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论文-高旭红,王俊拴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论文-高旭红,王俊拴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重建,创举,基石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论文文献综述

高旭红,王俊拴[1](2010)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中华文明传承中的伟大创举》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的话语体系,是指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政治实践所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华文明从衰落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是基于中国特殊国情而奉献给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作为逻辑起点,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构提供了基石,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走势。(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0年04期)

高旭红,王俊拴[2](2010)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创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尽管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星火燎原实践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其首创性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宝库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仍然熠熠生辉。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了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伟大实践;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成果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政治文明宝库中的奇葩;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源头活水。(本文来源于《科学经济社会》期刊2010年01期)

高旭红[3](2009)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创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尽管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星火燎原实践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其首创性特征、其理论意义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宝库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仍然熠熠生辉,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在中国政治文明历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历史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乃至决定了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走势。因此,深化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课题研究意义重大。本论文既站在了前人研究的肩膀上,又倾注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政治文明的特殊形态。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问题的提出,是本文研究的起点。政治文明传承中的伟大创举,基于中国社会实际的创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构的逻辑起点,是提出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问题的主要依据。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及苏俄的全新实践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生成的国际动因;民族危机与战争环境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生成的国内动因;探寻新道路,突破共产国际模式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生成的哲学基础。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两个时期,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时期的思考和探索才得以生成,来之不易。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取向和归宿。第二部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研究。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本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进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提炼概括。作为过渡性质的中国式政治文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现代国家是目标模式;制度安排体现主权在民原则,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民主联合政府是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领导、廉洁服务是关键;人民权利至上是其价值追求。第叁部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研究。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是人类政治文明在中国政治特定发展阶段上的特殊表现形式,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魄。通向新民主主义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首要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与重要特征;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治设计,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模式与重要特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格局,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与重要特征;新型的民族关系,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与基本特征。第四部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证研究。1949年《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最高结晶。鉴于在《共同纲领》实践时期,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设计并未完全实现,本文以1954年宪法为例进行分析。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是以社会主义为指向的新民主主义宪法:工人、农民、城乡个体手工业者与民族资本家等四个阶级的人民民主政权,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经济结构,充分表明1954年宪法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结晶;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政治文化,明确的社会主义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方法步骤,体现了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奠基。宪法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1954年宪法是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文明的主要载体;1954年宪法的制定与初步实施充分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行为文明。第五部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与历史地位研究。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了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政治转型的伟大实践;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类文明之间的一种新范畴、新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是人类政治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源头活水。论文的创新点:第一,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本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进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提炼概括。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问题的提出及基础研究是本论文的创新之一。第二,研究范式与研究视角的转换。本论文立足于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进程,重点研究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文明,这样不仅有助于以世界历史眼光审视我国走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道路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而且能从中外比较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对政治文明道路创新的重大意义。第叁,提出了部分新认识。首先,对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概括,论文从目标模式、本质与主要标志、关键与价值追求进行了宏观概括。其次,从发展道路、社会形态、国家类型、政党关系与民族关系等五个方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再者,提出1954年宪法是以社会主义为指向的新民主主义宪法,它既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最高结晶、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奠基的新看法。(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创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尽管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星火燎原实践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其首创性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宝库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仍然熠熠生辉。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了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伟大实践;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成果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政治文明宝库中的奇葩;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源头活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论文参考文献

[1].高旭红,王俊拴.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中华文明传承中的伟大创举[J].社会科学家.2010

[2].高旭红,王俊拴.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探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0

[3].高旭红.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论文-高旭红,王俊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