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静态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固定翼线圈姿态变化,动态响应,静态响应,校正
静态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朱凯光,王昊,彭聪,张琼,范天姣[1](2019)在《固定翼线圈姿态变化对动态和静态响应的影响与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探测过程中线圈姿态变化会给测量数据带来偏差的问题,对线圈姿态进行影响分析与校正。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利用线圈坐标系和惯性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推导线圈姿态变化时的动态响应和静态响应表达式。仿真研究姿态角度、角度变化率对动态响应和静态响应的影响,并基于电磁响应理论对线圈姿态变化产生的动态响应和静态响应进行校正。研究结果表明:线圈姿态变化所产生的动态响应和静态响应基本得到校正,校正后的剖面数据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均方根相对误差由22.00%降低到3.04%。(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韩向阳,赵继广,段永胜,辛腾达[2](2019)在《某型火箭静态应力及地震响应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某型火箭在完成推进剂加注后,处于发射工位等待状态时受地震激励的影响,对箭体结构进行响应谱分析。建立箭体结构叁维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对火箭的静态应力和前10阶模态的频率和振型进行求解。将El-Centro地震波时程数据傅里叶变换为频域波谱,对箭体结构进行地震响应谱分析,得到箭体最大等效应力为238. 89 MPa,最大位移在X轴方向为64. 601 mm。经过数值校核,结果表明该型火箭满足抗震安全性要求,同时也为该型箭体结构优化提供了方向。(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孙琦,董奇,杨沙,张刘成[3](2019)在《内爆炸准静态压力对球形容器弹性动态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球形容器内爆载荷简化为首个冲击波和准静态压力两部分,利用单自由度模型对球壳弹性动态响应过程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并推导出径向位移响应解,LS-DYNA数值模拟结果与力学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对所得到的球壳径向位移响应公式进行分析,获得了内爆炸准静态压力对位移响应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首个脉冲作用时间和准静态压力存在临界值,对最大位移出现时刻具有决定性影响,其中首个脉冲作用时间临界值与结构固有频率有关,准静态压力临界值与首个脉冲压力峰值及作用时间、结构频率、壳体厚度、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因素有关;最大位移出现于准静态压力作用期间时随准静态压力增大而增大,出现在首个脉冲作用期间时则不受准静态压力影响;最小位移随准静态压力增大而增大,后续等幅振幅值随准静态压力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次使用型容器开展有限空间内爆炸效应威力评估时,不仅应考虑爆炸载荷首个脉冲冲量与后续准静态压力的具体细节,还应与结构动态响应历程和结构自身参数分析紧密结合。(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周爽,张楠,夏禾,张允士,蔡超勋[4](2019)在《高速铁路简支箱梁桥准静态变形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速列车运营阶段简支箱梁桥准静态变形对轨道平顺性的影响而引起的行车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建立了车辆-桥梁耦合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桥梁准静态变形对轨道不平顺的影响,然后以轨道不平顺作为外部激励,分析了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在多因素作用影响下的准静态变形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梁体准静态变形对桥梁的动力响应影响很小;梁体徐变上拱对车辆竖向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大,温度旁弯及墩顶横向变位对车辆横向的动力响应较大;梁体徐变上拱、温度效应引起的梁体旁弯幅值达到20 mm及墩顶变位幅值达到50 mm时,桥梁及列车各动力学参数均在行车安全范围内。(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5期)
