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阔叶林论文-吴正强

上位阔叶林论文-吴正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位阔叶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上位阔叶林,毛竹林水分,垂直距离,混交比例

上位阔叶林论文文献综述

吴正强[1](2008)在《上位阔叶林对毛竹林水分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共选取了A、B、C叁种山顶存在阔叶林的毛竹林,另选取类型D(毛竹纯林)作为对照。主要研究了包括毛竹林土壤田间持水量在内的四项水分指标与一些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另对各类型毛竹林生产力等作了简要的调查,结果表明:1.类型A、B、C的毛竹林平均田间持水量均高于类型D;2.类型A、B、C毛竹林分别在距离山顶阔叶林为0~70m、0~50m、0~50m范围内,土壤质量含水率高于毛竹纯林:3.类型A、B、C叁种类型毛竹林竹鞭含水率在任何位置均大于毛竹纯林;4.A、B、C叁种类型毛竹林在距离阔叶林垂直距离分别为0-70m、0-70m、0-25m范围内竹根含水率大于类型D;5.在毛竹林的各个坡位,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质量含水率、竹根含水率均随着混交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竹鞭含水率除了在上坡位置随混交比例增加而增加外,在中坡和下坡位置则出现随混交比例增加先减小而后增加的现象:6.类型A阔叶林和毛竹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均优于其他叁种类型,其次是类型B、C,类型D最差;7.类型A、B、C的毛竹平均胸径从上坡到中坡再到下坡有明显的高、低、高的趋势,而类型D则不断增加;8.各类型毛竹林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以类型A最高,类型B次之,类型C再次,类型D最差;9.各类型毛竹地下茎平均节间长和平均直径均以类型A最大,类型B次之,类型C再次,类型D最差。(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8-06-01)

侯慧峰[2](2007)在《闽北山地上位阔叶林对毛竹林生产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山顶存在阔叶林的毛竹山为研究对象,分析山顶阔叶林对毛竹林生产力、毛竹林笋芽分化期土壤质量含水率、土壤有机质及毛竹林地下结构的影响。本文共研究了A、B、C、D四种类型,山顶阔叶林占整个坡面投影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1%、15%、4%,0%。本文在各类型中设置一系列样地并调查测定几个主要因子,建立函数关系后,在将其他因素保持(平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分析山顶阔叶林对不同海拔梯度毛竹林的影响。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类型B的毛竹林平均胸径最大,类型D次之,类型A最差。类型A、B有随着海拔的增加,胸径不断增加的现象,类型D反之。类型B增幅最大。2.在海拔850m区域,随着混交比例的增加、类型A、B、D的毛竹林平均胸径都会增大,其中类型B增幅最小,A次之,D最大。推断山顶阔叶林的存在,减弱了毛竹林对混交比例的依赖,在山顶存在阔叶林的毛竹山中可以种植纯度更高的毛竹林。3.类型A笋芽分化期的平均土壤质量含水率最大,类型B次之,类型D最差。类型B土壤质量含水率在各海拔表现特别稳定,说明山顶阔叶林起到了稳流器的作用。4.类型A、B笋芽分化期土壤质量含水率随混交比例和立竹度的升高而下降。类型D有微弱的提升趋势。本文推测对于类型A、B,山顶的阔叶林已经对雨水起到了很好的截流作用,混交比例和立竹度的提升对雨水的截流作用已经不大,反而会吸收更多的水分。5.类型B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类型A次之,类型D最小。类型A、B的有机质含量随海拔的降低,呈现出明显的高、低、高变化规律,中坡含量最低。类型D表现平稳。6.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类型冬笋及笋芽分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类型A得分最高为-2.0662,类型B、C、D分别比类型A低107.38%、202.43%、110.00%。这说明类型A和类型B表现较好。(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7-06-01)

上位阔叶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山顶存在阔叶林的毛竹山为研究对象,分析山顶阔叶林对毛竹林生产力、毛竹林笋芽分化期土壤质量含水率、土壤有机质及毛竹林地下结构的影响。本文共研究了A、B、C、D四种类型,山顶阔叶林占整个坡面投影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1%、15%、4%,0%。本文在各类型中设置一系列样地并调查测定几个主要因子,建立函数关系后,在将其他因素保持(平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分析山顶阔叶林对不同海拔梯度毛竹林的影响。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类型B的毛竹林平均胸径最大,类型D次之,类型A最差。类型A、B有随着海拔的增加,胸径不断增加的现象,类型D反之。类型B增幅最大。2.在海拔850m区域,随着混交比例的增加、类型A、B、D的毛竹林平均胸径都会增大,其中类型B增幅最小,A次之,D最大。推断山顶阔叶林的存在,减弱了毛竹林对混交比例的依赖,在山顶存在阔叶林的毛竹山中可以种植纯度更高的毛竹林。3.类型A笋芽分化期的平均土壤质量含水率最大,类型B次之,类型D最差。类型B土壤质量含水率在各海拔表现特别稳定,说明山顶阔叶林起到了稳流器的作用。4.类型A、B笋芽分化期土壤质量含水率随混交比例和立竹度的升高而下降。类型D有微弱的提升趋势。本文推测对于类型A、B,山顶的阔叶林已经对雨水起到了很好的截流作用,混交比例和立竹度的提升对雨水的截流作用已经不大,反而会吸收更多的水分。5.类型B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类型A次之,类型D最小。类型A、B的有机质含量随海拔的降低,呈现出明显的高、低、高变化规律,中坡含量最低。类型D表现平稳。6.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类型冬笋及笋芽分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类型A得分最高为-2.0662,类型B、C、D分别比类型A低107.38%、202.43%、110.00%。这说明类型A和类型B表现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位阔叶林论文参考文献

[1].吴正强.上位阔叶林对毛竹林水分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2].侯慧峰.闽北山地上位阔叶林对毛竹林生产力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7

标签:;  ;  ;  ;  

上位阔叶林论文-吴正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