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库特征论文-翟国庆,韩明钊,李永江,王恩姮

碳库特征论文-翟国庆,韩明钊,李永江,王恩姮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库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有机碳组分,土壤再分配,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

碳库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翟国庆,韩明钊,李永江,王恩姮[1](2019)在《坡地黑土侵蚀区和沉积区不同有机碳库分配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采用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以东北黑土区长期耕作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坡上侵蚀-坡下沉积区不同稳定机制碳库(游离未保护、物理保护、生物化学保护、化学保护)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坡上侵蚀区减少活跃碳库(游离未保护),但同时促进中等稳定机制碳库(物理保护)的更新,并富集惰性碳库(生物化学和化学保护);被侵蚀土壤有机碳(SOC)在坡下沉积区埋藏、固存,显着增加沉积区各碳库质量分数。坡上侵蚀区碳积累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生物化学保护SOC(61.5%)、化学保护SOC(27.8%)、物理保护SOC(5.9%);坡下沉积区碳积累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化学保护SOC(20.4%)、物理保护SOC(10.7%)、游离未受保护SOC(5%)。侵蚀区游离未保护SOC和沉积区生物化学保护SOC,对总有机碳的变化无明显响应。(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诚煜,李玉超,于成广,王成龙,王大鹏[2](2019)在《辽宁西部沿海地区土壤碳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沿海地区是海陆交互特殊地带,其土壤碳库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选择辽宁西部沿海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覆盖区作为研究重点,计算了区内土壤碳储量和碳密度,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近4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该区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研究区表、中、深层土壤碳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表、中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总体均呈显着增加态势,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1.93 Mt,中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9.88 Mt。其空间分布特征显示,高海拔、低温多雨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降水增多、土壤酸化不利于土壤无机碳的积累。此外,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地貌类型和地质单元均与土壤碳密度显着相关,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碳库影响最为深刻。(本文来源于《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芳,张妹婷,马丽萍,马佳伟,南雄雄[3](2019)在《灌溉方式对宁夏枸杞园土壤碳库特征及枸杞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3年田间定位的枸杞灌溉试验,分析了滴灌和漫灌2种灌溉方式对旱区枸杞园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及枸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影响整体呈现出提升的作用,碳库管理指数高于漫灌处理,尤其是0~10和10~20 cm表层土壤中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显着增加,分别提高12.99%和18.67%,且在120~140 cm土层易氧化态有机碳有明显累积,提高幅度达到38.17%。采用滴灌和漫灌两种灌溉模式,枸杞总产量无明显差异,但滴灌模式下水生产率较漫灌提高112.12%,且果实等级率也有所提高。因此,针对研究区域枸杞生产管理现状,通过滴灌模式,有利于土壤有机碳质量提升,培肥枸杞果园土壤,能够满足生长需求,对实现长期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9年07期)

