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检测仪使用及存在问题探讨

体温检测仪使用及存在问题探讨

一、体温测试仪的使用及存在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崔彦[1](2021)在《智能形变调温服装设计及舒适性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我国发布“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来,国家提出大力支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的发展。“十四五”计划再次强调需要加快、壮大新材料和绿色环保等产业的发展。本文结合高性能服装设计、节能环保材料、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服装热舒适性研究,为智能调温服装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人类作为恒温动物,体温需保持在一个非常窄的变化范围内,然而当环境变化太频繁或超出人体的调节能力时,人类需要通过适当地增减衣服以平衡周围气候的变化,保持身体热平衡,否则,人体将面临过热或过冷的危险。此外,频繁的冷热变化可能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因此,服装对于人体的热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服装由于其恒定的隔热性能,对于人体的热调节能力有限。在许多情况下,人类依赖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HVAC)来达到热平衡,然而使用HVAC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引发温室效应。近年来,纺织和服装研究领域的学者致力于开发各种新型材料和高性能纺织品,已经研发的热调节材料包括碳纳米材料、形状记忆合金(SMA)、相变材料(PCM)、具有生物力学响应的纺织品、连续片状式的充气服装等。尽管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开发具有高舒适度、灵活响应、低成本、环保、可以快速制造的调温服装仍具有挑战。在过去的15年中,有关软体机器人(Soft Robotic)技术和机制的研究快速发展,该方向涉及许多领域,如可穿戴设备、医疗设备和物品抓取等,软体机器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人机交互安全性,流体驱动是主要的驱动原理之一。受流体驱动软机器人技术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一种充气形变智能调温服装,利用调节衣间静止空气层厚度来改变服装的隔热性能。空气作为一种无穷无尽的绿色资源,具有无成本、无重量、绿色环保等多种优点。与现有的充气式调温服装相比,本研究中设计的气动调温结构具有良好的隔热性、透气性和舒适性,制作成本低并且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制造,具体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含以下几点:(1)柔性气动结构的设计与制备首先,本课题建立了柔性气动结构的设计和制备方法,基于静止空气层隔热原理和自然、人造结构作为形变灵感,设计开发了多种气动形变结构,分别为单向形变、双向形变、一体化气动结构,以及由负泊松比结构衍生的表面气动结构和柔性支架气动结构;基于Rhino和Grasshopper构建了气动形变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模型,结合人体热分布地图,优化气动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实验确定柔性气动结构的最优制造参数。研究比较了不同参数硅胶材料的特性,确定最终的硅胶材料为Ecoflex00-30和Ecoflex 00-50;针对一体化气动结构的制造,镂空孔洞间隙不可小于7mm;硅胶浇筑的黏连时间需控制在55-65min之间;最后讨论了中间隔离层材料的选择和气动结构大规模制造的潜力。(2)充气调温材料基础性能测试与表征基于柔性气动结构设计、制造了 5种不同配置的充气调温材料,并选择了典型的保暖材料进行对比实验。实验比较在不同配置下,充气调温材料基本性能、手感舒适性、抗压性和耐水洗性方面的差异。研究分别分析了充气调温材料的厚度变化率、透湿率、回潮率、抗弯刚度、手感舒适性、保形性和耐用性的结果。结果表明,充气调温材料厚度变化可达4-23倍;充气和外层面料的增加对调温结构的透湿性有影响;镂空比例越大的结构透湿性越好;结构的回潮率优于羊毛混纺面料,与化纤保暖填充棉相近;抗弯刚度和手感舒适性结果表明高镂空比充气结构手感优于低镂空比结构,单层和双层试样的手感优于复合试样;相比传统的隔热材料,充气调温材料具有极好的抗压性,可以抵抗重于自身27倍的外部应力;耐用性实验表明,气动调温结构可以至少清洗100次而不会损坏。(3)充气调温材料及服装热湿舒适性测评本文运用出汗热护式热板仪和出汗暖体假人对充气调温材料的热湿性能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利用CBE Thermal Comfort在线工具研究充气结构的调温能力,最后利用傅里叶红外线光谱测试材料反光隔热性。研究表明,充气会增加调温结构的隔热性能,减小透湿性能,不同类型的充气调温试样具体热湿舒适性变化不一。外层面料会在充气期间增强结构的隔热性;热阻结果表明硅胶的镂空率与热阻成反比;随着充气量上升,调温结构的热阻越高;在充气之前,多层充气调温试样的热阻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但充气后热阻显着提高(15倍),明显高于普通试样。湿阻变化与热阻相似,多层织物的湿阻要比单层织物更高;硅胶的镂空率与湿阻成反比;控制硅胶镂空率可以同时实现低湿阻和高保温性能;不同的充气调温材料可用于不同的保暖服装设计中,具有灵活的应用可能性。在气动调温服装的设计中,包覆气动结构的外层面料应该选取防风且透气、透湿材质,以减小由充气带来的湿阻上升;研究还针对充气结构热湿参数的变化给出了充气调温服装的设计建议。同时,与已有的充气调温服装的热湿舒适性对比发现,本文开发的充气调温材料热舒适性优于已有市售的充气服装。根据PMV-PPD模型计算,充气调温材料具有良好的调温能力和节能潜力,充气调温材料可覆盖的热舒适范围高于普通隔热材料,是传统隔热材料的3-4倍;标准有效温度(SET)和热舒适范围(TCR)分析结果发现,充气调温材料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人体的热舒适性。(4)智能充气系统设计与开发智能充气形变调温服装开发离不开智能充气系统,本文基于充气调温材料,为其开发了针对性的智能控制系统。首先研究构建了智能充气系统的理论基础,讨论了服装隔热性、工作强度与新陈代谢三者的关系,其次建立了充气量与隔热性能,以及充气时间与环境温度的函数关系。各参数的函数关系构建为智能充气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智能充气系统的程序流程,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组件参数,并进行了电路设计。研究搭建的智能充气系统可实现系统的智能控制和数据可视化,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调节智能充气服装的充气量,还可以实现对穿着者环境参数的收集和读取。依照充气系统的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在源代码中自由调节系统的充气时长,充气/放气的温、湿度激活点。最后,研究对智能充气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课题对于流体驱动的柔性结构进行了多维度的设计,构建了充气形变结构的设计体系;对充气形变调温材料的基本特性、表征和热湿舒适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充气对于形变结构的各项参数影响,并总结了变化规律,为后续调温服装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建立了充气时长和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研发了智能充气系统。本课题结合了服装设计、纺织先进材料、智能可穿戴设备、服装热湿舒适性和参数化设计等多个研究方向。研究结论和方法为新兴调温材料和智能调温服装研发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持,对于智能服装设计、个人热管理系统、节能环保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李春雨[2](2021)在《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弹载测试仪可靠性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化武器的发展对弹载电子装备组成部分,如制导单元、控制单元、参数获取单元等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尤其弹载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关系着武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弹载电子系统的关键组成单元从元件级来看,是由分立元件、集成单元和相应的连接固定组件组成。