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状纳米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n_2O_3,Pd负载,碳纳米管模板,化学镀
网状纳米线论文文献综述
黄明起[1](2014)在《碳纳米管模板法制备类纳米线Pd-In_2O_3网状结构及其气敏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提高气体传感器的敏感性以及响应恢复时间为目标,设计出一种负载贵金属钯(Pd)的类纳米线网状结构,并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模板,通过传统的化学镀和后续的氧化及热处理方法,成功制备出了负载Pd的In2O3类纳米线网状结构(Pd-In2O3)。由于准一维结构拥有大的比表面积,类纳米线In2O3网状结构对NO2表现出优异的敏感性,此外,Pd的负载在提高敏感性的同时,有效地缩短了气敏传感器在NO2气氛中的响应和恢复时间。采用透射电镜(TEM)对类纳米线Pd-In2O3网络结构的形貌、形成机理分析以及制备过程中的氧化时间和敏化活化对的类纳米线In2O3网状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气体传感仪对不同形貌和组成的In2O3进行气敏性能的测试和评价,分析了比面积对气敏性的影响以及负载Pd增强气敏性能的机制;并利用溢出效应对气体响应曲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采用敏化活化的方法在羧基化碳纳米管上均匀负载Pd颗粒,再在Pd颗粒存在的基础上成功利用化学镀的方法均匀地在沉积在CNTs表面负载上Pd,形成Pd-In/CNTs。通过对Pd-In/CNTs的氧化和后续的550°C热处理,CNTs被烧毁并伴随着In转化为In2O3,最终得到Pd-In2O3。氧化时间对得到的Pd-In2O3的微观形貌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Pd-In2O3晶粒尺寸不断减小。当氧化时间达到60 h,得到的产物则为类纳米线网状结构。在没有经过敏化活化处理的CNTs上直接镀铟,其它条件相同时,60 h氧化550°C热处理后不能得到结构,而是多孔结构的In2O3。气敏性能测试表明,叁种In2O3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均为110°C,且Pd负载的In2O3传感器比没负载Pd的传感器拥有更短的响应和恢复时间,而且表现出特殊的响应曲线,拥有―脉冲信号‖和―周期波动‖两种特征。灵敏度方面,类纳米线网状Pd-In2O3的响应最高为27,是多孔的Pd-In2O3响应(约5.5)的5倍左右,这是由于类纳米线网状结构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而多孔的Pd-In2O3与没负载Pd的传感器拥有基本相同的响应。(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4-10-01)
朱新华,张昭,沈俊[2](2013)在《高比表面纳米线网状硅酸钙吸附材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氟化工副产物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钙为原料,采用静态水热法制备出了由纳米线构成的比表面积高达143.8 m2/g的网状硅酸钙。采用XRD、SEM、BET等手段对产物的物相、形貌特征、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体系温度、钙硅摩尔比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对该材料的磷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钙硅摩尔比为0.7,120~160℃温度范围内,水热8 h条件下可以得到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线网状硅酸钙;该条件下制备出的样品对含磷模拟污水具有较高效的吸附能力,磷去除率达99.5%。(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12期)
王晓坡,许红涛,陶磊明,武艳强,安艳清[3](2009)在《利用牛血清蛋白合成CdS纳米棒和网状纳米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简单易控、对环境友好的矿化方法,利用牛血清蛋白(BSA)做模板,通过Cd2+与硫代乙酰胺(TAA)反应制备了形貌均一的CdS纳米棒和网状纳米线.分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荧光(PL)发射谱和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等方法对不同实验温度下制备的CdS样品的结构形貌、成分组成和光学性质及微区电子传输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反应温度为20℃时,得到的产物为单分散性好的CdS纳米棒,长度为250nm,直径为30nm;在50℃时,得到网状CdS纳米线,其长度为2-3μm;CdS纳米棒和网状纳米线均为立方相闪锌矿结构.荧光性质的测试表明,CdS纳米棒和网状纳米线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电流-电压(I-V)特性的表征表明CdS纳米线具有很好的电导特性.(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09年09期)
董祥,陶杰,李莹滢,汪涛,朱宏[4](2009)在《水热法制备叁维网状TiO_2纳米线薄膜及其光电化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构建纳米二氧化钛(TiO2)的特殊结构以提高TiO2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利用水热法在钛箔表面制备了叁维网络结构的TiO2纳米线薄膜(W-film).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X射线衍射(XRD)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叁维网络TiO2纳米线薄膜是由大量非定向生长的锐钛矿型纳米线组成,直径为10-30nm,长度大于5μm.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W-film进行光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350-700nm波长范围内W-film的吸光度均大于TiO2纳米粒子(P25)薄膜(P-film)的吸收度,同时吸收带边发生红移,且吸光度随水热时间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在Na2SO4溶液中研究了W-film的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其光电化学性能较P-film优异.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W-film的光催化性能.在相同测试条件下,W-film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速率是P-film的2.3倍,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这种复合W-film电极兼有柔性和可外加电场的双重优点,拓展了TiO2薄膜的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09年09期)
王晓宁,刁鹏,张琦[5](2005)在《电化学方法制备聚苯胺纳米交联网状结构及纳米线形成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交联网状结构的聚苯胺因其较高的表面积,能够使气体快速扩散至交联结构中,而使其在气体传感器等方面有很高的应用前景.之前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法和恒大电流法制备聚苯胺修饰电极,只能得到颗粒状聚苯胺.最近有报道利用化学方法及氧化铝模板制备聚苯胺纳米线结构,但制备过程都相对较复杂.采用脉冲电流法在硫酸介质中也可以制备纤维状聚苯胺膜,但纤维直径较大且分布不均一.本文通过电化学方法在低电流密度下制备了高质量的交联网状结构的聚苯胺纳米线结构.该方法不需模板支持,且可通过逐步减小电流密度的方法控制其纳米线的直径至100nm以下.并首次提出一种电化学方法来表征聚苯胺的覆盖度,进而反映聚苯胺纳米线结构的生长机理.(本文来源于《第十叁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期刊2005-11-01)
网状纳米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氟化工副产物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钙为原料,采用静态水热法制备出了由纳米线构成的比表面积高达143.8 m2/g的网状硅酸钙。采用XRD、SEM、BET等手段对产物的物相、形貌特征、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体系温度、钙硅摩尔比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对该材料的磷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钙硅摩尔比为0.7,120~160℃温度范围内,水热8 h条件下可以得到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线网状硅酸钙;该条件下制备出的样品对含磷模拟污水具有较高效的吸附能力,磷去除率达99.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状纳米线论文参考文献
[1].黄明起.碳纳米管模板法制备类纳米线Pd-In_2O_3网状结构及其气敏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朱新华,张昭,沈俊.高比表面纳米线网状硅酸钙吸附材料的制备[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
[3].王晓坡,许红涛,陶磊明,武艳强,安艳清.利用牛血清蛋白合成CdS纳米棒和网状纳米线[J].物理化学学报.2009
[4].董祥,陶杰,李莹滢,汪涛,朱宏.水热法制备叁维网状TiO_2纳米线薄膜及其光电化学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09
[5].王晓宁,刁鹏,张琦.电化学方法制备聚苯胺纳米交联网状结构及纳米线形成过程的研究[C].第十叁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