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粘合剂栓塞论文-吴廷让

组织粘合剂栓塞论文-吴廷让

导读:本文包含了组织粘合剂栓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外科断流术,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

组织粘合剂栓塞论文文献综述

吴廷让[1](2018)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78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止血成功率、早远期再出血率以及静脉曲张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显着,且具有术后恢复快、经济费用低等临床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5期)

郭晓燕,董蕾,李路,万晓龙,左爱丽[2](2013)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有呕血和(或)便血病史,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后行急诊内镜检查发现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58例患者,其中49例伴有食管静脉曲张。5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44例(其中3例同时合并肝癌及门静脉癌栓),酒精性肝硬化10例,区域性门脉高压4例。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26~75岁,平均50.5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刊》期刊2013年S1期)

李楠,杨云生,梁浩,刘迎娣,孙国辉[3](2013)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致门静脉栓塞1例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致异位栓塞的防治。方法对1例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致门静脉栓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因呕血、黑便于2012年5月2日入院,经内镜检查为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给予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后成功止血,但术后转氨酶及胆红素较前异常升高,经检查并发门静脉异位栓塞,经保肝等对症治疗4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确定是否存在胃-肾、胃-腔分流通道,以及胃底曲张静脉的大小,注射过程中要把握注射速度及组织粘合剂剂量,谨防异位栓塞的发生。(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王中华,旦增,刚珠,蒋秀英[4](2012)在《拉萨地区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12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内镜将组织粘合剂准确地注入胃底曲张静脉内,栓塞曲张静脉,使出血立即停止,达到止血和预防出血的目的。结果内镜下通过注射针注射组织粘合剂栓塞曲张静脉治疗胃底静脉曲张12例,12例止血成功,止血率100%,曲张静脉消失8例(66.6%),减轻3例(25%),再出血1例(8.3%),发生并发症1例(8.3%)。结论内镜下通过注射针注射组织粘合剂栓塞曲张静脉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具有止血率高,曲张静脉消失率高,再发出血率较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首选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12年12期)

崔俊,吴承荣,黄留业,刘运祥[5](2011)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118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结果止血成功率100.0%,早期再出血率为3.4%,近期再出血率为6.8%,远期再出血率为11.9%。胃底曲张静脉显效率为26.9%(25/93)、有效率为31.2%(29/93)、总有效率为58.1%(54/93)。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是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1年05期)

李楠,敖国昆,朱建华,吴凯,黄沁[6](2007)在《经内镜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肝门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histoacryl)与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57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分别进行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单纯组38例)与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组19例)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术后随访止血率、再出血发生率、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急诊治疗11例,择期治疗8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2.2个月;近期再发出血1例,>6个月再发出血2例,分别为5.3%和10.5%;术后死亡1例,死于术后近期肝、肾功能衰竭;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3例(68.4%),明显好转6例。单纯组急诊注射16例,择期治疗22例,随访2~16个月,平均11.8个月;近期再出血7例,>6个月再发出血12例,分别占18.4%和31.6%;术后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近期肝、肾功能衰竭,1例于术后4个月死于肝癌,1例手术后8个月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6例(42.1%),明显好转22例。结论联合治疗组比单纯内镜下治疗有效率高、重复性少、安全性好、近期复发再出血发生率低,是一较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内镜杂志》期刊2007年11期)

石泽亚,刘小明,周会新,杨瑜明,李冬英[7](2007)在《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护理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15例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术的护理配合经验。采用"碘油-粘合剂-碘油"叁明治夹心法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14例治疗成功,1例出血未止死亡,14例无并发症发生。术中与医生紧密合作,护士迅速、精确的操作,严密的病情观察与救护是护理配合的关键,对治疗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报》期刊2007年09期)

张春清,刘福利,梁波,许洪伟,冯凯[8](2007)在《经皮经肝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皮经肝组织粘合剂(TH 胶)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远期效果。方法经皮经肝 TH 胶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47例,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及 CT,了解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内 TH胶转归和静脉曲张消失情况。结果 4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显效率100%,随访6~52个月,平均(31±22)个月,静脉曲张复发10例;随访过程中出血4例,再出血率8.9%。胃镜及 CT 随访显示,食管黏膜下曲张静脉内 TH 胶逐渐脱失,而食管旁和胃底贲门周围静脉内 TH 胶长期滞留栓塞。结论经皮经肝栓塞术能使 TH 胶到达食管下段的黏膜下曲张静脉,使曲张静脉长期闭塞,能有效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预防复发。(本文来源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期刊2007年04期)

李楠,敖国昆,朱建华,吴凯,黄沁[9](2007)在《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门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57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分为2组,分别进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单纯组,38例)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组,19例)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联合组近期再发出血1例,6个月后再发出血2例,分别占5.3%和10.5%;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3例(68.4%),明显好转6例。单纯组近期再出血7例,6个月后再发出血12例,分别占18.4%、31.6%;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6例(42.1%),明显好转22例。结论相对于单纯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期刊2007年04期)

韩大正,刘春霞,李瑞玲,王运杰[10](2003)在《脾动脉栓塞联合套扎组织粘合剂注射对肝硬化晚期并发症治疗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肝硬化晚期并发症脾功能亢进及门静脉高 ,压症引起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微创治疗。方法 :对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引起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食道静脉套扎 +胃底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 ,同时进行脾动脉栓塞 ,对照组行脾切加食道贲门周围静脉离断术。结果 :治疗组在近期远期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总体上优于对照组。结论 :食道静脉套扎 ,胃底粘合剂注射及脾动脉栓塞联合治疗 ,是肝硬化晚期脾功能亢进 ,门脉高 ,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03年16期)

组织粘合剂栓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有呕血和(或)便血病史,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后行急诊内镜检查发现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58例患者,其中49例伴有食管静脉曲张。5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44例(其中3例同时合并肝癌及门静脉癌栓),酒精性肝硬化10例,区域性门脉高压4例。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26~75岁,平均50.5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织粘合剂栓塞论文参考文献

[1].吴廷让.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2].郭晓燕,董蕾,李路,万晓龙,左爱丽.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

[3].李楠,杨云生,梁浩,刘迎娣,孙国辉.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致门静脉栓塞1例及文献复习[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

[4].王中华,旦增,刚珠,蒋秀英.拉萨地区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12例分析[J].西藏科技.2012

[5].崔俊,吴承荣,黄留业,刘运祥.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

[6].李楠,敖国昆,朱建华,吴凯,黄沁.经内镜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肝门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7

[7].石泽亚,刘小明,周会新,杨瑜明,李冬英.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护理配合[J].护理学报.2007

[8].张春清,刘福利,梁波,许洪伟,冯凯.经皮经肝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

[9].李楠,敖国昆,朱建华,吴凯,黄沁.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门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

[10].韩大正,刘春霞,李瑞玲,王运杰.脾动脉栓塞联合套扎组织粘合剂注射对肝硬化晚期并发症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

标签:;  ;  ;  ;  

组织粘合剂栓塞论文-吴廷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