李斯雯,赵华晨,高菲,高雷,王明哲[4](2019)在《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剖面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森林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固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次生演替是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方法】本文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为例,通过严格的样地对比途径,研究了两种林型土壤中有机碳库大小及其剖面分布差异,旨在探讨次生演替对温带森林土壤碳源汇效应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杨桦次生林比原始阔叶红松林在表层和亚表层(0~20 cm)土壤积累了更多的有机碳,而在深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无显着差异,表明林型或次生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仅限于表层和亚表层。两种林型5~10 cm与0~5 cm土层、10~20 cm与5~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但杨桦次生林上部土层对下部土层的决定系数(R2)明显高于阔叶红松林,即杨桦次生林上部土层有机碳含量对下部土层的影响比原始阔叶红松林更明显。【结论】土壤动物活动和土壤环境改变所致根系分布变化可能是次生演替引起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重要原因;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尚有待研究。(本文来源于《温带林业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蒋小董,郑嗣蕊,杨咪咪,万家鸣,黄悦[5](2019)在《毛乌素沙地固沙林发育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固沙林发育过程中土壤固碳效应与有机碳库稳定性特征,基于时空替代法,采集陕北毛乌素沙地治沙区从半固定沙地到林龄分别为22、32、53年乔木和灌木林地表层土壤,分析了土壤总有机碳、氧化活性碳和惰性有机碳含量,以及矿化碳排放、分解比例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相比半固定沙地,22~53年灌木和乔木林土壤总有机碳增幅来自惰性碳,分别为3.5~6.2和3.2~7.7 g·kg~(-1),来自氧化活性碳的分别为2.8~3.4和1.3~2.8 g·kg~(-1),并且灌木和乔木林土壤氧化活性碳所占比例未发生显着变化,分别维持在37.0%和26.8%,但土样经恒温培养60 d后,该比例分别下降至25.7%和17.4%.培养结束时,2种林地22~53年土壤有机碳矿化率无显着差异;所有固沙林样地矿化碳的损失有76.9%~98.7%来自于氧化活性碳,仅1.3%~23.5%来自于惰性碳.与最高碳分解速率相比,土壤碳累积释放量与β-葡萄糖苷酶、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更强,但酶活性在32~53年林地无显着差异.综上,随着固沙林林龄增加,土壤有机碳趋向少排多存碳的稳定性特征,乔木固沙林固碳效果优于灌木固沙林.(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Rais,Nazia[6](2019)在《长期施肥条件下中国典型农田旱地土壤剖面活性有机碳库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活性有机碳由于其高灵敏性,可作为由土壤管理措施(如施肥等)引起土壤有机质变化的早期指标。本研究针对典型区域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尚不明确的问题,依托分布于我国东北(吉林公主岭黑土)、华北(河南郑州潮土)、南方(湖南祁阳红壤)的3个长期试验点,选取不同种类外源碳投入的4个处理(不施肥(CK),使用化学氮、磷和钾(NPK)肥,有机无机肥(NPKM)配施和无机肥+秸秆还田(NPKS),采集0-100 cm的土壤样品等,通过分析不同组分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及比例,分析我国农田土壤活性碳库转化的差异特征,进一步探讨其稳定性及周转速度;利用六碳糖/五碳糖的比例来评价土壤活性碳库中植物和微生物源碳水化合物的主导作用;通过测定土壤性质及气象因素等指标,利用CCA-VPA多元统计方法确定碳库活度、碳素有效率对土壤活性碳库转化的驱动机制。主要进展如下:(1)施肥增加土壤有机碳,且SOC储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20 cm土层中,郑州、祁阳和公主岭叁个点NPKM处理下SOC储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00%、115%和94%,NPK处理下分别增加15%、43%和40%。对整个土壤剖面SOC储量而言,NPKM、NPKS和NPK处理下郑州点比对照增加55%,39%和6.0%,祁阳点增加91%,64%和42%,公主岭点增加26%,64%和28%。(2)长期施肥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储量,特别是有机肥处理,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各试验点均显着下降。与郑州CK处理的0-100 cm土层相比,NPKM处理公主岭0-40 cm土层活性有机碳增加113%,低、中及高活性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46%、139%和275%;郑州和祁阳0-100 cm土层中活性有机碳及低、中、高活性有机碳分别增加112-91%、142-26%,190-204%及90-130%。同时,叁个点位中均发现NPKM处理下活性有机碳的储量增加显着(公主岭9-44%,郑州14~50%,祁阳13~56%)。(3)在0-20 cm土层中,施肥促进中性糖积累,且平衡施肥(NPK)比有机无机配施(NPKM和NPKS)处理下中性糖含量增加。叁种中性糖中,葡萄糖积累量最大、其次是半乳糖和胞壁酸。与对照相比NPKM处理下表层土中植物来源的GulN/MurA氨基糖比例最高。(4)土壤性质、外源碳投入及气候可解释不同有机碳组分60.7%的变异(P<0.05),叁者分别可解释叁个点位56.0%、48.1%及27.4%的变异(P<0.05)。其中根茬碳及微生物量碳可分别解释总变异的33.1%和21.8%。研究结果表明,NPKM可以提高我国不同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性质,外源有机碳输入和气候是影响土壤活性碳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将加深对农田系统碳转化机制的认识,为中国典型地区旱地土壤有机碳的有效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王娜,赵英[7](2019)在《东北春玉米种植区土壤不同剖面碳库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东北农田农民习惯施肥田条件下化肥的利用效率,并为东北农田土壤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采集东北叁省农民习惯施肥条件下春玉米种植区0~30 cm、30~60 cm、60~90 cm剖面土壤,分别测定了土壤全碳(TC)、有机碳(SOC)、无机碳(IC)、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结果表明0~30 cm、30~60 cm土壤剖面各活性碳库变化较为明显;且黑龙江、吉林、辽宁TC、SOC、SMBC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在0~30 cm土壤剖面各省TC、SOC、SMBC含量均值达显着性差异(P<0.05);吉林、辽宁SIC含量平均值显着低于黑龙江。而POC、DOC以及60~90 cm土壤剖面各活性碳库之间的增减规律并不完全一致。可见,东北叁省农民习惯施肥条件下,浅层土壤剖面碳库的变化较为明显,而深层土壤剖面规律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杨宁,杨满元,姜琳,万丽,吴磊[8](2019)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方法,研究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0~10、10~20与20~40cm土层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结果表明: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可矿化碳含量和矿化速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随恢复进程而增加;矿化率随恢复进程增加,随土层加深先减后增再分布均匀;累积矿化排放量及其速率随恢复进程增加,其速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小;qCO_2值随恢复进程和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可矿化碳含量与凋落物现存量、质量损失率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8*和0.915**(*P<0.05,**P<0.01)。研究表明,随着植被恢复进行,土壤生境由早期干扰强烈转向中后期日趋稳定,土壤固碳能力由早期差、潜力大转向中后期强、潜力小。(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海龙[9](2018)在《宁夏罗山地区土壤碳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碳库是地球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碳储存系统,它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约是大气碳库的3.3倍,生物碳库的4.5倍。土壤碳库研究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部分,对评价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循环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分析研究宁夏罗山地区土壤碳库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准确地评价该地区的土壤状况。(本文来源于《时代农机》期刊2018年12期)

