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主体性论文-倪海宁

双向主体性论文-倪海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向主体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拟世界,本质特征,主体性

双向主体性论文文献综述

倪海宁[1](2012)在《虚拟世界的本质特征与主体性的双向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虚拟世界的崛起,这是人类改造现实世界的伟大成果之一。虚拟世界以其虚拟性、工具性、开放性等特征使人们更便捷、自由、主动的掌控和改造着外界与自身,人的主体性得到了跨时代的发展。然而,这些特征在促进人的主体性不断跃进的同时,人们开始觉察到自身能力的发展方式、价值取向等却迷失于这个虚拟而真实的世界,人的主体性与人自身正在渐行渐远。(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袁雅莎[2](2010)在《双向主体性:高校德育实践教学的关系视角及其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依托现实生活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自觉进行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思考、体验和践行。"双向主体性德育模式"力求在"教师—学生"的双向主体性关系中,通过实践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道德实践和法律实践,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荣光汉[3](2010)在《双向主体性:高校德育教学的关系维度及其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疏离和互为主体性的缺失是传统德育模式的最大弊端。"双向主体性德育模式"紧紧依托生活世界,力求在"教师—学生"的双向主体性关系中,推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重双向互动,在情感交融的同时实现德育价值的体验和认同,以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提升和飞跃。(本文来源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周琴,周希贤[4](2008)在《构建适应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的双向互动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天职就是做人的工作,旨在培养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活动。因此受教育者不是消极被动的被改造对象,而是有着自己兴趣、爱好、需要、价值追求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还增强了人们的主体能力,他们不再单纯的接受和内化教育者所提出的观点,而喜欢用一种批判的眼光来审视时代的变化。因此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并结合人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现实主体。(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袁雅莎[5](2008)在《“高校双向主体性德育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已成为德育模式建构的核心主旨。"高校双向主体性德育模式"强调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着重要的运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陈临[6](2007)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交往观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的体育课程呼唤着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教学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从理论上对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交往观的含义、依据、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深化对体育教学过程本质属性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张周志,牛永红[7](2003)在《整合创新的全球性思维的双向维度——道德理性的主体性思维与科学理性的对象性思维的现代融通》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特别是儒家哲学的思维方式 ,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理性的主体性思维 ,主体以自身作为思维的对象 ,向内反求诸己 ,思维的目标追求是提供一种人们立身安命的人生智慧 ,教人如何处人做事的人伦道德 ,即做人之道、守伦之常。而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则具有浓郁的自然理性特点 ,其一开始就采取了主客分离的对象性思维方式 ,把研究自然 ,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客观智慧作为基本的思维目标。近代以来 ,随着中西交流的日趋发展 ,这种中西方哲学思维目标固有的差异在逐步缩小 ,双方彼此通过相互吸收互相借鉴 ,从而达到共同发展 ,形成一种在和而不同的原则下 ,既重视自然理性 ,又重视人文道德理性的整合创新的全球性思维(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03年06期)

黄彧[8](2003)在《双向互动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互动式教学强调把教育活动看成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与沟通,视教学过程为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期刊2003年07期)

和学新[9](2002)在《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理念、形态和功能正发生深刻的变革 ,新的课程呼唤着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教学转型势在必然。为此 ,我们特约请了从事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的几位青年学者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这里将他们的思考刊登出来 ,以飨读者(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02年09期)

冯丰收[10](2000)在《再论德育实施方式的改革——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育过程的实质就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其关键在于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发挥。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来源于《安康师专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双向主体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依托现实生活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自觉进行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思考、体验和践行。"双向主体性德育模式"力求在"教师—学生"的双向主体性关系中,通过实践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道德实践和法律实践,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向主体性论文参考文献

[1].倪海宁.虚拟世界的本质特征与主体性的双向发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2].袁雅莎.双向主体性:高校德育实践教学的关系视角及其运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3].荣光汉.双向主体性:高校德育教学的关系维度及其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4].周琴,周希贤.构建适应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的双向互动模式[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袁雅莎.“高校双向主体性德育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

[6].陈临.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交往观的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7].张周志,牛永红.整合创新的全球性思维的双向维度——道德理性的主体性思维与科学理性的对象性思维的现代融通[J].人文杂志.2003

[8].黄彧.双向互动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J].河南教育.2003

[9].和学新.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

[10].冯丰收.再论德育实施方式的改革——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J].安康师专学报.2000

标签:;  ;  ;  

双向主体性论文-倪海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