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训练结构论文-姜旭

年度训练结构论文-姜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年度训练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竞走,年度训练结构

年度训练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姜旭[1](2018)在《优秀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跟踪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中国竞走学校中优秀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中完成的负荷量呈递减趋势,即准备期>提高期>赛前期>恢复期;在全年训练中走量均达大于跑量;青少年竞走男运动员所完成的负荷量大于女运动员所完成的负荷量。2.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负荷强度表明青少年竞走男运动员在年度训练中专项强度所占比例最高,最大摄氧量强度的训练所占比例最低;青少年竞走女运动员年度训练中主要以低强度有氧训练和专项强度为主。3.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年度准备期训练阶段以低强度的中、长距离训练为主;提高期以专项强度和低强度中、长距离训练为主,赛前期以高强度短距离和低强度长距离训练为主,并且采用高强度短距离训练提高训练课程完成质量;恢复期主要以低强度的中距离训练和短距离的跑课为主。4.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负荷变化趋势较为明显,符合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年度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呈反比关系。5.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中身体素质训练课程大于技术训练课程;青少年竞走男技术训练课程和身体素质训练课在年度训练安排中呈递减趋势逐渐减少;青少年竞走女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课在提高期阶段采用了以专项身体素质代替部分技术训练。(本文来源于《吉林体育学院》期刊2018-05-01)

李忠堂[2](2016)在《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越野滑雪项目是冬奥会比赛中最重要的竞技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冬季雪上项目中开展最早的一项竞技体育比赛项目。然而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气候条件以及地域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越野滑雪在我国发展较慢,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落后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在冬奥会上仍然没有奖牌零的突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已经认识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离不开冬季体育项目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夏季奥运会以后,国家更是加大了对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扶植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冬季冰雪项目发展的措施,如在奥运争光计划中的“北冰南展”、“冰雪平衡发展”等策略,使我国冬季体育竞技项目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越野滑雪项目正在不断缩小与国外高水平的差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国家更是加大了对冰雪项目发展的投入力度。因此,论文研究我国越野滑雪项目的目的正是要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为推进我国越野滑雪项目步入发展的快轨道,缩短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差距提供参考,争取在我国举办的冬奥会上实现奖牌零的突破。论文以我国高水平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为研究对象,以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为主线,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观察法、实验研究、个案研究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专项耐力训练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训练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由专项耐力准备期、专项耐力比赛期、专项耐力恢复期以及专项耐力衔接区四个主要训练结构组成。其中衔接区训练结构包括准备期陆期与雪期衔接区、准备期与比赛期衔接区、比赛期与恢复期衔接区以及恢复期与准备期衔接区四个衔接区域。各训练结构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这一主线彼此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年度专项耐力训练结构体系。2、专项耐力准备期训练结构中以专项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采用分层递进目标设置。在不同训练阶段分别利用适应性小周期、发展性小周期和冲击式小周期的不同组合,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对大训练负荷的适应能力。通过实验表明,运动员准备期训练前后最大摄氧量、无氧阈百分比、极限负荷后最大摄氧量平台以及最大心率储备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心肺功能增大,高强度下有氧代谢能力增强。3、专项耐力比赛期训练结构中以专项无氧耐力训练为主,提高专项心理耐力训练比例,强化关联法的心理训练手段。在赛前子阶段训练中采用多峰冲击式小周期训练安排,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赛前竞技能力储备。实验证明运动员在比赛期赛前所测成绩与准备期雪期所测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运动员体脂百分比降低,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都有明显增大,身体形态学指标接近优秀运动员肌肉型特征。4、专项耐力恢复期训练结构中以恢复和补偿性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采用2级和3级运动强度,逐级减量小周期的训练安排,提高力量训练比重,可以有效降低运动员专项耐力能力储备的损耗比例。实验表明,恢复期前后身体形态学指标略有降低,生理学指标与比赛期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平台期以及无氧阈百分比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降低速度和幅度在10%以内,有利于短时期训练恢复。5、专项耐力衔接区训练结构中准备期陆期与雪期的衔接区采用1个适应性发展小周期,雪期与赛前子阶段衔接区采用1-2个冲击式小周期,可以有效促进竞技状态的稳定提高。比赛期与恢复期衔接区采用1个减量小周期,恢复期与下一年度准备期采用2-3个提高发展小周期的训练安排,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对负荷变化的适应。实验表明,在各衔接区阶段测试的生化指标处于正常变动范围,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以及血尿素综合指标反映运动负荷适中,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平稳上升状态。(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7)

