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交通与小汽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公共交通,出行链,出行时耗,出行速度
公共交通与小汽车论文文献综述
郭旭健,林航飞,顾啸涛[1](2019)在《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特征差异研究——以深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出行链复杂程度差异的影响,同样的起、终点条件下,采用小汽车和公共交通的出行时间和出行速度必然会存在较大差异。提升公共交通相对于小汽车的竞争力,必须要关注两者之间在出行特征上的差别。以出行链为基础,通过网络地图采集的深圳市相关数据,统计了常规公交与小汽车在平峰和晚高峰时段的平均出行时耗比,并分析了速度及路径对时耗的影响程度。最后在城市空间层面上,研究了两种方式在对外联系的时耗分布上表现出的空间差异。(本文来源于《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6)
王坤[2](2017)在《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对小汽车用户的吸引效果量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科技的日新月异,居民的出行目的多样化,使得出行范围愈加广泛,出行结构也愈加复杂。在多种出行目的当中,通勤是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出行方式。相对于其他目的出行而言,通勤出行在时间和空间方面限制较大,所以,许多城市都在考虑实施“交通优先”政策,大力开展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引导小汽车使用者转移至乘坐公共交通通勤。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通过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出行者的出行方式选择,并未考虑到影响因素的分布类型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Mixed Logit模型与结构方程(SEM)可以克服以上缺陷。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然后,分别从小汽车和公共交通两方面介绍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的特征。从公交系统优化基础上,深入分析公交系统优化后对小汽车用户出行转移至公共交通的吸引量化效果。使用SP+RP融合调查方法设计问卷获取数据,并构建了Binary Logit与Mixed Logit离散模型;再通过SEM提取相关的个人属性和交通特性等参数构建模型,分析个人属性与公交和小汽车出行特征的影响关系,从而探索因素关系对公共交通出行意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离散选择模型结论得出,BL模型中出行者愿意额外支付0.12元来减少1分钟的出行时间,并愿意花费0.27元减少0.1公里步行距离。ML模型得到出行者愿意支付0.18元来减少一分钟的出行时间,并得到时间与费用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中,通勤者对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都比较敏感,弹性值较高,所以适当降低出行费用、延长公交线路长度,提高发车频率、减少步行距离都会吸引出行者转移至公共交通,根据模型对比发现ML模型更符合实际。而SEM结果表明通勤者的私家车出行满意程度对公共交通的转移意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私家车费用、出行时间和找空车位时间增加,以及公共交通减少步行距离、降低乘车时间和换乘次数都会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这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引导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昆婷[3](2015)在《华北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空气重污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王昆婷10月15日北京报道 环境保护部今日向媒体通报,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10月16日~17日华北地区部分城市可能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说,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测,10月16日~17日,华北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5-10-16)
杨培玺[4](2015)在《拥挤状态下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方式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不断增长,出行需求与落后的交通供给设施矛盾越来越尖锐。在现有的设备及条件下,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采取合理有效措施调,是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拥挤状态下,对公共交通和小汽车出行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也为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机动车的快速增长,而道路基础设施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小汽车出行方式的增加,交通拥挤的问题日益显着。因此,要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就是把过多的小汽车出行方式引导到其他出行方式选择上去。本文以拥挤状态为前提,研究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在模型建立后进行优化,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深入对比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把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为出行方式特征因素、出行特征影响因素和出行者特性影响因素叁大类,通过调查数据的计算,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拥挤状态下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方式运行特性,主要从出行速度和出行时间两方面,研究了拥挤状态下公共交通和小汽车运行情况,并与畅通情况下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的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在出行者平均出行时间最小的前提下,建立拥挤状态下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方式选择的目标函数,接着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前提下,对目标函数求最优解,得到不同拥堵条件下公共交通与小汽的优化出行分担比例。最后,以大连市为例,对已经建立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了优化后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方式的比例,并提出相应切合实际的建议,为建设美丽畅通的大连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5-06-30)
