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澎溪河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有机磷,酶水解法
澎溪河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明,方芳,王超,郭劲松,张蕊[1](2019)在《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有机磷生物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了澎溪河流域六个点位消落带土壤和岸边土壤,以Na OH-EDTA提取土壤中有机磷,并采用酶水解技术表征有机磷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①消落带土壤Na OH-EDTA提取液中总磷含量为74. 55~140. 54 mg/kg,无机磷含量为49. 91~104. 23 mg/kg,有机磷含量为14. 61~36. 31 mg/kg。消落带土壤有机磷含量低于岸边土壤。②消落带土壤有机磷中总可酶解有机磷(EHP)含量均值为6. 23 mg/kg,占土壤有机磷含量的26. 7%。消落带土壤EHP含量与有机磷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n=6,p<0. 01)。③消落带土壤EHP含量、活性单酯磷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着正相关(n=6,p<0. 01),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有机磷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④消落带土壤与岸边土壤EHP组分特征相同,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类植酸磷、活性单酯磷、二酯磷,但消落带土壤EHP含量显着低于岸边土壤。周期性的干湿交替会造成消落带土壤有机磷向库区水体释放,消落带土壤有机磷地球化学循环对库区水体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9年04期)
刘佳昆[2](2019)在《基于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库区陆地及水环境十分脆弱,库区支流富营养化现象普遍,地表营养负荷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而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总氮、总磷的贡献率可以达到81%和93%。本文以库区北岸最大支流澎溪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澎溪河流域水文气候、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农业人口、畜禽养殖、种植及施肥管理等空间及属性数据库,引入降雨侵蚀力因子、地形影响因子、植被覆盖因子、河道距离因子对经典输出系数模型进行改进,修正空间单元污染物入河负荷,基于ArcGIS平台对2000和2015年总氮、总磷非点源污染的入河负荷进行了模拟估算,比较叁峡水库蓄水前后澎溪河流域总氮、总磷的输入情况,识别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来源;构建分类回归树模型对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像元和子流域两个尺度分析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空间迭加分析等技术手段识别出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污染区;针对澎溪河流域的关键污染源和关键污染区,依据P-S-R框架(Press-State-Response,P-S-R)提出4种污染响应方案,对模拟方案下的非点源污染氮磷进行模拟估算,规划一种可以达到澎溪河水体自净能力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消减计划。主要研究结论如下:2000年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总氮、总磷入河负荷分别为2466.39 t/a、208.65t/a,非点源污染的风险较低;2015年总氮、总磷入河负荷分别为5283.66 t/a、466.72t/a,污染风险较高。模型估算的总氮、总磷负荷值与实测澎溪河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74%和2.57%,模拟精度较高;河道距离因子引入使得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的模拟精度提高了7.86%和0.14%(总氮、总磷)。耕地(旱地和水田)是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污染源,2000年耕地对总氮、总磷入河负荷的贡献率分别为40.93%、52.00%,2015年分别为42.88%、52.52%;其原因与流域过度施肥现象普遍有关。农村生活是第二污染源,2000年其对总氮、总磷入河负荷的贡献率分别为38.53%、26.18%,2015年分别为30.40%、19.79%;其原因与村镇缺乏生产生活废水、废物的集中收集处理设施有关。坡度是澎溪河流域总氮流失的关键影响因素,降雨是总磷流失的关键影响因素。2000年和2015年流域总氮、总磷入河负荷空间分布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000年污染程度没有呈现出很明显的集中分布形式,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与旱地分布比较吻合。2015年,污染严重的区域更多集中在流域出口附近,呈现出由流域出口向上游蔓延的形状;云阳县位于澎溪河下游、流域出水口附近,城镇用地比较集中,非点源污染物密度在澎溪河6个区县里最高;“陡坡旱地”面积有小幅度增加,在坡度大于25°以上的土地种植会加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非点源污染风险也会随之增加。2000年各子流域的总氮、总磷入河负荷没有明显的差异,都处于污染程度比较低的水平;2015年各子流域差异明显且都处于污染程度较高水平,总氮、总磷负荷密度最高值均出现在C1子流域,最低值均出现在C4;澎溪河各子流域总氮、总磷入河负荷密度的差异与土地利用有直接的关系,草地减少、旱地和城镇用地增加是导致非点源污染加重的原因;同时,坡度大、海拔低的区域,非点源污染较为严重。在P-S-R框架内提出4种响应方案分别为:适当减少施肥方案、将坡度大于25°旱地实施“退耕还草”工程;在河道和流域出口附近种植植物篱阻挡河道附近氮磷入河;建立沼气池收集并处理农村生活废物和畜禽粪便。“减少施肥”、“退耕还草”、“种植植物篱”方案共可以消减82.37%和66.21%的总氮、总磷,同时需要流域1.8%的农户住宅建立沼气池,则四个响应方案最终可以消减全部多余的总氮、总磷入河负荷。(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5-25)
