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竞争政策目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竞争政策,市场监管,竞争秩序,消费者保护
竞争政策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徐士英[1](2018)在《在国家竞争政策目标下建设良善的市场秩序》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事制度改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但企业家的成长需要良善的营商环境。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将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为企业家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当前,应当以竞争政策为目标统一市场监管理念,制定竞争政策实施规划与具体措施。现阶段重点应关注反对政府行政垄断,加强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与此同时,必须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在市场监管中的重要地位,以此激活供给侧的市场竞争,促进结构性改革的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监管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徐士英[2](2018)在《在国家竞争政策目标下建设良善的市场秩序》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提示近几年来,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更好地释放了市场活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创新者有机会进入市场。企业家的成长需要良善的营商环境。《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对国家的市场秩序建设与维护提(本文来源于《中国工商报》期刊2018-03-31)
欧静文[3](2015)在《我国竞争政策的经济民主目标》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反垄断法》的正式实施,我国竞争政策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合理的竞争政策体系仍然有待完善。本文通过全面梳理竞争政策和经济民主的关系,认为合理的竞争政策应当追求经济民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实现经济民主目标的竞争政策的若干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5年18期)
程松亮[4](2014)在《竞争政策目标探究——评反垄断法中经济分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经济分析方法已经深入到反垄断规制体系的各个方面,并影响了反垄断法的基本政策目标。美国很早就确立了经济分析方法在反垄断法中的主导地位,并将具有经济分析色彩的消费者福利作为反垄断法的最高目标。不过,美国的反垄断法实践中对消费者福利存在不同的理解,其体现了对传统的公平价值目标不同程度的尊重。我国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分析方法的同时,应结合具体国情,确保传统规范分析方法的地位,以维护公平与效率的应有平衡。(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14年08期)
王思喻[5](2014)在《商标许可使用的观念和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商标许可使用制度是与市场竞争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理论界对商标许可使用制度讨论或从权利本位的理论范式或从社会本位的理论范式出发来理解商标许可使用制度。本文从竞争政策下的资源本位立场来阐释商标许可使用的观念和制度。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商标许可使用作为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即商标权人在保留商标所有权的前提下允许商标使用被许可人以独占、排他、普通的方式使用其商标并收取一定的许可使用费的经济活动。商标许可使用可分为传统型商标使用许可与推广型商标使用许可或推销型商标使用许可。商标许可使用关系应当能被竞争政策所调整。商标许可使用的目标价值是整体性效率基础上的市场秩序与市场公平。第二部分,本部分采用历史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以美国商标许可使用发达史为中心,指出美国商标许可使用的历史演进富于竞争法色彩。商标许可使用源起于为角逐商业利益的市场竞争。20世纪初期商标许可使用因为“反对欺诈”的原因而被否定。1946年兰哈姆法承认了商标许可使用的合法地位。同时,我国商标许可使用的发展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而为的过程。最后论述了商业现实与商标权扩张对商标许可使用发达史的影响。第叁部分,竞争政策维度下商标许可使用的资源本位主义观。知识产权法上资源本位观也从弱化知识产权权利,注重利益分享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出发强调最有效率地实现知识产权这种信息资源的配置并反对因该种资源不当利用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资源本位观克服了权利本位与社会本位在实现竞争政策目标上的不足,应当将其运用到商标许可使用的制度建构当中。第四部分,竞争政策视角下对现行商标许可使用制度的比较法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规定了商标权人在商标许可使用中的质量控制义务并明确了商标裸许可将导致丧失商标权。我国的质量控制规定混淆了《商标法》与《产品质量法》的界限,造成了立法的错位。合理的做法是废除现行《商标法》第43条第1款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商标裸许可失权制度:其一,在侵权诉讼中,被诉侵权人可以商标权人未实施质量控制(如果商标权人曾经向其它经营者实施过商标许可且有证据表明该许可缺乏质量控制)主张免责;其二,由利害关系人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撤销商标权的请求,商标主管机关以商标权人未实施质量控制为由撤销该注册商标。第五部分,结语。商标许可使用制度根植于市场经济,发源于竞争法。商标许可使用的制度设计既要保留原有的商标信用机制,又要尽力实现商标信息资源对各方的最优化利用。(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4-03-18)
张伟,于良春[6](2010)在《中国竞争政策体系的目标与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竞争政策的设计及执行不仅是特定政治及经济环境的内生结果,而且最终也将通过市场绩效的表现重塑政治及经济环境。本文对竞争政策的兴起及变迁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中国竞争政策设计所面临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竞争政策的目标、例外情形、并购限制及行政垄断问题。笔者认为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本身国情约束下,竞争政策所要实现的目标可能会更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容纳转轨及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所遇到的复杂问题,并能够使竞争政策真正发挥相应的效用。(本文来源于《财经问题研究》期刊2010年06期)
