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由滑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限位器,滑移隔震,滑移量,MATLAB,Simulink
自由滑移论文文献综述
展猛,张丽珍,陈秀云[1](2019)在《自由滑移量对带限位装置滑移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软钢圆锥棒作为消能限位器,二硫化钼作为摩擦材料,采用连续Bouc-Wen模型来模拟限位器的非线性恢复力,建立不同自由滑移量的带限位器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了5层隔震框架结构在不同状态时的动力特性,以及不同加速度峰值下El Centro波和天津波激励时的地震反应,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试验结果推出的结构原型频率值和位移值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接近,且加速度放大系数的试验值和仿真值吻合也较好,MATLAB/Simulink较好地实现了滑移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仿真分析。随着自由滑移量的增大,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变化不大,层间位移始终较小,隔震层的相对位移逐渐增大,而限位器的最大变形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9年03期)
王辉,程建华[2](2019)在《锚杆自由段对潜在滑移面的影响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锚杆自由段对基坑潜在滑移面位置及形状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典型工程实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固定锚杆预应力水平及锚固段长度不变,仅改变自由段长度研究滑移面的变化规律并探讨滑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自由段长度的逐渐增大,(1)锚杆尾端的塑性区逐渐变弱,坡脚以下区域的塑性变形增强;(2)基坑滑移面先是朝着坑外移动,而后发生突变,迅速向坑内迁移直至临坡面;(3)预应力损失逐渐变小,围压的增加能够增大锚杆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阻力,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摩阻力的影响不大。研究结论对于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及优化性设计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AHMAD,Salman,岳宝增,宋晓娟[3](2011)在《部分滑移边界条件下自由液面流动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值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就以圆柱形储液罐为例,考虑部分滑移边界条件,对所得的高度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讨论了贮液腔体内液面接触线和液体高度线,及部分滑移条件对流体层微观半径的影响;所得结论对自由液面晃动问题数值研究中的边界条件处理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2011年06期)
孙胜江,王雷刚[4](2010)在《悬索桥主索鞍可控状态自由滑移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主索鞍偏量的分阶段多次顶推控制方式存在实施难的问题,提出主索鞍可控状态下自由滑移控制方法,即主索鞍在加劲梁吊装和二期恒载施工过程中可自由滑移,阐述该控制方法的步骤及优点。以沪蓉西国道湖北段四渡河大桥为工程背景,由实测桥塔偏位及主索鞍滑移量得出其变化规律,由实测桥塔偏位和索鞍偏量与理论计算的索鞍偏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可以按照主索鞍相对于索鞍初始位置的绝对距离等于索鞍累计滑移量与桥塔偏位之和对主索鞍滑移进行控制分析。实践表明该方法控制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0年01期)
舒睿彬,张建荣,张春[5](2008)在《自由拉拔植筋系统的粘结滑移受力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拉拔植筋系统破坏时发生复杂的混合界面拔出型破坏,为了研究其粘结滑移受力机理,对该植筋系统进行了考虑粘结滑移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根据植筋自由拉拔试验结果,建立了混合界面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该本构关系考虑了有效锚固深度、钻孔直径和植筋胶等植筋参数对混合界面粘结强度和滑移的影响,全面反映了混合界面的粘结滑移性能。并进一步采用该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代入特定的植筋试验参数,对自由拉拔植筋系统进行了考虑粘结滑移的ANSYS有限元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所建立的混合界面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是合理的,认识了自由拉拔植筋系统的粘结滑移受力机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承载机理简化模型,认识了自由拉拔植筋系统的裂缝分布及发展规律,并进一步建立了针对自由拉拔植筋系统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计算公式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公式。(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08年05期)