方博,王超,王翀,周小明,方芳[3](2018)在《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磷形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落干期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不同磷形态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各形态磷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TP含量均值为599.00mg/kg,消落带土壤TP、IP含量均沿高程逐渐下降。消落带土壤活性磷(Ac-P)含量明显低于180m的岸边土壤,155,145m消落带土壤Ac-P含量低于165m消落带土壤,与140m沉积物中Ac-P含量相近,表明频繁的干湿交替会加剧消落带Ac-P的流失。消落带土壤TP、IP和Ca-P均与pH值表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表明pH对土壤磷形态的含量有着重要影响;OM与Or-P表现出极显着的正相关性,表明有机质的输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Or-P的含量。(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方博[4](2018)在《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磷形态及吸附与释放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库区消落带作为水域和陆域生态系统的交错带,是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能量输移和转化的活跃地带。叁峡库区“蓄清排浊”的调度模式,使得消落带土壤经历频繁的干湿交替,引起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和环境条件的改变,从而对消落带土壤磷素循环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会经历不同频次和时长的干湿交替过程,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磷形态分布特征以及吸附解吸特性,但目前针对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磷素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磷形态分布以及吸附解吸特性,对深刻理解消落带土壤磷素迁移和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调查了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以及淹水前后消落带土壤的磷形态,对消落带土壤进行磷等温吸附热力学试验,探究干湿交替对土壤磷吸附特性的影响,采用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研究了消落带土壤在受到外源磷污染时的释放特性。论文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总磷(TP)含量为448.98~873.30 mg/kg,消落带土壤TP、无机磷(IP)含量均沿高程逐渐下降。消落带土壤活性磷(Ac-P)含量明显低于180 m的岸边土壤,155 m、145 m消落带土壤Ac-P含量低于165 m消落带土壤,与140 m沉积物中Ac-P含量相近,表明频繁的干湿交替会加剧消落带Ac-P的流失。淹水前后消落带土壤各形态磷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消落带土壤OM与Or-P表现出极显着的相关性,表明有机质的输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Or-P的含量。(2)相比于岸边土壤,消落带土壤EPC浓度较大,且随着消落带高程降低而增加,淹水后,消落带土壤EPC浓度较淹水前均有所增加。相比于岸边土壤,消落带土壤的磷最大吸附量Q_(max)较大,且随着消落带高程降低而增加。淹水前后,消落带土壤Q_(max)变化不大。消落带土壤吸附的磷主要转化为可交换态磷(Ex-P)、铝结合态磷(Al-P)和铁结合态磷(Fe-P)等活性较强的磷形态。土壤颗粒比表面积分析表明,155 m土壤比表面积明显大于180 m土壤。XPS分析表明,土壤中金属氧化物在土壤吸附磷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FTIR分析表明,土壤中主要是蒙脱石中的羟基和CaCO_3等矿物参与了土壤对磷的吸附过程。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EPC和Q_(max)均与土壤粉砂粒、砂粒占比、有机质和Fe含量呈显着正相关。相对于岸边土壤,消落带土壤中具有较高的粉砂粒、砂粒占比以及OM、Fe含量,使得消落带土壤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较多的吸附点位,表现出较好的磷吸附性能。(3)表征消落带土壤对间隙水磷补给能力的R值为0.106~0.286,属于部分缓冲型土壤,表明消落带土壤磷解吸速率低于间隙水中磷消耗的速率。与岸边土壤相比,消落带土壤具有较小的R值和分配系数K_d,以及较大的响应时间T_c,表明消落带土壤中磷的释放能力较弱。因此,相比于岸边土壤,消落带土壤对磷吸附能力相对较强而释放能力相对较弱,表明消落带土壤对外源磷的输入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这对控制库区水体营养化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冯磊[5](2017)在《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库区消落带是特大型、不稳定新生水陆交错带,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反季节干湿交替使得消落带土-水界面物质交换活跃,界面过程复杂。