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间代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第叁代”诗歌,经典化,中间物
中间代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刘波[1](2018)在《价值的“中间物”:“第叁代”诗歌的影响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代"诗歌运动至今也有叁十余年了,作为介于朦胧诗与"中间代"诗歌之间的一次持续时间较短的运动,1990年代以后基本上就成了个人化写作的一个"注脚",在返观历史的意义上具有阐释问题的功能。我们今天寻找"第叁代"诗歌的遗产,是基于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重要作品,还是我们和它之间共享着同一精神体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本文来源于《广州文艺》期刊2018年04期)
王士强[2](2014)在《互否的言说,或成功的逆袭——叙述中的“中间代”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中间代"诗歌的叙述多有矛盾、互相龃龉,这反映了"中间代"诗歌概念的不严密、含混与暧昧。但作为一次诗歌命名与运作,它是一次成功的逆袭,实现了其"反抗"与"凸显"的两方面的目的。"中间代"诗歌概念的生命力仍有赖于"中间代"代表性诗人的继续成长与自我完善。(本文来源于《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邵波[3](2011)在《沉潜中的灵魂——“中间代”诗歌的历史定位与价值估衡》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中间代"诗人和研究者共同的努力,"中间代"诗歌也逐步走出历史的遮蔽,以丰富多样的文本世界吸引住诗坛的目光。他们以沉潜的姿态在近二十年的历史中,肩负着诗歌代际传承的重任,以勃勃生机走进新世纪诗歌殿堂,为文学史留下了清晰可见的诗学轮廓。(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1年04期)
邵波,曹亭[4](2011)在《沉潜中的灵魂——论“中间代”诗歌的艺术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1990年代以降,由于"中间代"诗人和研究者共同的努力,"中间代"诗歌也逐步走出历史的遮蔽,以丰富多样的文本世界吸引住诗坛的目光。他们秉承诗歌艺术的多元化旨向,拓宽了"及物"写作的表现空间,以口语语感的平滑流动,描摹日常生活的意趣,并汲取各种文体的优长,打造圆润、纯熟的诗艺理想。(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陈仲义[5](2010)在《芦风胜似竹风幽——中间代诗歌阅读笔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归田园,怀抱月亮——读哑石《进山》黄昏的山谷,岚气缭绕,漫衍中的夕照,折射出章鱼的触须;穿行于连绵的树荫,带着古老知识的行囊,双臂如桨,仿佛遨游在快乐的海洋。阵阵弥撒,从远处传来,立刻叫烦躁的心境,安静下来。蓦然间,瞥见野草一丛,闪烁发亮,一会(本文来源于《中国诗歌》期刊2010年02期)
邵波[6](2009)在《论“中间代”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从有关“中间代”命名的争议开始,框定“中间代”这一命名的历史必然性和合法性,进而从整体上对“中间代”诗歌进行拯救式打捞,以期改变诗坛对“中间代”诗人长时间的漠视或有意遮蔽的现状。通过梳理诗人们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经历,在灵魂深处触及他们丰富而驳杂的诗歌文本,考察、研究“中间代”诗歌在近二十年的沉潜背后,烛照他们内心的诗歌理想和对当代诗坛所做的默默的努力。论文分叁章对“中间代”诗歌展开论述:第一章在对“中间代”诗人命名之惑和家世背景进行概括和梳理的前提下,重点发掘“中间代”诗人在多年的沉潜中支撑其创作的精神动因和灵魂轨迹,考察一代人在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盛行的1990年代,告别集体喧嚣之后,如何以坚韧的性格守护自己的诗歌理想,打造属于个人的诗歌王国。第二章主要论述“中间代”诗歌的艺术向度,从“及物”路线的拓展,诗歌口语的创造性实践,诗歌的文体包容性和差异性原则的张扬四个方面,突入“中间代”诗歌异彩纷呈的文本,力图从宏观把握和微观细读两大角度,呈现“中间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勾勒其诗艺全貌。第叁章从文学史的高度,还原“中间代”诗歌的历史风貌,论证其在代际传承与转接中的价值定位和在新世纪诗歌创作中的旺盛活力,在静态的和动态的历史考察下,对“中间代”诗歌进行一次客观公允的诗歌史定位,对他们为中国当代诗歌所做的默默无闻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同时,这种整体性的打捞也为重写诗歌史和反思1990年代文学提供有力支持。可以说,“中间代”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在当今诗坛形成了一股不容被忽视的力量,他们承前启后,锐意创新,以坚韧的写作态度为当代先锋诗歌的代际转接立下汗马功劳。相信凭借取得的成绩和一如既往的开拓精神,他们会获得诗坛的首肯,最终也会为文学史书写出厚重的篇章。(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09-06-01)
罗振亚[7](2007)在《凭文本支撑的精神鸣唱:“中间代”诗歌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凭文本立足的“中间代”诗歌,有策略的“及物”与“深入当代”,恢复了对历史现实和时代语境的处理能力;它注重先锋的艺术实验,语言意识的高度自觉,追求叙述性,致力于多元技巧综合的创造与调试;它在个人化的精神统摄下张扬“差异性”原则。沉潜的现实表明“中间代”诗歌影响力孱弱;但它仍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2007年02期)
余娜[8](2006)在《中间代:诗歌命名与社会潮流共谋的诗歌现实》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界的"命名"行为颇为盛行,其方式多种多样:或通过文学论争,或经由媒体炒作,或是创作者自命,各类新名号频频吸引人们的目光。关于"命名"行为对文学的影响,学界有所关注,但都是停留于对"命名"群体的价值判断或从学理上探究"命名"的发生,忽视了当下"命名"行为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现场感。正是"命名"的现场感,才使命名行为拥有了丰富的文化蕴涵,新世纪初的"中间代"诗群的命名,就证明了这一点。"中间代"诗群的命名是一次诗人的自我命名,它起于民间诗刊,结于正式出版物,沟通了"民间"和"官方"的文学力量,具有鲜活的文化标本意义。(本文来源于《诗歌月刊》期刊2006年07期)
中间代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于"中间代"诗歌的叙述多有矛盾、互相龃龉,这反映了"中间代"诗歌概念的不严密、含混与暧昧。但作为一次诗歌命名与运作,它是一次成功的逆袭,实现了其"反抗"与"凸显"的两方面的目的。"中间代"诗歌概念的生命力仍有赖于"中间代"代表性诗人的继续成长与自我完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间代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刘波.价值的“中间物”:“第叁代”诗歌的影响与反思[J].广州文艺.2018
[2].王士强.互否的言说,或成功的逆袭——叙述中的“中间代”诗歌[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
[3].邵波.沉潜中的灵魂——“中间代”诗歌的历史定位与价值估衡[J].当代文坛.2011
[4].邵波,曹亭.沉潜中的灵魂——论“中间代”诗歌的艺术向度[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陈仲义.芦风胜似竹风幽——中间代诗歌阅读笔记[J].中国诗歌.2010
[6].邵波.论“中间代”诗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
[7].罗振亚.凭文本支撑的精神鸣唱:“中间代”诗歌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7
[8].余娜.中间代:诗歌命名与社会潮流共谋的诗歌现实[J].诗歌月刊.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