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格物穷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程,诚敬存养,格物穷理,修养论
格物穷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景林,杨静[1](2019)在《诚敬存养与格物穷理——二程人格修养学说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德性修养和人的存在完成的角度去理解和成就人的生命智慧,是儒家哲学的基本进路,德性修养论构成了儒学的一项核心内容。二程作为理学之开创与奠基者,在德性修养方面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大程子之德性修养论,着重于反思先天存于人心的全体之仁,诚敬存养,自然涵泳,由此推扩至物我、天人一体的自由至乐境界。小程子则突出"致知"在为学修养工夫中的先在性意义,其德性修养论,略重在主一用敬,格物穷理,循随事观理、格物致知的途径以反躬内求吾心之天理。二程的德性修养论虽各有侧重,但殊途同归,共同构成了儒学教化精神的重要内容。通乎"尊德性"与"道问学",方可得"圣学之全"。(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陈林[2](2019)在《主敬涵养与格物穷理何者为先?——关于朱子工夫论的一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看朱子的为学工夫思想,主敬涵养与格物致知不可偏于一边,不可拘泥于先后,两工夫是互相发明、相互促进的,本质上是一件工夫。朱子之所以有时主张主敬涵养为先,有时又主张格物致知为先,实是其因材施教之表现。而之所以会有"主敬涵养与格物穷理何者为先"的问题,是由于人们常把朱子思想中敬与主敬涵养混为一谈,从而导致对主敬涵养与格物穷理关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谭俊南[3](2018)在《格物穷理 春风化雨》一文中研究指出益州故郡,蓉城新府。西郊一隅的航空工业成飞,是祖国战机起飞的地方。而在这数以万计的茫茫人海中,有埋头苦干的,有拼命硬干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默默无闻,也仍然以奋进为己任,在六十年的厂史上留下一抹不一样的色彩。《庄子·天下》有云:判天地之美(本文来源于《中国航空报》期刊2018-12-13)
廖璨璨[4](2018)在《方以智的“格物穷理”说及其对明清之际西学的回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阳明后学"蹈虚"和西学东渐"重实"的思想背景下,明清之际儒家学者对传统"格物"说进行了重新诠释,试图以此会通中学与西学。其代表性人物方以智折中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说,以"格"为能格之物和所格之物的心物交格,以"理"为物理、宰理和至理叁者而一的天理,将物理之学与性命之学均纳入到格物穷理的范围。方氏的这一格物观,使其一方面注重吸纳西学中合理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又以"质测"与"通几"互藏观扬弃西学,特别是批判天主教神学,从而保有儒家的价值关怀。(本文来源于《中国哲学史》期刊2018年03期)
王静[5](2018)在《徐光启与晚明儒学核心概念的突破——以“格物穷理”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宋以后,"格物穷理"成为儒学核心概念之一。此后虽有诸多儒者从各个角度予以阐发,但始终未出"格物(人事+自然)-穷理(物理+事理)-知天理"的框架。至晚明徐光启时,他通过对传统格物穷理观和西学格物穷理观的两相比较、各有所取的基础上,对格物范围及优先程度进行了重新确定、对格物方法予以扩充与精致化、对穷理目的进行了转变,最终建立起一个"格物(客观自然)-穷理(物理)-求其故"的新型格物观,实现了对传统儒学"格物穷理"概念的突破,推动了传统儒学的近代化转型。从这一点来看徐光启在中国儒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张一鸣[6](2018)在《《格物穷理,知行合一》(书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人民公交》期刊2018年04期)
殷晓蓉[7](2016)在《格物穷理 知行合一——评《人际传播学:理论与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胡春阳老师2005年左右开始涉入人际传播学研究,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十余年的辛勤耕耘,收获了串串硕果。她先后有专着《寂静的喧嚣,永恒的联系——手机传播与人际互动》、译着《人际传播研究手册》、论文《人际传播:学科与概念》和《经由社交媒体的人际传播研究述评》等一批颇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并伴有令人可喜的教研相长,例如,近年成功主持和讲授了面(本文来源于《新闻大学》期刊2016年05期)