Yun-zhi,HUANG,Yang,LI,Lian-zhi,YANG,Yang,GAO[5](2019)在《基于状态向量法分析功能梯度一维六方压电准晶层合板的静态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功能梯度准晶材料有助于减缓层合板界面处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层间粘接强度,从而提升层合板表面的耐磨性。本文旨在建立功能梯度压电准晶层合板的力学模型,并研究功能梯度变化和迭放顺序对层合板的影响。创新点:1.首次将状态向量法推广到功能梯度压电准晶板的分析中;2.假设功能梯度函数的变化形式为幂函数和指数函数;3.在准晶层中观察到声子场应力和电势的不敏感点。方法:1.通过联立叁大基本方程,推导出准晶板的状态方程,并求解该微分方程,得到单层准晶板的解析解;2.通过引入功能梯度函数,使解析解中的描述各材料特性的值能够沿厚度方向呈现梯度变化;3.采用传递矩阵法,求出多层准晶板的解析解;4.通过仿真模拟,将所得结果与已有文献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1.准晶层合板中的功能梯度效应随着梯度参数的增加而增大,且材料参数的变化对声子场、相位子场以及电场的响应均产生影响。2.在功能梯度效应下,从准晶层中观察到了声子场应力和电势的不敏感点。3.与准晶作为中间层相比,准晶作为表层时机械载荷引起的位移响应更小。研究结果可以为压电准晶元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期刊2019年02期)
牛迎浩,葛敬冉,梁军,吴文旺[6](2018)在《含有缺陷的手性结构的静态及动态力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负泊松比(NPR)特性的手性结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材料,其可以沿垂直于其加载方向的方向扩展其宽度,从而产生增强的抗压性能和更好的能量吸收能力。在本文中,新型的手性结构建立在具有无序节点的矩形网格上,这是通过引入圆形节点位置的随机扩散而产生的。所提出的无序手性结构通过晶格各向异性,肋厚度和圆形节点的节点中心的随机性来参数化。之后,与韧带缺失的结构进行了相比。发现引入节点圆环位置的随机性对系统的泊松比影响较小,但是韧带缺失对系统的泊松比影响较大。韧带长度与厚度比对系统有重要影响,对于此也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韧带缺失对结构的面内力学性能有显着影响。这种缺陷的产生会对整个结构造成严重的损害,故我们应该避免这种缺陷的产生。而对于节点圆环随机所带来的缺陷,对结构的影响不大,所以可以忽略其对结构产生的损害。这一研究为汽车和航空航天等结构产生的缺陷预防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陈阳春,蒋学东,谭邹卿[7](2018)在《基于挠曲电效应的DNA-微梁生物传感器静态响应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其体积小、成本低、灵敏度高等优点,目前科学家正在探索基于微悬臂梁传感器在无标记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实验表明:单链DNA分子在悬臂梁金层表面的吸附以及单链DNA分子的杂交,可以引起微梁的纳米级弯曲。通常认为DNA分子的吸附和杂交,改变了微梁单侧的表面应力,使得微梁产生了弯曲变形。但表面应力的变化与DNA分子的生化特性、修饰技术、基底界面的电荷、缓冲溶液的种类以及浓度、环境温度等因数的关系并未建立。因此,急需定量研究DNA-微梁的弯曲机理。基于DNA磷酸基团在溶液中电离而带负电和高密度封装的考虑,将吸附于微梁单层表面的DNA链而形成的生物膜视为介电材料。由于挠曲电效应存在于所有的电介质中,本文将致力于基于挠曲电理论解析分析无标记生物检测中DNA分子吸附于微梁的静态挠度。以DNA-微梁层合结构为研究对象,讨论DNA膜的挠曲电效应对DNA-微梁静态纳米响应的影响。将DNA膜作为挠曲电材料,采用电Gibbs自由能密度函数,并根据挠曲电材料线性理论与伯努利-欧拉梁理论,采用变分法推导DNA-微梁(生物-非生物四层结构)的控制方程和相应力电耦合边界条件。基于聚电解质溶液的线性Poisson-Boltzmann(PB)方程,给出了DNA几何特征、缓冲溶液浓度以及种类等与DNA膜电势分布、微梁静态挠度之间的解析关系。利用Arroyo-Hernandez等的实验数据,拟合了DNA膜的挠曲电系数,考察了缓冲溶液种类(如1:1,1:2,1:3)、基底非生物层的力学特性等对DNA-微梁静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挠曲电系数与微梁的弯曲方向密切相关;缓冲溶液的种类中1:1溶液对DNA-微梁弯曲变形影响最大,1:3类型的溶液影响最小;此外,非生物层基底弹性模量和厚度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王天一,曹函,骆中山,张政[8](2018)在《压裂液静态吸附下页岩储层微观结构响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页岩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与岩石裂缝前缘界面的离子吸附、交换以及扩散等作用过程对页岩微观结构的影响将直接关联着压裂施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页岩的储层保护。本文对湘西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下部低渗硅质页岩储层在不同离子浓度和活度压裂液静态吸附、扩散过程中声学特征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从而揭示了宏观声学特征与微观结构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页岩在不同体系压裂液静态吸附条件下的吸附能力有明显差别。(2)从声学特征的响应可以得出,静态吸附过程发生了较强的离子吸附及孔隙填充,致使岩样微孔结构发生了改变,孔隙度下降。(3)随着压裂液离子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种类的不同,页岩微孔数量,连通性和孔径分布特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通过调整压裂液配方可以减少对页岩储层的损伤,确定有利于储层保护的压裂液配方参数。(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2)
