥措施对河套灌区氮素淋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不同施肥措施对氮素淋溶风险的影响,为河套地区基础农田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本试验采用田间原位渗漏计法,对河套灌区盐化潮土玉米季连续2年氮素淋溶状况进行监测,研究5种不同施肥措施(不施肥(NF)、农民常规施肥(CK)、农民常规施肥+膨润土(B)、农民常规施肥+生物炭(C)、农民常规施肥+有机肥(F))对氮素淋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C处理下淋溶水总量均较低,比CK平均分别减少了16.4%、15.9%,F处理淋溶水量相对较高;在氮素养分淋溶损失中,硝态氮、铵态氮浓度均在第二次灌水后出现了峰值,B、C处理峰值较低,F处理稍高;除NF外,B处理的无机氮累积淋溶量最低,平均为65 kg·hm~(-2),比CK处理下降了41. 3%; C、F处理依次为73. 4kg·hm~(-2)、96.4 kg·hm~(-2),分别比CK下降了33.7%、12.9%。淋溶水中全氮、可溶性总氮的淋溶量大小顺序均为NF <B <C <F <CK; B、C、F的表观淋溶率平均分别为15.3%、16.5%,18.5%,均低于CK处理的25.5%; F、B、C处理的玉米产量显着高于CK(P<0.05),其增产率依次为9.8%、8.4%、6.6%,且2年各处理表现出增产的趋势。考虑到F处理下氮素淋溶损失量较大,而膨润土、生物炭有效地抑制了氮素的淋溶损失,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河套灌区化肥面源污染,故B处理推广施用的可行性较大,C处理次之。(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唐珧[9](2018)在《不同水肥管理对土壤氮素淋溶阻控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室菜田种植过程中,由于农民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各地普遍存在着“大肥大水”的现象,这不仅严重浪费水资源和肥料,还造成地下水污染,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设置土柱淋溶模拟试验及温室黄瓜种植试验两部分,通过土柱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水肥管理下,表层供试土壤中加入等氮量的尿素(U)、有机肥(O)、缓释肥(SRF)、尿素+双氰胺(U+D)、尿素+生物炭(U+B)的淋溶液及不同土层pH值、电导率、NO_3~--N及NH_4~+-N累积量,探讨氮素淋溶的较优阻控措施;通过温室种植试验分析不同水肥管理下,黄瓜产量及养分含量、灌溉水生产率、氮肥偏生产力、氮淋溶规律、磷淋溶规律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探讨减肥减水对温室黄瓜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旨在为温室蔬菜种植中氮素淋溶阻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不同肥料及添加剂进行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能显着增加淋溶液的EC,达到尿素处理的4.87倍。淋溶液中NO_3~--N浓度随淋溶次数增加呈下降趋势,NH_4~+-N浓度随淋溶次数增加呈波浪式变化。与尿素相比,添加缓释肥、有机肥、双氰胺、生物炭均能显着减少土壤NO_3~--N淋失量,降幅分别为18.05%、18.78%、25.65%和81.54%;添加有机肥可以显着减少NH_4~+-N淋失量,达68.87%,添加缓释肥、双氰胺及生物炭则显着增加了NH_4~+-N的淋失量,增幅分别为18.77%、23.86%和42.88%。2.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淋溶后土壤的pH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电导率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0-20cm土层pH与施肥量成负相关,不同处理对其影响不大。与尿素相比,添加缓释肥及生物炭能显着提高土壤NO_3~--N累积量,达8.97%和30.34%,添加有机肥和双氰胺反而显着降低了土壤NO_3~--N的累积量,降幅分别为66.41%和50.19%;与尿素相比,添加有机肥、缓释肥、双氰胺能显着提高土壤的NH_4~+-N累积量,分别增加34.35%、60.22%和22.47%,添加生物炭反而显着降低了土壤的NH_4~+-N累积量,降幅为2.52%。3.土柱淋溶模拟试验不同水肥处理下淋溶液及土壤的氮素含量表现为:减少灌水量可以显着减少NO_3~--N和NH_4~+-N淋溶量。此外,减少灌水量可以提高土壤的电导率和NO_3~--N含量,对土壤中NH_4~+-N的累积量影响没有统一的规律。增加施肥量可以提高淋溶液的电导率,提高土壤NO_3~--N和NH_4~+-N含量,但是氮淋失量也会增加,其淋失量与施肥量并不成线性关系。综合考虑,生物炭阻控效果最好。4.温室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施肥基础上,采用滴灌并且减少施肥量能够提高黄瓜的产量,降低土壤pH,减少NO_3~--N和速效钾的淋溶;与漫灌相比,采用滴灌方式并减少施肥量增加了黄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养分含量,但对果实养分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5.温室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施肥模式下,施肥量越大,盈余量越大,滴灌较漫灌能显着减少养分的盈余。试验范围内,T2(低肥+滴灌)黄瓜产量、灌溉水生产率(IWP)和氮肥偏生产力(PFP_N)最高,养分盈余量最少,效果最优。综合比较,试验范围内,添加生物炭的氮淋溶阻控效果最优,黄瓜种植试验中采用滴灌+低肥效果最优。(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王莉,刘海林,林清火,华元刚,罗微[10](2017)在《在砖红壤中施用不同氮肥后的氮素淋溶动态与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不同氮肥在砖红壤中的养分释放特性,本研究采用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普通尿素、腐植酸脲及缓释氮肥(自制)在分别由花岗岩、砂页岩、浅海沉积物、玄武岩母质发育的4种砖红壤中的淋溶特性及动态,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Nt=No(1-e~(-kt))、Elovich方程q_t=a+blnt、抛物线方程q_t=a+bt~(0.5)对肥料在不同砖红壤中的氮素累积释放动态变化进行描述。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程度最高(0.936 0**~0.995 0**),抛物线方程次之(0.923 8**~0.986 4**)。氮素最大释放率(No值)与氮素累积释放率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尿素﹥腐脲﹥缓释氮肥。淋溶曲线表明,缓释氮肥和腐植酸脲均能减小氮素淋出率,降低氮素淋出量,减少氮素的淋溶损失,且缓释氮肥效果更显着。与尿素相比,在4种砖红壤中缓释氮肥的氮素淋出量减少了41.47%~48.62%,腐植酸脲的氮素淋出量减少了6.21%~9.32%。尿素、腐植酸脲、缓释氮肥在砂页岩砖红壤中的首次氮素淋出率均为最大;尿素、腐植酸脲在浅海沉积物砖红壤中累积氮素淋出率最小,而缓释氮肥在玄武岩砖红壤中累积氮素淋出率最小。本研究可为热区土壤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氮素淋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在旱区坡耕地上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在降雨强度40 mm·h~(-1)和历时为3 h的条件下,7种线性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PAM)和新型节水保水材料(SAP)交并施用方式对径流和氮素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不施用PAM和SAP)相比较,施加PAM和SAP有效减少了径流量和氮素淋溶量,减少的地表径流量达93.29%,相应地降低水中总氮淋溶量达25.58%,保水作用SAP强于PAM;同时,减少的土壤侵蚀量达91.85%,相应地降低泥沙中总氮淋溶量达37.96%;由降雨后土壤剖面养分分布可知,0~15 cm深度土壤的含氮量比对照组高50.24%。说明施加PAM和SAP增加了根系层的持水和保肥能力,降低了土壤养分随水的深层渗漏,且保土作用PAM强于SAP。在坡耕地施加PAM和SAP不但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而且能降低土壤氮素的流失,防止肥料对地下水的污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素淋溶论文参考文献