沈持平[8](2015)在《格物穷理诗意入画》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徽宗赵佶,一位把绘画看得比治国还重要的皇帝。皇帝,他把北宋亡国了;艺术家,他在中国绘画鸿篇中占重要一席。他是一位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书法家、以及独有的艺术理论,同时对院体画和文人画都影响深远。没有赵佶的大力支持,就不会有“宣和体”的面世,“院体画”的辉煌会大打折扣。“宣和体”画风作为“院体画”中具有代表性的画风,以其独特的“格物穷理1”“诗意入画”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形成了和谐优美、怡悦情性的绘画风格,给人以诗意享受和唯美视觉。赵佶从画学制度设置的倾向上,诗书画印一体化的形式感和文人画思想精神追求的探索上,给文人画巨大的引领与推动。赵佶首开以诗意命题作画之先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惟如此,他还直接在画面上题诗,像他的《芙蓉锦鸡图》2就是一例。在画作的右上空白处,他题诗一首,使得画面拥有了一种平衡感,看上去十分得体。而挺秀的瘦金体和工细的花鸟画相互生辉,相得益彰,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与绘画的相结合新意与活力十足的表现手法,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诗画艺术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相融贯通。使其工笔花鸟画“品格”3出现一种新的视觉形式、新的体验感受,彰显了中国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共鸣。赵佶的绘画艺术可谓“笔墨天成,妙体众形,兼备六法”4,且对花竹翎毛尤为钟爱,这带来了花鸟画众彩纷呈的繁荣景象。同时赵佶的工笔花鸟画是旧标准的完善者,也是新标准的启发者。是他开拓了新的审美境界与艺术高度,把文化精神内涵切入到花鸟画,把写真推到极致魅力,又以形式构图的巧妙和诗书画印的结合,带给中国画新的思绪与发展空间。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辟思路,从赵佶工笔花鸟画品格这点上来进行论述和探究。以中国画艺术创作技法“六法”5,审美欣赏理论“四品”和画品与人品的关系来分析赵佶工笔花鸟画品格。再从法度、形似、形神兼备来研究赵佶工笔花鸟画品格表现。从审美精神、思想意境来研究赵佶工笔花鸟画品格内涵。以及对中国画的影响,同时思考对本人中国画创作的认识。(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期刊2015-06-15)
沈岿[9](2014)在《在移植与本土化之间格物穷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任何一个中国行政法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而言,一本累积17年心血、富有洞察与创见的书籍,是绝对有理由放在书桌上,经常俯首予以研读的。更何况,这是一本着力于实现行政行为基本原理本土化的力作。 在中国,作为舶来品的“行政行为”,早已成为行政法核(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4-11-21)
王扬宗[10](2014)在《从“格物穷理院”到中国科学院》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科学院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引擎。虽然早在17世纪康熙皇帝就听说过法国科学院,但过了200多年,中国才建立自己的国家科学院——中央研究院。国家对科学事业支持不足,国立科研机构迟迟没有建立起来,是中国近现代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传说中的"格物穷理院"国家科学院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而出现的,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少科学史专(本文来源于《求知导刊》期刊2014年02期)
格物穷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合看朱子的为学工夫思想,主敬涵养与格物致知不可偏于一边,不可拘泥于先后,两工夫是互相发明、相互促进的,本质上是一件工夫。朱子之所以有时主张主敬涵养为先,有时又主张格物致知为先,实是其因材施教之表现。而之所以会有"主敬涵养与格物穷理何者为先"的问题,是由于人们常把朱子思想中敬与主敬涵养混为一谈,从而导致对主敬涵养与格物穷理关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格物穷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景林,杨静.诚敬存养与格物穷理——二程人格修养学说述论[J].人文杂志.2019
[2].陈林.主敬涵养与格物穷理何者为先?——关于朱子工夫论的一个问题[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谭俊南.格物穷理春风化雨[N].中国航空报.2018
[4].廖璨璨.方以智的“格物穷理”说及其对明清之际西学的回应[J].中国哲学史.2018
[5].王静.徐光启与晚明儒学核心概念的突破——以“格物穷理”为中心的考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
[6].张一鸣.《格物穷理,知行合一》(书法)[J].人民公交.2018
[7].殷晓蓉.格物穷理知行合一——评《人际传播学:理论与能力》[J].新闻大学.2016
[8].沈持平.格物穷理诗意入画[D].赣南师范学院.2015
[9].沈岿.在移植与本土化之间格物穷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10].王扬宗.从“格物穷理院”到中国科学院[J].求知导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