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活性物质论文-张庆明,徐云燕,陈美惠,孙志伟,苏华

主要活性物质论文-张庆明,徐云燕,陈美惠,孙志伟,苏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要活性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灵芝菌,感冒清热颗粒药渣,双向发酵,多糖

主要活性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张庆明,徐云燕,陈美惠,孙志伟,苏华[1](2019)在《灵芝菌固体发酵感冒清热颗粒药渣的主要活性物质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固体发酵技术,研究灵芝菌固态发酵感冒清热颗粒药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变化,为感冒清热颗粒药渣的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多糖、灵芝酸和黄酮类化合物为检测指标,考察药渣粒径、药渣浓度、固液比和培养时间等因素对灵芝菌发酵感冒清热颗粒药渣的影响。结果结合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固液比1∶2,粒径30目、10%药渣,发酵30 d时,获得的多糖和灵芝酸含量最高。结论多糖和灵芝酸是灵芝菌固态发酵感冒清热颗粒药渣产生的活性物质,发酵参数的变化显着影响了发酵过程两种活性物质的产量,为中药渣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了合理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南国防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房洪舟,鲁敏,安华明[2](2019)在《刺梨叶片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建立及其主要活性物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刺梨(Rosa roxburghii)‘贵农5号’成熟叶片为外植体,建立刺梨愈伤组织培养体系。通过改变培养基组分与培养条件探究对愈伤组织生长状态及其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C (Vc)、总酚、总黄酮、总叁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 BA+1.0 mg·L~(-1) 2,4-D;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4.0 mg·L~(-1) TDZ+0.1 mg·L~(-1) NAA。增殖培养基中TDZ浓度≤3mg·L~(-1)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反之则具抑制作用;当TDZ浓度≥5.0 mg·L~(-1)时,愈伤组织逐渐变得疏松绵软,不利于继代培养。活性物质分析表明:在TDZ浓度为4.0 mg·L~(-1)时,刺梨愈伤组织中总酚、总黄酮、总叁萜等的积累量最高,并与新鲜叶片的含量接近;而在TDZ浓度≤7.0 mg·L~(-1)时, Vc积累具有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试验的单因素中, 1/2MS培养基、12 h·d~(-1)光照时间和25℃的培养温度有利于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的积累。(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周广志,鲁敏,安华明[3](2019)在《刺梨及其近缘种质叶片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刺梨及其2个近缘种质无籽刺梨和无刺刺梨叶片中活性物质含量变化及其对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本研究以刺梨、无籽刺梨和无刺刺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不同叶龄叶片(幼叶、成熟叶和老叶)中维生素C(Vc)、总叁萜、总酚、总黄酮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并用铁离子还原(FRAP)、2,2'-联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3种体系分析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同时对5种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材料的不同叶龄叶片中,总酚、总黄酮、Vc含量和SOD活性变化以及3种抗氧化活性均依次表现为成熟叶>幼叶>老叶,而总叁萜含量均在老叶中为最高; 3个试验材料成熟叶中,无刺刺梨的总酚含量及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刺梨的Vc含量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无籽刺梨的SOD活性及其对FRAP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其他2个材料,刺梨老叶中的总叁萜含量显着高于其他2个材料。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总黄酮、Vc与3种抗氧化方法测定结果呈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成熟叶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5种活性物质对抗氧化能力贡献依次表现为总酚、Vc>总叁萜、SOD>总黄酮,且3种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0%以上。本研究结果为了解和开发利用上述3个蔷薇属种质叶片功能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马怀义,马雄,马科达,马伟雄[4](2019)在《甘南高原黄玛卡根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和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南高原栽培的黄玛卡(Lepidium meyenii Walp)根、叶为试验材料,分别对根、叶抗氧化能力,总黄酮、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黄玛卡叶的自由基抑制率(I)、铁离子还原/氧化能力(FRAP),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均显着大于根。(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4期)

