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阿拉善蒙古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以人为本,内蒙古
阿拉善蒙古族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以人为本,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学校——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一文中研究指出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学校始建于1940年,是阿拉善左旗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66153.55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6.4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2个,在校生736名、教职工145名。学校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向纵深发展,倡导"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生态文化、文明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良性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环境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王丽娟[2](2019)在《阿拉善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传统纹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阿拉善地区卫拉特蒙古族的金银器传统纹饰为例,展开分析研究其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14期)
阿拉塔[3](2019)在《蒙古族社会变迁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阿拉善蒙古族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蒙古族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带来了变迁。据此,本文从上述两方面的变迁入手,剖析其原因,对蒙古族社会变迁引发的蒙古族家庭教育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杜芳,苏日古嘎[4](2018)在《阿拉善蒙古族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沙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阿拉善盟地处于荒漠区,阿拉善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丰富而独特。通过调查、访谈和收集自然资源、民族风俗,以及文化中的阿拉善蒙古族生态观及民间生活中的植物资源利用方式,分析了阿拉善蒙古族的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传统知识。结果发现:崇拜自然植物、树木以及神山、圣水是阿拉善蒙古族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表现形式,阿拉善蒙古族对植物资源利用方式以药用、食用、饲用、文化利用为主。(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8年05期)
尹潇敏[5](2018)在《浅析蒙古族阿拉善地区“沙吾尔登”音乐舞蹈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吾尔登是一种蒙古族民间舞蹈,它产生的年代非常久远,表演形式非常独特,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一项宝贵传承。本文对蒙古族阿拉善地区的沙吾尔登音乐舞蹈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其在现今社会的传承和发展状况,希望未来沙吾尔登音乐舞蹈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关注,并且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32期)
武宁[6](2018)在《生活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阿拉善蒙古族养驼习俗“非遗”项目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强调"非遗"与本土文化实践的契合性,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外在的甚至人为构建的文化符号仍然作为"非遗"保护的衡量标尺被地方文化工作者所使用,本土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被忽略。本文将借助人类学的视角,以阿拉善养驼习俗"非遗"保护项目为个案,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如何从本土人的生活实践中对活态的民族文化进行理解和把握。(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阿拉塔[7](2018)在《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变迁与蒙古族教育——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阿拉善蒙古族人口流向城镇,成为城镇居民,从而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但是,在进入和适应城镇生活的过程中,阿拉善盟蒙古族的教育意识和教育需求发生了变化,进而给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从阿拉善盟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变迁入手,剖析蒙古族教育意识和教育需求的变化与原因,对解决由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变迁而引发的蒙古族教育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刘晓光,安孟克[8](2018)在《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的民族源流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专家学者对此的研究成果和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本族长辈们的说法也不尽相同。根据我们的推测与考证,今天生活在阿拉善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是由哈萨克、维吾尔、蒙古、东乡、回等民族杂居繁衍形成的。可以说,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的族源构成比较复杂。在旧阿拉善和硕特旗时期,他们都加入了旗籍,成为了阿拉善和硕特蒙古王爷的阿拉巴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通过详细调查和仔细鉴别,把他们统一划定为蒙古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直到今天为止,除个别人员(东乡族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和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迁至阿拉善科布尔地区的维吾尔人后裔),他们对民族身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群众也认为他们就是蒙古族,只是宗教信仰不同。(本文来源于《回族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倩格乐玛[9](2017)在《小组工作介入家长陪读的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几年农村、牧区“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家长进城陪读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伴随这一现像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本文以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学生中由家长陪读的20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并针对所存在问题,组织开展了六次小组工作活动。本文由绪论、正文叁章、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等构成。绪论部分,包括了选题目的、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根据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的相关资料及与该校教师的访谈,对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的基础建设、师资队伍、班级构成及学生情况等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整理分析了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学生中由家长陪读的204名学生的数量、性别、年级等基本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学习、人际交往、与家长沟通等叁个方面。第叁章,针对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学生中由家长陪读的学生所存在的学习、人际交往、与家长沟通方面的问题,运用小组工作介入方法,共组织开展了6次小组活动。小组工作开展前制定了小组目标和任务,针对具体问题开展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活动。小组活动结束时由社会工作者、小组成员分别做了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结语中,对家长陪读现象产生的背景及所引发问题的原因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社会工作介入家长陪读现象中存在的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巧等进行阐述,并总结了六次小组活动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7-06-13)
吉布呼楞[10](2017)在《阿拉善蒙古族驼队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以阿拉善驼队运输为主题来研究了具有两百多年丰厚历史的阿拉善驼队文化。论文由绪论、主要内容、结论等叁个部分构成,最后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背景方面的客观因素着手对阿拉善驼队文化的生存影响做出结论。从古至今骆驼成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和物质交流的传送带,因此,骆驼和驮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样在阿拉善地区,骆驼成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原因不仅仅是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还与自然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阿拉善驼队文化中包涵阿拉善蒙古族独有的本土知识—《游运智慧》,这从阿拉善蒙古族驼队文化习俗中的人、骆驼和自然叁者的和谐中呈现,并在驮运过程中命运相连的驼队生活习性成为本土人们的物资和智慧源泉。通过研究阿拉善蒙古族驼队文化,从而得知骆驼是阿拉善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依靠。并且,阿拉善蒙古族驼队形成适应于当地社会,自然客观条件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在这种文化形式当中,阿拉善蒙古人的本土知识是不可缺少的源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05-28)
阿拉善蒙古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阿拉善地区卫拉特蒙古族的金银器传统纹饰为例,展开分析研究其艺术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阿拉善蒙古族论文参考文献
[1]..以人为本,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学校——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19
[2].王丽娟.阿拉善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传统纹饰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
[3].阿拉塔.蒙古族社会变迁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9
[4].杜芳,苏日古嘎.阿拉善蒙古族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沙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J].林业资源管理.2018
[5].尹潇敏.浅析蒙古族阿拉善地区“沙吾尔登”音乐舞蹈现状[J].戏剧之家.2018
[6].武宁.生活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阿拉善蒙古族养驼习俗“非遗”项目为个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7].阿拉塔.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变迁与蒙古族教育——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
[8].刘晓光,安孟克.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的形成[J].回族研究.2018
[9].倩格乐玛.小组工作介入家长陪读的学生所面临的问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10].吉布呼楞.阿拉善蒙古族驼队文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