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正相对调节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角膜塑形镜,正相对调节力,负相对调节力,近视
正相对调节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鑫,马丽娜[1](2019)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儿正相对调节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于青少年近视患儿正相对调节力(PRA)改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分析2016-09/2017-12间在我院视光科门诊初次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患儿122例244眼。其中选择角膜塑形镜矫正者63例(塑形镜组),选择框架眼镜矫正者59例(框架眼镜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mo时双眼PRA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塑形镜组PRA值-0.83±0.23D,框架眼镜组-0.77±0.24D(t=-1.457,P>0.05)。治疗前塑形镜组眼轴24.84±0.90mm,框架眼镜组24.78±0.86mm(t=0.550,P>0.05)。治疗6mo时塑形镜组PRA值-2.27±0.37D,与治疗前有差异(t=37.070,P<0.001)。治疗6mo时框架眼镜组PRA值-0.83±0.24D,与治疗前无差异(t=1.565,P>0.05)。治疗后塑形镜组PRA优于框架组(t=-25.271,P<0.001)。治疗6mo时塑形镜组眼轴24.86±0.91mm,与治疗前24.84±0.90mm有差异(t=-2.453,P<0.05)。治疗6mo时框架眼镜组眼轴24.97±0.86mm,与治疗前24.78±0.86mm有差异(t=39.135,P<0.001)。治疗6mo时两组眼轴无差异(t=-0.932,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儿配戴塑形镜相比配戴框架眼镜在治疗6mo时可明显提高其双眼PRA储备,但两者眼轴改变差异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蔡春艳,覃银燕,戴鸿斌,徐伟敏,许菲[2](2019)在《儿童青少年近视正相对调节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近视儿童及青少年的正相对调节,比较不同程度、不同年龄及不同戴镜方式对近视儿童及青少年正相对调节影响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635例7~18岁近视患者的正相对调节情况。按等效球镜分为轻度近视组-0.50~-3.00D、中度近视组-3.25~-6.00D、高度近视组-6.00D以上。按年龄分为7~12岁组,13~15岁组,16~18岁组。按戴镜习惯分为常戴眼镜组、间断戴镜组与从不戴镜组。在屈光矫正的基础上进行正/负相对调节(PRA/NRA)、调节反应(BCC)的检查。各组之间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BCC、PRA/NRA值分别为:+0.25±0.28D,-1.92±0.86D,+2.38±0.19D。轻、中、高度近视组PRA值分别为-1.80±0.79 D,-2.07±0.92 D,-2.30±0.89 D(F=9.807,P=0.000)。从不戴镜组、间断戴镜组、常戴眼镜组PRA值分别为-1.70±0.80D,-1.54±0.65D,-2.17±0.86D(F=29.787,P=0.000)。7~12岁组,13~15岁组,16~18岁组PRA分别为-1.79±0.80 D,-2.02±0.88 D,-2.07±0.93 D(F=6.548,P=0.002)。不同年龄及不同戴镜方式各组NRA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50,0.346)。结论调节滞后和PRA下降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特征之一。不同程度、不同年龄、不同的戴镜方式对PRA的影响不同。常戴镜有利于调节储备力的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孔庆慧,周旌,窦晓燕[3](2016)在《青少年近视眼正相对调节力下降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正负调节力下降与近视眼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46例行医学验光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少年组与青年组,其中少年组近视眼86例,正视48例;青年组近视眼89例,正视23例。所有受检者均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分析正相对性调节(PRA)、负相对性调节(NRA)与近视眼发生的关系。结果少年近视组患者的PRA、PRA/NRA均明显低于正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近视组患者的PRA、PRA/NRA均明显低于正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RA下降是近视眼发病的临床特征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6年03期)
林巧雅,周罕英,李学喜[4](2015)在《近视与眼相对调节力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近视眼患者正相对调节力(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负相对调节力(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NRA)和PRA/NRA比值的特点及其与等效球镜度数、戴镜年数、戴镜习惯、度数进展情况和瞳孔大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8/11在泉州180医院就诊的患者90例90眼。将轻度、中度、高度近视眼和正视眼的PRA,NRA和PRA/NRA比值进行比较。将近视眼患者PRA,NRA和PRA/NRA比值与等效球镜度数、戴镜年数、戴镜习惯、度数进展情况和瞳孔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近视眼进展组和不进展组的PRA,NRA,PRA/NRA比值,、戴镜年数、戴镜习惯、瞳孔大小进行比较。结果:(1)在年龄、性别和眼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轻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眼和正视眼分别比较,PRA和PRA/NRA比值均较低,NRA均较高;(2)在年龄、性别和眼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轻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间比较,PRA,PRA/NRA比值和NRA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仅戴镜年数和戴镜习惯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戴镜时间越长,PRA和PRA/NRA比值越大、NRA和瞳孔越小。