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式新变论文-叶当前

体式新变论文-叶当前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式新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齐梁,送别诗,新变

体式新变论文文献综述

叶当前[1](2012)在《论齐梁送别诗体式的新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齐梁是中国古典送别诗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本阶段送别诗在魏晋的基础上发生了体式上的新变:从魏晋多章组诗结构向单篇短制转变;五言送别诗取代四言之制,并出现了七言送别诗与乐府送别诗的创新;联句诗也从宫庭台阁的帝王僚吏附和应酬渗入送别领域,形成了联句送别诗;送别诗称题也与魏晋有了很大的变化,送别意图更加明确。(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孙宝[2](2011)在《魏晋骚体赋的儒学意蕴及其体式新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屈原及楚辞在中古时期的批评接受情况,学界已有较为深入的评述。不过,学界鲜从儒学渗透的层面解释魏晋骚体赋新变的内在原因。笔者认为,儒家固有的文艺观和审美原则对魏晋骚体赋产生了深刻影响,虽然魏晋骚体赋中儒学意蕴相比汉代而言,不可避免地发生衰变,但这种变化却是考察魏晋骚体创作新变的风向标。魏晋骚体赋具有丰富的儒学意蕴,大致可从叁方面来看:从讽谏功能层面,魏晋士人将屈原、伍子胥、贾(本文来源于《中国楚辞学(第二十辑)——2011年楚辞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06-04)

韩蓉[3](2010)在《论齐梁赠答诗的体式新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六朝是赠答诗歌史上的第一个高潮,而齐梁赠答诗是六朝赠答诗的极盛时期。齐梁集体赠答风气大为兴盛,诗人们执着于技巧的追新逐变,使得齐梁赠答诗于诗歌体式、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0年11期)

葛晓音[4](2006)在《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四言诗随着语言的发展实字化以后,由于单句语法意义的独立,失去了诗经体四言丰富多变的富有节奏感的句序。而在汉魏到两晋长达四百年的重构体式的探索中,实字四言所找到的新句序主要是与二二节奏最相配的对偶及排比句的连缀。对偶的单调性和高密度造成了使用单音节虚字和连接词的困难,使四言最适合于需要罗列堆砌的内容,自然就成为颂圣述德应酬说理之首选。于是,向诗经的风诗和小雅寻求减少对偶、自然承接的句式,就成为必然趋势。但陶渊明复归诗经体的成功,却说明实字四言重构体式的失败。这是东晋以后四言衰亡的内在原因。(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5期)

体式新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于屈原及楚辞在中古时期的批评接受情况,学界已有较为深入的评述。不过,学界鲜从儒学渗透的层面解释魏晋骚体赋新变的内在原因。笔者认为,儒家固有的文艺观和审美原则对魏晋骚体赋产生了深刻影响,虽然魏晋骚体赋中儒学意蕴相比汉代而言,不可避免地发生衰变,但这种变化却是考察魏晋骚体创作新变的风向标。魏晋骚体赋具有丰富的儒学意蕴,大致可从叁方面来看:从讽谏功能层面,魏晋士人将屈原、伍子胥、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式新变论文参考文献

[1].叶当前.论齐梁送别诗体式的新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2].孙宝.魏晋骚体赋的儒学意蕴及其体式新变[C].中国楚辞学(第二十辑)——2011年楚辞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2011

[3].韩蓉.论齐梁赠答诗的体式新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

[4].葛晓音.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标签:;  ;  ;  

体式新变论文-叶当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