杨露萍[5](2014)在《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在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机动车特别是私人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尤其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大中城市,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特别是早晚高峰期间,交通出行状况不容乐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主要思路除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应转变人们的交通出行模式。本文以通勤为切入点,研究促使通勤者放弃小汽车,转向运量大、占地少、资源利用率高的公共交通出行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运用系统理论,将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看成一个系统问题,分析了系统内外因素对通勤者方式选择决策的影响,研究了小汽车向公共交通转移的动力、阻力,以及转移的作用机理。通勤者是出行方式选择的核心,根据转移作用机理,从通勤者心理决策和出行行为特征两方面提出个人方式选择价值取向和活动两个关键因素,利用行为调查数据研究了其与转移的关联关系。基于力学原理定义了转移作用力,对交通工具(包括公共交通和小汽车)服务性能、小汽车通勤者本身对小汽车的依赖等几个主要直接作用力进行了研究,利用力的合成、动能定理等建立了小汽车通勤向公共交通转移意愿模型,划分小汽车通勤者的类型,基于转移意愿模型,利用交通调查数据比较了不同类型小汽车通勤者转移意愿,分析了促使不同类型小汽车通勤者转移条件的差异性。将政府和小汽车通勤者视为有限理性行为人,基于一定交通条件下通勤者转移意愿,利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公交优先政策下考虑政策制定成本以及不同通勤者间相互作用下转移的演化均衡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第一,将通勤出行方式选择问题看成一个系统问题,分析了系统的概念、目标、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研究了通勤者进行方式选择的决策过程,分析了系统内外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分析了促使小汽车通勤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的阻力、动力,研究了小汽车通勤向公共交通转移的作用机理。第二,提出了个人方式选择价值取向的概念,指出其是出行者进行方式选择时体现出的一种内在价值追求的表述,是影响方式选择行为的内在决定因素。分析了影响个人方式选择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交通工具对通勤者的主要价值,对个人方式选择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设计。研究了通勤出行链概念、特征和类型,基于转移行为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通勤出行链、个人方式选择价值取向对转移的影响。第叁,基于力学原理,提出了转移作用力的概念和类型,从出行时效、便利、舒适、经济等角度研究了公共交通及小汽车服务性能的计算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公共交通和小汽车所提供服务对小汽车通勤者的作用力。考虑通勤者个人方式选择价值取向及活动,研究了通勤者对小汽车依赖力。以小汽车通勤者为受力主体,对各作用力进行了力的合成。基于动能定理建立了小汽车向公共交通转移意愿模型。第四,从个人属性上按年龄和收入,划分小汽车通勤者类型,利用小汽车通勤向公共交通转移行为和意向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小汽车通勤者转移行为和意向特征,基于转移意愿模型,利用转移意向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小汽车通勤者转移意愿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为促使不同类型小汽车通勤者转移条件的差异性。第五,阐述了公交优先政策的内涵、措施,研究了公交优先政策促进小汽车通勤转移的演化机理,基于一定交通条件下通勤者转移意愿,以政府和通勤者群体为博弈参与人,建立考虑政策制定成本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通勤者转移的六种演化均衡策略。以不同小汽车通勤者群体为博弈参与人,建立了考虑不同通勤者间相互作用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通勤者相互作用下的四种演化均衡策略。以一个开通公交专用道为背景,对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看成一个系统问题,分析系统内外因素对转移的影响,研究了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决策过程,分析了转移的阻力、动力以及转移的作用机理。(2)提出个人方式选择价值取向的概念、影响因素等,分析了交通工具对出行者具有的主要价值,对方式选择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设计,研究了通勤出行链的概念、特征、类型等,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个人方式选择价值取向、活动与方式转移的关联关系。(3)引入物理中的力学理论,提出了转移作用力的概念和类型。基于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系统主要构成要素,研究了小汽车、公共交通各项服务性能对通勤者的作用力、通勤者对小汽车的依赖力等几个主要直接作用力计算模型,以小汽车通勤者为受力主体,对各项作用力进行了力的合成。利用动能定理建立小汽车通勤向公共交通转移意愿模型。(4)将政府和小汽车通勤者视为有限理性行为人,基于一定交通条件下通勤者转移意愿,建立考虑政策制定成本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通勤者转移的六种演化均衡策略。基于一定交通条件下不同类型通勤者具有的转移意愿,建立了考虑不同通勤者间相互作用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通勤者相互作用下的四种演化均衡策略。(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4-09-16)