每一个电子单元元件的选型、焊接以及板级连接共同决定着弹载测试仪的板级可靠性。目前,国内外本领域学者在研究板级可靠性上,从环境温度、环境静态应力、环境动态应力、自然老化、电磁干扰等方面做了诸多试验,可靠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军工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因此通过一定科学的方法、理论分析、模拟实验、实弹实验对弹载测试仪电路进行分类可靠性研究,有助于找到薄弱环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对建立系统的弹载测试仪可靠性理论和掌握快速的失效修复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所做的具体研究如下:(1)弹载测试仪的元件级失效机理研究。先归纳了采用无损分析和破坏分析方法进行失效诊断的措施,给出了基本概念的定义;然后把弹载测试仪电路按照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的不同进行划分为LCR贴片元件、半导体集成电路、MEMS、焊点、PCB五个部分,根据失效现象进行失效机理的系统性研究,剖析组件结构、装联方式与系统失效的关系,完善失效准则判定体系。(2)弹载测试仪的可靠性强化实验。借助高低温箱、冲击台、马歇特锤、强磁电机等实验设备模拟高低温、冲击振动、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重点采用机械应力强化试验对可靠性进行考核,对研制的弹载测试仪电路部分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和步进实验,找到了环境应力对本系统元件级的可靠性影响因素和系统的薄弱环节,建立了各环境应力和弹载测试仪元件级失效模式之间的关系。(3)弹载测试仪的FTA系统建立。采用下行法寻找导致顶层事件(板级失效)的各基本事件,并根据先验理论和统计规律确定各基本事件的概率分布,并对可靠性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依次确定了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各基本事件的关键重要度。通过从板级系统上建立失效分析逻辑,并对各部分基本失效事件重要度进行评估,可以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防护。最后,以在侵彻硬目标的过程中失效的弹载记录仪为校验平台,利用本文研究的可靠性模型,较为快速的定位故障,进行修复,读取到了侵彻阶段未失效前的数据,验证了基于故障树模型的弹载测试仪可靠性模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根据系统实验设计的不足,提出了综合可靠性测试的要求,来解决当前单一环境测试的缺陷。

姜芸婧[3](2021)在《新型织物保温仪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文中研究表明织物保温性是评价织物隔热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织物应用领域日益宽广,织物保温性能的研究对于开发特种功能性服装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在纺织品保温性测试仪器方面,国内外生产的测试设备及其相应内控标准参差不齐。其中,一维稳态平板式保温仪在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然而,一些学者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传统平板式保温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测试时长过长、织物保温性在开放环境下的测试受限、仪器本身存在热量损失造成测试结果误差等问题,都对织物保温性能的准确评价造成影响。针对上述关于传统式平板保温仪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功率补偿型DSC工作原理研制了一种可实现开放环境下表征的新型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本仪器整体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测试平台、空白参照测试热板、有样实验测试热板、隔热保温板等。该仪器开创性地构筑了平行式参照双平板结构测试平台,实现了更高的温度采集模块测试精度。此外,采用PID温控算法实现了对热板温度的准确控制,使得系统分辨率达到了0.01℃。基于Labview人机交互式上位机设计,使新型织物保温仪具备了实时监控采集的功能。随后,为了对研制的新型织物保温仪测试性能进行有效评价,分别从仪器测试结果相关性、稳定性以及仪器测试效率三个方面与国产YG606F型平板保温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传统YG606F与新型织物保温仪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97,测试结果表现出高度相关性;新型保温仪保温率重复测试标准差分别比YG606F平板仪分别降低了52.1%、80%、84%;相同测试条件下,新型织物保温仪的预热效率比YG606F提高了89%,对于不同织物测试时长上,YG606F均超过700s,新型织物保温仪均低于400s。基于新型织物保温仪可在开放环境下测试的优点,还研究了不同气流环境对织物保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证明:随着气流速度的提高,织物保温率随之提高。因此,实验证明新型织物保温仪可进行准确、可靠、稳定的织物保温性能测试。最后基于新型织物保温仪,进一步对织物接触模拟皮肤引起冷暖感、以及含湿织物干燥过程中的动态非稳态传热过程进行研究。(1)建立了织物接触热板时的热传递温度、功率模型,并提出表征织物冷暖感的特征参数—Pmax、W、Tmin、Tf、t,探究了织物层数、含水率以及纤维原料对于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影响。(2)建立了含湿织物干燥过程非稳态传热模型,提出织物干燥速率计算方法,探究了含水率、气流速度等非稳态条件对织物干燥速率的影响,最后对单向导湿功能涤纶织物在模拟穿着状态下的吸湿干燥过程进行了实验分析。

张梦妮[4](2021)在《环境对羽绒服保暖性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羽绒服作为冬季常见的防寒保暖衣物,其保暖性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羽绒服的保暖性受服装材料和结构、环境条件和穿着方式等多因素影响。现有研究较多关注填充量、运动状态和温度等因素对服装保暖性的影响,但是模拟冬季羽绒服真实的穿着环境,系统地分析环境温度、风速和服装搭配等多方面对羽绒服保暖性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阐明不同环境对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对科学研究领域和实际生产选购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人工气候仓模拟羽绒服真实穿着环境,使用LD-1型服装保温性能测试仪探究了环境温度、风速和服装搭配方式对四种不同填充量的羽绒服保暖性能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人体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增加。当环境温度从10℃降低到-2℃时,热流密度、对流换热量和辐射换热量分别平均增加了44.95W/m2、37.10W/m2和9.84W/m2。羽绒服表面绗缝处温度较高且随克重变化不大,其它位置随厚度增加表面温度逐渐降低。随着单位填充量增加,羽绒服有效热阻增加,且增加幅度逐渐变大。单位填充量每增加30g/m2,克重为80g/m2、110g/m2和140g/m2的羽绒服有效热阻相比于克重为50g/m2的羽绒服分别增加了18.00%、49.00%和92.93%。着装人体散失的热流密度和风速呈正相关。当环境温度为10℃时,随着风速从0.5m/s增加到13.0m/s,试样的热流密度平均升高53.29%;环境风速增加时,服装表面空气层热阻和有效热阻均减小,服装表面对流换热增大,热流密度增大。当风速从0.5m/s上升到7.0m/s时,空气层热阻下降73.26%,下降幅度较大;风速继续增加到13.0m/s时,与0.5m/s时相比,服装表面空气层热阻下降81.63%,下降幅度趋缓且接近零值。随着风速增加,服装表面对流换热增加,高速流体带走服装表面部分热量,使得服装表面温度降低,服装表面和环境的温差减小,使得辐射换热量减小。羽绒服外加冲锋衣的搭配方式可降低人体散失的热流密度,提高服装整体热阻,冲锋衣外表面和环境的温差减小,使羽绒服加冲锋衣搭配穿着时的对流和辐射换热量较低。羽绒服搭配冲锋衣穿着时的热流密度、对流换热量和辐射换热量分别平均比羽绒服试样低60.48W/m2、51.02W/m2和8.57W/m2,有风条件下人体散热主要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结果表明冲锋衣对羽绒服表面绗缝和拉链处散热较多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效果。环境温度升高,维持人体热舒适性适宜穿着的羽绒服单位填充量减小。在环境温度为-2℃、风速0.5m/s的条件下,处于2MET运动强度时,140g/m2的羽绒服不够保暖,环境温度升高到10℃时,90g/m2的羽绒服可保证较好的热舒适性。随着环境风速增加,维持人体热舒适性需求的羽绒服单位填充量增加。在环境温度10℃,风速为1.47~5.89m/s的条件下,处于2MET运动强度时,140g/m2羽绒服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暖性,但是风速大于5.89m/s时,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暖性。在相同环境温度和风速条件下,羽绒服搭配冲锋衣穿着时,保证较好热舒适性所需的服装单位填充量不同。在环境温度-2℃,风速大于7.53m/s的条件下,人处于4MET运动强度时,50g/m2和80g/m2的羽绒服均无法达到保暖要求,但搭配冲锋衣穿着时均可提供足够的保暖性。