[1].蒋美佳,刘晓林,冯钰梅,李凡,何秀琴.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对紫色土水分入渗及氮素淋溶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2].付晨星,魏占民,王晓宇,张金丁,王富.PAM与SAP交并施用对旱区坡耕地氮素淋溶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3].王昂,戴丹超,马旭洲,牟群,于永清.北方稻蟹共作对水体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

[4].梁斌,唐玉海,王群艳,李飞,李俊良.滴灌和施用秸秆降低日光温室番茄地氮素淋溶损失[J].农业工程学报.2019

[5].周旋,吴良欢,董春华,贾磊.氮肥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氮素淋溶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6].唐珧,李丽君,张晓明,刘平,白光洁.尿素与不同添加剂对土壤氮素淋溶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8

[7].夏红霞,朱启红,李强,王书敏,丁武泉.典型有机肥氮素淋溶流失特征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8

[8].常菲,郜翻身,红梅,武岩,李艳勤.施肥措施对河套灌区氮素淋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8

[9].唐珧.不同水肥管理对土壤氮素淋溶阻控效果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8

[10].王莉,刘海林,林清火,华元刚,罗微.在砖红壤中施用不同氮肥后的氮素淋溶动态与特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7

标签:;  ;  ;  ;  

氮素淋溶论文-蒋美佳,刘晓林,冯钰梅,李凡,何秀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