磷素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素,目前消落带土壤磷素转化、迁移和释放过程不够清楚,特别是反复淹没-出露交替作用下磷的形态变化与源汇关系的转换机制尚未查明,因此明确消落带土壤磷赋存形态及源汇关系,对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叁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2015年8月和2016年5月消落带土壤,测定消落带土壤及上覆水主要理化指标,采用SMT法和C-J法对磷赋存形态进行分级提取和测定,分析了不同高程和土壤深度的磷形态分布特征,开展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实验,探索消落带土壤和上覆水磷的源汇关系。论文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澎溪河消落带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2.60~10.94mg/g,均值为7.22mg/g,总氮含量范围为0.27~0.39g/kg,均值为0.32g/kg,有机质和总氮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消落带上覆水总磷均值为0.15mg/L,溶解性磷浓度均值为0.09mg/L,总氮均值为1.39 mg/L,TN/TP值为7~14,具有较高的水华风险。2)澎溪河消落带土壤TP含量范围为320.27~680.62mg/kg,均值为452.76mg/kg,显着低于岸边土壤TP含量585.16mg/kg。沿着高程175m降至145m,消落带土壤TP含量呈现递减趋势,可能与消落带土壤受到淹没时间的长短有关。随着深度从0cm增加至20cm,消落带土壤TP含量呈现递减趋势,可能与其在淹水状态下不断的沉积作用和污染物随地面径流下渗的影响有关。消落带土壤在淹水后TP含量显着下降,可能是因为淹水状态下磷元素迁移到上覆水中的缘故。消落带土壤无机磷含量均值为426.03 mg/kg,占TP的76.78%~94.7%,有机磷Or-P含量均值为82.05 mg/kg,占TP的5.3%~23.22%,磷形态以无机磷为主。采用C-J法提取的消落带土壤磷形态含量大小为Ca-P>Fe-P>Al-P>O-P>Ex-P,其中Ca-P含量均值为385.20 mg/kg,占TP的76.3~87.6%,为无机磷的主要形态。消落带土壤活性磷BAP包括Ex-P、Al-P、Fe-P和Or-P,含量均值为113.50mg/kg,占TP的8.5%~44.2%。由于BAP易发生迁移,因此消落带土壤具有一定的释磷风险。消落带土壤Ca-P含量随高程降低、以及土壤深度增加均呈现递减趋势。淹水可以导致消落带土壤中Ex-P和Al-P释放,但对O-P和Ca-P影响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消落带土壤Ca-P与TP、IP呈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a-P为TP和IP的主要来源,TP和IP含量的增加主要来自Ca-P的增加。BAP与Al-P、Or-P呈显着正相关,表明Al-P和Or-P为BAP的主要来源,BAP含量随Al-P和Or-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TN与Al-P、BAP呈显着正相关,由于土壤BAP和Al-P测定方法复杂,而TN测定方法简单,表明一定程度上可用TN指示BAP值的大小。3)消落带土壤对磷的吸附在0~2h发生快吸附,2~24h发生慢吸附,24h达到吸附平衡,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度最好。消落带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Qmax为137.79~603.92mg/kg,均值为305.05mg/kg,磷净吸附浓度值EPC含量介于0.045~0.120mg/L之间,均值为0.069mg/L。整体上消落带土壤EPC小于上覆水中的SRP值,表明消落带土壤经过长时间淹水后,此时呈现吸附磷状态,在没有外源磷流入的情况下,表现为土—水系统中磷的“汇”。(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黄勇梅[6](2017)在《澎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库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其水质状况对叁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重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的成败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产活动的加强,叁峡库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产生大量的非点源污染物进入河流,对库区河流水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以叁峡库区典型流域澎溪河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AT模型模拟澎溪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流域下垫面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规律,并从水文响应单元(HRU)尺度分别探讨土地利用、土壤和坡度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剖析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分布规律,从而为该流域以及叁峡库区其他流域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和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取得的成果如下:1.基于澎溪河流域的DEM、土壤、土地利用及气象数据,构建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SWAT模型,利用2010-2014年实测水文、水质数据对模拟的流量、总氮和总磷浓度进行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率定期与验证期的R2和ENs均在0.71以上,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满足研究区域模型模拟的要求。2.