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停车诱导标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核心区,停车诱导系统,成本-效益,双层目标规划
停车诱导标志论文文献综述
张素禄,李方卫,张贻生,吴昌伟[1](2018)在《城市核心区停车诱导标志布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核心区交通量大,交通拥挤程度高,停车难问题突出;而核心区停车设施布局基本固定,可调整空间有限。通过提出区域停车诱导系统叁级诱导标志牌的布局策略,构建了以上层管理者和下层出行者成本均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广义"成本-效益"双层目标规划模型,确定叁级诱导标志牌的布设数量;然后根据交通组织原则、对比不同点位的诱导信息量大小,提出了城市核心区域叁级停车诱导标志牌的选址方案。(本文来源于《交通与运输(学术版)》期刊2018年02期)
王军芝,戴斌,梁承愿[2](2016)在《区域停车诱导标志分级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合理的停车诱导可以提高停车效率、减少车辆不必要的绕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停车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文章基于停车诱导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区域停车诱导标志分级的影响因素与功能定位,介绍了区域停车诱导标志布局基本方法,并对区域停车诱导标志进行分级设计,确定了叁级诱导标志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6年08期)
付光耀[3](2016)在《城市中央商务区停车诱导标志布局与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数量的增长,城市中央商务区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日益显着。依托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建立停车诱导系统,是解决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停车难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国内还没出台统一的停车诱导系统建设规范,已建成的停车诱导系统差异性较大,尤其是作为停车诱导信息主要发布途径的停车诱导标志,其规格不一、布局不合理,严重破坏了城市道路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影响着中央商务区所代表的城市形象。本文首先通过实地交通调查和理论研究,基于中央商务区的区域、交通特征对其停车诱导需求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从城市中央商务区停车诱导系统的介绍入手,对诱导标志的布局与设计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以驾驶员获取有效诱导信息量最大为目标构建了二级停车诱导标志的布局模型并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求解,结果可以用来指导二级诱导标志的布局。针对我国诱导标志设计的不足,以国标为依据对诱导标志的形状、颜色等内容进行了标准化设计,在一级诱导标志的图示系统和泊位显示方式上进行了特色化设计;分析归纳了各级停车诱导标志的设计实例。最后,以Z市CBD为案例对研究成果加以应用。本文以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停车问题为切入点,在对中央商务区的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停车诱导标志的布局与设计进行了研究,为今后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停车诱导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戴斌[4](2016)在《区域停车诱导标志设计及选址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解决城市有限的停车资源与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是目前城市交通面临的一大难题。合理的停车诱导可以提高停车效率,减少车辆不必要的绕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停车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停车诱导信息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信息服务子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上正在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停车诱导信息系统可以引导停车供需活动,提高停车选择和停车管理的有效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停车诱导系统功能分析和分级模式研究,了解停车诱导系统的基本含义、区域停车诱导的管理结构、停车诱导的基本功能和停车诱导标志分级。并进一步预测区域内停车需求量,利用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法预测各交通小区现状停车需求泊位和规划年停车需求泊位,另外采用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法预测各交通小区规划年停车需求泊位,将这两种模型预测的规划年停车需求泊位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检验,验证预测的准确性。然后对区域停车诱导标志进行分级设计,确定了叁级诱导标志方案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停车诱导信息系统信息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函数,以诱导标志总数、停车场个数和每一个停车场至少被诱导一次为约束条件,确定了诱导标志布局选址模型。最后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这个模型,经过多次的循环代入,确定最后的计算结果。并以某城市CBD核心区停车诱导标志设计为例子,对停车诱导系统标志布局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实例分析,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能够有效的解决城市核心功能区停车难上的一些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理论。(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7)
陈蔚,杨宇星,宋家骅[5](2014)在《中央商务区停车诱导标志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中央商务区的交通流和停车设施分布特点,结合驾驶员寻找泊位的实际需求和视认特性,采取"分区诱导、分级发布"的总体诱导策略,分析停车诱导标志系统的接入对象、功能分级和信息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效果,提出各级诱导标志的版面设计要点。以停车小区交通流线分析为基础,研究一种简便的诱导标志分级布设方法。最后以深圳市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停车诱导系统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1-17)
