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口译论文-贾嘉,李洋

视听口译论文-贾嘉,李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听口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专门用途视听说课,口译技能,口译训练,立体建构模式

视听口译论文文献综述

贾嘉,李洋[1](2017)在《基于口译训练建构专门用途视听说课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专门用途英语是高校英语教学从基础阶段过渡到应用提高阶段的有效接口。在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它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特点,实现两个阶段英语教学间互补和多层次教学的目标。但是口译课作为应用提高阶段的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一直良莠不齐。本研究根据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和教学法提出了口译专门用途视听说课的立体建构模式,并基于国内外口译训练模式阐述了在口译课前开设此课程对提高口译教学质量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语言教育》期刊2017年03期)

郭玉珍[2](2016)在《英汉视听口译中顺译技巧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译是一种“视”和“译”相结合的特殊口译形式。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化和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视译也因其特殊性和实用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渐渐地被细分为“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两种形式。视译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学上,它在商业上的运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如:小到公司的商务会议,大到国际性专题会议都有视译的身影。顺序驱动策略作为视译训练的基本策略,是高校同传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本文以运用范围较广的“视听口译”为研究对象,结合丹尼尔·吉尔教授的口译精力分配模式和笔者自身的经验,并在借鉴各位前辈对视译中顺译技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推理分析、实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分别从视听口译中的叁个主要认知负荷模式,即“阅”、“听”、“译”,来详细探讨英汉视听口译中顺译技巧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希望能在帮助减少视译员的压力和助力视译质量提升的同时,为译员视译能力培养的研究提供一点启示。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所在。(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张丰华[3](2015)在《日语视听说课程对日语口译课程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视听说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训练课程,也是专业日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在一堂课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教师必须首先了解教学的情况和学生的现状,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知识窗(教师版)》期刊2015年02期)

陈喜华[4](2012)在《口译教学对英语专业视听说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应该在培养学生的高级听说能力上担当重任,不仅为学生介绍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一定的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这样的教学目的也正是口译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因此可在视听说课堂上引入某些口译技能的学习,例如短期记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演讲技能等。本文讨论了笔者在视听说课程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方面作出的尝试,且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2年05期)

魏丽娟[5](2011)在《口译人员视听理解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场对口译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多,如何提高译员的口译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通过研究视听理解题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视听理解策略:预测主要内容;抓住导语;掌握做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对错判断题的相应策略。同时还要重视画面的提示信息,关注人物肢体动作,善于把握人物的肢体语言,并掌握篇章结构的基本知识等。(本文来源于《毕节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李卓丹[6](2008)在《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的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译在实践活动中通常有两种形式: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视阅口译是介于笔译和口译之间的一种翻译方式,以阅读方式接收信息,以口头方式传出信息。视听口译也被称为带稿同传,译员手头有书面稿子,同时耳边听着发言,跟着发言人的速度进行口译。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实践过程中需要译员运用多种技巧协同工作,所以难度并不逊于其他的口译方式。因此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的训练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和技巧的分析,试图找出一条合适的教学模式。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包括四章。第一章介绍了一些相关的理论,特别阐明了本文讨论的重点是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它们既有类似之处又存在各自不同的特点。第二章阐诉了必须重视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训练的原因。因为源语输入存在文本的因素,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面对不同于其它口译活动的特殊的困难,例如必须快速理解文本内容以及克服文本造成的视觉干扰等等。视听口译甚至还必须面对视觉和听觉同时工作的情况。只有通过系统地针对性的训练,译者才能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信息处理和精力分配方式。第叁章分析了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中需要用到的技巧。文章主要分析了其中五项技巧:阅读理解、断句、记忆、协调能力以及表达。第四章提出具体建议、训练阶段以及训练模式,旨在帮助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的教学活动。该章特别引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法,阐诉了小组合作和评估体系(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的重要性。在融入技巧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习才是主动有效的。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模拟与真实工作场景相似的学习环境,并且分步骤、有系统地建立起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笔者相信所有的理论都必须用于实践,而所有的教学方式都必须服务于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第一要义。(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8-05-01)

视听口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视译是一种“视”和“译”相结合的特殊口译形式。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化和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视译也因其特殊性和实用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渐渐地被细分为“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两种形式。视译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学上,它在商业上的运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如:小到公司的商务会议,大到国际性专题会议都有视译的身影。顺序驱动策略作为视译训练的基本策略,是高校同传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本文以运用范围较广的“视听口译”为研究对象,结合丹尼尔·吉尔教授的口译精力分配模式和笔者自身的经验,并在借鉴各位前辈对视译中顺译技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推理分析、实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分别从视听口译中的叁个主要认知负荷模式,即“阅”、“听”、“译”,来详细探讨英汉视听口译中顺译技巧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希望能在帮助减少视译员的压力和助力视译质量提升的同时,为译员视译能力培养的研究提供一点启示。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所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听口译论文参考文献

[1].贾嘉,李洋.基于口译训练建构专门用途视听说课模式的研究[J].语言教育.2017

[2].郭玉珍.英汉视听口译中顺译技巧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16

[3].张丰华.日语视听说课程对日语口译课程的启示[J].知识窗(教师版).2015

[4].陈喜华.口译教学对英语专业视听说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教师.2012

[5].魏丽娟.口译人员视听理解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2011

[6].李卓丹.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的教学[D].厦门大学.2008

标签:;  ;  ;  ;  

视听口译论文-贾嘉,李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