利用验证后的SWAT模型模拟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2010-2014年的总氮、总磷负荷的时间分布随降雨变化而变化,总氮、总磷负荷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和0.768,总氮负荷较总磷负荷深受降雨影响。流域污染负荷高发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干支流河道两侧地势低洼区,尤其是东河中下游和入长江口沿岸河道最大。3.澎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从2000-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最大的是林地,由占流域面积的47.79%增加到61.58%,增加了 13.79%;耕地、草地面积变化较大,分别由占流域面积的31.89%、19.63%减少到24.75%、11.96%,分别减少了 7.14%、7.69%,其他地类面积变化不大。4.基于2000年、2013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探讨下垫面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2013年土地现状下模拟结果中除流量外总氮、总磷负荷均小于2000年。基于模型HRU输出结果探讨不同坡度与土壤条件下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氮磷负荷,得出在流域坡度和土壤类型相同的情况下,耕地的负荷最大,总氮和总磷的年均负荷分别为1631.47t和146.34t。(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晓青,李哲[7](2015)在《SWAT与MIKE21耦合模型及其在澎溪河流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SWAT分布式模型研究污染负荷的优势和MIKE21模型对水动力水质先进的模拟技术,构建SWAT与MIKE21耦合模型。根据澎溪河地形、土壤、植被、气象、水文、水质资料,在空间上建立流域SWAT水文单元与MIKE21水动力模型边界的连接,在量值上建立SWAT模型各水文单元污染物负荷输出量与MIKE21模型污染浓度输入量之间的分配关系,研究澎溪河流域输沙量、氮、磷负荷量和水污染。模拟结果表明: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澎溪河渠马、高阳、黄石、双江大桥4个断面的总氮、总磷浓度和叶绿素a含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澎溪河回水区水质为中营养~中富营养状态,水体氮、磷等营养盐浓度主要受面源污染的影响。SWAT与MIKE21耦合模型可靠性好,适合于流域水污染研究。(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5年03期)
郭劲松,蒋滔,李哲,陈永柏,孙志禹[8](2012)在《叁峡水库澎溪河流域高阳回水区夏季水体CO_2分压日变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柱中CO2分压(pCO2)的时空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水中碳的环境地化特征.本研究在夏季分层期间对叁峡水库澎溪河(小江)流域高阳回水区段进行了昼夜连续观测发现,恒定的温跃层中pCO2随水深增加而显着增大,表层0.5 m处pCO2均值为152±71μatm,而在水深10.0 m处pCO2均值为4568±1089μatm,同水温、pH及DO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水温等将影响微生物、浮游植物的代谢过程及水气界面对流传输,进而对pCO2分布产生影响.对水气界面CO2扩散通量的估算结果表明,夏季分层期间高阳水域总体上表现为CO2的汇,其对大气CO2的吸收量最大值于15:00左右,达到-0.33 mmol/(m2.h);最弱在次日凌晨3:00左右,吸收量仅为-0.17 mmol/(m2.h).(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2年02期)
张韵,李崇明,郭胜,封丽,黄健盛[9](2011)在《叁峡澎溪河流域污染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澎溪河流域6个监测断面2008~2009年期间的监测数据进行水质污染特征分析,旨在了解叁峡库区典型次级河流(澎溪河)流域主要污染特征及水质时空差异。运用层次聚类法(CA)对水质进行时空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水质指标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镇生活污染是澎溪河流域水体中TN、TP、BOD_5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而氨氮、石油类污染主要是由工厂企业(化工等企业)的废水排放引起的。(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09-19)
郭胜,曾凡海,李崇明,张韵,封丽[10](2011)在《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污染负荷估算及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8年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污染源的调查结果,采用清单算法核算了7种污染源的流失实物负荷和等标负荷,结合聚类分析将流域53个乡镇划分为污染特征相似的5个子区域,并分析各区域污染特点。结果表明:澎溪河流域的主要污染物依次为TN,NH3-N,TP;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田径流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禽畜养殖污染,其贡献率分别为30.08%,19.53%,17.15%,16.29%。(本文来源于《叁峡环境与生态》期刊2011年03期)