张正,李剑,曾钦[9](2018)在《结构静态响应完备减基空间的一种构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变参数结构静态减基响应的减基空间进行了完备性分析和构建。结构静态响应的减基求解精度往往直接受到减基空间的影响,以向量子空间夹角作为评判标准,将减基空间中响应基向量与子空间之间的关系用向量子空间夹角进行定量化,形成选择响应基的优化模型,在与参数域对应的响应集合中利用优化算法逐步挑选合适的基向量,在此过程中构建的减基空间趋于完备,由此获得的结构减基响应解也趋于精确。文中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8年13期)
李桓宇[10](2018)在《600MW机组回热系统负荷响应特性静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电力新常态的特点对火电机组负荷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调节汽阀负荷调节方式存在直流锅炉蓄热能力不足、阀门流量特性久后失真以及低负荷段响应能力差等问题,回热系统由于拥有可观的蓄热能力,可以对机组负荷响应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首先,本文详细分析了回热系统叁种负荷响应,方式的基本原理,并利用专业仿真软件搭建了某超临界一次再热600MW机组回热系统负荷响应特性静态分析模型。其次,本文研究了不同旁路设计方式、不同旁路流量、不同负荷段、不同运行方式对高加旁路负荷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证实了高加旁路具备较强的负荷响应能力,负荷响应与旁路流量变化成线性关系,在低负荷运行时负荷响应能力大大削弱,而机组运行方式对其影响较小。再次,本文对传统低加旁路负荷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实验,低加旁路负荷响应能力较差,并会对除氧器和前置泵的安全造成威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低加旁路结合低温省煤器的解决方案,并研究了旁路流量、设计方式、低负荷与运行方式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负荷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保证除氧器和前置泵的安全。最后,本文分析了不同凝结水流量、不同负荷段以及不同运行方式对凝结水节流负荷响应特性的影响,并对比实际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凝结水节流负荷响应与流量变化为线性关系,低负荷下负荷响应能力有较大削弱,而运行方式对其影响不大,除氧器安全水位对凝结水节流持续时间有一定限制,除氧器自生沸腾现象对凝结水流量变化限制较小。全文以静态分析的方法对高加旁路、低加旁路和凝结水节流的负荷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为动态研究和现场试验研究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7)
静态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某型火箭在完成推进剂加注后,处于发射工位等待状态时受地震激励的影响,对箭体结构进行响应谱分析。建立箭体结构叁维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对火箭的静态应力和前10阶模态的频率和振型进行求解。将El-Centro地震波时程数据傅里叶变换为频域波谱,对箭体结构进行地震响应谱分析,得到箭体最大等效应力为238. 89 MPa,最大位移在X轴方向为64. 601 mm。经过数值校核,结果表明该型火箭满足抗震安全性要求,同时也为该型箭体结构优化提供了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态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1].朱凯光,王昊,彭聪,张琼,范天姣.固定翼线圈姿态变化对动态和静态响应的影响与校正[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韩向阳,赵继广,段永胜,辛腾达.某型火箭静态应力及地震响应谱分析[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
[3].孙琦,董奇,杨沙,张刘成.内爆炸准静态压力对球形容器弹性动态响应的影响[J].含能材料.2019
[4].周爽,张楠,夏禾,张允士,蔡超勋.高速铁路简支箱梁桥准静态变形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5].Yun-zhi,HUANG,Yang,LI,Lian-zhi,YANG,Yang,GAO.基于状态向量法分析功能梯度一维六方压电准晶层合板的静态响应(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AppliedPhysics&Engineering).2019
[6].牛迎浩,葛敬冉,梁军,吴文旺.含有缺陷的手性结构的静态及动态力学响应[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7].陈阳春,蒋学东,谭邹卿.基于挠曲电效应的DNA-微梁生物传感器静态响应的理论分析[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8].王天一,曹函,骆中山,张政.压裂液静态吸附下页岩储层微观结构响应试验研究[C].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9].张正,李剑,曾钦.结构静态响应完备减基空间的一种构建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8
[10].李桓宇.600MW机组回热系统负荷响应特性静态分析[D].浙江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