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惯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场域——惯习,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惯习论文文献综述
孙淑秋[1](2019)在《基于“场域——惯习”论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文章运用"场域——惯习"理论审视当前高校场域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困境,提出在课堂教学场域中建构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在校园生活场域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浸润,在社会实践活动场域中固化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惯习,在媒介场域中让核心价值观得到弘扬,以期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场域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李娟[2](2019)在《家庭与学校以及社会在大学生体育惯习形塑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曾经说过:"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张伯苓也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合理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家庭、学校、社会是大学生生活的叁大重要环境,本文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出发针对家庭、学校、社会在大学生体育惯习形塑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李才香[3](2019)在《网络社会背景下新型消费惯习的形成机制——以“双十一”购物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资本—场域—惯习"分析框架来解释"双十一"购物节的形成机制。网络社会背景下,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技术资本侵入消费场域中,改变着传统消费场域,从实体扩展到虚拟,从线上扩展到线下,从相对固定到全球流动。场域的变化轨迹即是惯习的形成轨迹,技术资本在新消费场域创造的优势逐渐被个体所接纳,在不断涌现的价格优势和刺激的强化下,"双十一"购物行为逐渐反思内化为个体内部的一种稳定性、持续性的新型消费惯习,其消费实践表现在"双十一"购物节大规模购物行为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社会建设》期刊2019年01期)
陈思懿,张瑞凯[4](2019)在《“场域-惯习”视角下政府与社会服务机构的合作——以鄂尔多斯市的实证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社会治理创新在我国多地得到充分实践。鄂尔多斯市已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社会组织创新建设示范区,这与鄂尔多斯市社会治理创新所取得的成效密不可分。在鄂尔多斯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机构与政府的互动合作催生了一个社会服务场域,在该场域中,互动双方探索出自己的行动策略,形成了各自的惯习,为社会制度良性运行提供了有效经验,对推动鄂尔多斯市社会工作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苗瑞丹[5](2018)在《仪式场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究——基于“场域—惯习”理论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文化传承与价值观确立的基本方式,仪式是价值观培育和传播的实践载体与重要场域。仪式通过仪式化、符号化、象征化的呈现形式,将价值观教育融于个体生活与文化活动之中,增强了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与情感共鸣。在"场域—惯习"理论视角下,深入分析仪式场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具体推进路径,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层面转化到实践层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王文娟,张静[6](2018)在《传统社会贫困人口家庭救助惯习的成因及当下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担负着重要的救助责任。家庭救助的领域有:养老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救助和灾荒救助等。在传统社会,贫困人口家庭救助惯习的成因有叁:内在制度在伦理上强化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助共济功能;缺少外在制度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民间慈善组织是一种较强的选择性救助。当前,由于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家庭价值观的变迁,致使家庭的救助作用在不断衰减。同时,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各种风险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单靠家庭无力应对诸多风险。因此,国家、社会及个人均不可高估家庭的救助功能,反而应加强国家的社会救助能力建设;社会组织发挥积极的救助功能;国家可对家庭采取激励措施,以动员家庭积极参与对贫困家庭成员的救助。(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8年02期)
石菊红,吴建军,孙兆奇[7](2017)在《场域——惯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探索——“大学生舍风培育工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为分析框架,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惯习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水平的直接体现,场域直接影响行为者的惯习。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从构建良好的宿舍"场域"出发,培育学生良好"惯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院风和校风,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7年24期)
杨威,刘宇[8](2017)在《论当代家风“场域—惯习”的运作逻辑——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优秀传统家风是我国家庭文化的精髓,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基本遵循的家庭伦理秩序、道德风貌和文化风范等。古代家风将宣扬和践行传统价值观平民化,将家庭道德教育实用化,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所特有的价值观教育形式。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传承和构建优秀家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从布迪厄"场域—惯习"的运作逻辑出发,探讨社会与家庭的场域联系以及家风惯习的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家风场域与惯习的生成性进行合理分析。当代家风场域的构建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中,使之落细、落小和落实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郑丹丹[9](2017)在《消费惯习形塑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基于一个家庭的消费故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惯习概念来指代一般文献中关于消费习惯的概念,用一个典型的家庭案例来展示个体消费惯习生成过程中历史和社会结构的作用过程,并揭示个体消费惯习的具体生成机制。研究发现,经济收入和保障水平对个体消费的影响受到个体消费惯习的调控,最终产生不同的消费水平。而个体对其成长处境的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处境本身,形塑出个体的具体而丰富的消费惯习。归纳而言,有安全感的个体可能正常消费,有恐惧感的个体可能节俭敛财以自保,感到屈辱的个体则更可能奢侈夸富以获得他人认同。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社会整体的匮乏经济或苦难经历可能塑造了一种社会性的节俭,这可能是我国长期以来各种措施均无法很好地促进消费的部分原因。(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何雪松,杨超[10](2016)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惯习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布迪厄的惯习概念,探究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惯习是联结社会工作与社会理论理解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尝试。中国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感体现在无所适从感,表现为当前社会工作者专业惯习的迷失。社会工作者惯习结构分化为社会工作法律、社会工作伦理和社会工作者性情倾向,并呈现为四种关系类型。中国社会工作者惯习结构表现为社会工作者性情倾向吸纳社会工作法律与伦理,社会工作伦理吸纳社会工作法律。在中国的社会工作者专业惯习建设中,需要推进专业场域建设、跨领域合作、反思性专业训练、个体专业性情的培养。(本文来源于《长白学刊》期刊2016年04期)
社会惯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着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曾经说过:"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张伯苓也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合理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家庭、学校、社会是大学生生活的叁大重要环境,本文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出发针对家庭、学校、社会在大学生体育惯习形塑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惯习论文参考文献
[1].孙淑秋.基于“场域——惯习”论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育评论.2019
[2].李娟.家庭与学校以及社会在大学生体育惯习形塑过程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
[3].李才香.网络社会背景下新型消费惯习的形成机制——以“双十一”购物节为例[J].社会建设.2019
[4].陈思懿,张瑞凯.“场域-惯习”视角下政府与社会服务机构的合作——以鄂尔多斯市的实证研究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苗瑞丹.仪式场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究——基于“场域—惯习”理论的分析[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
[6].王文娟,张静.传统社会贫困人口家庭救助惯习的成因及当下走向[J].理论界.2018
[7].石菊红,吴建军,孙兆奇.场域——惯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探索——“大学生舍风培育工程”为例[J].文教资料.2017
[8].杨威,刘宇.论当代家风“场域—惯习”的运作逻辑——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
[9].郑丹丹.消费惯习形塑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基于一个家庭的消费故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何雪松,杨超.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惯习建构[J].长白学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