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寒热论文-张菁华

调和寒热论文-张菁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调和寒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乌梅丸,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

调和寒热论文文献综述

张菁华[1](2011)在《乌梅丸调和木土调理阴阳寒热错杂证运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功,主蛔厥,又主久利。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对此异议,认为其既为厥阴病主方,亦可用于疑难杂症。作为理肝重剂可泄木安土,用于肝脾、肝胃不和之诸证;同时亦将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等集于一身,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寒热错杂之虚证肢厥,则可救逆回厥,临证还须辨清脏厥、蛔厥,用药才会准确无误。临床应用当以气升降失和为依据,病机特点必以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为见证。(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期刊2011年10期)

李跃民,邓志燕,胡珂[2](2010)在《调和脾胃寒热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调和脾胃寒热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合格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调和脾胃寒热方药;对照组口服思密达。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证候疗效、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与西药(思密达)对照组(90%)相比,总体疗效相仿(P>0.05),无显着性差异,但前者临床痊愈率为56.7%,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30%)(P<0.05)。治疗组在改善腹泻与腹痛两个指标同西药对照组相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中药治疗组在改善腹泻、腹痛上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调和脾胃寒热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改善临床症状、综合疗效均优于西医对照组。(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期刊2010年11期)

刘冠峰[3](2009)在《仲景调和寒热学术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寒热不调为临床常见的病机。追溯历史,医圣张仲景,在其传世之作《伤寒论》及《金匮要略》里,早对寒热不调的的证治有详细的论及,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目前针对“调和寒热”的理论研究不多见,其重点均偏向于名老中医的医案及经验总结,或重点讨论寒热错杂的类证辨析。系统总结仲景调和寒热学术思想的报告少之又少。本课题横向联系《伤寒》、《金匮》各条文,纵向上溯《内经》理论源流,下及宋元明清诸家学说。目的在于理清探讨寒热的概念及生理病理关系,提出调和寒热的概念,结合《伤寒》、《金匮》条文,总结其有效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以利于系统运用其理论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首先,探讨“和法”、“寒热”的概念,及寒热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以明确本课题研究范围。而后复习相关理论基础,上溯《内经》,下及宋元明清诸家学说,浅论寒热辨证的源流及发展,结合“和法”及“寒热”的概念,提出调和寒热的定义。接着重点对《伤寒》、《金匮》二书中相关条文进行分析归纳,先从诊断学的辨证上理清调和寒热在仲景学说中的应用,再从寒热在六经辨证体系中的体现运用中,进一步探讨调和寒热这一治疗法则在仲景学说中的具体体现。最后总结仲景调和寒热学术思想的临床指导意义及临床应用。结论:调和寒热法旨在平调阴阳,恢复人体水火之间的生理平衡。根据辨证可分为:外寒内热、上寒下热、寒热错杂,而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因先后、标本、主次、缓急的不同,或先解表寒,再清里热;或先清里热,或解表寒;或清上温下;或寒热并用;或先用解表法,再用攻里法。其治疗手段则有方药、针刺、外治法等。调和寒热在《伤寒论》最为核心的六经辨证里也有不同的具体体现。后世的医家,在不同方面补充和发展了仲景的学说,并运用调和寒热法在临床应用上取得很好的疗效。(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胡珂,何承志,洪婷,徐瑾[4](2007)在《调和脾胃寒热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医调和脾胃寒热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直肠感觉阈值水平的影响。探讨内脏高敏感性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可能作用、临床意义及调和脾胃寒热中药治疗 D- IBS 的临床疗效及对内脏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将来自于自江西省中医院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期刊2007-05-01)

董玉轩,任春荣[5](2001)在《寒热并用调和脾胃法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寒热并用调和脾胃的法则,首见张仲景《伤寒论》一书,并为后世广泛运用,半夏泻心汤、黄 连汤、人参大黄汤等则是其代表方剂。(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函授》期刊2001年04期)

钟秋生,郭大江[6](2000)在《调和寒热法治疗疑难杂病举隅》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临证运用调和寒热法治疗疑难杂病 ,获得良好效果 ,兹不揣简陋 ,举例报告如下。1 复发性口疮张某 ,男 ,3 0岁。入院日期 :1 994年 8月2 5日。患者自 1 984年开始出现舌尖部溃疡疼痛 ,呈烧灼样剧痛 ,曾用转移因子、强的松、维生素等药(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临床杂志》期刊2000年05期)

调和寒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调和脾胃寒热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合格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调和脾胃寒热方药;对照组口服思密达。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证候疗效、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与西药(思密达)对照组(90%)相比,总体疗效相仿(P>0.05),无显着性差异,但前者临床痊愈率为56.7%,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30%)(P<0.05)。治疗组在改善腹泻与腹痛两个指标同西药对照组相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中药治疗组在改善腹泻、腹痛上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调和脾胃寒热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改善临床症状、综合疗效均优于西医对照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和寒热论文参考文献

[1].张菁华.乌梅丸调和木土调理阴阳寒热错杂证运用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

[2].李跃民,邓志燕,胡珂.调和脾胃寒热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J].江西中医药.2010

[3].刘冠峰.仲景调和寒热学术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4].胡珂,何承志,洪婷,徐瑾.调和脾胃寒热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2007

[5].董玉轩,任春荣.寒热并用调和脾胃法浅析[J].陕西中医函授.2001

[6].钟秋生,郭大江.调和寒热法治疗疑难杂病举隅[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

标签:;  ;  ;  ;  

调和寒热论文-张菁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