祁琳雅[5](2021)在《纳米纤维基单向导湿创伤敷料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增加,不可避免会遇到创伤,这也使得创伤敷料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创面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到组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合理选择创伤敷料对于创伤的治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湿润的微环境有利于创面修复,这使得湿性创伤敷料的发展更为迅速,但传统的湿性敷料易导致伤口被积液反复浸润,且加速细菌的滋生,显着影响创面的愈合。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有单向导湿、长效抗菌的多功能创伤敷料,去除伤口周围过量渗出液的同时避免细菌滋生,从而实现创面的快速愈合。本论文基于聚合物材料固有的亲疏水特性,结合聚合物大分子抗菌剂,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具有不同内外层结构和性能的纳米纤维膜,通过设计纳米纤维膜的组装顺序与形式,成功开发出了一种纳米纤维基梯度结构单向导湿、低粘附、长效抗菌的创伤敷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力学性能较好的聚氨酯(PU)、亲水性的聚丙烯腈(PAN)以及超吸水性的聚丙烯酸钠(SPA)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PU/PAN-SPA纳米纤维膜,研究SPA的浓度和PU组分对纤维膜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A的引入可显着提高纤维膜的亲水性,当SPA浓度为10 wt%时,所制备的PU/PAN-SPA纳米纤维膜的动态接触角从90°减为0°仅需1.2 s,吸水性达970%,平衡含水量为94%,断裂强度为6.2 MPa,透气率为7 mm/s,透湿率为1975 g/m2/d,具有良好的形貌结构、吸水性和力学性能,综合性能最佳。(2)以上述PU/PAN-SPA纳米纤维膜为吸液外层、PU纳米纤维膜为防粘内层,利用两种纤维膜的不同直径及亲疏水性特征,构建双层纳米纤维创伤敷料,探究纳米纤维膜厚度及亲疏水性等对创伤敷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U内层膜纺丝时间为1h时,双层复合敷料能够在3.9 s内将液体由内向外单向导出,单向导湿性能最佳;细胞毒性及粘附性测试表明,所制备的双层纳米纤维创伤敷料无细胞毒性,且PU内层膜具有较低的细胞粘附性,实现双层创伤敷料的低粘附和单向导湿功能。(3)在双层创伤敷料的基础上,设计亲水性逐层递增且纤维直径逐层递减的PU、PU/PAN-SPA、PAN-SPA三层创伤敷料,并引入自制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GC)抗菌剂来提升敷料的抗菌性能,分析三层创伤敷料的各项性能和单向导湿机理。结果表明,当PU内层膜纺丝时间为1 h时所制备的三层复合创伤敷料,能够在1.8 s内由内向外单向快速传输液体,单向导湿效果最佳;三层纳米纤维膜的单向导湿机理为疏水-亲水梯度结构和自吸泵效应;且当PHGC含量为0.06 wt%时,三层纳米纤维基创伤敷料的抗菌性能最佳。

时应娜[6](2021)在《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设计及其热舒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规律健康的女性生理周期是女性心理、生育健康的重要体现,通常采用基础体温曲线表征。此外,女性在生理周期中也会有不同的生理症状,常见的生理不适包括痛经、畏寒等,影响着日常工作和生活。随着新型纺织材料和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以及功能型纺织品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生理周期进行监控和预测、并缓解生理不适的纺织服装逐渐发展。本课题从女性生理周期生理状态出发,结合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设计与性能评价。首先,结合人体生理学和人体工学进行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外观、结构及功能设计。其次,基于对镀银纱线及其针织加热织物电热性能和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的研究,探讨纱线和组织结构对加热织物电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各层织物热湿性能对复合织物热湿传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各层织物的筛选与匹配;基于对人体结构的研究进行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再结合温度传感器和电子集成技术实现女性生理周期基础体温监测功能和加热温度的智能调控;最后,通过对比实验探讨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热舒适性能的特点和优势,并通过人体着装实验进行生理周期基础体温监测功能的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生理周期基础体温的监测。将温度传感器集成在针织品上,利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基础体温数据的采集,通过手机APP自动生成基础体温变化曲线,观察生理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理周期的基础体温呈双相性变化,生理期时基础体温会降低0.3-0.6℃,利用温度传感器可以有效监测基础体温的变化,进行生理周期的监测与预测。(2)生理期热护理及其加热温度的智能调控。利用加热织物、温度传感器、电路集成实现针织品的热护理功能和加热温度的智能调控。为了筛选符合要求的纱线和织物,使用镀银纱线织造针织加热织物,并对镀银纱线及其针织加热织物的电热性能进行研究,结合加热型纺织品的复合原理,对各层织物的热湿性能及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电路集成实现加热温度的智能控制。结果表明,镀银纱线线密度和组织结构对针织加热织物的电热性能均有显着影响,加热织物的平衡温度和输入功率线性相关。各层织物的热湿性能对组合织物的热湿传递有显着影响,其中石墨烯织物作为亲肤层能将更多的热量传递至人体皮肤,TPU摇粒绒织物作为保暖防护层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3)智能监护针织品热舒适性能的对比研究。基于功能需求、问卷调研以及织物电热性能和热湿性能的研究,结合人体工学、人体生理学进行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款式结构的设计和制作。通过暖体假人实验、人体着装生理实验进行针织品热舒适性能评价,并与市场上常见的生理期热护理产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的效果与优势。结果表明,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具有更好的热舒适性。可见,基于织物热湿性能研究进行材料的筛选和匹配以及对版型结构进行设计与优化的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具有更好的热舒适性能,可以为女性生理周期的日常监护提供更好的帮助。

