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上古韵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韵部,等呼,合韵,入声
上古韵部论文文献综述
李鹃娟[1](2017)在《论上古韵部元音与入声韵尾的清浊——对郑张尚芳先生“韵部元音”以及“入声韵尾清浊”问题的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郑张尚芳先生《谨答陈新雄先生对"诗经的古音学价值"的述评》一文,引起两岸学者对于上古音韵现象诸多讨论,尤以复辅音声母、韵部元音以及入声韵尾叁个问题,最为学者所关注。有关复辅音声母部分,李添富先生以为过度强调复辅音声母,并取以建构古音声纽系统,有其危殆;本文则踵继李先生之研究,就韵部元音之拟定与演化关系、入声韵尾清浊性质问题,做更进一步之探讨。深入研析之余,本文以为郑张先生不论在韵母元音之拟定,或入声韵尾之性质探讨,虽然都经双重考察,但下定结论时,或有其主观考虑,因而容有讨论空间。譬如宽式音标符号是否足以呈现字音原貌,因节缩、省略造成之混同问题,亦可再作斟酌;又如在阴阳入叁分、入声韵尾不论清浊都属同一音位情况下,有关入声韵尾之拟定,究竟应当遵循趋简模式定为清音,抑或坚持方言调查结果与声母同步取为浊音,也都值得再作深入探究。(本文来源于《邯郸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施向东[2](2017)在《关于汉语上古韵部“一部一元音”与“一部多元音”问题的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古汉语“一部一元音”和“一部多元音”的分歧由来已久,本文从关于押韵的几个理论问题入手,揭示了押韵的本质,指出押韵是上古韵部分析的基础,但不是其唯一标准;不管是音素分析还是音位分析都不能支持“一部一元音”的论点。文章揭示了古今中外的诗歌押韵都存在不同元音相押的事实,并确认上古音韵部一部一元音和一部多元音都是实际存在的,坚持一个韵部只能有一元音将导致理论上的困难和实践上的矛盾,因此坚决反对古音研究和押韵研究中的绝对化的思维模式。(本文来源于《语言历史论丛》期刊2017年00期)
孙瑾[3](2012)在《上古韵部研究略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古韵部研究是中国音韵学研究吏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为音韵学之源头,而且为中古音和近代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从上古音的研究材料和方法以及清代古音学家和近代学者对韵部的研究成果两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徐从权[4](2011)在《上古韵部不必新立江部》一文中研究指出陈振寰先生在王力先生叁十部的基础上,从东部析出一个部,建立江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新立的江部依据不足,不必新立江部,仍然把它并入东部,维持王先生叁十部中的东部。(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12期)
白平[5](2011)在《上古韵部“旁通转”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汉语上古韵部之间的音转情况,学术界提出过"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等四种类别,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古韵部类之间其实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可以称为"旁通转"的音转现象。文章列举出古韵30部之间属于这种现象的30类音转材料,对这一音转事实进行了证明。(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刘芳池,何丽敏[6](2010)在《马王堆史书、医书所反映的上古韵部现象研究——以通假字为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古声韵调叁个方面的研究,韵部的研究最为深入,各家的观点基本上已趋于一致,特别是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入声韵是很少甚至不与阴声韵、阳声韵相通的,然而我们在对以马王堆史书、医书为代表的出土文献通假字的研究中却发现阴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相通在异部通假的情况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一发现有助于从出土文献的视野重新审视传世文献所得出的结论,对刷新汉语语音史有所贡献。(本文来源于《铜陵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高天霞[7](2009)在《《广韵》屋韵字上古韵部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广韵》反映的是隋唐时代的语音面貌,其206韵与反映上古语音面貌的30韵部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主要讨论了《广韵》屋韵字在上古的韵部归属,认为《广韵》屋韵的一等字在上古属屋、药两部;《广韵》屋韵的叁等字在上古属觉、幽、职叁部。(本文来源于《丝绸之路》期刊2009年12期)
