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方太子参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儿疳积,传统推拿摩腹法,复方太子参颗粒
复方太子参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劳凌雪,鲁维维,阮红霞[1](2019)在《传统推拿摩腹法联合复方太子参颗粒治疗小儿疳积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传统推拿摩腹法联合复方太子参颗粒治疗小儿疳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疳积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给予复方太子参颗粒治疗,治疗组6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传统推拿摩腹法按摩治疗,2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03%,对照组为59.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体质量变化、腹部胀满、萎靡不振、夜不能寐、大便不调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推拿摩腹法联合复方太子参颗粒治疗小儿疳积疗效显着,能显着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1期)
祁晓淼,张丽艳,彭邦梅,周骏,刘毅[2](2013)在《正交试验优选复方太子参颗粒处方药材的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复方太子参颗粒处方药材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和总皂苷,以总多糖和总皂苷提取率为综合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作为复方太子参颗粒处方药材的提取工艺。(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3年05期)
汪宝军,王竹风,王和鸣[3](2011)在《复方太子参颗粒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复方太子参颗粒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机制。方法用切断SD大鼠右侧胫神经的方法建立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动物模型。将造模后的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日每只大鼠以含复方太子参颗粒1g的生理盐水溶液3ml灌胃;对照组每日每只大鼠以生理盐水3ml灌胃。于术后2、4、6周取大鼠腓肠肌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肌湿重;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萎缩骨骼肌组织中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表达。结果失神经支配后大鼠腓肠肌明显萎缩;实验组和对照组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表达均减少,实验组下降显着少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太子参颗粒通过抑制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蛋白质的分解延缓了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萎缩。(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11年06期)
樊华[4](2010)在《复方太子参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47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儿厌食症主要指小儿较长时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大多数小儿厌食不是疾病引起,而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如果厌食时间较长,就会影响小儿身高、体重的正常增长。近年来,小儿厌食症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0年13期)
汪宝军,王竹风,王和鸣[5](2007)在《复方太子参颗粒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组织病理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复方太子参颗粒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机制,用切断右侧胫神经的方法建立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54只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复方太子参颗粒的生理盐水溶液及生理盐水灌胃。结果于术后2、4、6周检测发现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湿重、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截面积均进行性下降,实验组均显着大于对照组;萎缩骨骼肌中胶原纤维增多,实验组胶原纤维增加较少而对照组增加明显。表明复方太子参颗粒可以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萎缩;周围神经损伤后,周围神经的手术修复越早,术后功能恢复越好。(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07年07期)
汪宝军,王竹风,王和鸣[6](2007)在《复方太子参颗粒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细胞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复方太子参颗粒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机制。方法:将失神经支配的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复方太子参颗粒的生理盐水溶液及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2、4、6周用HE染色测定肌纤维直径;用TUNEL法染色检测萎缩骨骼肌的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大鼠萎缩骨骼肌的肌纤维直径实验组显着大于对照组。②正常骨骼肌TUNEL染色未见凋亡细胞。失神经支配骨骼肌中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失神经时间越长,凋亡细胞越多。实验组凋亡细胞显着少于对照组。失神经支配后Fas高表达,Bcl-2低表达。实验组Fas表达显着减少,显着少于对照组;Bcl-2的表达显着增强,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①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的萎缩与肌细胞凋亡有关,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减少在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②复方太子参颗粒可以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萎缩,它可能是通过抑制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萎缩时肌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07年04期)
汪宝军,王竹风,王和鸣[7](2007)在《复方太子参颗粒影响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复方太子参颗粒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影响,用切断SD大鼠右侧胫神经的方法建立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动物模型。将造模后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每只大鼠以含复方太子参颗粒1g的生理盐水溶液3ml灌胃;对照组每天每只大鼠以生理盐水3ml灌胃。于术后2、4、6周取大鼠腓肠肌,称量肌湿重,测定肌肉蛋白质。结果术后大鼠腓肠肌明显萎缩,腓肠肌湿重进行性下降,实验组肌湿重显着大于对照组。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总蛋白含量逐渐减少,实验组肌肉总蛋白含量显着大于对照组。表明复方太子参颗粒可以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萎缩,其可能机制是抑制失神经支配后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周围神经损伤后,周围神经的手术修复越早,术后功能恢复越好。(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07年03期)