张君[7](2021)在《圆筒式织物热湿阻测试仪的研制及测量》文中指出长久以来,服装一直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服装舒适性能是人们购买衣物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暖体假人因其类人的外形和测试的可靠性成为了服装热湿阻测试的首选。但其价格昂贵,测试效率低下。本课题据此进行了既兼顾暖体假人的热湿测试原理,又可简便实施热湿性能的检测仪器的研制,涉及仪器的设计与加工、性能的测试与对比研究,完成了圆筒式织物热湿阻测试仪的研制。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圆筒式织物热湿阻测试仪的设计与加工方法,对圆筒仪进行整体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的理念将圆筒仪分成五个部分进行独立设计,包括供水部分、圆筒部分、水温控制部分、水循环部分以及数据检测部分。供水部分使用连通器原理设计制作制作的水箱可以实现自动供水;圆筒部分主要分析了上下绝热盖及内外筒的设计要求,并测试了4种类皮肤的防水透湿织物,选择了性能最佳的一块作为圆筒仪织物皮肤,而且研究了多种织物皮肤的拼接方式,得到了最佳方案并应用在了圆筒仪上,最终圆筒部分可实现防水透湿,作为了织物热湿阻测试的实验区域;水温控制部分采用温控系统,基于PID控制模块,得到了最优参数,可快速达到预设温度并保持稳定;水循环部分设计了循环水路,使圆筒仪内部各处水温保持一致;数据监测部分选取了温湿度测试仪器和电量监测仪器,实施温湿度与功率的监测,便于热湿阻性能指标的计算。圆筒仪各部分加工成形后,进行组装得到可进行织物热湿阻测试的圆筒仪。2)对圆筒式织物热湿阻测试仪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对织物热湿阻进行表征。明晰了圆筒仪的基本功能和测试指标,以及圆筒仪的热阻、湿阻、耦合热湿阻的测试步骤;据于热阻湿阻的理论公式,得到了适用于圆筒仪的织物热湿阻和耦合热湿阻计算公式,可用于织物的热阻和湿阻表征。通过对织物透湿率和织物湿阻理论的研究,得到了织物透湿率与织物湿阻之间的关系式,并据此使用透湿法测试织物湿阻。3)对圆筒仪进行了稳定性测试,其稳定性测试结果的CV值小于5%,表明圆筒仪的测试结果稳定,圆筒仪和YG606E纺织品热阻测试仪测试的织物试样热阻对比结果差异率小于7%,表明两者的织物热阻测试结果差异不大,圆筒仪热阻测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且对于热阻在0.0460~0.0550 m2·K·W-1之间的织物,圆筒仪的热阻测试结果更为准确,稳定性也更好;圆筒仪与YG601H电脑型织物透湿仪蒸发法测试了织物试样的湿阻,两者织物测试结果差异率大部分小于7%,圆筒仪湿阻测试具有准确性,对湿阻在50 m2·Pa·W-1以上的织物,圆筒仪的湿阻测试结果更为准确,稳定性也更好。

孙嘉琪[8](2021)在《基于乳腺癌风险监测的柔性温度传感器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常被称为“粉红杀手”。而在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上升尤为明显,且20岁以后发病几率开始逐年增加,现代女性亟需重视对乳腺的健康管理。医学研究表明,温度信号作为反映乳房生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变化与乳腺癌及其他乳腺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近年来,基于温度信号的乳腺监测智能内衣研究尚处于探究和试验阶段,其中采用的质硬刚性传感器会影响穿着舒适性和测量可靠性,相关产品的开发仍需进一步向柔性化、智能化和日常化转变。本课题基于乳腺癌风险监测原理和需求,针对可应用于乳腺癌风险监测的柔性织物温度传感器进行设计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乳腺癌病理以及基于温度信号的乳腺癌风险监测原理进行研究和梳理,并对智能监测文胸以及柔性织物温度传感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2)选用Pt(铂)纤维作为温敏材料,涤棉、纯棉、羊毛以及锦纶4种服用纱线作为基底纱线,结合不同组织结构,基于机织方法对织造参数进行设计,采用裸纤织入的方法制备得到8种含有面积约为1 cm×1 cm的传感区域的织物温度传感器,验证了机织法制备柔性温度传感器的可行性。(3)通过服用性能测试对比不同传感器试样的表面形貌、基础物理参数以及透气性、导热性和接触舒适性,并通过模拟条件下的感温性能测试,对试样的线性度、灵敏度、静态误差以及迟滞4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8种传感器试样的电阻值与温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优度达0.99以上,非线性误差小于5%,温度系数在0.00327/℃~0.00364/℃之间,静态相对误差与迟滞分别在2%和7.5%以内。结合服用性能和感温性能测试结果,采用纯棉纱线和缎纹组织制备的织物温度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纱线种类、组织结构、外层结构以及压力条件对织物温度传感器感温性能的影响。(4)基于相关设计理论和市场及专利调研分析,对多点监测织物温度传感器设计要素进行总结,从款式结构、组织结构、织造参数以及电路连接等方面进行设计探究,将多个传感单元集成在同一罩杯结构的织物基底上,并对制得的多点监测织物温度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测得其电阻值与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建立了基于电阻值的温度预测模型。(5)根据乳腺癌风险监测需求设计和搭建了基于单片机的最小预警系统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预警系统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穿着实验将多点监测织物温度传感器应用于乳房温度的实时测量,从稳定性和准确性两方面探究其在乳腺癌风险监测应用中的可靠性,并结合主观评价实验,对其舒适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本课题对柔性织物温度传感器进行设计探究,通过织造的方式集成制备了柔软透气且具有良好穿戴舒适性的多点监测织物温度传感器,能够对乳房温度进行较为稳定准确的实时监测,探索了其在基于温度信号的乳腺癌风险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为乳腺癌风险监测相关产品的柔性化改良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王侠[9](2020)在《基于柔性传感的膝关节受力监测运动裤设计与机理》文中研究说明预防保健的健康理念日渐普及,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的智能服装也广泛重视。在运动过程中,膝关节充当下肢活动的枢纽。运动量大,生物力学机制复杂,常常导致劳累过度。人体防护装备的研究主要基于运动防护装备和运动鞋,而关于膝关节智能防护运动裤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结合了膝关节健康监测的需求,使用编织结构压力传感器来研究智能运动裤的穿着舒适性和结构设计,该智能运动裤可以检测人类跑步过程中膝盖关节的受压情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研究主要包括基于下肢运动拉伸量和热湿分布进行的结构设计,防护膝关节损伤柔性传感两个部分。在结构上,运用心形弧线设计,有提升翘点改善臀型的作用。腰部两侧与腰部为一体的拼接设计,有拉长腿部视觉,弱化宽胯,显瘦的视觉效果。结合膝关节结构特点,对运动裤膝部结构进行了针对性的线条设计,具有一定的护膝作用,同时根据膝关节舒适压迫阈值,利用弹性较大的面料一,对膝部进行了拼接设计。在面料分配上,考虑到后腰中央区是汗液聚集的主要区域之一,为了及时排出汗液,此区域运用了吸汗速干的CoolMax面料。防护膝关节损伤柔性传感部分以柔性压力传感装置为核心,以运动裤膝关节部位内侧口袋为载体,用于检测膝关节在不同跑步状态时受压情况。最后,本研究将功能性结构设计和防护膝关节损伤柔性传感两部分结合到运动裤中,对整个服装系统进行了主客观评估实验。运用五等分心理标尺,对其运动性能、穿着舒适性进行主观评价,选取束缚感、闷热感、黏体感、潮湿感、柔软感、压迫感、运动便利性、综合穿着舒适感为评价指标,数据表明样裤综合穿着舒适性良好;该智能样裤结构具有便利的可拆卸性、洗涤性,良好的服用性能;通过客观测试得出功能上可实现人体膝关节受压检测。本课题研究可以对特殊群体起到监护作用,通过膝关节弯曲程度引起的不同压力值,对用户者行走状态和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的膝关节劳损问题进行实时监测。

倪庆美[10](2020)在《针织凉感织物制备及其测试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性能纤维,其优异的导热率使其在凉感产品方面也颇有潜力。人体感知冷暖主要通过神经元,只能反映温度和记忆温度之差,在凉感织物设计上主要体现为选择导热系数高的材料、或尽可能增大面料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为此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采用具备高导热性能的UHMWPE纤维和具备高吸湿性能的黏胶纤维的混纺材料,将面料制成表面形态简单且易于制备的横编针织物,通过精炼、中间定型、染色、凉感整理等一系列处理工序后,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究纤维构成、后整理药剂对面料凉感性能的影响,评判各种凉感指标。其次,为把握样品性能与凉感指标的相关性,以作为今后凉感织物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选取与凉感指标有关联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并结果实际穿着,设计上海夏季环境通勤途中的穿着场景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由不同凉感评判指标得出的最优组合并不相同,但无论何种指标,“纤维成分”都显示有显着性影响(P<0.05),可见使用UHMWPE纤维的有效性及必要性。(2)为探明何种凉感评判指标更贴近实际穿着更具实用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接触凉感与凉感官能检验的相关系数为0.96显示强相关,接触凉感和凉感官能检验均表征人体皮肤与与织物接触瞬间的凉感,两者均与导热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以上显示较强相关,选择高导热系数的纤维很有必要。而无论是干态持续凉感还是湿态持续凉感均表征人体皮肤与织物长时间接触时的凉感,两者均与厚度的相关系数为0.90以上显示强相关,设计为较薄的织物很有必要。(3)为验证样本在实际穿着时是否具有凉感,设计上海夏季环境通勤途中的穿着场景进行穿着实验。结果表明,穿着凉感官能检验结果与服装内温度结果均显示含UHMWPE纤维面料具有凉感优势,此结果与凉感指标评判的结果一致。