仇少君,赵士诚,侯云鹏,徐新朋,王娜[10](2018)在《东北叁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土壤剖面碳库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农田土壤碳储量及变化影响着农田肥力、生产力以及地力的可持续性。本文研究了东北叁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在0—90 cm土层土壤碳库的变化特征,分析了东北叁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农民习惯施肥措施下土壤的碳贮存情况。【方法】于2012年春玉米全生育期定点跟踪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各17户,总计51户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测定了0—30、30—60、60—90 cm土层中全碳(TC)、有机碳(SOC)、无机碳(IC)、颗粒有机碳(POC)、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以及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结果】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0—90 cm土层全碳储量分别为159.8、128.5、108.1 t/hm~2,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41.7、120.5、90.2 t/hm~2,无机碳储量分别为18.2、8.0、17.9 t/hm~2。叁个省份间0—90 cm土层SOC储量差异均达显着性水平(P <0.05),黑龙江的储量显着高于吉林的,吉林的储量又显着高于辽宁的。关于0—30 cm土壤TC、SOC储量,黑龙江、吉林、辽宁叁省间差异均达显着水平(P <0.05),在30—60 cm、60—90 cm土层,黑龙江的TC、SOC储量显着高于吉林和辽宁的(P <0.05),吉林和辽宁间差异不显着;土壤剖面TC、SOC储量表现为0—30cm> 30—60 cm> 60—90 cm深。在土壤活性碳库方面,0—30 cm土层中,随着纬度的降低,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内POC、POC/SOC、SMBC/SOC、DOC/SOC呈增加趋势,而SMBC则呈降低趋势,叁省间POC/SOC、SMBC、DOC/SOC平均含量差异均达显着性水平(P <0.05),黑龙江POC平均含量显着低于吉林、辽宁的(P <0.05),吉林的DOC平均含量显着高于黑龙江、辽宁的(P <0.05);30—60 cm土层,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内POC、POC/SOC、DOC/SOC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叁省间POC/SOC平均值差异达显着性水平,黑龙江POC、DOC/SOC显着低于吉林、辽宁的(P <0.05),但SMBC含量黑龙江显着高于吉林、辽宁的(P <0.05);在60—90 cm土层,黑龙江土壤的POC、POC/SOC、DOC/SOC、SMBC/SOC含量平均值显着低于吉林、辽宁的(P <0.05),吉林的SMBC显着高于辽宁的(P <0.05)。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各省土壤TC、SOC、IC及活性碳库呈降低趋势,而土壤IC/TC呈增加趋势。【结论】在东北叁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0—90 cm土层以黑龙江的有机碳贮存最大,叁省由于气温、土壤母质和施肥的影响,土壤活性碳库变化规律并不完全一致,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无机碳对全碳贡献增加,因此,下一步研究需重视无机碳库和剖面碳库在碳贮存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碳库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沿海地区是海陆交互特殊地带,其土壤碳库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选择辽宁西部沿海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覆盖区作为研究重点,计算了区内土壤碳储量和碳密度,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近4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该区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研究区表、中、深层土壤碳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表、中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总体均呈显着增加态势,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1.93 Mt,中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9.88 Mt。其空间分布特征显示,高海拔、低温多雨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降水增多、土壤酸化不利于土壤无机碳的积累。此外,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地貌类型和地质单元均与土壤碳密度显着相关,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碳库影响最为深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库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翟国庆,韩明钊,李永江,王恩姮.坡地黑土侵蚀区和沉积区不同有机碳库分配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2].王诚煜,李玉超,于成广,王成龙,王大鹏.辽宁西部沿海地区土壤碳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9

[3].王芳,张妹婷,马丽萍,马佳伟,南雄雄.灌溉方式对宁夏枸杞园土壤碳库特征及枸杞生长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9

[4].李斯雯,赵华晨,高菲,高雷,王明哲.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剖面分布特征[J].温带林业研究.2019

[5].蒋小董,郑嗣蕊,杨咪咪,万家鸣,黄悦.毛乌素沙地固沙林发育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9

[6].Rais,Nazia.长期施肥条件下中国典型农田旱地土壤剖面活性有机碳库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7].王娜,赵英.东北春玉米种植区土壤不同剖面碳库变化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8].杨宁,杨满元,姜琳,万丽,吴磊.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J].草地学报.2019

[9].海龙.宁夏罗山地区土壤碳库特征[J].时代农机.2018

[10].仇少君,赵士诚,侯云鹏,徐新朋,王娜.东北叁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土壤剖面碳库变化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标签:;  ;  ;  ;  

碳库特征论文-翟国庆,韩明钊,李永江,王恩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