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颈部包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复发作,鳃裂瘘管,误诊误治
颈部包块论文文献综述
钟磊,陆中友,范凤霞[1](2019)在《警惕这种类型的颈部包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复习第叁鳃裂瘘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1例反复发作,并反复误诊的鳃裂瘘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①术前完整的病史采集;②仔细分析辅助检查结果 ;③精细的手术操作,获得治愈。结论鳃裂瘘管是临床上少见疾病,特别是非典型的第叁鳃裂瘘管,更是容易误诊误治,应当注意术前完整病史的采集及术前辅助检查的综合分析,以达到避免对此类疾病的误诊误治。手中,应当应用各种方式,找出,并尽可能完整切除瘘管,以减少此类疾病的复发。(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11期)
俱京涛[2](2018)在《颈部富血供包块的CT与MRI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并研究颈部富血供包块的CT与MRI诊断。方法:根据随机选择的原则抽取在医院进行颈部富血供包块诊断治疗的40例患者,患者已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其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等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结果:在临床扫描诊断中,一共出现13例良性包块和9例恶性包块、8例转移淋巴结(其中有6例为CT扫描诊断、2例为MRI扫描诊断)。结论:颈部富血供包块主要表现为富血供肿瘤转移淋巴结或腺体肿瘤,也包括血管源性病灶或炎性病灶等其他病灶,应用CT与MRI诊断病灶位置或性质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作用显着。(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8年24期)
吴增荣[3](2018)在《颈部囊性包块超声诊断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颈部囊性包块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颈部囊性包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超声诊断结果准确性进行观察。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86%,超声误诊主要是将囊肿内浓稠液体误判断为实性包块。结论:在颈部囊性包块诊断中,超声诊断应用价值较高,有推广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8年18期)
付林华[4](2018)在《儿童发热颈部包块的诊断思维你对了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2018年儿科疾病临床诊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期刊2018-06-07)
郭茗文[5](2018)在《颈部包块117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117例颈部包块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颈部包块的发病特点,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探索出一条规范化、标准化的诊治流程,提高治愈率,减少误诊率和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的住院颈部包块病例,根据包块的发病时间,分为急性包块、亚急性包块、慢性包块。统计患者年龄、病程时间、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而总结分析出颈部包块的发病特点、各辅助检查的优势及选择、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特点。结果117例颈部包块患者中,急性包块13例,亚急性包块78例,慢性包块26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62例,恶性包块发病年龄平均为57岁,急性包块平均发病年龄50岁,亚急性包块平均发病年龄52.1岁,慢性包块平均发病年龄35.6岁。甲状舌管囊肿16例,鳃裂囊肿5例,颌下包块21例,腮腺包块35例,颈部感染8例,颈部鳞状细胞癌12例,颈部淋巴瘤1例,颈动脉体瘤1例,颈部淋巴结增生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3例,颈部神经鞘瘤3例,颈部脂肪瘤5例,颈部皮样囊肿2例。行超声检查99例,CT检查14例,MRI检查66例,FNA检查31例,PET-CT检查2例,喉镜检查8例。急性包块中,6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1例行切开引流术,5例行包块切除术。亚急性和慢性包块中,75例良性包块行单纯包块切除术,12例行颌下腺切除术,8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恶性包块中,9侧行根治性颈廓清术,12侧行选择性颈廓清术。术后并发症5例。结论1.颈部包块中良性包块多见,约占84.6%;恶性少见,约占15.4%。2.颈部包块依据发病时间进行分类具有意义,亚急性包块中恶性包块好发于男性患者,发病年龄大于良性包块。3.急性包块发病急、症状重,亚急性及慢性包块多无明显临床症状。4.FNA诊断颈部包块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92.3%,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5.感染是颈部包块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的防治是术后治疗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林琳[6](2018)在《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的超声表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的超声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对象的临床资料,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颈部包块大小、数目、边界特征、包块内部回声情况以及彩色血流信号情况。结果 20例艾滋病患者超声可见颈部包块均呈卵圆形,表面光滑、形状规则,边界清晰、包膜不明显;患者肿大的淋巴结内部可见大片无回声区,无血流信号,但淋巴结周围可见环形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的分析研究可准确的显示包块数目、边界、回声和彩色血流信号,在颈部包块形态、数目特征的显示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可为临床诊断艾滋病全身淋巴结肿大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皮肤病与性病》期刊2018年02期)
