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火花论文-刘兴华,朱立群,刘慧丛,李卫平

放电火花论文-刘兴华,朱立群,刘慧丛,李卫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放电火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弧氧化,放电火花,表面粗糙度,台阶升压

放电火花论文文献综述

刘兴华,朱立群,刘慧丛,李卫平[1](2014)在《铝合金微弧氧化放电火花对膜层粗糙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生长过程中的表面粗糙度变化,研究了氧化过程中放电火花随电压升高而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并分析其对微弧氧化膜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将反应过程分为4个阶段,对氧化膜层形貌、厚度、表面粗糙度及膜层元素成分进行了分析,结合各阶段的火花状态讨论了表面粗糙度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在无火花阶段膜层粗糙度受基体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白色小火花阶段形成细密的微弧氧化膜层,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而后进入黄色小火花阶段,膜层生长速率增加,氧化物堆积膜层表面形成火山状突起,表面粗糙度变化出现拐点;当氧化进入橘黄色大火花放电阶段,火山状凸起更多,膜层表面粗糙度迅速增加。(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李晓昂,李志兵,张乔根,李佳[2](2013)在《气体间隙放电火花电阻的光谱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火花电阻是影响开关能量传输效率、寿命的重要因素,为了对其进行准确测量,提出了一种利用光学诊断获得气体间隙放电火花电阻的方法。首先利用光谱仪测量脉冲电压下气体间隙火花放电的发射光谱,获得了不同放电发展阶段和通道内不同位置的电子温度、电子数密度,并根据Spitzer电导率修正公式得到不同放电阶段火花通道的电导率。然后通过通道径向成像后谱线长度计算了不同阶段火花通道的外径,结合放电通道外径与电导率即可得到火花放电通道电阻。结果表明:随着放电发展,火花通道等离子体的电导率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最后保持在104 S/m左右;火花通道电阻从绝缘状态骤减至0.1Ω左右然后基本维持不变,通道电阻值与过去文献中所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随着电流增大,通道电导率基本不变,通道半径增大,通道电阻减小。随着气压增大,放电通道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降低,电导率减小,导致通道电阻增大。(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余永刚,王玉强,周彦煌,陆欣[3](2010)在《周期性序列脉冲放电火花点火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新型点火方法,设计了一种周期性序列脉冲放电火化的模拟点火装置,该装置采用电机驱动电极转动,在圆周上形成放电火化的时空分布。采用高速录像系统,开展了HAN基液体推进剂LP1846液雾在不同条件下电点火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极转速在3~5 r/s时,电火化在圆周放电空间内的分布比较密集,电能时空分布比较均匀,LP1846液雾点火效果较好。喷雾场流速、液雾细度与周向放电火化能量分布存在一个最佳匹配关系。(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周本谋,范宝春[4](2005)在《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级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静电放电(ESD)火花的点燃危险性特征.根据静电放电火花的能量大小、放电火花空间分布范 围和放电火花持续时间,研究静电放电火花实际点燃可燃物的可能性,总结了6种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 燃能力.根据数据序列理论,分析了静电放电火花点火源序列和可燃物危险性序列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对静电 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将工业生产条件下的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为4级,并对聚烯 烃粉体生产工艺过程中典型和频发性的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S1期)

周本谋,范宝春[5](2005)在《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级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静电放电(ESD)火花的点燃危险性特征.根据静电放电火花的能量大小、放电火花空间分布范围和放电火花持续时间,研究静电放电火花实际点燃可燃物的可能性,总结了6种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能力.根据数据序列理论,分析了静电放电火花点火源序列和可燃物危险性序列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对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将工业生产条件下的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为4级,并对聚烯烃粉体生产工艺过程中典型和频发性的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周本谋,范宝春,刘尚合[6](2005)在《静电放电火花点燃特性与危险性分级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分析静电放电火花点火过程的物理特征和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特性。根据静电放电火花的能量大小、放电火花空间分布范围和放电火花持续时间,研究静电放电火花实际点燃可燃物的可能性大小,给出6种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能力。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分析静电放电火花点火源序列和可燃物危险性序列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对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将工业生产条件下的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为4级。(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高玲,周晖[7](2004)在《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点燃能力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静电放电火花点火过程的物理特征研究 ,分析与总结了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能力 .根据放电火花的产生条件和形状特点 ,静电放电火花分为电晕放电、刷形放电、料仓堆表面放电、人体放电、火花放电和传播型刷形放电 6种典型放电类型 .根据静电放电火花的火花空间分布范围和火花持续时间 ,研究了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可燃物的能力 .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火能量为 :电晕放电不大于 0 .0 2 5mJ ,刷形放电不大于 3mJ,料仓堆表面放电不大于 10mJ,人体放电不大于 30mJ,火花放电不大于 1J ,传播型刷形放电不大于 10J .(本文来源于《物理实验》期刊2004年10期)