二、体温测试仪的使用及存在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温测试仪的使用及存在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形变调温服装设计及舒适性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前沿
        1.2.1 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服装
        1.2.2 调温服装和材料分类及前沿
        1.2.3 服装热湿舒适性测评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柔性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2.1 引言
    2.2 柔性气动结构的灵感来源
        2.2.1 隔热性能灵感来源
        2.2.2 形变结构灵感来源
    2.3 柔性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2.3.1 单向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2.3.2 双向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2.3.3 表面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2.3.4 柔性支架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2.3.5 柔性支架气动结构设计与制备
        2.3.6 气动形变结构的参数化设计
    2.4 柔性气动结构的制造参数
        2.4.1 气动结构材料的选择
        2.4.2 镂空孔洞间距及排列方式
        2.4.3 硅胶层黏结时间测定
        2.4.4 硅胶浇注工具开发
        2.4.5 中间层材料的选择
        2.4.6 大规模制造潜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充气调温材料基础性能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2.1 实验样本设计
        3.2.2 基本性能测试实验方案
        3.2.3 手感舒适性测试实验方案
        3.2.4 保形性测试实验方案
        3.2.5 耐用性测试实验方案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充气调温材料厚度变化率分析
        3.3.2 充气调温材料透湿率分析
        3.3.3 充气调温材料回潮率分析
        3.3.4 充气调温材料抗弯刚度分析
        3.3.5 充气调温材料手感舒适性分析
        3.3.6 充气调温材料保形性分析
        3.3.7 充气调温材料耐用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充气调温材料及服装热湿舒适性测评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
        4.2.1 出汗热护式热板仪实验方案
        4.2.2 出汗暖体假人测试实验方案
        4.2.3 充气调温能力测试实验方案
        4.2.4 红外线透过率实验方案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充气对调温材料隔热性能的影响
        4.3.2 充气对调温材料透湿性能的影响
        4.3.3 充气对调温材料蒸发传热效率的影响
        4.3.4 充气调温服装热湿舒适性对比分析
        4.3.5 调温材料调温能力与节能潜力分析
        4.3.6 充气调温材料反光隔热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充气系统设计与开发
    5.1 引言
    5.2 智能充气系统的理论基础
        5.2.1 服装隔热性、工作强度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5.2.2 充气调温服装充气量与隔热性能的关系
        5.2.3 智能充气系统充气时间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5.3 智能充气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5.3.1 智能充气系统程序流程
        5.3.2 智能充气系统程序主要组件
        5.3.3 智能充气系统电路介绍
        5.3.4 智能充气系统的实际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出汗暖体假人测试结果
    附录2 智能充气系统程序源代码
    附件3 智能充气系统主板参数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情况
致谢

(2)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弹载测试仪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板级可靠性研究状况
        1.2.1 板级可靠性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2.2 板级可靠性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2.弹载测试仪的板级失效机理研究
    2.1 板级可靠性研究基础
        2.1.1 可靠性强化试验
        2.1.2 可靠性理论分析
    2.2 板级组件的失效现象与机理
        2.2.1 PCB的失效分析
        2.2.2 LCR的失效分析
        2.2.3 集成电路的失效分析
        2.2.4 微机电器件的失效分析
        2.2.5 焊点的失效分析
    2.3 失效检测手段与失效模式
3.弹载测试仪的板级可靠性试验和分析
    3.1 机械应力对可靠性影响
        3.1.1 机械应力理论
        3.1.2 机械应力试验
    3.2 温度应力对可靠性的影响
        3.2.1 温度应力理论
        3.2.2 温度应力试验
    3.3 电磁应力对可靠性的影响
        3.3.1 电磁应力理论
        3.3.2 电磁应力试验
4.弹载测试仪的FTA逻辑分析系统的建立
    4.1 FTA简介
    4.2 FTA建立
        4.2.1 常用符号
        4.2.2 故障树绘制
    4.3 FTA定性分析
    4.4 FTA定量分析
    4.5 失效案例分析
5.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新型织物保温仪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织物保温性测试仪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织物保温性能表征参数
    1.3 织物热传递性能测试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稳态织物热传递性能测试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非稳态织物热传递性能测试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传统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现存问题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2 新型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研制
    2.1 研发思路
    2.2 新型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硬件结构设计
        2.2.1 新型保温仪的整体结构
        2.2.2 新型保温仪加热测试平台结构及器件选择
    2.3 新型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软件结构设计
        2.3.1 新型织物保温仪的下位机结构
        2.3.2 新型织物保温仪的上位机结构
    2.4 新型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运行试验
