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板头曲论文-刘玉林

河南板头曲论文-刘玉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河南板头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河南板头曲,落院类,核心音调,宽声韵

河南板头曲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林[1](2019)在《河南板头曲“落院类”之核心音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落院类是板头曲的一种曲调主题类型。此类主题在旋律上类同。通过对落院类主题的比较发现,它们都含有sol re do si(或sol re do)这一共同音调。进而通过对落院类曲调的旋律发展手法的分析发现,此类曲调主要是由共同音调通过重复、变形、模进的展衍手法发展而成,归纳出落院类的核心音调就是sol re do si(或sol re do)。此研究揭示了河南板头曲最基础、最核心的音调之一,为其地域风格、审美情趣等的判断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9年09期)

王昆普[2](2019)在《河南板头曲之“筝、声、韵”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板头曲是鼓子曲(即大调曲)中独立于唱腔之外的纯器乐曲。河南派筝乐的主要来源是河南板头曲,因为河南板头曲的演奏形式与音乐载体等内容,与河南派筝乐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同时河南板头曲与河南派筝乐的"筝、声、韵"的关系也有着密切的音乐关联性。将具有一定文学性价值的曲牌内容,通过"筝、声、韵"特有表达方式来传递,不仅体现了一定的传统美学文化内涵,又是一种带有辅助性色彩的文化传承。(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9年06期)

李笑珂[3](2018)在《河南板头曲《和番》的艺术特色——以筝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板头曲是河南传统器乐形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全国各地对地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都在不断升温,对河南板头曲的学习与复原也在陆续展开。《陈杏元和番》是河南板头曲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以对《和番》的分析为例,通过对其艺术特色的探究,发现中原传统音乐的美与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8年05期)

刘丽媛[4](2018)在《河南板头曲音乐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板头曲是以二胡、古筝、琵琶、叁弦等乐器演奏的器乐合奏曲,同时也可以古筝、琵琶、叁弦等乐器独奏的形式出现,属于河南地区弦索乐的一种。它音调古朴文雅、意境生动、个性鲜活灵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音乐风格色彩,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板头曲早期以河南大调曲子开板演唱前所演奏的纯器乐伴奏曲的形式出现,其名称也由此而来,后经过历代乐师不断的加工与完善,逐渐趋于成熟,并从河南大调曲子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中国传统弦索乐种。河南板头曲既可作为大调曲子的伴奏音乐,又可以独奏或合奏的纯器乐音乐演奏形式出现,与我国江南丝竹的音乐表现形式类似。本文以河南板头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践法、田野调查法、综合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板头曲音乐的起源、音乐结构、思想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深入研究,旨在对河南板头曲音乐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和探究。关于板头曲的起源,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笔者认为:板头曲发源地是在北宋时期的汴京(即今河南开封),明中叶以后逐渐流行于河南地区,约在清乾隆年间基本成型,并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达到最盛。在发展过程中板头曲吸收了北宋的汴梁小曲和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小调,并于明末崇祯年间随河南大调曲子见诸市井。板头曲现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阳、开封、洛阳、沁阳、许昌、开封等地区,其中尤以南阳地区发展最盛,南阳现已成为板头曲的发展传播中心。关于河南板头曲的音乐结构,现学术方面研究统一认为:河南板头曲属于“八板体”乐曲,因其曲体结构和旋律音调来源于中国传统器乐曲牌《八板》及其各种变体,全曲共八个乐句,68板。笔者试图由以下五个方面对文章进行论述:一、阐述本文的撰写缘由和写作方法及创新点。二、追溯河南板头曲形成的源流,从板头曲音乐的地域、人文、民俗等方面分析,探讨河南板头曲音乐形成的文化背景并总结它与河南大调曲子的关系,追溯其历史渊源。叁、从河南板头曲的演奏乐器和旋律特点两大方面着手,对河南板头曲的基本音乐结构进行探究。一是详细介绍乐器的种类和演奏形式并总结乐器合奏的风格特点,二是通过具体谱例分析板头曲的调式音阶和板式结构,并分析板头曲旋律中所体现出来的河南地域方言特点。四、从板头曲的音乐题材及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入手,探讨河南板头曲中的音乐文化内涵。五、对河南板头曲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衰落的原因并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法,从而使板头曲音乐能够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希望本文能够使人们对河南板头曲这一中国传统器乐乐种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一珍贵的乐种在当代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孙晓彤[5](2018)在《河南板头曲琵琶作品的音乐风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板头曲的历史源远流长,曾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很多地方广泛流传。河南板头曲原为河南大调曲子的一部分,是在大调曲子表演前作为开场的器乐演奏形式而存在的。板头曲中以叁弦、琵琶、筝为主奏乐器,而后各个乐器又吸收民间艺术风格元素,流传并演变出许多独奏形式。通过对河南板头曲伴奏乐器中的琵琶作品进行详细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河南板头曲音乐风格特征。(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8年02期)