刘琨[8](2009)在《上古韵部专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叁个方面,即:1、上古东、冬、侵叁部的分合问题;2、上古脂、微二部的分合问题;3、上古阴、入声韵关系考。本文使用的材料包括上古时期的诗文用韵材料和文字材料。诗文用韵材料包括两周金文、《诗经》、《楚辞》、周秦群经诸子、两汉韵文诗文等。其中“周秦群经诸子”的材料主要指江有诰《群经韵读》、《先秦韵读》所包括的文献材料;“两汉韵文诗文”材料以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于安澜《汉魏六朝韵谱》中收录的韵读材料为主。本文使用的文字材料包括谐声字、通假字等。其中谐声字的材料取自《说文解字》、《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的材料取自《通假字汇释》、《古汉语通假字字典》、《古字通假会典》等通假字字典。此外,还采用了少数方言、民歌材料。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法、韵脚字系联法、谐声通假集证法、历史比较法等。本文的结论主要有:一、从周秦到东汉,东、冬所代表的是同一个韵部,东冬语音相同或相近并不是某种方言现象,而是通语中的语音特点。冬侵合韵是周秦至东汉在西部地区存在的一种方音特点。根据历代诗文东、冬、侵诸部的入韵情况来看,东、冬合韵的数量较多,合用的比例也高,因而东、冬的关系比冬、侵的关系要近。根据与其他韵部的合韵情况也可以看出东、冬部关系密切。例如东与阳有合用例,冬与阳亦有合韵例;冬与蒸有合韵例,东与蒸亦有合韵例。此外,韵文中还常出现东、冬与某一韵部在同一韵段中合韵的情况,如东冬阳合韵、东冬蒸合韵等,这更能说明东、冬部的关系紧密。从地域角度看,东冬合韵的地域广泛,故东冬合用应是通语的语音特点。冬侵合韵的地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包括今四川地区),故冬侵合用应是西部地区的方音特点。从通假字的角度看,周秦两汉典籍中有大量东、冬部字互通的现象,而很少有冬、侵互通的现象,这种情况也说明东、冬的关系紧密。二、从周秦到东汉,脂、微部应合为一个韵部,亦即二部不宜分开。与脂、微部相配的入声韵部也应合为一个韵部。根据历代诗文脂、微部的入韵情况来看,脂、微合韵及质、物合韵的数量多,合用的比例也高。根据与其他韵部的合韵情况也可以看出脂、微部及质、物部的关系密切。例如脂与支有合韵例,微与支亦有合韵例;微与歌有合韵例,脂与歌亦有合韵例;质与月有合韵例,物与月亦有合韵例。此外,韵文中还常出现脂、微及质、物部与某一韵部在同一韵段中合韵的情况,如脂微之合韵、脂微歌合韵、质物月合韵等,这更能说明脂、微部及质、物部的关系紧密。从地域角度看,脂、微合韵及质、物合韵的地域广泛,故脂、微合用及质、物合用应是通语的语音特点。在周秦时期,东部地区诸如现属山东、河北等地的个别作家作品中,脂、微合用率较低,有分用的迹象,此属方言的语音特点,西汉时期这一方言特点已消失。叁、上古阴、入声韵关系密切,真正的原因是:上古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去、入两读字,所谓入声字与阴声字押韵,实际上是去、入两读字的去声一读与阴声字押韵;所谓阴声字与入声字押韵,实际上是去、入两读字的入声一读与入声字押韵。当然还有不少与阴声字押韵的入声字暂时还不能证明其有去声一读,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四、上古已有平、上、去、入四声。中古的阴声去声字在上古应归入阴声韵,上古的去、入两读字应同时归进阴声、入声韵。(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张富海[9](2007)在《试论“豕”字的上古韵部归属》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证具体某个字的上古韵部归属的传统方法,一是根据其在上古韵文特别是《诗经》中的押韵情况,二是根据《说文》谐声。如果某个字既不曾入韵,又没有可资判断韵(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07年02期)
国光红,焦冬梅[10](1995)在《据今音判断汉字的上古韵部归属》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认为,上古韵部至中古《切韵》、《广韵》已经重设藩篱,至今则紊乱而全无涯涘可寻,其实上古韵部界限至今虽然紊乱,但尚有踪迹存于今音,唯今人多未措意于此而已。假如上古 M 韵含有《广韵》A、B、C 叁韵,A、B、C 叁韵目之今韵(韵腹、韵尾,不计韵头)为 a、b、c,上古 N 韵含《广韵》C、D、E 叁韵,C、D、E 叁韵目之今韵为 c、d、e,M_1为 M 韵(本文来源于《山东教育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上古韵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古汉语“一部一元音”和“一部多元音”的分歧由来已久,本文从关于押韵的几个理论问题入手,揭示了押韵的本质,指出押韵是上古韵部分析的基础,但不是其唯一标准;不管是音素分析还是音位分析都不能支持“一部一元音”的论点。文章揭示了古今中外的诗歌押韵都存在不同元音相押的事实,并确认上古音韵部一部一元音和一部多元音都是实际存在的,坚持一个韵部只能有一元音将导致理论上的困难和实践上的矛盾,因此坚决反对古音研究和押韵研究中的绝对化的思维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古韵部论文参考文献
[1].李鹃娟.论上古韵部元音与入声韵尾的清浊——对郑张尚芳先生“韵部元音”以及“入声韵尾清浊”问题的商榷[J].邯郸学院学报.2017
[2].施向东.关于汉语上古韵部“一部一元音”与“一部多元音”问题的我见[J].语言历史论丛.2017
[3].孙瑾.上古韵部研究略说[J].绥化学院学报.2012
[4].徐从权.上古韵部不必新立江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白平.上古韵部“旁通转”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6].刘芳池,何丽敏.马王堆史书、医书所反映的上古韵部现象研究——以通假字为对象[J].铜陵学院学报.2010
[7].高天霞.《广韵》屋韵字上古韵部考[J].丝绸之路.2009
[8].刘琨.上古韵部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9].张富海.试论“豕”字的上古韵部归属[J].汉字文化.2007
[10].国光红,焦冬梅.据今音判断汉字的上古韵部归属[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