        2.4.1 新型织物保温仪分辨率测试
        2.4.2 新型织物保温仪温度控制重复实验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新型参照式保温仪下织物保温性能研究
    3.1 实验设计
        3.1.1 实验材料与测试设备
        3.1.2 不同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对比实验设计
    3.2 织物保温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3.2.1 新型织物保温仪与 YG606F 平板仪测试结果相关性分析
        3.2.2 新型织物保温仪与 YG606F 平板仪测试结果稳定性分析
        3.2.3 新型织物保温仪与 YG606F 平板仪测试效率对比分析
        3.2.4 气流环境下织物保温性能的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新型织物保温仪下织物冷暖感及快干性能探究
    4.1 实验设计
        4.1.1 实验材料与测试设备
        4.1.2 织物接触冷暖感实验方案
        4.1.3 织物内水分蒸发实验方案
    4.2 织物接触冷暖感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织物接触皮肤热传递规律分析
        4.2.2 织物层数对接触冷暖感的影响
        4.2.3 含水率对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影响
        4.2.4 纤维原料对接触冷暖感的影响
    4.3 织物内水分蒸发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含湿织物的干燥过程热传递规律分析
        4.3.2 静态环境下含水率对织物干燥速率的影响
        4.3.3 动态环境下气流对含湿织物干燥速率的影响
        4.3.4 单向导湿功能织物蒸发干燥实验的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环境对羽绒服保暖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
        1.1.1 纺织品热舒适性的概念
        1.1.2 纺织品传热机理
        1.1.3 纺织品热阻测试方法
    1.2 服装保暖性及评价方法
        1.2.1 人体-服装-环境之间的热传递
        1.2.2 服装保暖性测试方式及优缺点
        1.2.3 暖体假人的发展
    1.3 羽绒服保暖性的研究现状
        1.3.1 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因素
        1.3.2 基于暖体假人的服装保暖性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温度对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
    2.1 实验设计
        2.1.1 试样
        2.1.2 实验设备
        2.1.3 参数设置
        2.1.4 测试步骤
    2.2 热阻及散热量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单位填充量对羽绒服热流密度的影响
        2.3.2 绗缝对羽绒服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2.3.3 单位填充量对羽绒服热阻的影响
        2.3.4 不同运动强度对应的服装系统理想热阻值
        2.3.5 温度对服装换热量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速与羽绒服保暖性的关系
    3.1 实验设计
        3.1.1 试样
        3.1.2 实验过程
        3.1.3 测试环境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风速与热流密度的关系
        3.2.2 风速对服装表面空气层热阻的影响
        3.2.3 羽绒服表面平均温度
        3.2.4 羽绒服有效热阻
        3.2.5 室外适宜穿着的服装热阻值
        3.2.6 不同风速下服装表面对流和辐射换热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羽绒服和冲锋衣组合体的保暖性
    4.1 实验设计
        4.1.1 试样
        4.1.2 测试环境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羽绒服加冲锋衣搭配方式对热流密度的影响
        4.2.2 衣间空气层对服装热阻的影响
        4.2.3 服装表面空气层热阻
        4.2.4 服装表面平均温度对比
        4.2.5 羽绒服加冲锋衣适宜穿着的环境
        4.2.6 对流换热量
        4.2.7 辐射换热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纳米纤维基单向导湿创伤敷料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创伤及创伤敷料概述
        1.1.1 皮肤组织结构及功能
        1.1.2 创伤愈合过程及理论
        1.1.3 敷料的发展及分类
        1.1.4 理想敷料的特点
    1.2 静电纺丝技术
        1.2.1 静电纺丝技术简介
        1.2.2 静电纺丝技术在创伤敷料中的应用
    1.3 单向导湿技术
        1.3.1 单向导湿概述
        1.3.2 单向导湿材料的研究进展
        1.3.3 单向导湿机理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意义
        1.4.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PU/PAN-SP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PU/PAN-SP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2.2.3 表征与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形貌结构
        2.3.2 接触角
        2.3.3 吸水性
        2.3.4 透气透湿性
        2.3.5 力学性能
    2.4 本章小结
3 双层单向导湿低粘附创伤敷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双层创伤敷料的设计和制备
        3.2.3 表征与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结构
        3.3.2 接触角
        3.3.3 吸水性
        3.3.4 墨滴扩散性能
        3.3.5 单向导湿性能
        3.3.6 透气透湿性及力学性能
        3.3.7 细胞粘附性
        3.3.8 细胞毒性
    3.4 本章小结
4 三层梯度结构单向导湿抗菌敷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梯度结构单向导湿创伤敷料的结构设计
        4.2.3 PHGC抗菌剂的合成
        4.2.4 梯度结构单向导湿创伤敷料的制备
        4.2.5 表征与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形貌结构
        4.3.2 接触角
        4.3.3 吸水性
        4.3.4 墨滴扩散性
        4.3.5 单向导湿性能
        4.3.6 透气透湿性和力学性能
        4.3.7 热重和红外分析
        4.3.8 抗菌性
        4.3.9 细胞粘附性
        4.3.10 细胞毒性
        4.3.11 单向导湿机理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和奖励
致谢

(6)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设计及其热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女性生理周期监测护理的研究现状
        1.2.1 生理周期及其生理不适症状
        1.2.2 生理周期监测的研究现状
        1.2.3 生理不适护理的研究现状
        1.2.4 小结
    1.3 电加热针织品的研究现状
        1.3.1 电加热针织品的构成
        1.3.2 电加热针织品的设计模式
        1.3.3 电加热针织品性能的影响因素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设计
    2.1 设计原则与要素
    2.2 调研方案
        2.2.1 问卷设计
        2.2.2 调研及结果分析
    2.3 功能设计
        2.3.1 基础体温监测功能
