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林四川省苍溪县歧坪中学校628421
摘要: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接触社会科技和生活实际,使得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学生学得也没有什么兴趣。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代要求我们以新的社会价值观来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应试教育机制转化为地理素质教育机制。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老师,我深有体会,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我们长期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累,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现在的孩子太懒了。
我听了马梅娜老师两堂课和一堂专题讲座。又听了山东章丘等名校老师的讲座,他们讲述了这几所学校如何实行课改,又如何走向成功。这几堂课及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一、老师备两案
他们不但要备传统意义上的教案,还要备学生预习的学案,在自习课上,学生利用学案预习课文。这样能调动学生自学的热情,经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后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做上标记。老师收集学生的学案了解情况,然后调正教学方案,重新确定教学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二、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的实质应是在教师的点拨下,启发学生合理地从多角度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向能力方面迁移和能力向应用方面迁移。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发挥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昌乐二中等学校实行271课堂,老师讲解的时间为20%,学生活动时间为70%,10%的时间用来检测本堂课的效果。马老师在这两节课中扮演着“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必须要求教师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过程中自身角色的彻底转换,即从“传授者”转变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从“教书匠”到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学者型”教师的彻底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教”引导“学”,又服务于“学”,“学”源于“教”,又受制于“教”。
三、教师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把学生变成了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者。此种教学误区,容易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听课不积极投入,把课业当成负担。我觉得突破这种教学误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变传为导,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
教学的实质应是在教师的点拨下,启发学生合理地从多角度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向能力方面迁移和能力向应用方面迁移。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发挥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变单为双,搞好地理教学的双边互动
现在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用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真正的参与是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必须突破旧的思维方式,让自己的教学行为必须转变,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地理,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中地理课堂活力的探讨》。
[2]《对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