李宁,冉学文,熊晓莉[5](2019)在《黄粉虫主要活性物质的提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黄粉虫体内的多肽(如降血压肽、抗菌肽、抗氧化肽和抗冻多肽)、黄酮、酶(如纤维素酶、几丁质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超氧化歧化酶)、抗凝集素和壳多糖等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以及这些活性物质在抗菌、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应用前景,为合理有效地综合利用黄粉虫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马怀义,章志龙,马雄,强明[6](2019)在《甘南高原栽培黑玛卡根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和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南高原栽培的黑玛卡根、叶为材料,分别对根、叶抗氧化能力,总黄酮、总酚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黑玛卡叶的自由基抑制率(Ⅰ)、铁离子还原/氧化能力(FRAP),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均显着大于根,而可溶性糖含量根显着大于叶;黑玛卡根叶富含总黄酮、总酚,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因此黑玛卡根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生产。(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名位,董丽红,张瑞芬[7](2019)在《荔枝果肉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健康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荔枝是华南地区的主要特色水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国内外对荔枝果肉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健康效应研究较为活跃。详细介绍了荔枝果肉酚类和多糖类活性物质的化学表征及品种分布特征。荔枝果肉酚类物质以原花青素和黄酮类物质为主;荔枝多糖为复杂的杂多糖结构,不同级分多糖的分子量和结构差异较大;且不同的荔枝品种间果肉酚类和多糖类物质的含量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以妃子笑、糯米糍主栽品种为佳。重点就荔枝果肉酚类和多糖类物质的抗氧化、护肝、改善脂质代谢以及免疫调节等主要健康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阐述。此外,还简要介绍了酚类和多糖类物质在荔枝加工过程中变化特征,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荔枝的精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胡月,彭雍博,张雪楠,王俊鑫,何云海[8](2019)在《松藻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藻是松藻属(Codium)藻类的总称,属绿藻门、绿藻纲、管藻目、松藻科~([1]),是一种世界性泛暖温带绿藻~([2]),其藻体呈黑绿色,呈叉状分支~([3])。松藻属藻类共计50余种,我国沿海则有刺松藻(C.fragile)、长松藻(C.cylinricum)、杰氏松藻(C.geppii)、平卧松藻(C.repens)等11种,主要分布于南海沿岸~([4-5])。据《中国海藻志》记载,松藻具有(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吕霞敏,杨睿,蒋誉,黄建颖,董丽娟[9](2019)在《壳聚糖浸泡对黄豆芽生长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浸泡处理对黄豆芽生长和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将黄豆经不同质量浓度(0.2、0.4 g/100 mL和0.8 g/100 mL)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后培养成豆芽,测定其下胚轴长度和鲜质量,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可以增加黄豆芽的下胚轴长度和鲜质量,并对其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产生影响。其中,以0.8 g/100 mL壳聚糖浸泡处理并培养5 d时,黄豆芽的下胚轴长度和鲜质量显着增加(P<0.05),总黄酮含量最高(0.64 mg/g),植酸含量最低(1.56 mg/g),总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也在适宜含量范围内。结论:壳聚糖浸泡处理培养黄豆芽可以考虑作为一种生产低成本功能性食品的替代技术。(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郭玲玲,李剑梅,宗玉丽,孙玉禄,于广峰[10](2018)在《北虫草栽培残基中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分析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北虫草栽培残基中蛋白质、虫草素等主要营养及活性物质含量分析,为其资源化合理利用研究提供参考。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稀酸碱处理法测定粗纤维含量,旋光度法测量淀粉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矿质元素钙及磷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素。结果显示,北虫草栽培残基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粗蛋白、粗纤维、淀粉、含量检测分别为8. 17%、18. 4%、4. 9%、43. 1%;矿质元素钙及磷含量分别为0. 09%、0. 46%;主要活性成分虫草多糖含量可达4. 8%,与子座含量(5. 1%)相当;虫草素含量0. 318%,显着高于子座(0. 166%)中虫草素含量。结果表明,北虫草栽培残基中除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虫草素、虫草多糖等北虫草特有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大营养价值。北虫草栽培残基综合利用资源化研究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主要活性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刺梨(Rosa roxburghii)‘贵农5号’成熟叶片为外植体,建立刺梨愈伤组织培养体系。通过改变培养基组分与培养条件探究对愈伤组织生长状态及其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C (Vc)、总酚、总黄酮、总叁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 BA+1.0 mg·L~(-1) 2,4-D;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4.0 mg·L~(-1) TDZ+0.1 mg·L~(-1) NAA。增殖培养基中TDZ浓度≤3mg·L~(-1)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反之则具抑制作用;当TDZ浓度≥5.0 mg·L~(-1)时,愈伤组织逐渐变得疏松绵软,不利于继代培养。活性物质分析表明:在TDZ浓度为4.0 mg·L~(-1)时,刺梨愈伤组织中总酚、总黄酮、总叁萜等的积累量最高,并与新鲜叶片的含量接近;而在TDZ浓度≤7.0 mg·L~(-1)时, Vc积累具有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试验的单因素中, 1/2MS培养基、12 h·d~(-1)光照时间和25℃的培养温度有利于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的积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要活性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张庆明,徐云燕,陈美惠,孙志伟,苏华.灵芝菌固体发酵感冒清热颗粒药渣的主要活性物质变化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9

[2].房洪舟,鲁敏,安华明.刺梨叶片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建立及其主要活性物质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19

[3].周广志,鲁敏,安华明.刺梨及其近缘种质叶片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分析[J].核农学报.2019

[4].马怀义,马雄,马科达,马伟雄.甘南高原黄玛卡根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和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9

[5].李宁,冉学文,熊晓莉.黄粉虫主要活性物质的提取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9

[6].马怀义,章志龙,马雄,强明.甘南高原栽培黑玛卡根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和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19

[7].张名位,董丽红,张瑞芬.荔枝果肉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健康效应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9

[8].胡月,彭雍博,张雪楠,王俊鑫,何云海.松藻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19

[9].吕霞敏,杨睿,蒋誉,黄建颖,董丽娟.壳聚糖浸泡对黄豆芽生长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

[10].郭玲玲,李剑梅,宗玉丽,孙玉禄,于广峰.北虫草栽培残基中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分析及评价[J].微生物学杂志.2018

标签:;  ;  ;  ;  

主要活性物质论文-张庆明,徐云燕,陈美惠,孙志伟,苏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