        2.3.2 加热功能
        2.3.3 温度智能调节功能
    2.4 款式设计
    2.5 加热型织物复合原理
    2.6 本章小结
3 研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3.1 镀银纱线电热性能研究
        3.1.1 实验样品
        3.1.2 电阻测试
        3.1.3 最大负载电流测试
        3.1.4 表面温度测试
    3.2 针织加热织物电热性能研究
        3.2.1 织物基础物理性能测试
        3.2.2 电阻测试
        3.2.3 表面温度测试
    3.3 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热湿舒适性研究
        3.3.1 单层织物基础热湿性能测试
        3.3.2 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测试
    3.4 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功能评价及热舒适性研究
        3.4.1 暖体假人实验
        3.4.2 人体着装生理实验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4 镀银纱线及其针织加热织物电热性能研究
    4.1 镀银纱线电热稳定性研究
        4.1.1 电阻
        4.1.2 最大负载电流
    4.2 镀银纱线发热性能研究
    4.3 针织加热织物的织造
        4.3.1 织造方案
        4.3.2 基本物理属性
    4.4 针织加热织物电热稳定性研究
    4.5 针织加热织物发热性能研究
        4.5.1 通电后织物表面温度变化情况
        4.5.2 平衡温度与电压的关系
        4.5.3 平衡温度与功率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研究
    5.1 各层织物的选择依据
    5.2 单层织物热湿性能研究
        5.2.1 织物基本物理属性
        5.2.2 透气性
        5.2.3 透湿性
        5.2.4 导热性
    5.3 加热型三层复合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研究
        5.3.1 织物组合方案
        5.3.2 热湿传递过程分析
        5.3.3 温湿度指标统计分析
        5.3.4 亲肤层织物对组合织物热湿传递的影响
        5.3.5 加热层织物对组合织物热湿传递的影响
        5.3.6 保暖防护层织物对组合织物热湿传递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研发及其性能研究
    6.1 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研发
        6.1.1 材料选用
        6.1.2 结构设计
        6.1.3 基础体温监测功能的实现
        6.1.4 智能温控系统与电路集成
        6.1.5 成品制作
    6.2 基础体温监测功能评价
    6.3 加热性能及热舒适性能对比研究
        6.3.1 参照样品的选择
        6.3.2 热阻对比分析
        6.3.3 加热后皮肤温度和纺织品外表面温度对比分析
        6.3.4 着装时人体姿态对皮肤温度的影响对比分析
        6.3.5 着装时人体姿态和加热时间对主观评价的影响对比分析
        6.3.6 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热舒适感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研问卷
附录二:热湿传递实验各指标原始数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圆筒式织物热湿阻测试仪的研制及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服装热湿舒适性及其评价方法
        1.2.1 主观评价
        1.2.2 客观评价
        1.2.2.1 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评价
        1.2.2.2 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评价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与方案
第2章 圆筒式织物热湿阻测试仪的研制
    2.1 圆筒仪整体的设计理念与结构组成
        2.1.1 整体设计思想
        2.1.2 圆筒仪结构组成
    2.2 圆筒仪各部分的设计
        2.2.1 圆筒仪供水部分的设计与加工
        2.2.1.1 自动加水方式的选择
        2.2.1.2 自动加水水箱的原理与加工制作
        2.2.2 圆筒仪圆筒部分的设计与加工
        2.2.2.1 圆筒仪皮肤结构的设计
        2.2.2.2 出汗壳体的加工
        2.2.2.3 防水透湿织物的选择
        2.2.3 圆筒仪水温控制部分的设计与加工
        2.2.3.1 加热模块各元件的介绍与搭建
        2.2.3.2 PID控制
        2.2.3.3 加热丝铺设方式研究
        2.2.4 圆筒仪数据监测部分的设计与选取
        2.2.4.1 功耗记录装置
        2.2.4.2 环境温湿度检测装置
    2.3 影响因素分析
    2.4 圆筒仪各部分组装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圆筒式织物热湿阻测试仪指标分析
    3.1 圆筒仪的主要功能与测量指标
        3.1.1 基本功能
        3.1.2 测量指标
    3.2 圆筒仪测试原理与测试步骤
        3.2.1 测试原理
        3.2.1.1 圆筒仪热阻测试原理
        3.2.1.2 圆筒仪湿阻测试原理
        3.2.2 测试步骤
        3.2.2.1 圆筒仪热阻测试步骤
        3.2.2.2 圆筒仪湿阻测试步骤
        3.2.2.3 圆筒仪热湿阻耦合测试步骤
    3.3 圆筒仪热湿阻测试结果计算
        3.3.1 圆筒仪热阻值计算
        3.3.2 圆筒仪湿阻值计算
        3.3.3 圆筒仪耦合热湿阻分析
        3.3.4 透湿率与织物湿阻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圆筒式织物热湿阻测试仪的验证分析
    4.1 实验准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样品织物基本性能比较
        4.1.2.1 厚度测量
        4.1.2.2 透气性测量
        4.1.2.3 样品织物基本性能分析
        4.1.3 对比仪器介绍
        4.1.3.1 YG606E纺织品热阻测试仪
        4.1.3.2 YG601H电脑型织物透湿仪
    4.2 仪器稳定性
    4.3 实验结果对比
        4.3.1 热阻对比分析
        4.3.2 湿阻对比
    4.4 标准测试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圆筒式织物热湿阻测试仪实验记录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基于乳腺癌风险监测的柔性温度传感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4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章节安排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乳腺癌相关医学理论
        2.1.1 乳房结构与乳腺癌
        2.1.2 乳腺热传递与温度信号
        2.1.3 乳腺癌筛查手段
    2.2 智能监测文胸
        2.2.1 智能内衣模型
        2.2.2 乳腺健康监测文胸
        2.2.3 乳房生理参数监测技术
    2.3 柔性织物传感器技术
        2.3.1 柔性织物传感器分类
        2.3.2 柔性织物传感器应用
        2.3.3 柔性织物温度传感器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机织法制备柔性温度传感器
    3.1 制备方法
    3.2 材料选择及基本性能测试
        3.2.1 材料选择
        3.2.2 基本性能测试及分析
    3.3 织造方案设计
        3.3.1 织物组织结构
        3.3.2 温度传感区域
        3.3.3 上机织造参数
    3.4 试样参数配伍及制备
        3.4.1 试样参数配伍
        3.4.2 试样制备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织物温度传感器性能测试与分析
    4.1 服用性能测试及分析
