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中医之我见

保卫中医之我见

沈春琼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203)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人担心的是,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常常可以见到抨击中医、反对中医的言论,且跟帖者不在少数;更有甚者,专门反对中医的网站也横空出世。每次遇到这些我都会极力为中医辩驳一番,虽然人微言轻,但也希望能唤醒一些人,鼓动更多的人来捍卫中医、支持中医。如果让反对的声音继续高涨,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为祖辈积淀下来的医术而哀悼,为本可挽救的生命却翩然逝去而遗憾。关于是否取消中医的争论,不仅仅是纯粹的学术争论,另外它还涉及到亿万百姓的健康,以及求医看病的大问题。在此,谨以本人粗浅的见解作文为保卫中医说出自己的理由。

【关键词】中医西医科学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048-01

1.现代社会上关于中医的诸多负性事件让公众对中医产生质疑。

前几年的张悟本、林光常等人所著的健康养生书籍一度充斥着中国的图书市场。迷惑了不少缺乏医学知识的群众,但这些事件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打着中医的旗号,否定现代医学,夸大日常行为对身体的危害,提出标新立异、闻所未闻的养生见解。

为什么这类书籍会走红,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呢?首先,我们来看,他们为何要打着中医的幌子呢?公众深有体会的是,现代医学的诊疗费用都昂贵的难以承受,而中医调治身体的方法多种多样,且大多简、便、廉、验。这些“专家们”就掐准了公众的这一脉搏,号称是老祖宗遗留的秘方,或是自己拍脑门凭空捏造,公众们都无从分辨,但是经他们一加工都成了绝妙的养生治病的奇方,让人不得不信。此外,中国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也是这些事件的间接促成者。在中国,公众上当受骗后,能采取的行动只是举报,这就纵使这些有害书籍能继续充斥市场,继而危害更多人。

在网上常可见到某中医大夫仅凭望闻问切,给患者用中医药调理了一段时间后,患者病情恶化,去西医院检查,结果却发现病情已到晚期的报道。接着在网上就一传十十传百地散布开,指认中医是祸害生命的罪魁祸首,不能再让其继续作怪了。作为一名中医人,我承认中医确实不能像西医那样用显微镜、影像学和生化检查直观的看到人体内部的实质性病变,中医凭望闻问切体察机体阴阳变化进而对人体进行调理,中医没能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确实会使患者冒一定的风险。不可否认这是中医的短处,但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何不让中西医发挥各自的优势,若是需要西医介入的,中医医生大可不要避讳,西医不是万能的,中医亦不是万能的,在中医不能的时候寻求西医的帮助,在西医不及之处加上中医的呵护,最终使患者趋于康复。

此外,更有所谓的“专家”潜心研究中医的本古籍书刊,专挑里面的荒唐错误,借此对中医大加批判。然而,要认清的是科学发展的过程,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不断告别谬误的过程,中医西医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在学习古代医学经典的过程中,也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学习。并不会刻板地认为古人的记载是绝对正确可信的,况且各个时代的疾病谱、人群的体质特点都会有不同,古代的治疗方法自然也是不会被直接套用到现代人身上的。这些专家如此这般的揪住一点大做文章真是有愧于其所追崇的科学精神。

2.科学的局限性,不能解释所有现象,医学不仅仅是科学。

自西方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以来,西医作为科学技术的先行者逐渐在中原大地上入土生根。如果只注意到西医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先行者,惯于趋同性思维,把西医的标准作为医学的普适标准,就出现了一些激进分子,主要有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依靠科学谋生的从业者,一部分是年轻医生,还有就是有过海外留学背景的学者,他们对中医进行激烈的批判,把中医判定为“迷信”、“落后”、“不科学”。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所以产生的影响力较大、范围较广。渐渐的,中医表达自身的话语权被剥夺,只有通过向“先进”的西医靠拢、证明自己的“科学性”才能保全自己的地位。

然而,科学不等于真理,它只是人类攀登真理高峰的阶梯,但公众本能的就将它等同于真理。不要忘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近代科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有些现象得不到科学的支持,有可能是近代科学的发展还未到这一步。比如说中医中经络实质的问题,国家在相关研究上不知投入了多少资金,但还是没能探究出个究竟,但是它又确实存在并且起了效应。上海曙光医院的脑外科医生就曾在针刺麻醉下对一下丘脑胶质瘤患者成功实施了丘脑肿瘤全切术,手术中,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有效协助医生避开脑功能区完整切除肿瘤,从而确保手术大获成功。现代的解剖学解释不了这个问题,解释不了不等于不存在,这时需要改变的不是中医,而是现代科学的解释体系。中医几千年来,在临床经过无数的人体实验并且被验证为有效的中药和方剂,现在非要经过小白鼠点头才能取得合法身份。也许我们需要反思一下,用西医的理论去证明中医有必要吗?几千年来的中医有其自己的发展历程,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企图用西医来解释中医,总会让人觉着解释的生涩别扭,有时还会漏洞百出。

医学的本质是什么?镌刻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某墓志铭上的一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很好地诠释了医学的真正内涵。医学不仅是科学,而且还是一种人文文化。在西医为了明确诊断而需要在患者身上打窟窿进行活检时,是否想过此时由于这一诊断方式对患者所造成的内心恐惧可能远大于所得疾患本身所产生的恐惧。也许西医医生会要患者端正思想,告之“小不忍则乱大谋”,要想治愈疾病,必须接受这项检查。但有的时候,患者被一番“蹂躏”之后,明确了诊断,现代医学却告知目前的医疗水平对于该疾病束手无策,建议找中医瞧瞧。有一句话说的好,“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这其中对于患者本人的利害关系,恐怕只有等医学发展到可以包治百病的程度时才能见分晓。

3.西医注重实质,中医注重关系。

1972年心理学教授邱良黄对300名美国儿童和200名中国儿童进行测试,让孩子们指出牛、鸡、草中哪两个物体更接近或者应该被分为一组。大多数美国儿童选择了牛和鸡,理由是“它们都是动物”。不过中国孩子大多认为牛和草应该放在一起,因为“牛吃草”。显而易见,东方人注重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社会中东方人表现为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在医学上就选择了走向注重整体思维,重视人与万物关系的道路。而西方人趋向于挖掘事物的本质属性,医学也就朝着挖掘疾病本质的方向发展。对于上述测验的答案无所谓孰对孰错,只是东西方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造成的。故而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中医和西医也无所谓谁对谁错,该由谁取来取代谁的问题。

让中医说清人体生理功能与内脏细微结构的联系那确实是中医能力之外的内容,也不是其理论体系之内的知识,那是西医的研究对象,也是西医的长处。但是中医的擅长之处西医亦无法取代,西医把再细微的组织结构研究清楚,但也说不清它与世间万物的联系。例如对于大多数的实体肿瘤,西医的手术无疑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对于术后患者各项指标都已恢复正常而机体仍有诸多临床症状者,西医就难负重任了,此时中医就可以登场了,因为对于机体功能性失调的状态调整可是中医的优势所在。中西医若能够如此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患者康复之路将更加光明。

4.展望

目前西医的发展到了瓶颈时期,人类的健康需要中医。不管中医是一种文化,还是一门科学,但是我们确信它可以指导人们养身保健、远离疾病,可以帮助人们除病疗疾、解除痛苦,可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中医的前景是广阔的,目前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看待中西医各自的特长,努力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正视中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把异化了的思维方式变换回来,回复中医的话语权。唯有如此,中医才能走出西医的树荫,拥抱美好的明天。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代转型研究,编号:12AZD094

标签:;  ;  ;  

保卫中医之我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