周本谋,刘尚合,范宝春[8](2004)在《静电放电火花能量耦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能力和火花能量的耦合特性。研究认为点燃一般可燃气体和一般可燃粉尘云的静电放电的临界火花直径分别约为 0 .1、0 .5mm ;电晕放电的点燃能力很弱而传播型刷形放电的点燃能力很强 ;料仓堆表面放电的有效点火能量可考虑为 10mJ ;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放电时间基本上不影响火花的点燃效果 ;不同类型的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可燃物过程的能量耦合效率不同 ,可高达 10 0 % ,也可能 <1%。(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04年04期)

周本谋,范宝春,刘尚合[9](2004)在《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能力 ,对实际生产工艺工程中的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静电放电火花的放电相当能量、放电火花空间分布范围和放电火花持续时间 ,决定了静电放电火花实际点燃可燃物的可能性大小 ,因此不同类型的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可燃物的差异性很大。根据数据序列理论分析 ,引入静电放电火花点火源序列和可燃物危险性序列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反映了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可燃物的危险程度 ,可用于对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危险性进行量化评价。对聚烯烃粉体生产工艺过程中典型和频发性的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毕增军,盛松林,范丽思,刘尚合[10](2004)在《静电放电火花产生的电磁场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放电(ESD)产生的电磁脉冲(EMP)会对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干扰,甚至造成系统的损伤.故提出了一种修正的ESD火花电偶极子模型,并用此模型定性地分析了ESD火花产生的电磁场的特征,得出的一些结论对进一步研究ESD的电磁防护措施提供了有益指导.(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04年01期)

放电火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火花电阻是影响开关能量传输效率、寿命的重要因素,为了对其进行准确测量,提出了一种利用光学诊断获得气体间隙放电火花电阻的方法。首先利用光谱仪测量脉冲电压下气体间隙火花放电的发射光谱,获得了不同放电发展阶段和通道内不同位置的电子温度、电子数密度,并根据Spitzer电导率修正公式得到不同放电阶段火花通道的电导率。然后通过通道径向成像后谱线长度计算了不同阶段火花通道的外径,结合放电通道外径与电导率即可得到火花放电通道电阻。结果表明:随着放电发展,火花通道等离子体的电导率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最后保持在104 S/m左右;火花通道电阻从绝缘状态骤减至0.1Ω左右然后基本维持不变,通道电阻值与过去文献中所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随着电流增大,通道电导率基本不变,通道半径增大,通道电阻减小。随着气压增大,放电通道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降低,电导率减小,导致通道电阻增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电火花论文参考文献

[1].刘兴华,朱立群,刘慧丛,李卫平.铝合金微弧氧化放电火花对膜层粗糙度的影响[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4

[2].李晓昂,李志兵,张乔根,李佳.气体间隙放电火花电阻的光谱诊断[J].高电压技术.2013

[3].余永刚,王玉强,周彦煌,陆欣.周期性序列脉冲放电火花点火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

[4].周本谋,范宝春.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级方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

[5].周本谋,范宝春.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级方法研究[C].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6].周本谋,范宝春,刘尚合.静电放电火花点燃特性与危险性分级方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7].高玲,周晖.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点燃能力测试研究[J].物理实验.2004

[8].周本谋,刘尚合,范宝春.静电放电火花能量耦合特性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4

[9].周本谋,范宝春,刘尚合.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

[10].毕增军,盛松林,范丽思,刘尚合.静电放电火花产生的电磁场特征分析[J].计算物理.2004

标签:;  ;  ;  ;  

放电火花论文-刘兴华,朱立群,刘慧丛,李卫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