侯松岩[6](2014)在《基于城市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汽车的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重要的休闲游憩空间和交流场所。可达性是评价居民享用公园设施公平性的重要指标,为优化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等城市发展问题提供了有利的科学支撑。然而,目前国内缺乏从不同交通系统的角度探讨城市公园的可达性问题,并且已有研究往往忽略了可达性在时间上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长春市叁环公路内的区域作为研究区,利用ArcGis9.3软件,创建了长春市公共交通网络图和私人小汽车交通网络图。本研究将非高峰和高峰时段作为时态的划分依据,选取最短可达时间、公共交通服务频次、可达居住小区数量比作为可达性的评价指标,探讨了在不同时态上,研究区内的居住小区至公园和公园至居住小区可达性的整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两种交通方式下的可达性的整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公共交通平均可达时间、公共交通服务频次、私人小汽车平均可达时间和居住小区数量比4个指标的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汽车交通的可达性评价指标和计算公式。(2)本文分别探讨了长春市居住小区至公园以及公园至居住小区的可达性,研究发现在两个时段、两种交通方式下,各居住小区的可达性存在显着差异。如在公共交通方式下,居住小区的平均可达时间主要分布在中间时间段,两边时间段的分布频率较低,整体呈倒U字型分布。在非高峰和高峰时段,居住小区的公共交通服务频次都属中等水平。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在两种交通方式下,居住小区至公园的平均可达时间特征皆呈不规则的圈层式结构,平均可达时间水平最高的居住小区分布在人民广场等城市中心地区,向外依次递减,“四角区域”的居住小区可达水平最差。公园至居住小区的可达性皆以各公园为中心,呈不规则的圈层式分布,各公园周边地区的可达性最好,向外依次递减,可达性最差的地区同样位于“四角区域”。(3)从两种交通方式来看,私人小汽车的可达性整体水平明显优于公共交通。如在非高峰和高峰时段,在公共交通方式下,分别只有41.14%和0.19%的居住小区至公园的平均可达时间在30min内,而在私人小汽车交通方式下,二者分别上升到了98.24%和21.84%。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交通方式不同,各可达时间圈层的分布范围发生了显着变化。与公共交通相比,在私人小汽车交通方式下,可达时间相对较好圈层的分布面积较大,可达时间相对较差圈层的分布面积较小;公园至居住小区的各可达圈层的分布范围和分布形式存在显着差异,如在非高峰时段,公园的公共交通15min圈层呈岛状分布在其周边地区,而私人小汽车的15min圈层呈面状分布和岛状分布。(4)从两个时段来看,非高峰时段的可达性整体水平明显优于高峰时段。如在公共交通方式下,在非高峰时段,有10个公园可在60min内抵达全部居住小区;而在高峰时段,没有公园可在60min内抵达全部居住小区。在空间分布特征方面,在不同的时段,各可达圈层的分布范围发生了显着变化。如在公共交通方式下,在非高峰时段,居住小区的20-30min圈层分布在人民广场、文化广场、红旗街、重庆路等城市中心地区;而在高峰时段,20-30min圈层仅分布在重庆路周边地区。(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5-01)
杨露萍,钱大琳[7](2014)在《小汽车向公共交通转移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政府制定政策激励人们改变交通出行模式,引导出行者放弃道路资源占用率高的小汽车转向节约、高效的公共交通出行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将政府多项交通政策视为委托人,将不同类型的小汽车出行者视为代理人,建立多委托人-多代理人的激励转移模型,结果表明应针对通勤者偏好特性制定政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减少不转移者获得的机会收益。(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杨露萍,钱大琳[8](2014)在《小汽车通勤向公共交通转移演化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小汽车通勤向公共交通转移的行为进行建模分析,研究模型主要参数对转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要促使小汽车通勤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需要减少不转移者的机会收益,当政策激励力度不足以抵消不转移者的机会收益时,应使政策向区域人口密度高群体倾斜.(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吉芳芳[9](2014)在《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勤出行,是城市居民最基本,最重要的出行。但是随着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飞速增加,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特别是在早晚高峰通勤出行时间里。2013年北京工作日日均堵车115分钟,这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通勤出行是刚性需求,而出行方式则是弹性的,是可以调节的。缓解交通拥堵从根本上来说是改善出行结构,塑造一个合理的出行方式结构。因此,引导私人小汽车出行者改乘公共交通出行,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解决能源危机,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小汽车通勤出行特征分析和通勤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在小汽车通勤出行者向公共交通转移意向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模型,对制定和实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具体做了以下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其次,对小汽车通勤出行特征和小汽车通勤出行者属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出行方式选择是由多种影响因素决定的,因此本文对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的影响因素作了详细的分析。