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认识论断裂,人类学哲学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马超[1](2019)在《从“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到“人类学哲学马克思主义”——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当代话语何以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这一术语是由苗启明先生提出的一个全新理论概念,这个概念提出以后逐渐成为学界理解和诠释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全新理论范式。苗启明先生的"马克思人类学哲学"范式,以"人类学哲学"为基础,从现实的感性的具体的"人"的生存、生产、再生产以及自由全面发展出发去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和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无独有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同样存在一种"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范式,法国哲学家阿尔杜塞以其着名的"认识论断裂说"批判了"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但阿尔杜塞将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彻底区分开来的做法并不妥当。本文通过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认识论断裂说"的分析,尝试澄清"人类学哲学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并在此基础上表明"人类学哲学"作为沟通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的桥梁的理论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9年10期)
姜甜甜[2](2019)在《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视角解读《辛德勒的名单》——以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思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在人道主义危机背景下,主人公辛德勒人性转变后选择冒险拯救面临种族灭绝危机的犹太人的影片。本文结合影片的内容,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对主人公辛德勒的转变以及二战对生命的践踏进行反思,号召人们要关注人本身,在实践活动中做出应有的选择,实现自我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4期)
颜岩[3](2019)在《人道主义还是结构主义——沙夫对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夫从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出发,认为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伪马克思主义和伪结构主义:制造了意识形态与科学的虚假对立,由反经验主义走向了先验唯心主义,以反历史主义为"旗帜"陷入了爱利亚主义,从反人道主义转向反马克思主义。通过赋予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和人道主义某种特殊的意涵,阿尔都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引发了混乱,制造了科学进步的假象,其本质乃是对实证主义的简单模仿。沙夫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戳中了阿尔都塞理论的要害,但其过于主观化的解读也造成了对阿尔都塞的误解。(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19年03期)
张玥[4](2019)在《马克思主义新人道主义美学——《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俄苏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外一股重要的文化批判理论。傅其林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一书尝试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丰厚的话语中提取美学论述,聚焦探讨核心命题,全面系统地观照其美学思想。本书主要介绍和评价南斯拉夫实践派美学、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美学、捷克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波兰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其对象既包括广为人知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如阿格妮丝·赫勒,也(本文来源于《美育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袁传志[5](2019)在《哲学失落现实与人道主义理想——评斯维塔克《人和他的世界——一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笼罩在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云雾之中,由此带来的是政治体制和思想理论的僵化。而斯维塔克勇敢地成了苏联官僚体制的批判者。读斯维塔克的着作,文风中能感受到他的激情、反抗、勇敢的精神,面对苏联意识形态高压,能保持冷静与清醒,用理论的武器,勇敢反抗与斗争,这才成就了一部批判哲学失落的现实并勾勒出人道主义理想的着作。斯维塔克通过对社会、政治的现实分析,深刻地批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僵化为官僚主义的机器和哲学沦为意识形态的工具的境况。(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9年03期)
孔婷[6](2018)在《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探寻现代化改革道路——评《人的哲学与现代性批判——波兰新马克思主义文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我国学术界开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中,波兰新马克思主义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际学术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人的哲学与现代性批判——波兰新马克思主义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系统全面地展现了波兰新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情况,特别是对几位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论进行了细致介绍,其中既收录了人们已经比较熟悉的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和亚当·沙夫的几篇论文,又重点推介了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社(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8年09期)
何明丽[7](2018)在《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追求全人类的幸福为目标宗旨,与慈善事业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针对慈善事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主体权责不分,借鉴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精华。提高社会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传统文化,注入本土慈善文化;坚持群众路线,培养慈善氛围;弘扬人道主义,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以期为慈善事业找到解决之道。(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王杰,凯文·安德森[8](2017)在《保卫人道主义:乌托邦与马克思主义——与凯文·安德森教授的访谈(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凯文·安德森教授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社会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科学和女性主义研究,他的研究主题涉及政治理论(主要研究马克思、黑格尔、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福柯、东方主义的论争,以及批判犯罪学理论等。笔者于2016年10月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参加"第五届海外华文期刊高端论坛",之后特地去拜访了他并进行学术交流。我们交流的主题包括乌托邦、他的《马克思在边缘》一书及其重要性、他关于弗洛姆的论文、知识界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看法、爱尔兰革命、特里·伊格尔顿关于爱尔兰文学和爱尔兰社会运动的研究,以及他接下来的研究课题等。(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杨四毛[9](2017)在《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个体问题——论沙夫《人的哲学》的逻辑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是反思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沙夫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理论。沙夫提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也是为了应对存在主义的挑战,因为存在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忽视了个体问题。在沙夫看来,苏联马克思主义确实忽视了个体问题,但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忽视个体问题,存在主义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个体问题,因为存在主义的个体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个体问题存在原则上的分歧。存在主义认为个体是绝对自由的,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社会历史规律对个体自由的限制。沙夫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在社会历史中讨论个体问题,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个体理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实践的深入,个人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体的自由权利和对个体幸福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个体问题,就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需要思考的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知与行》期刊2017年12期)
苑承丽[10](2017)在《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实践——评弗兰尼茨基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普勒德拉格·弗兰尼茨基是南斯拉夫实践派的主要代表,其197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一书,是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变,尤其是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经典力作,为我们深刻理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于斯大林模式的反思,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追求,对于社会改革的探索,以及20世纪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其社会实践的演变提供了有效的透视路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一书关注的主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7年12期)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在人道主义危机背景下,主人公辛德勒人性转变后选择冒险拯救面临种族灭绝危机的犹太人的影片。本文结合影片的内容,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对主人公辛德勒的转变以及二战对生命的践踏进行反思,号召人们要关注人本身,在实践活动中做出应有的选择,实现自我的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马超.从“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到“人类学哲学马克思主义”——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当代话语何以可能[J].学术探索.2019
[2].姜甜甜.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视角解读《辛德勒的名单》——以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思潮为例[J].戏剧之家.2019
[3].颜岩.人道主义还是结构主义——沙夫对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
[4].张玥.马克思主义新人道主义美学——《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评介[J].美育学刊.2019
[5].袁传志.哲学失落现实与人道主义理想——评斯维塔克《人和他的世界——一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J].学术交流.2019
[6].孔婷.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探寻现代化改革道路——评《人的哲学与现代性批判——波兰新马克思主义文集》[J].学术交流.2018
[7].何明丽.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启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8].王杰,凯文·安德森.保卫人道主义:乌托邦与马克思主义——与凯文·安德森教授的访谈(英文)[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7
[9].杨四毛.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个体问题——论沙夫《人的哲学》的逻辑内涵[J].知与行.2017
[10].苑承丽.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实践——评弗兰尼茨基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J].学术交流.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