郑芸[7](2009)在《竞争政策目标的国际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竞争政策一词再次被提及并迅速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各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一些转轨经济国家市场结构的调整,亟需建立适合本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竞争政策,以规制国内企业所施加的垄断行为,维护国内市场竞争,促进经济效率;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特别是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的发生,使得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膨胀,由此带来的垄断后果使得世界各国越发的意识到建立和完善竞争政策体系的重要性。我国也于2008年8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反垄断法》,标志着我国竞争政策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然而今后我国竞争政策如何实施,实施的标准又是什么?根据国际经验,竞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均取决于竞争政策目标的选择,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下总是选择适当的竞争政策目标作为竞争政策措施实施的标准。因此,我国应充分借鉴各国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经济情况的竞争政策目标,以确保竞争政策今后的顺利执行。本文从竞争政策目标的相关经济学分析入手,详细说明了竞争政策的多种目标,再通过对比美国、欧盟、日本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政策发展过程中的目标变化,分析总结出各国竞争政策目标的异同点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竞争政策目标的选择建议,以此作为我国竞争政策实施的参考标准。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竞争政策有多种目标,当不同目标发生冲突时,必须对这些目标做出权衡;二、竞争政策目标的选择总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长期发展战略相一致;叁、我国竞争政策目标的选择应根据我国的实际经济状况,效率优先、社会福利最大化并兼顾各种社会目标是我国当前阶段竞争政策目标的最佳选择。(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9-04-01)
舒玲敏[8](2008)在《论和谐社会构建中我国竞争政策目标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竞争政策目标的确定,是竞争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但我国现行竞争政策目标呈现多元化,且彼此之间存在潜在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竞争政策与其它相关政策的交叉与冲突上。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大背景出发,针对我国竞争政策面临的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了我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目标协调、竞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目标协调以及竞争政策与利用外资政策的目标协调等问题,并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严立新[9](2007)在《“反行政垄断”不应游离于反垄断法之外》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年磨一剑”,吾国吾民长期翘首以待从1987年就开始酝酿起草的《反垄断法》至近日的人大二审,备受关注。从经济层面上讲,反垄断法的目的就是为了禁止强势者以任何手段任何方式封闭市场、阻止竞争,从而实现充分竞争;从伦理上来说,是为了给市场后进者即相对弱势者(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07-07-09)
吴宏伟[10](2005)在《我国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目标》一文中研究指出竞争的正常运行需要有法律保障,但成就于国家政策目标的落实与实现。我国反垄断法在制定过程中,应将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主要体现于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规制对象和执法机构这叁个问题上。(本文来源于《法学杂志》期刊2005年02期)
竞争政策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阅读提示近几年来,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更好地释放了市场活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创新者有机会进入市场。企业家的成长需要良善的营商环境。《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对国家的市场秩序建设与维护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竞争政策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1].徐士英.在国家竞争政策目标下建设良善的市场秩序[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8
[2].徐士英.在国家竞争政策目标下建设良善的市场秩序[N].中国工商报.2018
[3].欧静文.我国竞争政策的经济民主目标[J].法制博览.2015
[4].程松亮.竞争政策目标探究——评反垄断法中经济分析的影响[J].江汉论坛.2014
[5].王思喻.商标许可使用的观念和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4
[6].张伟,于良春.中国竞争政策体系的目标与设计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
[7].郑芸.竞争政策目标的国际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9
[8].舒玲敏.论和谐社会构建中我国竞争政策目标的选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9].严立新.“反行政垄断”不应游离于反垄断法之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
[10].吴宏伟.我国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目标[J].法学杂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