澎溪河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峡库区陆地及水环境十分脆弱,库区支流富营养化现象普遍,地表营养负荷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而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总氮、总磷的贡献率可以达到81%和93%。本文以库区北岸最大支流澎溪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澎溪河流域水文气候、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农业人口、畜禽养殖、种植及施肥管理等空间及属性数据库,引入降雨侵蚀力因子、地形影响因子、植被覆盖因子、河道距离因子对经典输出系数模型进行改进,修正空间单元污染物入河负荷,基于ArcGIS平台对2000和2015年总氮、总磷非点源污染的入河负荷进行了模拟估算,比较叁峡水库蓄水前后澎溪河流域总氮、总磷的输入情况,识别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来源;构建分类回归树模型对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像元和子流域两个尺度分析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空间迭加分析等技术手段识别出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污染区;针对澎溪河流域的关键污染源和关键污染区,依据P-S-R框架(Press-State-Response,P-S-R)提出4种污染响应方案,对模拟方案下的非点源污染氮磷进行模拟估算,规划一种可以达到澎溪河水体自净能力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消减计划。主要研究结论如下:2000年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总氮、总磷入河负荷分别为2466.39 t/a、208.65t/a,非点源污染的风险较低;2015年总氮、总磷入河负荷分别为5283.66 t/a、466.72t/a,污染风险较高。模型估算的总氮、总磷负荷值与实测澎溪河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74%和2.57%,模拟精度较高;河道距离因子引入使得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的模拟精度提高了7.86%和0.14%(总氮、总磷)。耕地(旱地和水田)是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污染源,2000年耕地对总氮、总磷入河负荷的贡献率分别为40.93%、52.00%,2015年分别为42.88%、52.52%;其原因与流域过度施肥现象普遍有关。农村生活是第二污染源,2000年其对总氮、总磷入河负荷的贡献率分别为38.53%、26.18%,2015年分别为30.40%、19.79%;其原因与村镇缺乏生产生活废水、废物的集中收集处理设施有关。坡度是澎溪河流域总氮流失的关键影响因素,降雨是总磷流失的关键影响因素。2000年和2015年流域总氮、总磷入河负荷空间分布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000年污染程度没有呈现出很明显的集中分布形式,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与旱地分布比较吻合。2015年,污染严重的区域更多集中在流域出口附近,呈现出由流域出口向上游蔓延的形状;云阳县位于澎溪河下游、流域出水口附近,城镇用地比较集中,非点源污染物密度在澎溪河6个区县里最高;“陡坡旱地”面积有小幅度增加,在坡度大于25°以上的土地种植会加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非点源污染风险也会随之增加。2000年各子流域的总氮、总磷入河负荷没有明显的差异,都处于污染程度比较低的水平;2015年各子流域差异明显且都处于污染程度较高水平,总氮、总磷负荷密度最高值均出现在C1子流域,最低值均出现在C4;澎溪河各子流域总氮、总磷入河负荷密度的差异与土地利用有直接的关系,草地减少、旱地和城镇用地增加是导致非点源污染加重的原因;同时,坡度大、海拔低的区域,非点源污染较为严重。在P-S-R框架内提出4种响应方案分别为:适当减少施肥方案、将坡度大于25°旱地实施“退耕还草”工程;在河道和流域出口附近种植植物篱阻挡河道附近氮磷入河;建立沼气池收集并处理农村生活废物和畜禽粪便。“减少施肥”、“退耕还草”、“种植植物篱”方案共可以消减82.37%和66.21%的总氮、总磷,同时需要流域1.8%的农户住宅建立沼气池,则四个响应方案最终可以消减全部多余的总氮、总磷入河负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澎溪河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周小明,方芳,王超,郭劲松,张蕊.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有机磷生物有效性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9
[2].刘佳昆.基于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D].西南大学.2019
[3].方博,王超,王翀,周小明,方芳.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磷形态特征[J].重庆大学学报.2018
[4].方博.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磷形态及吸附与释放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8
[5].冯磊.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7
[6].黄勇梅.澎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7
[7].王晓青,李哲.SWAT与MIKE21耦合模型及其在澎溪河流域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
[8].郭劲松,蒋滔,李哲,陈永柏,孙志禹.叁峡水库澎溪河流域高阳回水区夏季水体CO_2分压日变化特性[J].湖泊科学.2012
[9].张韵,李崇明,郭胜,封丽,黄健盛.叁峡澎溪河流域污染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C].第六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1
[10].郭胜,曾凡海,李崇明,张韵,封丽.叁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污染负荷估算及源分析[J].叁峡环境与生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