然后,本文选取通州为调研区域,利用RP+SP调查方法获取数据,并利用方差判别法、打分法、逻辑校验法对数据进行筛选和修正。最后,构建了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模型,并运用模型计算“近低”、“近高”、“远低”、“远高”四类人群的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率。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通勤出行者属性中的年龄、家庭年收入、驾龄会显着影响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出行特性中,出行时间、小汽车上涨费用、公共交通票价、公共交通车厢内拥挤程度都会显着影响出行者对于小汽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离地铁近的人群向公共交通转移的概率高于离地铁远的人群;低收入的人群向公共交通转移的概率高于高收入的人群。(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4-02-01)
张智[10](2013)在《拥堵费效果存疑》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正在研究征收拥堵费”的消息近日再度甚嚣尘上。 9月3日,北京市交通委举行新闻通报会,介绍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机动车结构调整减排工程的22条举措。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容军表示,目前关于交通拥堵费政策的相关方案还在制定中。 这是2(本文来源于《华夏时报》期刊2013-09-05)
公共交通与小汽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科技的日新月异,居民的出行目的多样化,使得出行范围愈加广泛,出行结构也愈加复杂。在多种出行目的当中,通勤是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出行方式。相对于其他目的出行而言,通勤出行在时间和空间方面限制较大,所以,许多城市都在考虑实施“交通优先”政策,大力开展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引导小汽车使用者转移至乘坐公共交通通勤。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通过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出行者的出行方式选择,并未考虑到影响因素的分布类型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Mixed Logit模型与结构方程(SEM)可以克服以上缺陷。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然后,分别从小汽车和公共交通两方面介绍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的特征。从公交系统优化基础上,深入分析公交系统优化后对小汽车用户出行转移至公共交通的吸引量化效果。使用SP+RP融合调查方法设计问卷获取数据,并构建了Binary Logit与Mixed Logit离散模型;再通过SEM提取相关的个人属性和交通特性等参数构建模型,分析个人属性与公交和小汽车出行特征的影响关系,从而探索因素关系对公共交通出行意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离散选择模型结论得出,BL模型中出行者愿意额外支付0.12元来减少1分钟的出行时间,并愿意花费0.27元减少0.1公里步行距离。ML模型得到出行者愿意支付0.18元来减少一分钟的出行时间,并得到时间与费用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中,通勤者对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都比较敏感,弹性值较高,所以适当降低出行费用、延长公交线路长度,提高发车频率、减少步行距离都会吸引出行者转移至公共交通,根据模型对比发现ML模型更符合实际。而SEM结果表明通勤者的私家车出行满意程度对公共交通的转移意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私家车费用、出行时间和找空车位时间增加,以及公共交通减少步行距离、降低乘车时间和换乘次数都会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这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引导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具有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交通与小汽车论文参考文献
[1].郭旭健,林航飞,顾啸涛.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特征差异研究——以深圳为例[C].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9
[2].王坤.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对小汽车用户的吸引效果量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7
[3].王昆婷.华北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空气重污染[N].中国环境报.2015
[4].杨培玺.拥挤状态下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方式选择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
[5].杨露萍.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6].侯松岩.基于城市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汽车的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4
[7].杨露萍,钱大琳.小汽车向公共交通转移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
[8].杨露萍,钱大琳.小汽车通勤向公共交通转移演化博弈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
[9].吉芳芳.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10].张智.拥堵费效果存疑[N].华夏时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