        4.1.1 实验方案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3 基于测试结果的织造参数优选
    4.2 感温性能测试及分析
        4.2.1 感温性能评价指标
        4.2.2 模拟条件下电阻-温度特性测试
        4.2.3 基于测试结果的织造参数优选
    4.3 影响传感器感温性能的因素探究
        4.3.1 实验方案
        4.3.2 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多点监测温度传感器设计制备与性能测试
    5.1 设计需求及要素分析
        5.1.1 相关设计理论
        5.1.2 市场及专利调研分析
        5.1.3 多点监测温度传感器设计要素
    5.2 结构设计与织造方案
        5.2.1 尺寸获取与款式设计
        5.2.2 结构设计与样板补正
        5.2.3 织造参数设计
        5.2.4 电路连接及缝制工艺设计
    5.3 性能测试与分析
        5.3.1 服用性能测试
        5.3.2 感温性能测试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多点监测温度传感器应用测试与评价
    6.1 最小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及仿真实验
        6.1.1 设计需求及工作原理
        6.1.2 模块设计与连接
        6.1.3 Proteus仿真实验
    6.2 实时温度监测及性能评价
        6.2.1 实验方案
        6.2.2 分析与讨论
    6.3 穿着舒适性主观评价
        6.3.1 主观评价方法
        6.3.2 主观评价实验
        6.3.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成果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不同织物温度传感器性能测试结果(部分)
附录2 感温性能影响因素测试结果(部分)
附录3 市场调研及专利调研
附录4 多点织物温度传感器性能测试结果
附录5 单片机程序设计
附录6 多点织物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果(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柔性传感的膝关节受力监测运动裤设计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膝关节损伤理论与柔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1 膝关节损伤理论
        2.1.1 膝关节结构
        2.1.2 膝关节损伤原理
    2.2 柔性传感器应用要点与工作原理
        2.2.1 关键技术
        2.2.2 柔性传感器制备材料
        2.2.3 本课题传感器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样裤面料筛选与性能测试
    3.1 品牌运动裤面料的原料成分调研
        3.1.1 调研地点和方法
        3.1.2 调研结果与分析
    3.2 实验样衣面料性能测试
        3.2.1 面料的热湿舒适性测试
        3.2.2 面料的热湿舒适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3.2.3 接触舒适性能测试
        3.2.4 接触舒适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2.5 拉伸弹性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样裤结构设计
    4.1 人体下肢体态相关理论研究
        4.1.1 适应人体静态体型的裤装构成理论研究
        4.1.2 适应人体动态的服装结构研究
    4.2 人体下肢易出汗部位相关研究
    4.3 样版设计与关键部位的结构设计
        4.3.1 样版设计
        4.3.2 关键部位的结构设计与面料配伍
        4.3.3 膝关节压力监测柔性传感器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样裤实验评价
    5.1 实验准备
        5.1.1 受试者
        5.1.2 实验材料
        5.1.3 测试设备
    5.2 样裤测试压力性能实验验证
        5.2.1 样裤压力测试
        5.2.2 压力测试结果
    5.3 穿着舒适性客观测试
        5.3.1 肌氧测试仪
        5.3.2 温湿度传感器
        5.3.3 运动测试跑台
        5.3.4 跑步阶段与各项性能实验方案
        5.3.5 肌氧测试
        5.3.6 体表温度测试
    5.4 客观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肌氧测试结果
        5.4.2 温湿度测试结果
    5.5 主观评价测试
        5.5.1 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尺
        5.5.2 穿着舒适性主观测试与评价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10)针织凉感织物制备及其测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UHMWPE纤维及其应用
        1.1.1 UHMWPE
        1.1.2 UHMWPE纤维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1.2 凉感面料的开发与应用
        1.2.1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服装穿着舒适性
        1.2.2 凉感面料开发的必要性
        1.2.3 凉感面料的性能要求
        1.2.4 凉感织物设计的原理
        1.2.5 凉感面料的产品实例
        1.2.6 凉感性能的评判标准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案
第二章 凉感织物制备
    2.1 织物准备
    2.2
        2.2.1 纱线准备
        2.2.2 针织物编织
        2.2.3 织物前处理
    2.3 凉感整理
    2.4 凉感指标测试
        2.4.1 接触凉感
        2.4.2 持续凉感
        2.4.3 官能检验
        2.4.4 相关性分析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织物凉感整理优化工艺
    3.1 织物凉感指标试验结果
    3.2 织物接触凉感
    3.3 织物持续凉感
    3.4 织物凉感官能检验
    3.5 三个凉感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织物凉感指标与织物性能指标的相关分析
    4.1 相关性分析
    4.2 穿着验证
        4.2.1 实验
        4.2.2 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四、体温测试仪的使用及存在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形变调温服装设计及舒适性测评研究[D]. 崔彦. 东华大学, 2021(01)
  • [2]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弹载测试仪可靠性研究[D]. 李春雨. 中北大学, 2021(09)
  • [3]新型织物保温仪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D]. 姜芸婧.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1)
  • [4]环境对羽绒服保暖性影响研究[D]. 张梦妮. 东华大学, 2021(09)
  • [5]纳米纤维基单向导湿创伤敷料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祁琳雅.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6]女性生理周期智能监护针织品设计及其热舒适性研究[D]. 时应娜. 东华大学, 2021(01)
  • [7]圆筒式织物热湿阻测试仪的研制及测量[D]. 张君. 东华大学, 2021(09)
  • [8]基于乳腺癌风险监测的柔性温度传感器设计研究[D]. 孙嘉琪. 东华大学, 2021(09)
  • [9]基于柔性传感的膝关节受力监测运动裤设计与机理[D]. 王侠. 青岛大学, 2020(01)
  • [10]针织凉感织物制备及其测试评价研究[D]. 倪庆美. 苏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体温检测仪使用及存在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