陈丽敏,胡洋,姜晓晗,刘影,邢英琦[7](2018)在《颈部包块导致缺血性卒中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颈部包块是颈部疾病的一个常见体征,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发生于颈部的诸多疾病都可以在颈部形成包块。其中颈部血管源性包块是较常见的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颈部血管源性包块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利于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1]。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发作性头晕1 d,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笨拙6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安装灯管时突发头(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禚保彪,李政委,史迎春,张凤飞,孙庆增[8](2018)在《新生儿颈部非炎性包块43例临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颈部非炎性包块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治新生儿颈部非炎性包块患儿43例,比较临床特点、包块原因、出入院诊断符合率。结果: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18例,鳃裂囊肿10例,血管瘤6例,淋巴管瘤4例,畸胎样肿瘤2例,神经鞘瘤2例,异位甲状腺1例。结论:新生儿颈部非炎性包块病因复杂,依靠彩超、穿刺等常规检查有一定误诊率,部分需要术后病理明确诊断,手术总体治愈率高,长期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8年02期)
王玉,秦小宁,张小军[9](2017)在《高频彩色超声对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与包块的诊断和放疗首选范围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高频彩色超声对于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与包块的诊断作用,并分析其在选取放疗首选范围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癌症患者共120例,经手指触摸法检测均具有可疑淋巴结,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CT检查,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彩色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可疑淋巴结的进展情况。结果:对照组经检测40例患者原发灶明确,行放疗后患者情况好转,而20例患者原发灶可疑,未行放疗患者淋巴结持续肿大,后经放疗后淋巴结缩小;观察组经检测60例患者均为阳性,行放疗后患者情况好转。即观察组患者检查情况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其他常用的检测装置,高频彩色超声对于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与包块的诊断效果显着,对于原发性病灶检测准确性好,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字医学》期刊2017年04期)
宋元华,杨震,杨青[10](2016)在《小儿颈部包块80例临床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儿童颈部包块常见疾病病种及病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80例以颈部包块住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颈部包块病种及病因。结果按颈部包块病种分为:良性疾病61例(76.25%),恶性疾病11例(13.75%),先天性发育疾病8例(10%)。结论小儿颈部包块常见病因主要分为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及先天性因素叁个方面。不同年龄、伴随症状与原发灶存在一定规律,可用于指导颈部包块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医药》期刊2016年06期)
颈部包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并研究颈部富血供包块的CT与MRI诊断。方法:根据随机选择的原则抽取在医院进行颈部富血供包块诊断治疗的40例患者,患者已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其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等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结果:在临床扫描诊断中,一共出现13例良性包块和9例恶性包块、8例转移淋巴结(其中有6例为CT扫描诊断、2例为MRI扫描诊断)。结论:颈部富血供包块主要表现为富血供肿瘤转移淋巴结或腺体肿瘤,也包括血管源性病灶或炎性病灶等其他病灶,应用CT与MRI诊断病灶位置或性质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作用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颈部包块论文参考文献
[1].钟磊,陆中友,范凤霞.警惕这种类型的颈部包块[J].中国医药指南.2019
[2].俱京涛.颈部富血供包块的CT与MRI诊断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3].吴增荣.颈部囊性包块超声诊断价值探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
[4].付林华.儿童发热颈部包块的诊断思维你对了吗?[C].2018年儿科疾病临床诊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2018
[5].郭茗文.颈部包块117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8
[6].林琳.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的超声表现研究[J].皮肤病与性病.2018
[7].陈丽敏,胡洋,姜晓晗,刘影,邢英琦.颈部包块导致缺血性卒中1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
[8].禚保彪,李政委,史迎春,张凤飞,孙庆增.新生儿颈部非炎性包块43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
[9].王玉,秦小宁,张小军.高频彩色超声对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与包块的诊断和放疗首选范围的价值[J].中国数字医学.2017
[10].宋元华,杨震,杨青.小儿颈部包块80例临床诊断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