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撰着,成绩
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胡建次,刘嘉欣[1](2019)在《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撰着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撰着在通史、断代史、分体史、专题史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通史的撰着既强化个性鲜明的学术特色,又要求其具有科学性;断代文学批评史的撰着进一步细密化,使传统文论史显示出动态性与鲜活化的特征;分体文学批评史的撰着,更体现出传统文论史内在的逻辑性;专题文学批评史的撰着,表明文论史的建构正朝着多维度与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上述几个方面,标示出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的日见兴盛与成熟。(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殷国明[2](2019)在《“思想战”:关于“文化战争”的前奏和先导——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百年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来说,自杜亚泉提出"思想战"以来,文化意识形态场域的思想斗争就愈演愈烈,络绎不绝。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围绕着中国前途和命运、中国向何处去的主旨,思想战进入了空前激烈的状态,文学批评的论争也无不卷入文化战争的战火硝烟之中,成为争夺思想话语权的前沿阵地,不断上演充满悲欢离合的历史多幕剧。(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化》期刊2019年04期)
殷国明[3](2018)在《从“欲新民”到打造“舆论之母”——20世纪初中国文学批评转型的一个环节》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被带入一个新的社会场域和文化语境之中,其社会性和变革意识越来越趋于强烈和突出,从梁启超的"欲新民"之说,进一步转为提出打造"舆论之母",接以痛失"舆论之母"的地位,为革命党人所接替。这体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对于文学批评新的诉求,不仅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生呐喊出了先声,营造出了氛围,也为重新思考和把握中国20世纪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提供了某种从文化和意识形态切入的路径。(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殷国明[4](2018)在《转向·转换·转型——关于危患时代的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既然把20世纪视为一个"天下至变"的时代,那么,这个求"变"的重要驱动就无法绕开危患意识,于是,危患和变革意识成了启动和推动中国20世纪社会进步、尤其是文化意识形态和人文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如果说,正因为危患意识的生发和增长,才不断把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推向深入和高潮,那么,从19世纪末"过渡时代"的提出到20世纪末对于"转型期"的关注,则记录了20世纪中国大变革的曲折历程。而(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8年06期)
殷国明[5](2018)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百年记忆——1916:一个充满杀气与生机的年份(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是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时代,而文学和文学批评不仅是记录这个时代的历史镜像,且是其参与者和创造者。就文学批评而言,1916年是一个特殊年份,不仅充满历史变数和玄机,而且充满杀气和生机,留下了很多刻骨铭心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又参与到了日后的文化和文学变革中,留下了持续的印记,成为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史乃至文化史的标记和标示。(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化》期刊2018年02期)
殷国明[6](2017)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百年记忆——1916:一个充满杀气与生机的年份(上)》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是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时代,而文学和文学批评不仅是记录这个时代的历史镜像,且是其参与者和创造者。就文学批评而言,1916年是一个特殊年份,不仅充满历史变数和玄机,而且充满杀气和生机,留下了很多刻骨铭心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又参与到了日后的文化和文学变革中,留下了持续的印记,成为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史乃至文化史的标记和标示。(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化》期刊2017年12期)
殷国明[7](2017)在《先“声”夺人:文学批评扩放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声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文学批评首先是以一种声音而震撼、惊醒、震动人心和社会的,所以其声音情状和效应也是其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而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涉及20世纪之交的文化状态,亦牵动了对于文学的声态学的研究,提醒人们注意从声音角度来观察和考察文学,尤其是文学批评的意义及其生成过程。值得探讨的是,19世纪西方列强的炮声,虽然打开了中国大门,却没有征服中国(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2017年03期)
党圣元[8](2017)在《在“求是”与“致用”之间——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批评史书写路径检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科学主义观念的主导下,"五四"时期形成激进的反传统和重估传统价值的思潮,间接促使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勃兴。"求是"与"致用"是传统与现代之矛盾的派生物,贯穿了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书写,并在其书写路径、运思模式和理论品格上造成大量的问题。其争论点在于,贯彻历史主义的"求是"原则,就必然要求在文学观上采取多元、多样化的立场;主张科学主义的"致用"原则,又会偏离文学批评史的客观性。陈钟凡提出"历史的批评",郭绍虞主张"批评史路径",罗根泽倡导"原理路径",他们都侧重于历史主义的"求是"原则;胡适的整理国故,在方法论上似乎中西兼顾融通,而在世界观、文化观上更倾向于"致用"原则和全盘西化。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是在"求是"与"致用"之间创立起来的。(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殷国明[9](2016)在《从“批评主义”到“批评的文化”——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文化思考与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就"批评时代"之界说来说,韦勒克等人是从西方特有的历史文化路径进入"批评的时代"的,不仅显露出西方学理化、知识化和学科化的特有逻辑和思路,带有明显的学院派痕迹,而且所依据的文学资源和理论学说,也多来自西方。就此来说,韦勒克的"批评的时代",基本还拘泥于文学史,是从西方文学理论发展演化中引申出来的,其对于"批评何为"的追寻和论述,也还是基本盘桓在传统与现代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之间,并就文学欣赏、理解和阐释来发现问题,还不能说把批评真正推到了社会和时代变革的前沿。(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6年12期)
殷国明[10](2016)在《“批评的时代”大门是如何开启的?——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激烈动荡和变革,其巨变程度无与伦比,早就有很多学者论述过,例如,较早研究思想史的郭湛波就说过:"中国社会变动最剧烈,莫过于春秋、战国;而中国思想史,也以春秋战国思想为最。其次就是近代了,尤其近五十年来,中国思想变动之剧烈,别派之复杂,较之春秋战国只有增加,而毫无逊色。同时近五十年中国社会变动之剧,也超过春秋战国数倍。"(1)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也从相对的封闭状态向开(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6年02期)
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就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来说,自杜亚泉提出"思想战"以来,文化意识形态场域的思想斗争就愈演愈烈,络绎不绝。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围绕着中国前途和命运、中国向何处去的主旨,思想战进入了空前激烈的状态,文学批评的论争也无不卷入文化战争的战火硝烟之中,成为争夺思想话语权的前沿阵地,不断上演充满悲欢离合的历史多幕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1].胡建次,刘嘉欣.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撰着述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殷国明.“思想战”:关于“文化战争”的前奏和先导——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百年记忆[J].上海文化.2019
[3].殷国明.从“欲新民”到打造“舆论之母”——20世纪初中国文学批评转型的一个环节[J].文学评论.2018
[4].殷国明.转向·转换·转型——关于危患时代的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J].文艺争鸣.2018
[5].殷国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百年记忆——1916:一个充满杀气与生机的年份(下)[J].上海文化.2018
[6].殷国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百年记忆——1916:一个充满杀气与生机的年份(上)[J].上海文化.2017
[7].殷国明.先“声”夺人:文学批评扩放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声态学研究[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
[8].党圣元.在“求是”与“致用”之间——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批评史书写路径检视[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
[9].殷国明.从“批评主义”到“批评的文化”——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文化思考与选择[J].文艺争鸣.2016
[10].殷国明.“批评的时代”大门是如何开启的?——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转型[J].文艺争鸣.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