胡好,翟波宇,张英波,王林,刘大庆[3](2012)在《我国20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不同类型周期训练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训练周期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单元,训练结构是训练安排的整体构架。通过对我国20km男子竞走项目年度训练周期结构进行研究发现:1)年度不同小周期围绕素质、技术、战术及心理训练展开;2)一般准备期旨在提高有氧水平,改进技术,提高战术能力;专门准备期旨在促进竞技能力提升;赛前期旨在发展专项能力;比赛期重点是调整并保持最近竞技状态。负荷量在一般准备期较高,专门准备期达到顶点,赛前期、比赛期及恢复期走低;一般准备期素质及技术训练安排较多,后在专门准备期、赛前期与比赛期逐渐下降;训练强度在一般准备期较低,后随专门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逐渐增强;3)相比平原运动员,高原运动员训练专项化程度较高;训练负荷量相对较大,但负荷强度相对略小;沿各同质小周期,其负荷内容类别逐渐集中,方法手段专项化程度渐强,负荷强度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科技》期刊2012年01期)

谢叶寿[4](2011)在《我国20km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类型周期训练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训练结构是训练要素间相对稳定的关联所形成的训练整体架构。它是训练过程的固化模型,也是训练实践的依据"。20km竞走项目是对技术有特殊要求(规范性、实效性、经济性)的长距离耐力性竞速项目,"技术、耐力、速度"叁重训练核心的项目特征使原本就极为复杂的运动员竞技能力及竞技状态养成过程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因此,对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类型周期训练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本项目训练特点、规律的探(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期刊2011-12-07)

胡好[5](2009)在《我国20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追踪观察、调查、图像解析、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20km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竞走项目训练结构是竞走运动训练要素及要素间关系所形成的关于竞走训练体系的整体构架。竞走运动训练结构由基础要素(训练依据及准备要素)、核心要素(竞走运动训练操作要素:训练周期、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方法手段)、支持要素(竞走运动训练保障要素)构成。其中训练内容要素根据其相对重要程度又分为重要性、核心性及辅助性训练内容要素。2、优秀20km竞走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内容的重要性训练要素包括专门柔韧性、移动速度;核心性要素包括有氧耐力、混氧能力、力量耐力及无氧耐力;辅助性要素包括相对力量、一般柔韧、动作速度、专门灵敏性。3、优秀20公里竞走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质量可以从技术“实效性、经济性、规范性”叁标准涉及的动力肌群训练中得到提升。其中,技术训练内容的重要性训练要素包括臀部与股后肌群力量、着地脚位置、着地脚脚尖方向;核心性训练要素包括跖屈、脚掌、脚趾、股骨前肌、胫骨前肌力量,髋关节转动方向、髋关节力量及灵活性,踝关节、脚掌、脚趾关节柔韧性;辅助性训练要素包括一般身体练习与感知觉训练(肌肉、时间、速度、节奏等感觉)。技术训练应以增强实效性为主、提高经济性为次、保持规范性为辅。4、优秀20km竞走运动员战术训练内容的重要性训练要素包括战术意识及战术知识;辅助性训练要素包括战术形式、战术观念及战术指导思想;核心性训练要素分为两类,其中以创造好成绩或测试为目标的战术训练内容要素包括比赛位置选择时的“跟随走、根据实力以我为主”及速度变化中的“匀速走”,以夺标为目标的战术训练内容要素包括比赛位置选择时的“跟随走、根据实力以我为主”及速度变化中的“匀速走、变速走”。5、优秀20km男女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内容要素不同,其中女子运动员心理重要性训练要素包括运动动机、个我取向、顽强性、自控力及鉴别原则;核心性训练要素包括坚韧性、期待取胜、内部动机及目标清晰度;辅助性训练要素是果断性。男子核心性训练要素包括坚韧性、果断性、运动动机、内部动机、及目标清晰度;重要性训练要素是鉴别原则;辅助性训练要素由期待取胜、顽强性、缺乏动机及自控力组成。(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09-06-09)

梁殿乙,关莉,董晓春[6](2001)在《经济转型期我国足球训练结构研究的现实性思考——对我国职业足球队年度训练结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 ,足球职业化的进程也不断深入。足球训练结构的安排 ,虽仍以周期性理论为依据 ,但围绕联赛安排训练是当今职业足球训练的核心。了解我国职业球队的训练现状 ,探求训练过程的结构特点及科学训练的途径、方法 ,对迅速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体育与科学》期刊2001年03期)