汪宝军[8](2004)在《复方太子参颗粒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复方太子参颗粒系在着名中医骨伤科专家林如高先生“理气补血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并经科学的生产工艺研制而成。本课题通过观察复方太子参颗粒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复方太子参颗粒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机制,为复方太子参颗粒防治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从而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功能的恢复,提供客观的理论实验依据。 方法 用切断SD大鼠右侧胫神经的方法建立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动物模型。将造模后的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大鼠27只。两组依观察时间的不同,再随机分为2、4、6周叁个时间组。实验组27只,每日每只大鼠以含复方太子参颗粒1g的生理盐水溶液3ml灌胃:对照组27只,每日每只大鼠以生理盐水3ml灌胃。于术后2、4、6周取大鼠腓肠肌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肌湿重;用双缩脲法测定肌肉蛋白质含量;用HE染色测定肌纤维直径和截面积;用天狼星红染色测定胶原纤维面积及胶原纤维与肌纤维的面积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法(TUNEL法)染色检测萎缩骨骼肌的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萎缩骨骼肌组织中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的表达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失神经骨骼肌的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失神经支配后2、4、6周时检测发现:(1)大鼠腓肠肌明显萎缩,腓肠肌湿重进行性下降,但实验组肌湿重下降较少,对照组肌湿重下降较多,实验组肌湿重显着大于对照组。(2)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总蛋白含量逐渐减少,对照组肌肉总蛋白含量较小,实验组较大,两组蛋白含量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3)大鼠萎缩骨骼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截面积均下降,但实验组在术后2、4、6周时,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截面积均显着大于对照组。(4)萎缩骨骼肌中胶原纤维增多,以对照组萎缩骨骼肌中胶原纤维增加明显,而实验组胶原纤维增加较少。胶原纤维面积、胶原纤维面积与肌纤维面积的比值,实验组均显着少于对照组。(5)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表达均减少。对照组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表达下降明显,实验组下降较少。两组比较,实验组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6)正常骨骼肌TUNEL染色未见凋亡细胞。失神经支配骨骼肌中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失神经时间越长,凋亡细胞越多。对照组萎缩骨骼肌中见大量凋亡细胞,而实验组凋亡细胞较少见,实验组凋亡细胞显着少于对照组。失神经支配后,萎缩骨骼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增高,Bcl一2的表达减少。实验组大鼠应用复方太子参颗粒后,萎缩骨骼肌细胞Fas基因蛋白的表达显着减少,显着少于对照组;凋亡相关基因Bd一2的表达显着增强,显着高于对照组。(7)超微结构观察:失神经支配后萎缩骨骼肌的超微结构中未见到典型的凋亡小体,但可见到染色质聚集等细胞凋亡的早期形态学改变。失神经支配后,肌纤维萎缩,线粒体、肌质网、肌丝、肌节等细胞器退变,胶原纤维增生。实验组在术后2、4、6周时的超微结构形态改变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1.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的萎缩与骨骼肌细胞凋亡有关,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增加及Bd一2的表达减少在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2.复方太子参颗粒可以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萎缩,它可能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的:(l)抑制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萎缩时肌细胞的凋亡:(2)抑制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萎缩时肌肉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形成;(3)抑制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萎缩时肌肉蛋白质的分解;(4)改善失神经支配萎缩骨骼肌的微循环。 3.周围神经损伤后,周围神经手术修复越早,术后功能恢复越好。(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学院》期刊2004-04-08)
汪宝军,王和鸣,王竹风[9](2002)在《复方太子参颗粒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钳夹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日分别给予复方太子参颗粒和生理盐水灌胃 ,在术后 2、4、6周进行各指标的检测。结果 :实验组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学、组织形态学等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太子参颗粒可以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早期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复方太子参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复方太子参颗粒处方药材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和总皂苷,以总多糖和总皂苷提取率为综合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作为复方太子参颗粒处方药材的提取工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方太子参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劳凌雪,鲁维维,阮红霞.传统推拿摩腹法联合复方太子参颗粒治疗小儿疳积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2].祁晓淼,张丽艳,彭邦梅,周骏,刘毅.正交试验优选复方太子参颗粒处方药材的提取工艺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
[3].汪宝军,王竹风,王和鸣.复方太子参颗粒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1
[4].樊华.复方太子参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47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
[5].汪宝军,王竹风,王和鸣.复方太子参颗粒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组织病理学观察[J].中医正骨.2007
[6].汪宝军,王竹风,王和鸣.复方太子参颗粒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
[7].汪宝军,王竹风,王和鸣.复方太子参颗粒影响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07
[8].汪宝军.复方太子参颗粒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实验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4
[9].汪宝军,王和鸣,王竹风.复方太子参颗粒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