郝方[6](2016)在《河南板头曲音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家非物质遗产之一,河南板头曲具有独特的音乐形态与鲜明的音乐风格。但近些年来,河南板头曲音乐的发展状况并不十分顺利,因此,有必要针对河南板头曲音乐风格、形态、特点等进行分析,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板头曲内部结构,促进河南板头曲的传承与发展。鉴于此,本文分别从河南板头曲音乐素材、演奏器乐、音乐形态及特点等方面出发,较为系统地探讨河南板头曲独特的音乐风格。(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21期)

王莹[7](2016)在《河南板头曲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板头曲作为河南弦索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又被称为"中州古调",属于大调曲子中一支独立而纯粹的器乐乐种。河南板头曲多为琵琶、叁弦、古筝等的独奏曲种,不仅曲口多、内容丰富而且结构颇为严谨,具有悠扬的曲调,所以极适宜于传达高亢、豪放、细腻而又委婉的情感,也是我国传统器乐乐种中颇具艺术价值的乐种之一,对于推动我国民族器乐发展发挥过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梳理了河南板头曲的发展历程,探索了板头曲的发展源流——大调曲子,其母体《八板》,并就其逐步演变与形成进行了研究,旨在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河南板头曲。(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周李清[8](2016)在《河南板头曲中的六十八板乐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河南板头曲的概况、六十八板乐曲中的音阶、六十八板乐曲中所运用的旋律发展手法、六十八板乐曲的结构以及六十八板乐曲与当地音乐和语言的关系等六个方面对河南板头曲中的六十八板乐曲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总结出乐曲所运用的一些旋律发展手法以及乐曲的结构问题,从而更加清晰的认识六十八板乐曲的音乐形态的有关规律。第一章河南板头曲的概况,对河南板头曲所处的文化背景做出简要的叙述,对河南板头曲中所用的主要乐器叁弦、筝、琵琶在演奏板头曲时的一些演奏技法逐一分析,并对乐器的定弦以及河南韵味的处理做简要的描述。通过田野调查对河南板头曲的传承现状、分类、学习过程以及乐曲与《老八板》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研究。第二章六十八板中的音阶,通过对河南板头曲中六十八板乐曲的具体分析,指出在河南板头曲中存在着“五声音阶”、“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虽然“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的乐曲比“五声音阶”的要多,但是乐曲的总体骨干音却还都是以“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为主。第叁章六十八板乐曲中所运用的旋律发展手法,通过对音乐文本的分析,可看出重复、模仿、变奏、鱼咬尾与连环扣、展衍、合头换尾、裁剪等一些发展手法在河南板头曲中的具体运用。第四章六十八板乐曲的结构,从板式结构、八个乐句构成的曲牌、曲调框架结构以及民间对河南板头曲的认知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来探讨六十八板乐曲的结构问题。第五章六十八板乐曲与当地音乐及语言的关系,从河南板头曲与当地音乐的关系、与南阳方言的关系以及河南板头曲为何具有“歌唱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赵洁[9](2016)在《河南方言对河南板头曲琵琶风格的影响——以《陈杏元和番》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琵琶作为中国传统器乐大家族中重要一员,其音乐风格与演奏技法会因地域的不同而大相径庭,河南板头曲琵琶也不例外。受河南方言对其润音方式、行韵技法的浸润与渗透,河南板头曲琵琶的器乐语汇如何通过"滑音"这一技法以及与其相关的衍生技法来体现河南当地音乐的风格彩韵,是笔者本文所讨论的重中之重。(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6年01期)

王铮[10](2015)在《河南板头曲的人文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板头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文化内涵,追求的是人文音乐的精髓。2006年河南板头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主要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对河南板头曲的乐曲内容、表演形式及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并记录了河南板头曲非遗传承人的现状。(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5年19期)

河南板头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板头曲是鼓子曲(即大调曲)中独立于唱腔之外的纯器乐曲。河南派筝乐的主要来源是河南板头曲,因为河南板头曲的演奏形式与音乐载体等内容,与河南派筝乐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同时河南板头曲与河南派筝乐的"筝、声、韵"的关系也有着密切的音乐关联性。将具有一定文学性价值的曲牌内容,通过"筝、声、韵"特有表达方式来传递,不仅体现了一定的传统美学文化内涵,又是一种带有辅助性色彩的文化传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南板头曲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林.河南板头曲“落院类”之核心音调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9

[2].王昆普.河南板头曲之“筝、声、韵”探究[J].四川戏剧.2019

[3].李笑珂.河南板头曲《和番》的艺术特色——以筝曲为例[J].中国音乐.2018

[4].刘丽媛.河南板头曲音乐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5].孙晓彤.河南板头曲琵琶作品的音乐风格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8

[6].郝方.河南板头曲音乐研究[J].大众文艺.2016

[7].王莹.河南板头曲发展研究[J].艺术科技.2016

[8].周李清.河南板头曲中的六十八板乐曲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9].赵洁.河南方言对河南板头曲琵琶风格的影响——以《陈杏元和番》为例[J].音乐创作.2016

[10].王铮.河南板头曲的人文精神[J].大众文艺.2015

标签:;  ;  ;  ;  

河南板头曲论文-刘玉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