А·列夫琴科,翁仁良[7](1985)在《短跑训练结构和年度周期》一文中研究指出训练程序的理想结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确定训练合理的时期划分联系在一起,使最大限度地适应拟定训练的目的和条件。目前,一年中确认为秋冬期和春夏期两大期为合理的周期划分。每个周期在训练顺序中包括3—8周的连续性,在这阶段要解决安排训练的具体任务(见图1)。(本文来源于《江苏体育科技》期刊1985年05期)

年度训练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越野滑雪项目是冬奥会比赛中最重要的竞技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冬季雪上项目中开展最早的一项竞技体育比赛项目。然而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气候条件以及地域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越野滑雪在我国发展较慢,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落后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在冬奥会上仍然没有奖牌零的突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已经认识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离不开冬季体育项目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夏季奥运会以后,国家更是加大了对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扶植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冬季冰雪项目发展的措施,如在奥运争光计划中的“北冰南展”、“冰雪平衡发展”等策略,使我国冬季体育竞技项目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越野滑雪项目正在不断缩小与国外高水平的差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国家更是加大了对冰雪项目发展的投入力度。因此,论文研究我国越野滑雪项目的目的正是要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为推进我国越野滑雪项目步入发展的快轨道,缩短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差距提供参考,争取在我国举办的冬奥会上实现奖牌零的突破。论文以我国高水平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为研究对象,以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为主线,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观察法、实验研究、个案研究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专项耐力训练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训练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由专项耐力准备期、专项耐力比赛期、专项耐力恢复期以及专项耐力衔接区四个主要训练结构组成。其中衔接区训练结构包括准备期陆期与雪期衔接区、准备期与比赛期衔接区、比赛期与恢复期衔接区以及恢复期与准备期衔接区四个衔接区域。各训练结构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这一主线彼此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年度专项耐力训练结构体系。2、专项耐力准备期训练结构中以专项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采用分层递进目标设置。在不同训练阶段分别利用适应性小周期、发展性小周期和冲击式小周期的不同组合,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对大训练负荷的适应能力。通过实验表明,运动员准备期训练前后最大摄氧量、无氧阈百分比、极限负荷后最大摄氧量平台以及最大心率储备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心肺功能增大,高强度下有氧代谢能力增强。3、专项耐力比赛期训练结构中以专项无氧耐力训练为主,提高专项心理耐力训练比例,强化关联法的心理训练手段。在赛前子阶段训练中采用多峰冲击式小周期训练安排,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赛前竞技能力储备。实验证明运动员在比赛期赛前所测成绩与准备期雪期所测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运动员体脂百分比降低,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都有明显增大,身体形态学指标接近优秀运动员肌肉型特征。4、专项耐力恢复期训练结构中以恢复和补偿性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采用2级和3级运动强度,逐级减量小周期的训练安排,提高力量训练比重,可以有效降低运动员专项耐力能力储备的损耗比例。实验表明,恢复期前后身体形态学指标略有降低,生理学指标与比赛期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平台期以及无氧阈百分比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降低速度和幅度在10%以内,有利于短时期训练恢复。5、专项耐力衔接区训练结构中准备期陆期与雪期的衔接区采用1个适应性发展小周期,雪期与赛前子阶段衔接区采用1-2个冲击式小周期,可以有效促进竞技状态的稳定提高。比赛期与恢复期衔接区采用1个减量小周期,恢复期与下一年度准备期采用2-3个提高发展小周期的训练安排,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对负荷变化的适应。实验表明,在各衔接区阶段测试的生化指标处于正常变动范围,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以及血尿素综合指标反映运动负荷适中,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平稳上升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度训练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姜旭.优秀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结构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8

[2].李忠堂.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胡好,翟波宇,张英波,王林,刘大庆.我国20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不同类型周期训练结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

[4].谢叶寿.我国20km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类型周期训练结构研究[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2011

[5].胡好.我国20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结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6].梁殿乙,关莉,董晓春.经济转型期我国足球训练结构研究的现实性思考——对我国职业足球队年度训练结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1

[7].А·列夫琴科,翁仁良.短跑训练结构和年度周期[J].江苏体育科技.1985

标签:;  ;  ;  

年度训练结构论文-姜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