PRA/NRA比值越大、NRA越小,则瞳孔越小;(4)在年龄、屈光度和眼压无差异的条件下,不易进展组戴镜时间长,常戴镜者比率大;进展组戴镜时间短,不戴和偶戴镜者比率大。结论:近视眼和正视眼比较,PRA和PRA/NRA比值下降,NRA增大;但PRA,PRA/NRA比值与近视度数和近视进展无相关性,提示近视发生与发展无法用单一相对调节力改变来解释,而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及时准确配镜并坚持配戴可减轻近视眼PRA,PRA/NRA比值下降和减缓近视的进展。(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岳江,岳辉,任秋锦,周清,黄晶[5](2014)在《视觉训练对青少年假性近视正相对调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视觉训练对青少年假性近视正相对调节的改变。方法:对42例84眼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视觉训练组和观察对照组,统计两组训练4wk后的视力、平均屈光度及两组训练前和训练后1,2,4wk后的5m时正相对调节量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训练4wk后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4wk后的5m正相对调节量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训练组训练前与训练4wk后的5m时正相对调节差异显着(P<0.01)。结论:视觉训练对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正相对调节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林子丹,冯雪,李静超,谷树严[6](2013)在《戴镜对眼正相对调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首次诊断为双眼近视及PRA低于正常值的青少年患者戴镜前后PRA的变化,观察戴镜对眼PRA的影响。方法所有受试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屈光状态的检及PRA测量,配戴全矫眼镜1个月,按屈光度及发病时间分组,对戴镜前后PRA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其差值与病史、年龄以及屈光度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无论按屈光度分组还是按发病时间分组,各组戴镜前后PR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差值与病史及屈光度负相关,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正确戴镜可改善低PRA状态,有利于控制近视发展,及时就诊,科学配镜,对青少年控制近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3年33期)
林子丹,王春海,李静超,徐杰[7](2013)在《近视儿童正相对调节状态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初次就诊的近视儿童的正相对调节,分析近视发生后病程与眼的正相对调节的关系。方法所有受试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屈光状态的检及PRA测量,根据儿童及家长主诉发病时间的不同及屈光度的不同,分析正相对调节的分布。结果随发病时间延长,低PRA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随屈光度的增加,低PRA所占的比例亦逐渐增加;随发病时间延长,屈光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发病后延迟首次就诊的时间,增加高屈光度,低PRA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3年31期)
杨积文,范春雷,卜立敏[8](2009)在《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混合近视正相对调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混合近视正相对调节差异。方法:以2008年寒假和暑期到我院小儿眼科就诊的17岁以下初次被诊断为近视的67例患者(远视力<1.0,近视力≥1.0,电脑验光为近视)为研究对象,检查他们的5m时正相对调节后,通过10g/L阿托品睫状肌麻痹后分成3组:真性近视组、假性近视组、混合近视组,对比叁组5m时正相对调节。统计学分析:方差分析LSD法对比真性近视、假性近视、混合近视叁组正相对调节差异的显着性。统计软件为SPSS11.5软件。结果: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组间5m时正相对调节差异显着;真性近视与混合近视组5m时正相对调节差异显着。假性近视与混合近视组的5m时正相对调节差异无显着性。结论:5m时正相对调节力≤1.25D的近视患者有调节成分。(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09年11期)
范春雷[9](2009)在《眼正负相对调节力比值变化与近视眼发病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选择同年龄组、同等学历大学生测量不同眼屈光组正、负相对调节力和隐斜度等调节参数,分析其与近视眼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分析眼调节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选择中国医科大学94期新入校新生292人,年龄范围:17岁-21岁(平均年龄18.76岁)。电脑验光基础上,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严格遵循系统的标准验光程序;所有受试者(屈光不正者在屈光矫正后)在综合验光仪上测其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力,调节滞后量,远、近隐斜度;最后用±2.00D蝴蝶镜测调节灵活度。