季彦婕,蒋敏,王炜,陈晓实[6](2014)在《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影响下的多层路网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基础上,将路网分为路上行驶层、停车巡泊层和步行层3层,用于定量分析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对驾驶人出行的影响.引入慢速因子体现驾驶人的停车寻找行为,并利用考虑理解误差的费用函数反映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对驾驶人停车设施选择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影响下的多层路网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算例结果表明,经平均迭代15次模型能较快收敛,当路网上部分道路处于拥堵状态时,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的设置效果较好,可节约驾驶人6.2%的出行时间.(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赵崧淞[7](2014)在《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诱导标志布局及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大城市机动车的保有量迅猛增加,道路交通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日益尖锐化。停车诱导系统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外许多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停车诱导系统,其应用情况与研究结果表明,停车诱导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改善行车安全、提高停车场运行效率、减少空气污染。针对目前我国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不足,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管理结构、子系统和功能。在停车诱导系统中,停车诱导标志是系统停车信息发布的关键,所以本文的重点是对停车诱导系统诱导标志布局和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诱导标志的分级进行研究,确定了停车诱导标志布局的原则和方法;以有效诱导信息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诱导标志布局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在对驾驶员视认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诱导标志前置距离,分析了前置距离计算模型;在分析驾驶员从发现标志到采取行动全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模型来进行诱导标志版面的优化设计,并具体设计了各等级诱导标志版面。最后,以北京CBD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实际开发为例,对停车诱导系统诱导标志的布局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实例分析。(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4-02-25)
乔丹,高春君[8](2010)在《城市商业区停车诱导标志分级设置探讨——以南坪商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坪商圈为例,分析了南坪商圈停车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城市商业区的停车经验,探讨关于城市商业区停车标志的设置,提出了城市商业区停车标志牌的显示内容和设计形式,最终得出适合城市商业区的停车诱导标志设置方案。(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期刊2010年09期)
黄文杰,胡兆菁[9](2010)在《CBD停车诱导标志设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停车诱导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尤其是解决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城市都运用停车诱导系统很好地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停车经验,通过分析了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现状,探讨关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标志的设置,将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诱导标志划分为外围诱导和内部停车场诱导2个部分。并以淮安市城市中心商业区为例,对其停车诱导标志设置进行了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的泊位利用率由原来的50.19%提高至69.23%。(本文来源于《交通信息与安全》期刊2010年03期)
周小猛,李旭宏,朱彦东[10](2009)在《关于CBD停车诱导标志设置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停车规划为例,分析了郑东新区CBD停车现状,结合国内外城市中心区的停车经验,探讨关于CBD地区停车标志的设置,分析了停车诱导信息标志与其他指路标志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CBD停车标志牌提供的内容和设计形式。最终,得出适合CBD地区停车诱导信息标志的设置方案:根据区域主要车流方向和停车设施布局综合布局停车诱导标志;停车诱导标志和其它指路标志距离严格控制在60 m以上;诱导标志采用叁级分类方法,选择蓝底白字图案。(本文来源于《交通信息与安全》期刊2009年03期)
停车诱导标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合理的停车诱导可以提高停车效率、减少车辆不必要的绕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停车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文章基于停车诱导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区域停车诱导标志分级的影响因素与功能定位,介绍了区域停车诱导标志布局基本方法,并对区域停车诱导标志进行分级设计,确定了叁级诱导标志设计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停车诱导标志论文参考文献
[1].张素禄,李方卫,张贻生,吴昌伟.城市核心区停车诱导标志布局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8
[2].王军芝,戴斌,梁承愿.区域停车诱导标志分级设计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6
[3].付光耀.城市中央商务区停车诱导标志布局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4].戴斌.区域停车诱导标志设计及选址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6
[5].陈蔚,杨宇星,宋家骅.中央商务区停车诱导标志系统设计研究[C].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6].季彦婕,蒋敏,王炜,陈晓实.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影响下的多层路网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赵崧淞.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诱导标志布局及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4
[8].乔丹,高春君.城市商业区停车诱导标志分级设置探讨——以南坪商圈为例[J].重庆建筑.2010
[9].黄文杰,胡兆菁.CBD停车诱导标志设置的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
[10].周小猛,李旭宏,朱彦东.关于CBD停车诱导标志设置的探讨[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