李大望,石志晓,邢锋,陈立喜[6](2008)在《杜芬型滑移系统自由振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杜芬型滑移系统的自由振动特征。推导了系统自由振动停滞区和相轨线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分析了滑移振动停滞区长度、相轨线及残余滑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停滞区长度随摩擦系数单调增加而随线性与非线性恢复力参数单调减小;振子最终停滞的位置具有随机性,残余滑移在整个停滞区间内呈均匀分布。(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8年09期)
李大望,李四平,曹征良[7](2007)在《滑移系统自由振动的停滞区》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分析了线性、渐硬和渐软恢复力滑移系统自由振动的停滞区,给出了叁种滑移系统停滞区的解析解;论证了解的连续性和随系统参数变化的规律性。结果表明:滑移系统的停滞区在系统参数的整个取值范围内处处连续;随摩擦系统单调增加,而随系统的线性与非线性恢复力参数单调减小;相对于线性恢复力滑移系统,弹簧的软化至多可使停滞区增加50%;渐软恢复力参数有一个下限,低于此限的软化系统没有停滞区。(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7年08期)
李春祥,司伟建[8](2007)在《基于修正样条函数分析滑移边界矩形板的自由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分析滑移边界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振动特性的数值方法—双向样条离散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可能组合边界矩形板的自由振动分析;边界包括自由、简支、固定和滑移边界。在x和y方向,板被离散成N和M个等分区间。为适应任意边界,修改N+3和M+3维B3样条函数向量的最前和最后叁个函数,得到x方向N+1个点、y方向M+1个点和x-y方向两个附加点的修正的B3样条函数向量,并以此作为板的位移试函数。在给定边界下,修正的B3样条函数向量对位移、位移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都仅保留一个未知系数。基于矩形板的势能泛函导出其特征方程。与有限元法和样条有限条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自由度少、计算效率高和输入数据少等优点。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高的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7年01期)
舒小平[9](2000)在《层间滑移对复合材料层合板自由振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层间粘贴状况——剪切滑移对复合材料层合结构自由振动的影响。通过引入剪切变形函数 ,结合界面剪切滑移条件 ,建立了能反映全部界面条件和板面条件的位移场。位移场形式简单 ,位移变量不随层数增加 ,其运动方程方便地反映了层间粘贴状况的影响。算例表明层间粘贴状况对层板基频的影响非常显着 ,且随层数增加而加剧。(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3期)
胡新前[10](1996)在《矩形件自由压缩滑移线场的数值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换形件自由压缩的情况,给出滑移线场节点坐标和变形力的计算公式,并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求解,绘制出滑移线场和应力分布曲线,对滑移线解法的应用提供了方便.(本文来源于《焦作工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5期)
自由滑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锚杆自由段对基坑潜在滑移面位置及形状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典型工程实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固定锚杆预应力水平及锚固段长度不变,仅改变自由段长度研究滑移面的变化规律并探讨滑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自由段长度的逐渐增大,(1)锚杆尾端的塑性区逐渐变弱,坡脚以下区域的塑性变形增强;(2)基坑滑移面先是朝着坑外移动,而后发生突变,迅速向坑内迁移直至临坡面;(3)预应力损失逐渐变小,围压的增加能够增大锚杆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阻力,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摩阻力的影响不大。研究结论对于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及优化性设计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由滑移论文参考文献
[1].展猛,张丽珍,陈秀云.自由滑移量对带限位装置滑移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
[2].王辉,程建华.锚杆自由段对潜在滑移面的影响机制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AHMAD,Salman,岳宝增,宋晓娟.部分滑移边界条件下自由液面流动问题研究[J].力学与实践.2011
[4].孙胜江,王雷刚.悬索桥主索鞍可控状态自由滑移控制[J].桥梁建设.2010
[5].舒睿彬,张建荣,张春.自由拉拔植筋系统的粘结滑移受力机理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8
[6].李大望,石志晓,邢锋,陈立喜.杜芬型滑移系统自由振动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8
[7].李大望,李四平,曹征良.滑移系统自由振动的停滞区[J].振动与冲击.2007
[8].李春祥,司伟建.基于修正样条函数分析滑移边界矩形板的自由振动[J].振动与冲击.2007
[9].舒小平.层间滑移对复合材料层合板自由振动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10].胡新前.矩形件自由压缩滑移线场的数值解[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