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综合水平论文-张贤

养老保险综合水平论文-张贤

导读:本文包含了养老保险综合水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多维视角,空间分布类型

养老保险综合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张贤[1](2018)在《多维视角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地区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使养老保险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妥善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养老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焦点。我国面临“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各地的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不仅有碍于社会公平,也会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因此分析我国养老保险综合水平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其互济功能,助力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妥善解决关乎百姓福祉的养老问题,十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世界银行提出的评价养老保险制度的四个原则,构建了测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变量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我国各个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充足性指数、可负担性指数、可持续性指数、稳健性指数、综合指数,研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就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布类型差异性展开研究,得出相应结论。充足性方面来看,充足性良好的地区分为2类,一类是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一类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部分西部省份,而其他地区均较低。可负担性方面来看,可负担性指数良好的地区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主,而可负担性指数低的以经济落后地区为主。可持续性方面来看,北京、广东、浙江的可持续性指数良好且较为稳定,而辽宁、吉林、海南、湖北等地的可持续性指数较低,两极分化严重。稳健性方面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稳健性指数位居前列,而西部落后地区始终排在末尾,两极分化的问题十分突出。综合来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不平衡的特征明显,各地的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另外这些地区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也具有差异性,各自的“短板”有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更容易受充足性不足的困扰;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更容易受稳健性不良的局限。从变化趋势来看,部分高度发达地区走上了“下坡路”,而广东实现了由一般到较高水平的跨越;较低水平的省份数明显减少,但黑龙江省下降成为唯一的低水平的地区。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来说,各个地区之间呈现正空间自相关,但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减弱,同时各个省份的空间分布类型差异明显,分为发达区、萧条区、孤岛区、空心区四类,落入萧条区的省份最多,且以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中西部省份为主。此外,存在明显的冷点区和热点区,最初区域的冷点位于我国的西南部,热点则以天津为中心。后期,西南地区的冷点消失,各个省区的发展更加独立化,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的模式。(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桂莲[2](2014)在《我国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地区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取分析和评估中国省际城乡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指标,结果显示,我国养老金发展水平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主要受到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这两个宏观经济因素与养老保险制度成熟度、财政对社会保障制度支持等政策因素影响。总体而言,全国养老金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并且养老保险综合水平的地区差距制约统筹层次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建议通过合理降低地区间的差距,加快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步伐。(本文来源于《现代管理科学》期刊2014年11期)

刘宁,陶小刚[3](2014)在《广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综合评价及政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建立广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入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21个地级市划分为叁个层次,寻找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和对上级有关政策的不规范执行,是造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认为应继续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建立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基金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基金有效运营机制。(本文来源于《南方金融》期刊2014年09期)

刘宁,陶小刚[4](2014)在《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广东省的养老基金还存在征缴范围不足、各地费率差异较大等情况。为深入研究广东各地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实际情况,客观度量广东省各地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为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我们利用目前可以公开使用的资料,主要从建立广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入手,运用以主成分分析为主的综合评价方法,将21个地级市划分为叁个层次,寻找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广东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客观原因,而各地区地方政府的利己主义和对上级有关政策的不规范执行则是造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观因素。最后,我们认为应继续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建立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基金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基金有效运营机制。(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曲卉竹[5](2014)在《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区域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养老保险对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各省区、地方的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不同,因此对各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进行测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定量研究多集中于养老保险适度水平上下限的测量,而对养老保险实际水平的定量研究极少,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且都仅考查其支出水平方面,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显然不足以测评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测评。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了农村经济水平、农村人口结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策、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相关数据,从中提取出12个相关指标,构建出一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水平测评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模型进行检验,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提取出的四个主成分按所包含负载内容分别命名为:人口结构与经济水平因子、制度支撑因子、制度保障因子、发展因子。通过实际测算得到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水平以及各因子水平,并据此进行区域差异分析,探讨了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整体仍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且在叁大经济带之间确实存在着显着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省份。第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人口结构与经济水平、制度支撑、制度保障方面各区域间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且差异情况各不相同,而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方面各地区之间差距较小。第叁,造成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区域差异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各区域经济基础的差异是最主要原因,其次是人口结构和制度政策方面的原因。文章最后相应地从这叁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张瑞丽[6](2009)在《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区域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综合水平的测评不仅是评价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状况的关键指标,也是评价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与否的重要指标。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历经二十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已经基本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框架,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但因我国地域辽阔、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得各地的发展进程和水平程度严重不一。目前有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的定量研究并不多见,也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健全的测评指标体系,尤其是有关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认为测评一国或一地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状况,仅考虑其支出水平是不全面的,有必要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水平进行综合测评。首先,尝试性地从经济支撑因素、人口结构因素、制度政策因素、动态发展因素四个方面提取关键指标,构建了一套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测评体系。其次,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13.0中的主成份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份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综合水平进行了实际测算,并按四个主成份进行了深入的差异对比,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各地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整体水平是比较低的,而且确实存在着显着的区域差异;且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尽管并非完全一致。因此排在前面的大多是东部地区,而排在后面的大多是中、西部地区。再次,探讨了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从各地经济支撑、人口结构和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相应地从这叁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11-10)

范婷[7](2009)在《基于熵值法的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发展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择反映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发展水平的4类29个指标,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取横向相对水平的评价方法,计算出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发展水平分值。研究发现,我国31个省份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发展水平按照得分可以分为4个等级,东部省份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南部省份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北部。(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09年09期)

王立剑,刘佳[8](2008)在《基本养老保险综合发展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择评价横向相对水平的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综合发展水平的4类29个变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出了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分值;在此基础上,根据与主成份显着相关的变量,对主成份命名;最后,认为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等级特征。(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08年19期)

养老保险综合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选取分析和评估中国省际城乡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指标,结果显示,我国养老金发展水平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主要受到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这两个宏观经济因素与养老保险制度成熟度、财政对社会保障制度支持等政策因素影响。总体而言,全国养老金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并且养老保险综合水平的地区差距制约统筹层次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建议通过合理降低地区间的差距,加快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步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养老保险综合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1].张贤.多维视角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地区差异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

[2].刘桂莲.我国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地区差异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4

[3].刘宁,陶小刚.广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综合评价及政策建议[J].南方金融.2014

[4].刘宁,陶小刚.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

[5].曲卉竹.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区域差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6].张瑞丽.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区域差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7].范婷.基于熵值法的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发展水平研究[J].学术论坛.2009

[8].王立剑,刘佳.基本养老保险综合发展水平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

标签:;  ;  ;  

养老保险综合水平论文-张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