根据受检者屈光状态的不同分为五组,正视组29人,低度近视组118人,中度近视组82人,高度近视组37人,屈光参差组26人;其中屈光参差组不纳入研究对象;对不同组眼调节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调节幅度正视右眼组绝对调节力均值(7.15±2.76)D,低、中、高度近视组右眼绝对调节力均值分别为(5.05±2.05)D,(5.27±2.13)D,(5.16±2.06)D;正视左眼组绝对调节力均值(7.38±2.66)D,低、中、高度近视组左眼绝对调节力均值分别为(5.03±1.79)D,(5.52±2.32)D,(5.28±2.15)D;正视组与近视组之间的调节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近视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右眼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正相对调节(PRA)正视眼组正相对调节力均值(4.87±1.47)D,低、中、高度近视组正相对调节力均值分别为(2.36±1.21)D,(2.92±1.40)D,(2.86±1.81)D;与正视组比较,不同近视组PRA均有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视组之间PRA两两比较,结果是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之间有差异,P<0.05;而高度近视组与低、中度近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叁、负相对调节(NRA)正视眼组负相对调节力均值(2.09±0.46)D,低、中、高度近视组负相对调节力均值分别为(1.99±0.51)D,(1.95±0.45)D,(1.99±0.47)D;与正视组比较,不同近视组NRA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PRA/NRA的比值正视眼组PRA/NRA的比值均值(2.35±0.51),低、中、高度近视组PRA/NRA的比值均值分别为(1.21±0.66),(1.53±0.76),(1.49±0.95);与正视组比较,不同近视组PRA/NRA的比值均有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视组之间PRA/NRA的比值两两比较,结果是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之间有差异,P<0.05;而高度近视组与低、中度近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五、调节滞后正视眼组调节滞后均值(-0.65±1.09)D,低、中、高度近视组调节滞后均值分别为(-0.48±0.93)D,(-0.75±1.00)D,(-0.50±0.86)D;与正视组比较,不同近视组调节滞后略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六、远、近水平隐斜(DLP、NLP)正视眼组远、近水平隐斜的均值为(0.56±2.36)~▲与(3.13±4.88)~▲,而不同屈光度的近视眼组的均值与正视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间的NLP有统计学差异。七、调节灵活度正视眼组调节灵活度的均值为(12.68±4.36)cpm,略高于不同屈光度的近视眼组,但其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近视眼的正负相对调节力比值明显低于正视眼,近视眼的正相对调节明显下降,引起调节储备不足形成远视性离焦是近视发病病因之一。2、本研究近视眼与正视眼负相对调节力、调节滞后,远近水平隐斜视,AC/A的比值和调节灵敏度等调节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09-03-01)
杨晓梅,高进东[10](2006)在《负相对调节/正相对调节测量法在视疲劳患者医学验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主诉戴镜疲劳或视近不能持久,近视或老视均有。对这些患者我们用综合验光仪进行医学验光后,再运用负相对调节/正相对调节(NRA/PRA)测量法调整验光处方,重新配镜后,患者自觉症状减轻,感觉满意。现选择5例典型病例进行验配分析。临床资料1(本文来源于《浙江预防医学》期刊2006年05期)
正相对调节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近视儿童及青少年的正相对调节,比较不同程度、不同年龄及不同戴镜方式对近视儿童及青少年正相对调节影响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635例7~18岁近视患者的正相对调节情况。按等效球镜分为轻度近视组-0.50~-3.00D、中度近视组-3.25~-6.00D、高度近视组-6.00D以上。按年龄分为7~12岁组,13~15岁组,16~18岁组。按戴镜习惯分为常戴眼镜组、间断戴镜组与从不戴镜组。在屈光矫正的基础上进行正/负相对调节(PRA/NRA)、调节反应(BCC)的检查。各组之间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BCC、PRA/NRA值分别为:+0.25±0.28D,-1.92±0.86D,+2.38±0.19D。轻、中、高度近视组PRA值分别为-1.80±0.79 D,-2.07±0.92 D,-2.30±0.89 D(F=9.807,P=0.000)。从不戴镜组、间断戴镜组、常戴眼镜组PRA值分别为-1.70±0.80D,-1.54±0.65D,-2.17±0.86D(F=29.787,P=0.000)。7~12岁组,13~15岁组,16~18岁组PRA分别为-1.79±0.80 D,-2.02±0.88 D,-2.07±0.93 D(F=6.548,P=0.002)。不同年龄及不同戴镜方式各组NRA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50,0.346)。结论调节滞后和PRA下降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特征之一。不同程度、不同年龄、不同的戴镜方式对PRA的影响不同。常戴镜有利于调节储备力的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相对调节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李鑫,马丽娜.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儿正相对调节力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9
[2].蔡春艳,覃银燕,戴鸿斌,徐伟敏,许菲.儿童青少年近视正相对调节的临床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9
[3].孔庆慧,周旌,窦晓燕.青少年近视眼正相对调节力下降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
[4].林巧雅,周罕英,李学喜.近视与眼相对调节力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5
[5].岳江,岳辉,任秋锦,周清,黄晶.视觉训练对青少年假性近视正相对调节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4
[6].林子丹,冯雪,李静超,谷树严.戴镜对眼正相对调节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
[7].林子丹,王春海,李静超,徐杰.近视儿童正相对调节状态的分析[J].当代医学.2013
[8].杨积文,范春雷,卜立敏.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混合近视正相对调节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9
[9].范春雷.眼正负相对调节力比值变化与近视眼发病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
[10].杨晓梅,高进东.负相对调节/正相对调节测量法在视疲劳患者医学验光中的应用[J].浙江预防医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